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朱棣靖難成功,為什麼不廢除藩鎮分封?

啟明老師


導讀:朱棣明面上好像沒有廢除這個制度,實際上已經達到了和朱允炆一樣的目的。他的手段是非常隱蔽的,採用柔中帶剛的策略,逐步剝奪其軍事、政治上的權利;但給予其經濟上的特權,以降低藩王的抵抗。效果是非常理想的,成功讓藩王鎮邊制度名存實亡。

可這種方法到了明朝中後期,成為了當時社會最尖銳的問題之一。因為皇室人口在不斷繁衍,國家負擔不斷加重。嘉靖時期,供應京師的糧食為400萬石,供應藩王府的糧食為853萬石。他們不從事生產,也不為帝國工作,成為了寄生蟲。朱棣為什麼沒有一勞永逸,根除這些制度呢?

一、前期維護自己統治的需要

(一)需要對付建文勢力

朱棣靖難之役的時候,除了自身的力量外,主要靠的就是藩王。如寧王朱權,作為內應打開城門的谷王。他不得不給這些人一個交代。

而且永樂前期主要的統治問題,是對建文勢力的清算,鞏固勝利果實。朝廷內部人心不齊,這個時候是不能出岔子的,甚至還需要這些藩王功臣的支持。

(二)藩王實力太強,不敢妄動

從源頭追原因的話,需從他老爹朱元璋的政策來說。

洪武皇帝的藩封制度是根據歷史經驗來設置的,目的是抵禦侵略、拱衛王室。從古至今,北方的侵略不斷,這些兵權交給外人又不放心,比如唐朝的安史之亂。而且他發現宋朝和元朝,皇室的力量太薄弱了,給其他勢力可乘之機。所以他先後分封了25王,這些人拱衛在帝國周圍,起到了保護中原的目的。

這是非常大的一盤棋,在朱元璋一朝也確實很有效,他自己甚至說:“朕無北顧憂矣”。但隨著他死後,沒有人能很好地控制這股力量,就成為了中央權力的威脅。這25王裡面有9個是實力最強的,從東到西依次是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肅王。

每個王府配備三個護衛指揮使司、二個圍子手所、一個儀衛司,最低的都有萬餘人。勢力最強的是燕王,擁兵十萬,次強寧王“帶甲八萬,革車六千”。這些勢力在地方經營多年,盤根錯節,很多人都為其效命,十分恐怖。燕王起兵時,北方多不戰而降就可見一斑。

所以朱棣是不敢輕易動的,為了穩定國內局勢,曾先後復周、齊、代、岷諸親王舊封。但等皇位穩固後,又繼續實行削藩。寧、谷、遼、韓、沈王先後遷封內陸,原有的護衛也趁機減掉,代、齊、岷、周的護衛也先後被剝奪。

二、當時矛盾不突出,本身也沒有考慮那麼遠

經過朱棣的整頓,藩王的實力已經在朝廷的控制範圍內,變成了啥也不用管,卻照樣有大把金錢享受的特殊階層。王族越來越奢靡,不斷地被腐化,已經沒有實力威脅統治了。


而且當時的矛盾也不突出,據記載,朱元璋時期,親王、郡王再加上公主,需要供養的也不過60人,而到了嘉靖一朝時卻有兩萬多皇親。所以朱棣的一朝的時候,矛盾也是不明顯的。

他在統治時期由於北方藩鎮的撤銷,所以一直都在做北伐工作,希望一勞永逸給後世子孫一個穩定的江山。所以朱棣也不是神人,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想這麼遠。


心史


這個問題問的好。明成祖朱棣在靖難之役後,確實沒有廢除藩封制度,要知道明成祖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建文帝朝廷動了祖宗舊制,廢除藩封。如果他一繼位就急吼吼的把藩王分封全部廢除了,豈不是在打自己臉,所以這種自抽耳光的事當然幹不得。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六》:皇考太祖高皇帝艱難百戰,定天下,成帝業,封建諸子,鞏固宗社,為磐石計。奸臣齊泰、黃子澄包藏禍心,橚、榑、柏、桂、楩五弟,不數年間,並見削奪。



朱棣只是進行了改造和削弱,讓各個藩王從根本上失去了威脅其統治的能力,這就好比斬斷雄鷹的爪子和鳥喙,拔去其羽毛,那麼這雄鷹只是去了毛的老母雞罷了。可以說削弱藩封確實突出了明成祖的韜略。

想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從明太祖朱元璋“皇子封藩”這個舉措說起,這是朱元璋“家天下”,為了國祚永久的重要舉措。明太祖朱元璋一生之中有26個兒子,其中24個被朱元璋以親王身份分封至全國各地(其中2個未就藩已逝),並賦予了極大的政治、軍事、經濟特權,而其中實力最為優異的就是為了防備蒙古入犯而設的九大塞王,即駐西安的秦王朱樉、駐太原的晉王朱棡、駐北平的燕王朱棣、駐大同的代王朱桂、駐甘肅的肅王朱楧、駐廣寧的遼王朱植、駐寧夏的慶王朱栴、駐大寧的寧王朱權、駐宣府的谷王朱橞。

在軍事上,這些藩王首先擁有自己的親王護衛,而且護衛人數,非常之多,所謂“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明太祖在加強親王的親軍護衛方面可謂是毫不吝嗇,如在洪武六年五月,朱元璋命長興侯耿炳文於西安、鳳翔、慶陽、平涼、延安等府,挑選19000人充作秦王護衛。而在洪武十年,朱元璋又將羽林軍衛士調撥給秦、晉、燕三府,以增強諸藩王的實力。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王府護衛都是特選的精壯勇士,可以隨時徵調打仗。



