03.04 父母離異的孩子相對來說,會不會對愛情或婚姻比較悲觀和消極?

lxvvx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他們受過父母離異的傷害,所以他們對婚姻或者愛情極為敏感,沒有辦法去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通常會出現兩種極端情況:一是懼怕愛情或婚姻,不敢邁出這一步,對此充滿了不信任。二是極度渴望完美的愛情或婚姻,渴望幸福的家庭生活。

父母離異的原因是不同的,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或者傷害也是不同的。有的是出軌的原因,有的是家庭暴力的原因,還有的可能是性格不合的原因。離婚的過程中通常都伴隨著無休無止的激烈爭吵,這些吵鬧聲會永遠留在一個孩子的內心深處。

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溫暖的缺少會對他們的性格造成巨大的影響,通常他們的父母離婚後都會組建新的家庭,這些孩子就在一個缺少家庭溫暖與父母監督管教的環境下成長,他們非常容易形成敏感、自卑、孤僻的性格。而性格決定命運,這些負能量滿滿的性格又會對他們的求學、就業、戀愛、婚姻的造成影響。

下面我從9個方面來表述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

1.不會表達感情。

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缺少這種親情的互動,不知道如何構建一份親密關係。他們的生活中沒有家庭其樂融融的氛圍覆蓋,這種家庭氛圍的缺少造成了他們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孩子是父母的第一任老師,沒有家庭這個老師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孩子缺少學習的模板。以至於當他們與人交往時,不會正確的表達內心的感情。

2.固執單打獨鬥。

父母的離異,孩子成長的路上缺少了他們的合力幫扶。“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父母離異的孩子就是早早的學會了獨立。他們對獨立有一種偏執的態度。因為在他們的成長期,父母給他們的幫助有限。這種情況下他們凡事不喜歡麻煩別人,包括他們的父母,任何事情任何情況都要靠自己解決。

3.害怕別人拒絕

每個父母離異的孩子的自尊心是極強的。他們會害怕別人的拒絕和批評,害怕自己的訴求得不到認可。在這種小心翼翼的情況下,他們從不敢提出訴求,慢慢的變為了不會提出自己的訴求。

4.努力避免爭吵

父母離婚的爭吵聲曾伴隨了他們的童年或者青春年少,他們從滿懷希望的和事佬最後變為了不管閒事的孤僻孩子。他們懼怕爭吵,每個生活在父母爭吵聲下的孩子最怕的就說吵架。所以他們極力的避免不和諧的聲音出現。他們受夠了爭吵,所以他們寧肯自己吃虧,也希望每個人都喜歡自己,希望大家的和平相處,他們從來不會去主動的發脾氣,甚至去爭吵一件事情的對錯。

5.難以親近別人

他們可以做到和平相處,也可以做到相談甚歡。但是當關系更進一步的時候卻難以親近,他們會顯得畏手畏腳,不自信甚至刻意逃避。內心深處的渴望抵不過內心深處的恐懼。他們的內心就像遮住的傷口,不敢輕易的示人。

6.缺乏安全感

家庭是一個人最後的堡壘,是孩子永遠溫馨的港灣。父母離異後,特別是父母都再婚的,會讓孩子失去家的感覺,缺乏安全感,他們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家的人,自己沒有退路,不管是感情上還是工作生活中。

7.深度自私人格

從小幸福的缺少,會讓他們更加關注自己的利益。特別是再婚家庭,繼父繼母帶來的兄弟姐妹會加劇孩子的競爭,而他們大多會成為競爭中的弱勢群體。他們在小事情上習慣以他人感受為主忽略自己的感受,而在大事情上會更加考慮自己的得失利益。

8.容易形成極端思維

離異家庭的孩子對傳統婚姻和家庭生活不會很渴望,他們對於愛情的態度也會走向兩個極端,有的孩子長大成人不會相信愛情和婚姻,有的人會把愛情和婚姻提到了一個不理性的高度,因為在他們年少時受過傷害,所以他們極力的避免自己的愛情婚姻出現問題,這種用力過猛的愛情或婚姻又會給對方帶來巨大的壓力,雙方很容易受到傷害。

9.自我保護感強烈

強烈的自尊心必然帶來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經歷過巨大的痛苦過後,點點滴滴的快樂或者悲傷都不容易打動他們的內心世界,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他們內心世界感知的大門緊鎖,給自己覆蓋上厚厚的盔甲。這種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也阻斷了與外界深度交流的通道。

