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關於現代詩的韻律問題?你更看重押韻,還是內在節奏?

拾光文化


好的詩都注重押韻和內在節奏,押韻的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增加詩句的美味,而內在節奏內容緊扣,會把詩意推向高潮,增添詩的意境活力,所以,押韻和內在節奏都是很重要的。






我一直相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也相信文化的發展是越來越進步的。古體詩注重押韻,但現在很少有人去寫;近代詩歌逐漸發揚光大,為什麼近代詩越來越受人們歡迎,是因為它押韻嗎?我認為不是,而是它拋棄了古體詩華麗的外衣(押韻),從而更加自由的抒發情感,不在為字面的工整上勞心費力,專心表達至真真誠內在高度。

所以我認為詩不在韻律,而在情感。這是文化進步選擇的結果,現在的人們完全沒有必要逆流而上。


草民三觀


著重內在節奏。

如果能加入韻律,那更加優美。

歡迎評論區留言。


西早走天涯


現代詩是自以為的詩,那麼自以為怎麼好玩就怎麼玩。沒有規定,也沒有約束。所以現代詩又稱自由詩。

野馬能自由奔跑又如何呢?但遇到一個好主,居然能建功立業。

不論寫什麼詩,也不論自由不自由。關健得有一個強大的頭腦。你得能夠駕馭文字。

當你能駕駛飛機的時候,你才有可能飛上藍天。不然給你再多的自由,你也只能乾瞪眼。除了抱怨以外,還能幹什麼?

現代詩就如自擼一下爽一下。遇見好心人勸一下少自擼。實在不值得別人浪費精力來觀賞。沒什麼好看的。自擼誰不會啊。你說呢?


吳山野士


很多事物的發展已逐漸脫離了最初的規制,現代詩歌也是如此。文無定法,我只談一下自己的理解。

如果可以兼顧詩歌韻律的同時又能不影響表達為最佳。如果兩害相權,我認為,詩歌表達的沒在邏輯關係是應該照顧的。我們讀了很多國外的詩歌,包括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以及葉芝、濟慈的優秀詩歌。囿於寫作語種的差異,譯文很難找到相對合理的韻腳,但並沒影響我們領略到詩歌之美。我也曾讀到過生硬拼湊韻腳的譯文,拿來原版兩相對照,譯文與原文變成了截然不同的兩首詩,這樣就大可不必。

不論押不押韻,詩歌首先應該言之有物,不然只會變成故弄玄虛的長短句散文。

這些只是我一點淺陋的觀點,希望通過不斷學習加以印證。


松葉文學主理


古題詩有很規範的寫作格式。

古題也是十分講究的。有多麼多的詞牌名稱。

如:念奴嬌,西江月,憶秦娥,卜算子,清平樂等等。

進入二十世紀,自由題的白話詩詞應運而生了。這是一個極大的飛躍,給文人詩客提供了一個海闊天空的大舞臺。

因而,咱們就不能光用老的詩詞格律要求現在的詩人了。

汪國珍先生就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他的詩好讀好懂,時而有工整的對仗,很值得咱們學習。

建議當代青年人,不停的追求,提倡雅俗共賞,把我們當代的火熱的生活,以詩歌的形式,抒發出來!


沂蒙沙2019


詩與其它文體的根本區別就是押韻,無韻不成詩。



梅園詩隱


更看重韻律,因為韻律是詩載體的表現,如果不講究韻律,押韻何成詩,所謂的現代詩有的實在不敢恭維,沒有詩的優美,沒有詩的意境,沒有血與肉的靈魂,用詞不當,比擬法亂造,不成體統,對當今一些熱捧的詩,不屑一顧。更喜歡老一輩詩人所抒發的情懷,內在節奏令人讚歎。


學打拍子


現代詩又叫自由體詩。它與古詩詞曲別很大,沒有字數,句數侷限,也不特別追求對仗和韻律,但我認為現代詩還是儘量追求韻律,和章節的美合為一體更好。一點淺薄觀點。供參考。


用戶山野愚夫


所謂的內在節奏,應該是建立在壓韻基礎上的。不壓韻,何來內在節奏?大講內在節奏,而不壓韻,是在為詩歌創作拋棄壓韻傳統,投機取巧找藉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