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德州公佈首批32名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全名單

3月4日,德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發佈德州市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名單,確定德州市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32名——

德州市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

(第1批)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以疫情為命令,不畏危險、連續作戰,在第一時間開展疫情防治處置、信息摸排追蹤、物資供應保障,組織和發動群眾聯防聯控、共同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戰爭,湧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典型。經過基層推薦、網絡投票、評委綜合評定,確定德州市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32名,現予公佈。

德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3月4日

德州市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名單

(第1批)

陳姿宇德州市人民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科科員

張瑩欣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主管護師

王 麗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主管護師

劉維超德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技師

馬 洋德州市文化館藝術創作部主任

竇亞旗德州市紅十字藍天應急救援協會志願者

劉 健德州市紅十字藍天應急救援協會志願者

董 健德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科長

張智博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平原縣大隊副大隊長

王振國臨邑縣公安局指揮中心科員

張志慧德州市交通運輸局公路服務中心科員

朱 慶德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消費品產業科科長

李連國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武永超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行政部員工

曹 帥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後勤

李 楠寧津縣保店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張 松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民警

趙晟學寧津縣津城街道辦事處科員

任樹勇德州市陵城區臨齊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許長裡夏津縣雙廟鎮曹莊村黨支部書記

郭豔紅德州市德城區廣川街道永慶社區黨總支記

王 蕾德州市德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容辦公室主任

蔣玉朋德州市德城區新湖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胡洪宇慶雲縣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兼東辛店衛生院院長

德州市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簡要事蹟

傅啟凱,德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作為山東省第一批支援醫療隊138名隊員之一,於1月25日轉赴湖北省黃岡市,安頓好休息時已經是凌晨4點多,這時,算上他年三十值夜班已經連續40多個小時沒能休息。他被分配在由12個醫生、48個護士組成的重症組,衝在了搶救病人的最前沿。截至目前,大別山區域救治中心的患者在傅啟凱和他戰友們的積極救治下,已有100多名康復出院。

陳姿宇,德州市人民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科科員。山東省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之一,初到黃岡,趕在第二批醫療隊所有人之前,投身院感防控工作,藉助有限資源現場對醫療分區和防護用品進行合理劃分和清點,仔細檢查防護服的資質及其張貼、穿脫流程,為保護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安全勇敢面對一次次挑戰,克服重重困難,結合實戰和現實情況,與其他院感人員連夜討論研究解決方法和策略,一夜無眠是常有的事。

李新鵬,德州市人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洶湧形勢,積極報名支援湖北,1月28日跟醫療隊抵達湖北武漢,深夜輾轉到黃岡。他不畏艱險,全力參與患者的救治工作。1月28日至今一直在一線病房工作,在病房參加值班25次,最長連續值班12個小時,休息時間參加培訓5次,現場會議5次,視頻會議2次,視頻會診1次。到目前為止,他所在醫療小組4名隊員共收治患者50餘人,其中重症患者3人,治癒出院患者40餘人,值班搶救病人1次,無死亡病例。值班時間曾和同事6小時接診確診患者36人,一次接收其他病區轉入病人14人,認真按醫療規範進行診療,無醫療事故發生,多次受到患者表揚和感謝。

薛香香,德州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師。疫情防控以來,第一時間向醫院請戰,支援湖北,成為首批山東省援鄂醫療隊中的一員。1月28日夜,第一次走進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正逐漸完善的南東四病區,看到焦急的病患,她一面不停地安慰他們,給他們鼓勁打氣,也暗下決心一定要戰勝疫情。她用實際行動詮釋醫護人員的“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獲得當地患者的好評,被當地患者親切的稱為“女兒”。

嶽天霞,德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1月28日抵達湖北黃岡,經過兩天緊張而專業的培訓,1月31日夜,投入到疫情防禦工作中,第一次感覺到僅僅爬七層樓都呼吸困難到難以描述。2月2日,被分配到了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當天值夜班,接近9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收治35名確診病人,不停接診、辦住院手續、報傳染病卡、採集病史、開立醫囑……一刻也沒有停歇。每天從8點查房到12點,59張病床無不留下他的足跡。

戰楓,德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毅然決定到湖北黃岡市支援,1992年出生的他是此次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中年齡最小的。1月28日到達黃岡市,在大別山醫療區工作至今。緊急情況下用了半天時間就組建起一個ICU病房,在全病區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所在病區每天都有新的出院的患者,這就是他的努力方向。

王志勇,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從1月28日正式加入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救治工作,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三區兩通道的設置和優化,以及場地清理、消殺工作。按規定每次值班時間6小時,王志勇卻經常忘記下班時間,問診、查體、溝通,耐心的解釋、鼓舞……等他從病區出來,脫掉防護服,汗水溼透了全身。精心救治每一位病人,至今為止,他已治癒病人過百人。

