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慶餘年》南慶是勝方,為何不是北齊來南慶交換人質呢?

苦亦甜的愛情


因為南慶除了帶回人質,還帶回北齊公主,要娶人家的公主,當然得男方派人去接新娘子更有誠意。

事實上,範閒出使北齊,有好幾層作用,環環相扣,非得親自過去一趟不可,如果北齊將人質送來,效果就沒這麼好了。

一、範閒表面上送肖恩回去,實質是殺肖恩、探秘密

慶帝和陳萍萍早就安排好了,肖恩已經是一隻被磨了銳氣的病虎,徒有其表,即使放回北齊,也只是攪亂北齊局勢,使得上衫虎與北齊皇帝、太后不合而已,其他並無用處。

從肖恩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作者為他設定的角色是一隻待宰羔羊,無論他是否放歸北齊,最終的結局都是悲慘無比。

範閒奉命出使,實際上已經接到密令,伺機殺死肖恩,同時還要換回言冰雲。

但這個命令也是表面上的,放回肖恩的真正原因,其實是讓肖恩在生死邊緣掙扎之際,吐露出藏了幾十年的秘密,也就是神廟的秘密。

要讓肖恩打開心防,必然需要在特殊的環境、遭遇特別的事情,於是乎,範閒就帶著肖恩回到了北齊。

二、言冰雲要接,南慶在北齊的諜網布局也要收

言冰雲作為南慶監察院四處主辦言若海的兒子,又是北齊諜網的頭目,地位當然重要,但他的地位還遠沒到達需要一位“偽”皇子親自去接的地步,更加不可能用他換取一個行將朽木的肖恩。

所以,接言冰雲是虛,重新佈置北齊諜網才是真,當然,要收服言家父子的心,必須付出相當的誠意,因此,接回言冰雲仍然是範閒必須完成的任務之一。

既然要重新佈置北齊諜網,範閒不親自去一趟,又怎麼能辦妥當?

電視劇裡,最終被留在北齊的是郭保坤,輔佐他的是何道人。

但小說當中,留在北齊負責諜網的,其實是範閒的弟弟範思轍,對,就是那個似乎不靠譜、但實際非常精明、尤其會賺錢的小胖子,而輔佐範思轍的,則是精得要命的王啟年。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電視劇結束的時候,王啟年沒有在範閒身邊了吧,因為在小說劇情裡,回程本來就沒他什麼事兒。

三、北齊與南慶聯姻,北齊公主下嫁大皇子

小說中,範閒去北齊,還有另外一樁隱秘的“被安排”差事,就是迎北齊大公主回國,嫁給大皇子。

範閒對此毫不知情,使團裡的人跟他一樣,是懵逼的,南慶太后讓使團帶給北齊太后一封信,信裡就提了這事,並且兩位太后還談妥了,使團也緊跟著安排,快要回國時,才告知範閒。

北齊大公主並非太后親生,而北齊皇帝其實是女孩兒,因此太后一直防備著大公主,擔心她覺察到,索性就將她和親嫁去南慶。

是的,北齊大公主幹的就是和親的差事,而且慶帝后來給大皇子的封號是和親王,大公主就成了和親王妃,這老頭子心眼賊壞!

不過,大公主雖是和親,嫁得卻不壞,與大皇子感情甚篤,將對方管教得成了耙耳朵,也算是《慶餘年》裡一樁美滿婚姻。

綜合以上三點,南慶雖然是戰勝國,但仍然願意派使團前往北齊,接收他們的戰利品。


元二使安西


個人覺得可能就是覺得南慶在乎言冰雲。打個比方,你扣押了我一千兵,我扣押了你老婆兒子,算賬的話1000:2。但是一千兵死了就死了,你老婆孩子不可能不要。所以當談判的人一收到消息,立馬就變了臉,南慶也立馬認了慫


在路上5123785


原因書中其實寫了,慶原本南方一個諸侯小國,真正的大國其實是北齊,書中沒明寫,但我猜測北齊很可能做過慶的宗主國。慶國之所以崛起是因為範閒的娘葉輕眉,這是慶國上到天子朝臣下至黎民百姓公認的,葉輕眉死後範建和陳萍萍製造京都流血夜,屠殺皇后一族為葉輕眉復仇,無人敢阻。從這點就可以看出來葉輕眉在慶國勢力多麼可怕。再回來說北齊就算武力弱成渣,以慶帝的雄心仍然不敢一口吞掉,原因之一是北齊大宗師苦荷,還有一個主因是齊國太大了,就算慶國國力強盛也不可能一口吞下,所以無奈下慶帝才定的蠶食方針。現在該說正題了,齊吃了敗仗,丟了一個州。想奪肯定是奪不回來了,但是不奪回來,面對百姓也交代不了,畢竟上國架子端的太久了。沒辦法只能變著法的轉移民眾視線,於是就有了赴齊換人質這出戏。這個面慶帝肯定要給的,真把北齊逼到和慶死磕的局面,慶也不會好受到哪去。派使赴齊這個檯面文章是必須得做的,兩國高層心照不宣。至於人選當然是豬腳,要不作者沒法往下寫了。但是如果現實裡,誰去範閒都不可能去,去了九死一生,沒人會去拿範閒的命去賭,除了想讓範閒死的人。最後要說的是畢竟是小說,大家看過癮就好,不要太深究裡面的一些不重要的細節。