離婚也並不是世界末日。有的父母離婚是一種解脫,是新生活的開始。父母雖然離婚但是他們對於孩子的愛並沒有減少,父母換一種生活方式繼續陪伴孩子的成長。這種情況下成長的孩子,並不會因為父母離異而受到影響,反而會比平常的孩子更加的懂事和努力。

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在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離婚了。但是他並沒有變成問題少年,而是通過自己的不懈奮鬥成為美國第一個黑人總統。同時他也是一名合格的丈夫,合格的母親,他與米歇爾的感情經歷近30年的考驗,共同撫育了兩個優秀的女兒。在任期間,他曾呼籲父母早點回家陪伴自己的孩子。奧巴馬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父母離婚雖然會讓自己有所缺失,但是並不會讓世界崩塌。

分析完了離異家庭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後,我給離異父母提一些好的建議:

1.讓孩子知道父母一直愛她如初。

要告訴孩子,父母選擇分開是因為兩個人的追求有所不同,人生的路還有很長很遠,他們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陪伴他成長。父母之間的感情不會影響對孩子的愛,爸爸媽媽還會一如既往的無私的愛著他,這種愛是永遠不會變的。

2.鼓勵他勇敢表達自己內心感受

要經常鼓勵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父母離異後,家庭氛圍的變化會讓孩子的內心敏感自卑。許多孩子變的孤僻沉默寡言,父母要時常的給予開導鼓勵。

3.多參加集體活動陪伴孩子

集體活動是孩子融入社會的開始,對他以後的性格養成有很大的影響。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會缺乏安全感,難以融入集體活動中。父母要多陪同孩子參加各種活動,讓孩子在學校和社會活動中不受冷落,幫助孩子融入朋友群體中。

綜上,父母離異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但是父母如果繼續給予孩子很多的愛和支持,正確的引導鼓勵孩子,這種影響就會降低。希望每個人對自己的婚姻負責,一個完整有愛的家庭是才對孩子的最大的愛。

(歡迎關注 ,分享情感故事,解讀情感事件。)


情感故事精選


來說說一個從小認識的朋友吧,她今年42歲,單身,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沒有孩子。

她很小的時候爸爸生病死了,媽媽再婚,後爸帶來一個弟弟,媽媽帶著她和妹妹,媽媽跟後爸結婚後,生了一個弟弟。

她從小就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因為是家裡孩子老大,從小,她都要幫爸媽照顧弟弟妹妹,幫忙做家務,爸媽對她的關愛幾乎沒有,她從小學開始讀書成績就不好,到小學六年級時,她開始跟社會上的一些男女玩,小學畢業她考不到好學校,只能到城郊名聲很不好的初中去讀書,在哪裡,她學會抽菸,喝酒,打架。勉強讀完初中,那時候,很多人去廣東打工,她就跟著去了,那一年,她18歲都沒到。

在廣東打了幾年工,她回到家鄉的小城市,認識他老公, 她老公也是混社會的那一類人,兩人結婚一年就離婚了,然後她又跑到廣東打工了,現在依然在廣東,單身一人。

如果她在正常家庭里長大,又或者她的媽媽能更多的關愛她,關注她的成長,她的人生應該不會是這樣的。

父母離異的孩子會比正常家庭里長大的孩子自卑和敏感,在追求愛情和婚姻的路上會更艱難些,這是自身的性格造成的。

從小得到關愛的孩子才懂得如果去愛人,因為得到過才懂得如何付出,心裡有愛才懂得如何愛人。



瀞玥緋語


這個肯定是會有影響的,但是這個影響的大與小的程度就是看家裡人從小怎麼去解決溝通的,在孩子的心裡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就比如我,我父母從小在我一兩歲就分開了,我跟著我媽這邊生活,但因為我是我媽一個人負責,所以我媽為了生計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我與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從小各種寄宿生活,而且經常換學校,就造成了我沒有安全感,所以我不自信,初中有一段時間我還得了抑鬱症,我不怎麼和人交流溝通,每天三點一線,那個時候我唯一的逃避方式就是看小說,我覺得只有這個時候我才能安靜下來,不想其他的,所以導致我初一眼睛就近視了,後面高中我認識到這樣不好,我自己努力改善,用最大努力去融入班級,去結交朋友,但是剛開始磕磕絆絆的,一直這樣到了大學,我學會了隱藏那些悲傷,在人前我永遠都表現的笑嘻嘻的,有點傻一樣的什麼都不在乎的模樣,沒有人知道我內心的想法。

