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陳家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為加快建設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為加快建設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陳家東

《習近平在廈門》《習近平在寧德》真實記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寧德工作期間的一樁樁往事。讀後,我從內心裡真切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崇高理想、雄才偉略、為民情懷、人格魅力、優良作風。其中,大量記述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極具前瞻性、戰略性的先進理念和實踐探索,這些理念和實踐探索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源頭活水,廈門、寧德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萌發地、實踐地。

保護生態環境是國家的重要戰略任務。怎樣認識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是站位在地方層面還是要站位在國家層面來思考?是從短期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來思考還是從民族長遠發展來思考?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廈門工作時就指出,“保護自然風景資源,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廈門是屬於祖國的、屬於民族的,我們應當非常重視和珍惜,好好保護,這要作為戰略任務來抓好。”到省政府工作後,他在2000年提出建設生態省的構想,並制定《福建生態省建設總體規劃綱要》。黨的十八大正式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建設總體佈局,從“四位一體”拓展為“五位一體”,並把“美麗”確定為國家發展的重要目標。黨的十九大提出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因此,人大在立法、監督工作中,要自覺提升對生態環境重要性的認識,從戰略高度上更加重視生態文明建設。

保護生態環境是文明發展道路的核心內涵。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金鑰匙”,但應該如何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廈門工作時指出,“能不能以局部的破壞來進行另一方面的建設?我自己認為是很清楚的,廈門是不能以這種代價來換取其他方面的發展。”要求軍營村“要做到山下開發,山上‘戴帽’。”在寧德工作時強調,“發展是硬道理,但是,破壞生態和浪費資源的‘發展’就是歪道理。”“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閩東經濟發展的潛力在於山、興旺在於林,發展林業是閩東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福建生態省建設總體規劃綱要》論證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指出,“努力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到中央工作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強調,“中國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並在這次會議上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六條重要原則之一。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提出,“加快老區蘇區發展,要上一些項目,但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因此,人大在立法和監督工作中,要深刻領會生態文明的核心內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走文明發展道路,推動我市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

依法治理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廈門主持召開關於加強篔簹湖綜合治理專題會議時,創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汙處理、清淤築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的20字方針,為今後治理篔簹湖指明瞭前進方向。歷屆市人大常委會先後作出《關於加速篔簹湖綜合整治工作的決議》《關於確保篔簹湖區域綜合整治規劃實施的決議》,制定《廈門市篔簹湖區管理辦法》。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把“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作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六條重要原則之一。去年本屆人大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治湖方針,重新制定《廈門經濟特區篔簹湖區管理辦法》,對截汙處理、清淤築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力構建了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因此,人大要充分發揮特區立法權和設區市的立法權優勢,加快制定生態文明領域地方性法規,強化法律法規的執行,用法治力量護航我市生態文明建設。

廈門是習近平總書記到福建工作的第一站,他對廈門有著深厚的感情,對廈門生態文明建設寄予厚望。1985年,主持制定的《1985—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提出,“使廈門成為經濟繁榮,科技先進,環境優美,城市功能較為齊全,人民生活比較富裕的海港城市”。2002年6月來廈門調研時指出,“希望你們成為‘生態省’建設的排頭兵”。2017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時,讚譽廈門已經建設成為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和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這既是褒獎,也是鞭策。改革開放以來,在歷屆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沿著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工作期間指引的生態文明建設道路,鍥而不捨、接續奮鬥,我市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的前列。歷屆市人大常委會先後制定環境保護條例、砂石土資源管理規定、風景名勝資源保護辦法、環島路沿線規劃建設控制和環境資源保護決定、海洋環境保護若干規定、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條例等23部生態領域法規和法規性決定,加大對環境保護、汙染防治等方面的監督。去年,我市生態文明指數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5,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和國、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均保持100%,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國考評中名列第一,森林覆蓋率41.65%,建成區綠地率40.85%,我市已經成為國家森林城市,並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驗收。

本屆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推動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建設。一是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依法作出《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關於全面加強大氣汙染防治的決定》等,及時把市委決策部署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全市人民共同意志。二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立法。制定《廈門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廈門經濟特區園林綠化條例》《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及時修改《廈門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等一批法規。開展涉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法規清理工作,今年還將修改《廈門市環境保護條例》《廈門市砂、石、土資源管理規定》。三是依法監督生態文明建設。每年聽取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廈門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執法檢查,聽取工業廢水治理、固體廢棄物汙染防治情況的報告,助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今後,市人大常委會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為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廈門大地上繼續結出新的碩果,更好地造福全市人民。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