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4月份清明節會不會受疫情影響?

孝感柺子友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不僅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很多人從小就會背誦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也是從小就跟著父親去祭祖,當時,只知道這是一個祭祖的節日,奠懷先人。


長大以後才明白,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而且這個節日,在中華文化輻射圈中,有些國家也過這個節日,比如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國。這個節日,在我們當地人的觀念中,還是以祭祖活動為主。但是,在這個時間段,溫度適宜,青草綠綠,百花齊放,也非常適合遊玩踏青和欣賞風景。往年在這個節期的時間段,是五一黃金週預熱的開始,那麼,今年由於情況特殊,會對清明節的一些活動,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響。

現在剛進入三月份,疫情防控舉措已經見到成效,進入四月份清明節還有一個多月。根據每天疫情的確診病例數據來分析,四月份,我國除了重災區,絕大多地區疫情會得到良好的控制。但是,事實情況時,到了今年清明節,人們的日常活動,想不受到疫情的影響,需要有疫苗和特效藥物治療作為後盾,各地才能實現全面解封,所以這要看相關疫苗藥劑研製的進度,我們給科研者加油,希望能夠早日研製出來,給我們大家的健康做“保護傘”,大家才能放心的祭祖、遊玩。

因為只有大家都健康平安,才能做應該做的事。而這次疫情對每個人的健康,目前來說,都有潛在的危險,只有大家都不做病毒的媒介,不做傳播者,才能很好的阻斷疫情帶給大家的健康威脅。因此,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我們每個人應根據當地疫情防控的需要,聽從上級安排就好。在疫苗和特效藥出來之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大家無論工作或者生活,都要做好自我防護措施,降低病毒感染者的基數,逐步消滅病毒,才是防控疫病有效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