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菜籃子”背後的全鏈條之戰

<table> “菜籃子”背後的全鏈條之戰

在廣東得寶食品有限公司的熟食加工場內,屠宰好的家禽會被送過來進入下一步的加工處理流程。黃燁倩 攝

/<table>

恩平市牛江鎮馬龍塘村裡,有家省農業龍頭企業——中農藍(恩平)現代農業產業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中農藍公司”)的蔬菜瓜果種植基地。眼下正是收成季節,幾乎每天都有工人在田間忙碌著,採摘、挑揀、打包、裝運上車,隨後由生鮮小區電商平臺“千鮮匯”接手,送至省內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江門市農業農村局統籌建立了農產品“穩產保供促銷”對接平臺,包括中農藍公司在內,共有500多家經營主體加入,涵蓋種植生產、物流運輸、採購批發、電商銷售、冷藏儲存等行業領域,打破以往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局面,緩解農產品滯銷困境。

同時,江門還出臺了系列措施發揮冷鏈物流產業優勢,及時組織三級冷鏈企業調整近3.3萬立方米的冷庫庫容,對水產、家禽等部分存塘、壓欄農產品進行冷藏收儲處理。數據顯示,江門當前每日的蔬菜產量超4000噸、家禽近30萬羽、水產品近1000噸,每日屠宰生豬2000頭左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99%以上,“菜籃子”供應穩定。

●南方日報記者 黃燁倩

田地間▶▷500多家農企加入“穩產保供促銷”平臺

曾召海是20多年前從陽江到恩平落腳的種植大戶。在恩平市牛江鎮,他承包下數百畝田地,種植水稻和瓜果。由於去年年初推出市場的雲南小瓜賣得好價錢,年末播種時節,曾召海將種植面積擴增到120畝,期望來年好收成。

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打破了期望。1月底,雲南小瓜長成,可酒樓餐飲業停擺、道路交通管制,銷售渠道出現阻滯。“那時候沒有采購商前來收購,基本是自己找車裝運送到批發市場去賣,一車貨近萬斤,賣了兩三天也只能消化四五千斤,剩下的只能銷燬。”曾召海每日看著田地裡日益成熟的小瓜發愁。

台山大江鎮的養殖大戶沈禮河也遇到了同樣困境,他家養殖場擁有白鴨7萬多隻、鵝約9萬隻,計劃利用春節消費高峰期出欄一批。受疫情影響,這批鵝鴨從年初一到年初八都無法出欄進入市場,年前備下的飼料一天一天減少。

“平均一萬隻鵝或者鴨每天要消耗約1萬元的飼料成本,一天天下去,資金流轉不過來,也會影響我們後期的下苗時間。”沈禮河說。

如何緩解滯銷壓力,保住農民的錢袋子?在發動農企加入省“保供穩價安心”平臺的基礎上,江門市農業農村局統籌建立了本土的農產品“穩產保供促銷”對接平臺,鼓勵從種植生產到終端銷售一整條產業鏈上的涉農企業參與。截至2月底,共有500多家農企加入了本土的產銷對接平臺,83家加入了省“保供穩價安心”平臺。

在中農藍公司的連線下,曾召海與電商平臺“千鮮匯”對接上了。現今正是雲南小瓜出產的高峰期,平均每日約1萬斤的產量,“千鮮匯”消化1/3的產量,餘下則銷往批發市場。“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銷售市場開始回暖。這批雲南小瓜的銷售收益雖不及往年,但得益於電商平臺,倒不至於虧本。”曾召海說。

沈禮河的“錢袋子”也保住了。在農業農村部門的號召下,當地經營的禽類屠宰、加工企業廣東得寶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得寶食品公司”)打開了冷庫大門,以成本價從養殖戶中收購家禽,屠宰加工成凍品進行冷藏,降低養殖戶資金鍊斷裂的風險。

市場上▶▷冷鏈企業調整出近3.3萬平方米冷庫庫容

每日清晨起,便有貨運車運載各類鮮果蔬菜、家禽肉類進入江門市白沙江南蔬菜禽畜批發市場(下稱“白沙江南批發市場”)。這裡是全市蔬菜肉類的中轉站之一,也是江門“菜籃子”供應鏈上重要的一環。