蓼顯豐1


《慶餘年》的南慶是勝方,但是是南慶派遣使團到北齊交換人質。這個原因其實很好分析。

第一:《慶餘年》這部電視劇是改編自小說,但電視劇有所刪減。在小說中,之所以南慶會派遣使團出使,主要是因為南慶大皇子與北齊公主的聯姻,交換俘虜只是順路的小事。作為男方當然要拿出誠意,派遣使團入齊,這也合情合理。

第二:出使北齊,是為了讓範閒這位男主角發現二皇子的軌跡。這樣才能夠將故事繼續地推行下去。與其說是南慶派使團掉了身份,不如說是作者為了更好地推動故事發展而做出的選擇。

其實在寫小說這方面,就不應該過於糾結這種無關緊要的面子問題。因為作者在寫文章之時,這樣的做法是為了使故事的情節,內容能夠更加自然更加流暢的一種舉動。


翼風隨風


估計提問者是個支持正版的人,所以沒看盜版沒有看完,所以我來說一下。

慶帝和陳萍萍做了二十年的局,為的就是讓肖恩以為範閒就是自己的孫子,所以必須是範閒押人去北齊。如果北齊帶人來南慶,那麼範閒根本就不需要跟肖恩有接觸,做了那麼多年的局都廢了。然後把神廟的秘密告訴範閒。在後面的劇情中,範閒也終於知道了這個局,也領會到了,知道了從一開始,國戰無論輸贏,肖恩回去都是必成的局,輸贏並不重要,言冰雲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肖恩一定會以為範閒是自己的孫子,然後告知神廟的秘密。言冰雲只是剛好撞上了這麼個機會罷了,即便沒有言冰雲,也會有別的理由和藉口把肖恩交換回去。所以誰都知道這筆交換不划算的情況下,慶帝卻堅持交換,不是真的要保住言冰雲,而是慶帝知道交換就會知道神廟的秘密,關他一百年他也不會說。就跟滕梓荊註定是被算計了一樣。

另外,滕梓荊是一開始慶帝就物色的用於澹州刺殺的人物。只是藉著郭寶坤的事情滿門抄斬然後監察院收人用人,陳萍萍也跟範建說了,即便沒有郭寶坤這件事,慶帝也會想個法子拿人。再把澹州看範閒的其他人全部調走只留滕梓荊一人,所以殺範閒只能是滕梓荊,因為滕梓荊是慶帝物色的唯一會違抗不合理命令的人。所以這一盤棋下的有多大呀。

言冰雲就是肖恩的孫子,而並非言若海的兒子,所以在北齊提出這個交換條件的時候,言若海根本沒有猶豫,不換。所以即便言冰雲是因為範閒的緣故被調到上京,陳萍萍依然可以信任言若海可以保護範閒。

而慶帝並不是真的愛葉輕眉,除了饞她的身子外,饞的就是神廟的秘密。葉輕眉從神廟來,培養了四大宗師(除了葉流雲是被五竹打敗後棄劍修掌成為大宗師,其餘三人都是葉輕眉給的秘籍修煉的),又百里之外狙死兩個皇子,創辦內庫發明了各種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所以慶帝認為只要知道了神廟的秘密,就可以擁有更高的科技,一統天下指日可待。慶帝經常出入太平別院,不是緬懷想念葉輕眉,而是覺得葉輕眉把有關神廟的秘密留在了住的地方,而事實確實是留在了湖底。


嗶哩嗶哩啪啦啦


《慶餘年》故事裡面的三個國家,南慶,北齊,東夷,實力綜合也是根據國家的宗師的厲害程度排名,南慶的皇帝作為四大宗師之首,而且還有另外一個宗師,所以是當之無愧的勝方。北齊作為弱方,當然不敢去北齊交換人質,因為他們不敢。



南平是勝方,還去北齊交換人質,這一切都是慶帝和陳萍萍背後的陰謀

隨著這部劇已經接近尾聲,劇中範閒的身世也浮出水面,而且葉輕眉是怎樣被害,神廟的地址等等都在一步步的揭曉。

為了得到神廟的地址,慶帝答應了北齊的交換人質條件,並且讓範閒押送司理理和肖恩去往北齊,還下密詔讓範閒殺死肖恩,其實慶帝明知道範閒根本就不是肖恩的對手,之所以這樣安排,就是和之前放出的消息有關。