張瑩欣,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主管護師。疫情爆發後,她第一時間提交請戰書,作為山東首批援鄂醫療隊成員前往湖北黃岡支援。疫情就是命令,最為一名黨員,她舍下僅有兩歲的孩子,毅然走向了戰疫前線,始終踐行著一名黨員“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的先鋒示範。一天工作十小時,穿著紙尿褲。每次脫下防護服,汗水浸透了衣服。為照顧病人,八小時水米未進,頭暈眼花就靠在牆上緩一下,然後繼續投入工作。

王麗,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科主管護師。作為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成員馳援湖北,來到黃岡便一頭衝進了仍處於工地狀態的“陣地”,當起了工程師、搬運工、保潔員,僅用了一天時間就完成了三區兩通道的設置、優化以及場地清理、消殺工作,使病房初步具備收治病人的硬件條件。主動承擔起多數危險的重症病人抽血氣工作,每一次都是“一針見血”,在病房裡,她當起了老師,把這項技術教授給其他醫護人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劉維超,德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技師。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這位90後小夥沒有絲毫猶豫,衝向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第一線。2月15日接到省裡抽調檢測人員對口支援湖北黃岡的緊急通知,他第一時間提交了請戰書,這位“準新郎”,婚禮都沒來得及舉行,就毅然踏上支援湖北的戰場,每天常常工作12個小時以上。核酸檢測工作不僅要承擔巨大的工作量,還要忍受嚴苛的工作環境,每都要全副“捂”裝,還要克服缺氧、眩暈、噁心等不適。在完成檢測任務的同時,他和援鄂隊友們還利用自己的技術和經驗,為當地實驗室改進實驗流程,進一步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

馬洋,德州市文化館藝術創作部主任。2019年12月,馬洋代表山東過關斬將,榮獲全國“金牌講解員”。作為一名群眾文化工作者,防疫期間創作並錄製了文藝作品《我看見》《不朽的白》等,日夜精心打磨,在學習強國、中國詩歌、山東文旅、德州文旅等多個平臺宣傳發布,點擊收聽率達到百萬人次,為抗疫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竇亞旗、劉健

,德州市紅十字藍天應急救援協會志願者。2月7日,竇亞旗、劉健作為藍天救援山東隊成員,不懼危險攜帶物資赴疫情最嚴重的武漢。8日凌晨抵達後立刻奔赴捐贈物資聯合應急倉庫,開展救援物資的接收、登記、運輸、發放工作。每天從早上7點一直忙到晚上,工作達16多個小時,最多的時候20個小時。經常累的汗流浹背,甚至直不起腰。隊員們6個人住一頂帳篷,地面太潮,只能墊箱子防潮。高強度的工作、惡劣的居住條件沒有嚇退兩人,直到10天后,他們圓滿完成任務回到德州。央視等多家中央、省市媒體對他們的事蹟進行了報道。

尹麗霞,德州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疫情來襲,她臨危受命,擔任市級專家救治組組長,兼任市人民醫院新冠肺炎專家會診組組長。從1月21日至今,尹麗霞全面負責全市37個確診患者的就診工作,參與市級層面疫情防控專題會議4次,參加國家衛健委疫情防控培訓8次,根據更新的治療指南及時組織全市、全院、全科三級培訓20餘次,實時更新治療方案,對接省級專家組會診工作30餘次,每天接打電話近百個。和時間賽跑、與病毒博弈,她竭盡所能救治患者,多次趕往樂陵、禹城、市立醫院、集中救治醫院等定點醫院進行現場指導,組織確診患者的會診和搶救工作,其中一次去樂陵義診,她連續36個小時沒閤眼休息。

米佳,德州市婦女兒童醫院內科護士長。1月23日,她的外婆病逝,但她舍小家顧大家,未請假,不退縮,堅持在抗疫一線。為照顧病患,在防護服汗水裡泡了7個小時,近20個小時沒吃沒喝,面色蒼白、頭昏眼花,攤坐在護士站幾乎虛脫。

董健,德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科長。自1月22日開始檢測工作以來,連續奮戰二十幾天,每天十幾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累計檢測各類樣本2000餘份,從未出現樣品積壓、結果遲報誤報等情況。

張智博,德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平原縣大隊副大隊長。自1月26日開始,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每天加班加點工作十多個小時,事無鉅細,事必躬親。因連續十三天超負荷工作,積勞成疾,於2月9日凌晨4時突發心臟病被送往醫院,經緊急救治現已脫離生命危險,目前仍在ICU病房監護。

王振國,臨邑縣公安局指揮中心科員。自1月23日開始,主動請纓調至縣公安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工作,吃住在辦公室。每日梳理上報推送信息10餘條,核實彙總全縣人員、車輛信息1000餘條,撥打電話100餘人次。加班加點,常常工作到凌晨兩點。1月28日中午12時許,突發性高血壓病發,摔倒在樓梯口,被緊急送往縣人民醫院。當晚9時許,打完吊瓶的王振國,想起當天還有工作沒有處理完,不顧醫生勸說趕到單位,冒著虛汗堅持完成工作,返回醫院時已是次日凌晨1點。