但是讓我對感情這件事沒有特別大的定性與期望的不是因為我父母離婚,而且我的親身父親,我不願意結婚的原因是我怕我婚後不幸福,萬一我找到了像我爸那種老公怎麼辦,讓我極度不自信,沒有安全感,看到他們當初那麼糟糕的婚姻,弄的所有人都受傷,就覺得單身挺好,但同時我內心很想有一個我自己的家,有老公,有孩子,他們能帶給我安全感與滿足,所以很矛盾的兩種心理一直在我身上


愛笑的任一


孩子還信不信愛情和父母的態度很有關係,且年輕的時候是可以轉變的。

從身邊的一個故事說起吧,我大學同學劉元圓六歲的時候爸媽離婚了,但大約是父母倆吵架,然後小劉他爸爸是特別兇的那個,六歲後小劉跟了他媽(護短主義,自動認為小劉他媽是對的。),所以初中的時候有陣子小劉覺得男人沒一個好東西,愛情簡直是放屁。後來小劉媽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她們聊天的時候,如果聊到她年輕時候的事情,她就會講起她的初戀(也就是小劉的父親),總之,她以一種浪漫而略帶傷感的情懷,詳細地描述了她這一生中,最讓她難以忘懷的感情,並做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的總結”。最後她說:我們之所以離婚,是因為我們不夠成熟,如果我們擁有現在的心性,我和你爸一定會好好生活。

就是這麼一段談話,讓小劉明白,雖然愛情可能會結束,但是這不影響它的存在和美。

然後小劉她父親,雖然小劉和他見面比較少,但小劉永遠不會忘記高考前,和他吃飯的時候,他當時喝的有點多,就突然感性道:“我這輩子唯一深愛過的女人,就是你母親,可惜我年輕時性格太壞了。”我當時差點落淚,事實上小劉母親在講的時候,也是在反省自己,他們已經離婚十年了,且父親已成家,但相互絕不去講舊愛的壞話,再沒有比這更有愛的事了。

因此,小劉對愛情深信不疑。

我身邊也有一些別的離婚家庭的孩子,倘若父母離婚較早,且撫養的那一方一回憶就開始數落,然後另一方不負責任,不關心孩子的話,孩子對愛情和家庭的見解就不太一樣。

其次,孩子自己的所見所聞也會有影響。我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好朋友,她的父母恩愛的像偶像劇一樣,所有見識過的人都又相信愛情了。






皮皮蝦愛午安


不相信愛情與婚姻,老話說的好,父母孩子最好的朋友。

在這,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朋友的故事;她跟我說過她的父親曾經在她心中是一個對妻子呵護有加的好男人形象,對家庭盡心盡力,對孩子關愛有;可是自從知道了他出軌後,原本的一切都變了;以前我成績非常好,自從知道這事後,搞得上課都沒有心想了。本來上北大清華一點問題都沒有,沒想到最後上了一個普通的二本。在大學期間也不敢談戀愛。出來工作三年以後,去看了四次心理醫生才慢慢好轉。

所以,在此希望那些有想法或正打算走那一步的父母們;為了給孩子一個健康完整的家;在給彼此一個機會。你們一時的痛快,也許會毀了一個孩子。

注意事項如果你覺得我的經驗不錯,請點擊下面的【大拇指】予以支持,也可以點擊下面的【五角星】來收藏,覺得可以幫助朋友,還可以點擊右上角的【雙箭頭】來分享。


婚姻秘密


我這幾年教學生涯中,大部分離異家庭的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有些不自信。但是也有幾個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更陽光樂觀自信的。通過了解,我發現這樣的孩子父母離異後沒有彼此抱怨,都不斷的跟孩子灌輸一種思想,爸爸媽媽很愛你,但是爸爸媽媽要做永遠的朋友。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會對孩子及其的愛護。縱然他們婚姻中有這樣那樣的怨氣,但離婚後也不會說對方的不好。