慶帝讓範閒押送肖恩回北齊其實就是為了得知神廟在哪裡,並不是給北齊面子

在之前,慶帝已經放出消息,讓肖恩知道自己還有個孫子在世,而且一直生活在儋州,其實是在有意無意的告訴他範閒就是肖恩的孫子,之所以這樣做,就是讓肖恩把神廟的消息告訴範閒。


範閒押送肖恩回北齊,就會使肖恩放下芥蒂心,這時候範閒才有下手的機會,肖恩也就有了瀕臨死亡的那一刻,守了這麼多年的消息肯定會全盤托出。

而對於北齊來說,這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既換回了肖恩和司理理,也讓自己長了一把臉。還有一點因為北齊實力比較弱對於慶國,所以在對方為來本國換人質那是最好的結果。

以上是第五評委娛樂觀點,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第五評委


看了很多分析和回答,大部分都是根據小說裡面的原因來進行推測的,還有就是說慶國實力較強,不必步步緊逼,大量的體現!我不不是這樣認為的,我認為是北齊的整體實力還是要比慶國實力要強,所以要南慶出使北齊,交換人質!

實力要強,單單從電視劇來分析,不從小說來看

1,大家還記得,北齊有個文壇大家莊墨韓知道吧,這個在裡面是公認的文壇宗師,有著很高的威信和知名度,崇拜者遍佈整個慶餘年世界!可以想一下,什麼國家和文化才能產生這種影響整個世界的文壇宗師,國家實力和積澱肯定不會淺,這是一點

2,範閒入住以後,去使團門口去挑戰的人,我記得打了幾天幾夜,還是有人在排隊,這說明整個國家是尚武和團結的,這樣一個國家實力不會差了

3,知名武者的數量和排名,那個木道人收徒就收了好多個,而且還是個九品高手吧!另外有一個大宗師,還有個基本無敵的狼桃,所以實力也不會差

從齊國方面來說:

1,大國底蘊還在,不肯低頭

2,人才凋零,導致慘敗

3,國土面積大,無所謂,

4,手裡還有王牌,就是慶國情報人員頭頭

5,不合談也耗的起

慶國方面:

1,有著套取肖恩口中的秘密,故意為之,不過這個就是順水推舟的事情!

2,人才確實很少,屬於強勢崛起的國家,耗不起,無論人力還是財力

3,勝利就要抓住機遇,一鼓作氣

4,作為一次錘鍊範閒的最好機遇

所以,就是勝利方去了北齊!





大輝說2句


這個問題問得好,聽我給你編,沒錯就得“編”,說好聽點是“分析”。書中和劇中說的就是出使北齊交換戰俘,書中還順便接了個北齊公主回來和南慶大皇子聯姻。而觀眾和讀者就理所當然的跟著思路走就可以了。

可你如果硬要問“為什麼”,接下來我給大家編閱讀理解:

1,作者貓膩當時寫的連載小說,不出使哪有那麼多跌宕起伏的情節吸引讀者啊,每天沒有些小“爆點”,讀者都跑完啦。所以必須走出南慶去北齊看看。看看北齊的聖女“海棠朵朵”,看看北齊的小皇帝“戰豆豆”,還有能和“司理理”曖昧那麼一下,多有意思,不出使就看不到啦。同時,個人認為劇中的戰豆豆真的是與眾不同的美女,看著就那麼莫名其妙的順眼。

2,肖恩被關在大牢裡,接近20年都沒有能從他嘴裡弄出那個“秘密”,那麼就走出去,製造機會讓他放鬆警惕說出秘密。這個關於神廟的“秘密”太重要了,它能輕易的改變天下格局,任何一方勢力都迫切的想要知道。結果,肖恩臨死前到底是對範閒吐露了這個秘密,對後邊的劇情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3,順便讓範閒在北齊接手諜網並編織關係網,使我們的主角的勢力架構更加飽滿。

4,北齊抓了言冰雲,首先提出南慶要帶肖恩和司理理過來交換,而南慶的兩個老狐狸既想歷練範閒又想從肖恩嘴裡掏出秘密,就順水推舟答應了。

5,編不下去了,還有閱讀理解更好的,可以繼續。

所以啊,總的來說,一是為了劇情更加精彩,二是為了肖恩口中的秘密,南慶就答應出使北齊了。





月花千寶淘了個寶


北齊扣押了言冰雲,南慶扣押了肖恩,此次要交換的人質正是他們兩人。

肖恩曾是大魏的諜報頭目,南慶之所以不能消滅大魏肖恩起著一定程度上的作用,所以皇帝派出陳萍萍率領黑騎前去捉拿肖恩,陳萍萍不辱使命,在以失去雙腿為代價下成功活捉肖恩,肖恩之後被囚禁在慶國二十多年。慶帝曾對肖恩嚴刑逼迫,但有關神廟的一切消息,肖恩都閉口不答。