張志慧,德州市交通運輸局公路服務中心科員。自1月26日起,她就主動結束假期,第一時間報名,義無反顧的投身到了交通聯防聯控的一線。連續6天堅守在高鐵東站, 1月 31日上午11時在為過往旅客測體溫時,心臟不適突然暈倒,被送往醫院緊急治療。

朱慶、李連國、武永超、曹帥,朱慶,德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消費品產業科科長;李連國,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武永超,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行政部員工;曹帥,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後勤。德州市唯一一家生產醫用口罩的企業因連續超負荷運轉,點焊機上的專用剪刀磨損嚴重,5臺機器只有2臺正常運轉。該剪刀的生產商在湖北省仙桃市,因疫情管控無法寄出。但生命不能等待,關鍵時刻他們主動請纓,驅車20小時,往返1600公里,到達湖北疫區取回刀片。一路上,餓了他們在車上吃點泡麵和鹹菜;渴了,因怕上廁所耽誤時間,儘量少喝水;困了,因任務還未完成,一路未閤眼。他們2月1日凌晨從德州出發,2月2日凌晨4點順利返回德州,又馬不停蹄趕往口罩生產企業,將裝有30副刀片的包裹親手交到企業負責人手裡。企業裝上新刀片後,5臺點焊機全部正常運轉,日口罩生產能力達到了6萬片,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醫療物資保障。

李楠,寧津縣保店鎮人民政府副鎮長。自疫情發生後, 20多天沒有回過家,深入一線,及時瞭解、調度相關情況,對轄區疫情防控情況瞭如指掌,並向縣慈善機構捐款4000元。

張松,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民警。妻子全天候奮戰在醫護一線,兩個年幼的孩子交給70歲老母親照料。防疫以來,先後核查車輛2100餘輛、人員3200餘人,勸返53人,審核案件4起。

趙晟學,寧津縣津城街道辦事處科員。2月7日晚,他突發急性闌尾炎病倒在抗疫一線,當晚11:00被同事送到縣醫院進行緊急手術,醒來後第一句話就是“昨天還有一些注意事項沒和志願者們說,麻煩幫我撥通趙書記的電話……”。積極編髮街道工作動態、通知公告、防控措施、典型事例,努力做好防控宣傳工作。

任樹勇,德州市陵城區臨齊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疫情當前,他舍小家顧大家,承擔起防疫宣傳員、監督員、勸導員職責。從1月23日開始投入到“三無”小區人員排查工作中,每天工作到晚上10點,先後完成702戶的排查任務。

許長裡,夏津縣雙廟鎮曹莊村黨支部書記。犧牲手術後的休整時間,從1月25日開始,每天早上和下午準時通過大喇叭向村民普及疫情防控知識、播報疫情最新動態。他關心隔離群眾生活,給他們送去大米、葵花籽油和一些新鮮蔬菜。組織村民把需要購買的物品清單報給村口監測點的值班人員,專人集中採購、分發到戶。

郭豔紅,德州市德城區廣川街道永慶社區黨總支書記。從2月10日起,她和同事們從早到晚逐一摸排轄區內外地返鄉人員。一天下來,平均要打300多個電話。電話打不通的就挨家挨戶敲門落實,每天都要走上一萬多步,從而繪出了一張“防疫地圖”,對於小區情況瞭如指掌。

王蕾,德州市德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容辦公室主任。協調專用收集桶200個、消毒液原液0.8噸,組織開展進社區、進公廁、進公共區域“三進”大消殺行動,先後對600個居住小區、50座公廁及50個街角公園、廣場進行消殺。同時,每日夜間22點,組織啟用灑水車、霧炮車3輛,對火車站、汽車站、中心廣場等重點部位道路進行消殺。

蔣玉朋,德州市德城區新湖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作為包保網格長的他,帶領機關、社區幹部連續工作14天為水電新景苑居家隔離人員做好生活服務。2月3日零時,接到挨戶開展流調的任務後,他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直到流調結束已是凌晨三時,連續工作20多個小時。他還聯繫製作懸掛疫情防控宣傳條幅900餘條,印發防控宣傳資料25000餘份,組織動員170餘家沿街商鋪利用LED顯示屏滾動播放宣傳標語,營造濃厚的疫情防控宣傳氛圍。

胡洪宇,慶雲縣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兼東辛店衛生院院長。兒子胡浩是慶雲縣公安局嚴務派出所的民警,兒媳是慶雲縣人民醫院腦外科護士,疫情來襲,一家三口投入抗疫一線。他將慶雲縣兩例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都記錄在冊,將幾百人的體溫及身體狀況天天整理上報。他還擠出時間回東辛店衛生院為同事們熬製預防性的中藥飲用,增強同事們的免疫力。

德州公布首批32名疫情防控工作“身边好人”!全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