小羊寶的幸福生活


在我男朋友六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就離異了,在我們相處過程中,他渴望有個家,有個屬於他自己的家,為了能給我安穩的生活,他真的很努力很努力,同時,我在他身上能夠感受到,他特別缺少安全感。我身邊父母離異的不止他一個人,因為沒有完整的家庭,他們更渴望被愛,渴望幸福的生活,在他們內心,對婚姻對愛情更多的是期待,而非消極與悲傷,但他們被婚姻傷害時,他們會比我們更痛,也比我們更懂得保護自己,這是他們從小就已經學會自我保護。


刀刃下的魚


肯定的,我初一爸媽就離婚了,害得我自己都不敢找女朋友,有些女方是不喜歡單親家庭的,認為在這個單親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有性格缺陷,這是不可避免的,我93年的,也就剛剛結婚,還是以前的朋友,自己都不敢找陌生人。


大利愛經典


父母離異的家庭,孩子就是生活在單親家庭中,就算可能後面父母各自會再婚,可是在孩子的心裡,他的家就是不完整的,自己就是單親,這樣的孩子感覺不到完整的家庭的意義,和給他帶來的快樂,看到別人的阿爸媽媽來接孩子放學,可能會心裡一瞬間很失落,很傷感,但是他們已經淡忘了那樣的感情,是什麼樣的,一般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或是叛逆,很早就進入到社會,成立自己的家庭,一切都來不及仔細琢磨,或是自立自強的孩子,努力奮鬥,考上好的大學,可是在大學不敢戀愛,不敢接受別人的追求,害怕那個人會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樣,會辜負自己,會傷害自己,覺得一個人挺好的,不會受到傷害,也沒有煩惱,他害怕了你們的爭吵,你們的指責,你們的埋冤對方,他們從內心害怕愛情,害怕它來的突然,走的決絕,害怕有愛,害怕付出愛。。他們當然會對愛情悲觀消極,對未來的另一半害怕,患得患失,不相信婚姻,不相信天長地久,因為父母就是他見到的第一個,也是最深的烙印



萌娃美美


雖不能一概而論,但總得來說還是會有很大的影響。

有一些父母不得已離異了,但能夠給孩子足夠的愛,能時刻關愛孩子,陪伴她成長,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仍然是非常自信樂觀的,因為她並不缺愛,父母的離異對她並不會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

像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李嫣,她是王菲和李亞鵬的女兒,生下來就帶有先天性唇顎裂,這對一個小女孩來說是非常殘忍的事。王菲和李亞鵬後來也離婚了,但他們在另有了新歡後並沒有減少對李嫣的陪伴與關愛,即使李嫣有唇顎裂,經過幾次手術後好了很多。父母的離異對她沒有帶來不好的影響,她現在已經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自信樂觀的小姑娘,而且在畫畫上有特別高的天賦。

但畢竟這樣的情況比較少,很多父母在離婚之後會再重新組建新的家庭,會有新的孩子出生。對舊有家庭的孩子關愛會變少。

絕大多數父母離異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卑,自閉,甚至給他們帶來一生的陰影。

很多情況下,父母走到離婚這一步,會伴有長期的爭吵,爭執,甚至是家暴,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不僅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孩子也有可能會成為大人的出氣筒。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創傷,甚至造成一輩子的陰影。

離婚後父母很多都會再婚,會再有小孩,那對前妻或前夫的孩子關愛也會變得更少,在新的家庭中,有些孩子甚至會受到繼父母的虐待。

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就會變得極不自信,不信任任何人,自閉,甚至仇視任何人。在學校他們就是讓老師頭疼的問題生,在社會上就是打架犯事的問題少年,即使成年了,也會對愛情,對婚姻有牴觸心理。

我有一個同學,長得非常漂亮,但是特別內向,特別自卑,和人說話從不敢看人眼睛。她的父母在她上高中的時候離婚了,很快都重新有了新的家庭,父母雖供她上大學,但很少過問她,每年假期,她都是一個人在外面租房子住,她說她無家可歸。到現在還是孤單一個人,給她介紹對象,她說她不相信愛情,不相信婚姻,寧可一個人過一輩子也不結婚。

因為父母失敗的婚姻,給孩子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創傷。因為從小缺愛,他們有些也失去了愛人的能力,對愛情,對婚姻悲觀,不抱希望,甚至排斥。這種陰影很可能會伴隨他們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