二十多年過去了,早已物是人非,肖恩再也不是從前的肖恩,他對慶國再無威脅,所以放與不放對慶國而言都已無關緊要。而被北齊囚禁的言冰雲則大不相同,他對慶帝還有很多的利用價值。所以在這不等價的交換中,北齊佔據了很多優勢,慶帝不得不放低姿態派遣使者前往北齊交換。

慶帝是個深謀遠慮的人,他或許已經察覺範閒是葉輕眉的兒子,肖恩跟葉輕眉在二十多年前有過一段淵源,肖恩知道自己夢寐以求的神廟的一些秘密,所以慶帝特意要範閒擔任護送的使者,範閒護送肖恩回到北齊是再好不過的一個安排。




北齊是肖恩的故鄉,回到故鄉的肖恩會放鬆警惕,可以放下一直緊繃的神經。也許無意中肖恩能感覺到範閒的真實身份,面對曾經對自己有過救命之恩的葉輕眉,在她兒子面前肖恩會告訴他關於神廟的一切。

一切如慶帝所料,肖恩回到北齊後被錦衣衛指揮使沈重折磨,肖恩的義子上杉虎和範閒聯手將他從牢房裡救了出來,之後他們遭到了九品高手何道人和狼桃的追殺,結果肖恩被狼桃挑斷心脈,在奄奄一息中肖恩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訴了範閒。


乘風破浪11022


國與國之間的談判,並沒有那麼簡單。

戰爭的勝敗,只是兩國軍人之間的交鋒;通過戰爭,能獲取多少利益,則是兩國外交家之間的博弈!



另外,

南慶是戰勝國,並不是說就可以對北齊予取予奪;

北齊雖是戰敗國,也並非毫無談判的籌碼。

理清了這一點,我們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必須是南慶送人去北齊?

原著中的接親等原因,就不說了,我們結合電視劇,分析一下北上送人的具體原因:

首先,是誰佔領道德至高點的問題。

在兩國初始的談判中,慶國鴻臚寺的辛其物,作風是何等的囂張,口氣是何等的強硬。將鴻臚寺所謂的“大國威儀”、“以德服人”等高尚品德,演繹得入木三分,將戰勝國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這一階段的談判過程中,南慶佔盡上風,北齊唯唯諾諾。南慶漫天要價,北齊連落地還錢的機會都沒有……

但是,在北齊使者接到一份奏報之後,態度立馬變得強硬——

因為,言冰雲被抓了!



試想一下:慶帝以程巨樹、司理理等北齊密探策劃了“牛欄街刺殺事件”和“林珙被殺案”為由,舉全國之力,征討“陰險狡詐”、“刺殺宰相之子”的北齊。

在此期間,慶國佔的是“理”、是“大義”。

但是,潛伏於北齊的密探言冰雲被抓,這讓慶國攻齊的“大義”有些站不住腳了——既然大家相互間都派了密探,你好意思拿這個理由攻佔我齊國國土?

綜上,在交換人質這件事情上,言冰雲被抓之後,北齊佔據著“道德至高點”,慶國相當被動,因此,換俘事件,主動權在北齊。



其次,是誰求誰的問題。

站在上帝視角,結合後續劇情,我們可以看出:

慶國的談判底線是:打下的一州之地絕不歸還、言冰雲必須活著回來;

北齊的底線是:停止侵略、釋放肖恩。


長公主居然賣了言冰雲?莊墨韓居然是肖恩的親哥?

雙方都“明牌”、“梭哈”之後,談判就變得相對簡單了。

對於國土之爭,北齊處於劣勢;對於歸還言冰雲一事,北齊則佔據著上風。

因此,以肖恩交換言冰雲,對於慶國來說,是一件理虧的事,北上送人,理所應當。

最後,北上換俘,其實是慶帝和陳萍萍有意為之。

有句話叫做“近鄉情更怯”。



慶帝處心積慮,想要從肖恩身上獲取神廟的秘密。陳萍萍甚至為此賠上了自己的兩條腿。

幾十年的佈局,讓肖恩將範閒誤認為是自己的孫子,隨著故土越來越近,肖恩的心理防線也就越來越鬆動……

最後,說不定會將神廟的秘密告知範閒……

這也是陳萍萍撤走黑騎的一個原因。

如果在慶國境內換俘,肖恩的防範心理不會鬆懈,難以達到以上效果。

慶帝真是老謀深算啊!



結語

在言冰雲換肖恩這件事情上,北齊佔有“大義”和主動權,因此,北上換人,理所應當。

而且,這也是慶帝和陳萍萍處心積慮、幾十年佈局才達到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