白沙江南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陳志勇介紹,該批發市場為江南集團旗下的子公司,與其他地市的子公司聯繫密切,如廣州的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湛江的霞山江南市場、廣西的金橋江南市場,市場之間每天都有溝通鮮活農產品的流通及配送,緩解本土市場農產品滯銷的壓力、補充短缺的農產品貨量,穩定市場價格。

“疫情期間,批發市場不僅是中轉站,同時也是農產品供需信息交換的平臺。”陳志勇說。據瞭解,白沙江南批發市場內有800戶商戶,他們是維持市場運作的基礎單位。每日的貨運與採購,都由他們來操持。

因此,作為市場管理方,陳志勇的工作便是收集各地農產品供應信息,與下線商戶對接,“江門是家禽養殖產地,疫情影響之下出現了滯銷的情況。為了減少農戶損失,我們儘可能提高市場屠宰場的產能,多渠道消化滯銷壓力,如擴大冷庫儲存量,或銷往其他地市。”

數據統計,該市場內鮮蔬冷庫總量達3000多噸,日常每天鮮蔬存量為1000多噸;鮮活家禽的存欄量達5萬隻,家禽屠宰量每天能達2萬隻,屠宰後的家禽均可以在市內其他冷庫儲存。

滯銷困境之下,伸出援手、提供冷庫儲存和銷售渠道的還有江門市珍僑農產品電商有限公司(下稱“珍僑農產品”)。公司負責人劉建安直接與農戶對接,大量收儲雞鴨鵝等家禽,經運送屠宰場、速凍公司加工處理後,運到冷庫存儲起來。現今,該公司收儲了約8000噸冷凍製品。

“在養殖—收購—銷售生產鏈中,農戶是最薄弱的環節。為了讓市場可持續發展、‘菜籃子’的供應與價格穩定,後端銷售也應主動承接壓力。”劉建安說,“隨著市場升溫回暖,這批貨約在清明前後可消化掉。”

疫情大考之下,江門充分發揮本土冷鏈物流產業優勢,組織三級冷鏈企業調整出近3.3萬立方米的冷庫庫容,推進水產、家禽等部分存塘、壓欄農產品冷藏收儲。

啟示▶▷建立應急機制為農戶分擔風險

在得寶食品公司的加工場內,宰殺好的家禽一般面臨著三種途徑:一是以鮮活農產品的狀態進入打包車間;二是送往熟食加工區,製作成為半成品;三是經粗加工處理後送往速凍車間製作成冰鮮食品,被收儲進冷藏庫。在這些產品中,每日約有5萬隻經粗加工或熟食加工的家禽供往港澳兩地。

作為食品加工生產中的一環,得寶食品公司自2009年落戶台山以來,便有意識延長自家的產業鏈,在前端以“公司+農戶”的模式與養殖戶合作,保證穩定的貨源與品質,同時開闢飼料廠,加深與養殖戶的聯繫;中端拓展食品加工生產鏈,豐富市場供應品類,擴大市場銷售量;末端建設儲備量達1000噸的冷庫鏈,增強風險應急能力。

“如果農戶在此次疫情中損失過大,那麼就會影響公司後期的貨源供應與銷售,進而破壞整條產業鏈的生態平衡。”公司總經理張家列分析道。

此時,得寶食品公司的風險應急機制發揮出了作用。公司從養殖戶手中收購大批滯銷家禽,動態儲備了2500噸冰鮮家禽,其中有1500噸租用了開平市惠海冷凍倉儲公司的冷庫。“粗略估算,我們安排近5千萬的資金用在家禽冷藏儲備上。”張家列說。

對於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關係,中農藍公司總經理潘志華也有相近看法,“疫情大考之下,我的啟發是發展現代農業,龍頭企業應提前介入預產與保鮮環節,通過訂單農業或電商平臺,以結盟的模式對接銷售方,為農戶分擔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