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學習還行的初三孩子現因疫情在家,網課不上,玩手機上癮,家長怎麼幫他?

三味聊教育


感謝朋友”三味聊教育”的邀請。

認真看完了題主問題中的描述,我既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也有似曾相識的畫面。

對此,我只想說,這個學生家長真心不容易、良苦用心誰能懂?如此執迷不悟的孩子,什麼時候才能真正長大?他長大後會不會後悔今天的作為?

我父親是小學老師,記得他曾經跟我講過一個故事。故事說的是,有一個老人帶著他的孫子去放牛,有一天正好走到一座懸崖邊,老人對孫子說,這裡很危險,不能再往前了,掉下去會粉身碎骨,死定了!

孫子大約有5歲多吧,也許他對生死的概念並不瞭解,也許他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就在爺爺轉身的一瞬間,孫子朝懸崖奔去,一邊跑一邊對爺爺說,“爺爺,我試試看跳下去是什麼感覺,回來再告訴你,驗證你說的話是不是正確!”結果可想而知,就不多說了。

當然,從年齡結構上來說,這個故事或許本身就是虛構的,因為5歲的孩子不可能這麼不聽話。因此,我非常理解我父親教育我的良苦用心,從此就很認真學習,最終以優異的高考成績回報了父親對我的教育和培養。


按理說,一個已經就讀初中三年級的孩子,對於許多的事情應該已經形成了一定概念上正確的看法。所以,他不可能不知道不上網課、專心致志地玩遊戲可能帶來的危害,那他為什麼仍然會執迷不悟呢?

對此我想問,當初孩子是怎麼接觸智能手機的?又是怎麼接觸手機遊戲的?只有一個答案,家長的疏於管教!甚至家長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智能手機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危害,才會導致今天的結果。

因此,也可以這麼說,正因為家長沒有吃過手機遊戲的大虧,才導致孩子必須吃一次這樣的大虧才會警醒!不但是孩子的警醒,也是家長的警醒。

話說到這份上,這位家長明白了?只要你有時間就坐在孩子身邊看書,或者陪他一起上網課,其它什麼都不做,我估計可能會有點作用!

我總認為,對於孩子的教育,說了比沒有說強,“做”比“說”要強,“真做”比“假做”要更強!一句話,“身教”比“言傳”強太多。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感動時代


對於沉迷網絡遊戲的孩子,每個父母都會揪心。常此以往,不僅耽誤孩子學習,也有害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多數孩子,通過父母和老師及時、耐心、合理的干預措施,是完全可以幫孩子大大緩解或戒除的。

“三味”老師認為,所有干預措施,應堅持一個“三步”原則:

愛心為前提,溝通為手段,自願為目的。



下面,“三味”僅以題主所述的具體案例,談談這個“三步曲”,希望能有所幫助——

♥以愛心為前提。

對待孩子沉迷手機和網絡遊戲,不少家長,因生氣原因,最容易採取打罵等肢體和語言暴力行為。實際上,這對多數孩子並沒有實質性幫助,反而容易讓孩子自暴自棄,越陷越深,甚至讓孩做出過激行為,嚴重影響家庭關係。

父母對孩子的愛,既在行動中,更多還隱含在語言中。不妨試一試:

抽空去一趟超市,買些孩子最喜愛的食品或物品,找個合適的機會(最好是晚上),送給孩子:

——爸爸(媽媽)幫你買的這些東西,你喜歡嗎?……呆在房間這麼久了,在幹些什麼呢?……不累嗎?……爸(媽)很想跟你談談心,可以嗎?

爸媽很想知道,你對爸媽的看法……說說看,你認為爸媽關心你、愛你不?……再說說,你愛爸媽不?……

表面看,與孩子的這種交流方式很“可笑”,但實際上,這可以讓孩子靜下心來,對父母之愛進行一次“正式”的思考,從而達到拉近心距,願意與父母溝通交流。

【總之,設法讓孩子願意以真心與父母交談,這是解決所有問題的第一步。】



♥心理溝通是主要手段。

與人溝通,是一門深奧的藝術和學問。但它的目的只有一個:讓溝通對象產生心理觸動,樂於接受你的觀點。

為什麼有時家長說了大半天,可孩子一句也沒聽進去;而那些商品推銷者通過短短一場演說,卻可以讓成人購買根本不實用的產品呢?

——區別就在於“動心”二字!

太多的事實證明:對於沉迷網絡的孩子,靠沒收或摔打手機、打罵等粗暴手段,是難以讓孩子真正戒除網癮並投身學習上。

“三味”認為,家長可以從這方面嘗試一下:

孩子,對於你這段時間迷上玩手機遊戲,爸媽暫時也不想過分批評和干涉你。因為你已經長大了,知道自己最該幹什麼。但是爸媽對你有個小小要求,能答應嗎?……你今天可以盡情地玩一天手機和遊戲,但你今天睡覺前必須寫一份總結給爸媽(其實也是給自己)。內容包括:

1、什麼時間幹了什麼事?玩手機多長時間,學習多長時間?

2、玩手機玩了什麼內容?有什麼收穫?

3、每天過這種生活方式,對自己有什麼利弊?

4、如何看待自己的學習?對學習有何打算?

如果你的理由能說服爸媽,爸媽答應不干涉你。如果你說服不了爸媽,甚至自己,那麼,明天開始,你自己得主動控制玩手機時間,甚至不玩手機,而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好不好?

【總之,要讓孩子自己去省醒,憑一時興趣沉迷遊戲,耽誤了學習,悔恨終身。】



♥自願放棄玩遊戲,方可主動去學習。

其實,孩子並不是不明白沉迷玩手機遊戲的危害。只是手機遊戲的誘惑力實在太大。

父母在徵得孩子許可的前提下,也得對孩進行一些行為上的干預措施。如:

讓孩子暫時將手機上的遊戲APP卸載;

讓孩子試著習慣將手機離身,如睡覺時試著將手機放客廳等;

孩子玩手機時,要求他幫幹一些家務事,或者讓他陪父母去上街購物。

如果遇到孩子不配合時,也可採用“柔中帶鋼”的語氣:

“爸媽極少求孩子的!如果這點小事你都不答應,會讓爸媽傷心,甚至生氣哦。”

【總之,轉化過程需要一個較長時期,但作為父母,要拿出耐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孩子自願放下手機遊戲,安心去學習。】



簡單聊到這裡,但願對你點幫助。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三味聊教育


先跟孩子講為什麼要上課,上課是為了誰。再個就是給孩子合理規定學習時間和娛樂時間。讓她有規矩,該學習的時間學習該玩的時間玩。


大魚吃小魚772


不是育兒專家...我會強制沒收...不過人都靠自己逼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