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薦書|疫情期間,這4本書陪我度過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天氣開始暖和了,萬物開始復甦,關於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好消息也正一點一點傳來。

私以為,現在大家沒能力去到很多地方,但是眼睛可以遊覽、大腦可以思考也是好的。


薦書|疫情期間,這4本書陪我度過


等待不是漫無目的的浪費時間,也不是終日擔心到惶惶不安,我們可以用多出來的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陪好久不見的家人聊聊天,學會一門有用的技能,亦或是讀一本好書,從字裡行間感受閱讀的歡愉,用它撫慰心靈。


今天小禮醬整理了一些疫情期間值得一看的書單,分享給大家。


01|看不見的愛

薦書|疫情期間,這4本書陪我度過


"最近時常反芻的一個事,是關於愛的定義


對那些自認已瞭解的愛,想思考得更清晰,比如激情之愛,友情之愛,親情之愛,對那些一知半解的,想了解得多一點,比如無條件的愛,廣義的愛之類……


很難說有什麼具體的收穫,但有一點逐漸堅定,任何一種愛,都需要謙卑,以及漫長的學習。


埃裡克-埃馬紐埃爾·施米特這本書叫《看不見的愛》,但讀起來,是處處可見的愛。書裡一共五個故事,每個都很動人。我最喜歡的是第一篇,《布魯塞爾的兩位先生》,那個故事的靈感來自一段真實經歷。


施米特有一位朋友,是一個戲劇化妝師。他曾給施密特講過自己和精神分析師男友結成伴侶的內情。那是幾十年前了,這兩個男人在一座教堂的深處,躲在廊柱後的暗影裡偷偷結婚,而同時,教堂裡有一場婚禮正在明亮的祭壇下光明正大地舉行……


在施米特以此寫出的故事裡,起初,這兩對伴侶只是因為偶然才聯繫在了一起,後來,那對秘密的伴侶始終關注著公開的那一對,漸漸旳,這種偶然成了一種無法割捨的聯繫。 "


02|喧囂

薦書|疫情期間,這4本書陪我度過


"同樣是本關於“愛”的書。

作者琳·烏爾曼是一個意料來到人世的孩子,她是導演伯格曼和麗芙·烏爾曼的私生女,在成長過程中,未曾得到過普通家庭那種長久而持續的愛,只是在每個夏天,才會帶著行李,來到島上,和父親一起生活。


其實與其說是一起生活,毋寧說是“打亂”伯格曼的生活。直到伯格曼逐漸開始失去聲音、失去記憶時,他們決定一起寫一本書,然而,最終留下的,只有六段滿是噪音的對話錄音帶。


起初琳將這些錄音帶放置一旁,但後來,她又拿了出來,於是最終有了這本書。書裡是她對母親的回憶,對父親的回憶,對成長的回憶。

有痛苦,有原諒。 "


03|如何不喜歡一個人

薦書|疫情期間,這4本書陪我度過


"最近讀了一本書叫《如何不喜歡一個人》。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好的愛情不會讓你患得患失,分開的時候也不會讓你失去自我,在努力愛人之前,請更努力地愛自己一點。

書句摘錄:

你會不再問自己“他們喜歡我嗎”,而是開始問“我喜歡他們嗎”。

墜入愛河的確是一件令人緊張的事情,但是它不應該激發絕望、恐懼和焦慮之類的情緒。雖然分手必定是痛苦的,但是它也不應該把你折磨得面目全非。"


04|傳染 塑造消費、心智、決策的隱秘力量

薦書|疫情期間,這4本書陪我度過


“這是一本很“應景”的書,一本輕鬆有趣解讀大眾趨勢的心理書。說的是“傳染”,但不是病毒傳染,卻是人類社會消費無意識的傳染。


受疫情的影響,大眾消費會有哪些變化,誰在悄無聲息地影響著你的決策?如何在生活中識別套路並且反客為主?如何瞭解自己的大腦併合理做出決策?


相信在這種情境下,它會告訴你答案,並讓你的思想像病毒一樣傳染出去。


最後還是得感嘆一句:人類真的好奇怪哦,喜歡模仿又追求標新立異。"


薦書|疫情期間,這4本書陪我度過


碎碎念:

大家都在疫情期間讀了哪些好書?

歡迎大家來留言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