不僅如此,親王還擁有軍事指揮權。一旦有戰事就可以節制公侯,領兵作戰,如洪武二十三年,在征討北元的過程中,傅友德和王弼就受燕王和晉王的節制。

《明通鑑·卷十》:丁卯,命晉王棡、燕王棣率師北伐。並命穎國公傅友德率北平兵從燕王,定遠侯王弼率山西兵從晉王,皆授徵虜將軍,受二王節制。

除了軍事特權,諸藩王做為皇帝的代言人還能擁有節制地方政府的權利。


藩王擁有自己的兵權和行政權,這就形同於國中之國,勢必令中央如芒在背,而朱棣在靖難之役前就是九大塞王之一,對其中的藩王鎮守地方弊端更是瞭如指掌,他當然要防患於未然,以免別的藩王整出第二次“靖難之役”,所以削弱藩王權力勢在必行。

明成祖朱棣的削藩是有其政策核心的,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削奪藩王的軍事權力,只要諸位藩王的軍事權力一解除,藩王就是他案板上的肉,想怎麼切就怎麼切,後續措施就可以逐步跟進。解除軍權的措施如下:

一、打破塞王守邊格局,將邊鎮藩王遷徙到內地,在這個過程中,逐步解除藩王的兵權。

就比如說寧王朱權,在靖難之役成功之後,朱棣當然將什麼“中分天下”的承諾丟到了爪哇國,將寧王朱權的封地從大寧遷到了南昌,而他手下的三護衛也被陸續剝奪。據史書記載,在徙藩過程中,寧王朱權三護衛中的兩護衛就留在了北地戍邊。

《國榷·卷十三》:丁卯,南昌左衛改南昌護衛,營州左護衛改隆慶左右衛,中護衛改寬河衛。

但是從他最後到南昌只有五六個中官到達南昌來看,他的護衛已經被全部削奪了,“王不自安,屏從兵,從五六老中官,走南昌”。




還有遼王朱植從邊鎮廣寧遷國內地荊州,“命遼王國於荊州”,但是遼王的三護衛留在了廣寧,而從荊州另外撥給護衛於遼王處。

《罪惟錄·列傳卷四》:王自請荊州,別給一護衛,而故三護衛留防邊。


二、利用藩王罪名,直接奪爵或削其護衛。

就比如說岷王朱楩因為驕橫不法,在永樂元年九月被直接剝奪雲南左、中、前三護衛,“雲南左、中、前三護衛改雲南中、前、後三衛,時岷王有罪,革之”。


永樂十年,遼王朱植因罪被削去護衛和儀衛司,只給校尉300人使令,“遼王有罪,削護衛及儀衛司,止給軍校三百人”。


而周王朱橚做為朱棣的胞弟,也難免被削封的命運。永樂十八年,他被誣告謀反,被召至京師,朱棣儘管不問其罪,“帝憐之,不復問”,但是這件事無疑讓,周王戰戰兢兢,為了自證清白,周王獻還三護衛,朱棣從之,“周王辭三護衛,從之”。至於像齊王朱榑、谷王朱憓直接因為謀反除藩,被廢為庶人。既然被廢為庶人,其護衛當然也是被另外安置,不復存在。


三、不準藩王參與任何軍事戰鬥,將藩王的軍事指揮權立即剝離。

永樂一朝,凡有徵戰,絕不讓藩王指揮,而是讓王府護衛聽朝廷調遣,就比如在永樂四年,朝廷派遣西平侯沐晟興師安南,朱棣命令蜀王朱椿挑選護衛隨沐晟操練徵調,“敕蜀王椿選護軍五千從徵”。永樂十三年朱棣又命令周王、肅王、晉王、秦王各選步騎兵5000於真定,由朝廷指定將領操練。



隨著,軍權被陸續剝離,其他藩禁也隨之而來,比如禁止諸王命令有司擅興工役;諸王之間不得擅自交通等等繁多的條例相繼出臺,隨著時代推行,愈加嚴密,有明一代的地方藩王對中央完全構不成任何威脅。

引用文獻:《明太祖實錄》、《明史》、《國榷》、《明史紀事本末》、《明通鑑》、《國史紀聞》、《罪惟錄》


論史


公元1368,朱元璋在應天府(今江蘇南京)登基稱帝,建元洪武,建立大明王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冊封諸皇子為王,昭告天下。封第二子朱樉為秦王,第三子朱棡為晉王,第四子朱棣為燕王,第五子朱捕為吳王,第六子朱楨為楚王,第七子朱榑為齊王,第八子朱梓為潭王,第九子朱杞為趙王,第十子朱檀為魯王,從孫朱守謙為靖江王。洪武十一年又封第十一子朱椿為蜀王,第十二子朱柏為湘王,第十三子朱桂為豫王(二十五年改封代王),第十四子朱楧為漢王(二十五年改為肅王),第十五子朱植為衛王(二十五年改為遼王)。改封吳王朱捕為周王。洪武二十四年封第十六子朱栴為慶王,第十七子朱權為寧王,第十八子朱楩為岷王,第十九子朱橞為谷王,第二十子朱松為韓王,第二十一子朱模為沈王,第二十二子朱楹為安王,第二十三子朱桱為唐王,第二十四子朱棟為郢王,第二十五子朱㰘為伊王。雖然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又生下第二十六子朱楠,但其不久就夭折了,所以朱元璋在世的二十五子全部封王。這對於朱元璋來說可能是好事,有自己的兒子幫忙鎮守大明國土,自然放心不少,可對於幾年後就繼位的朱允炆來說,卻是一個大隱患。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年僅二十一歲的皇太孫朱允炆繼位稱帝。為了鞏固皇權,朱允炆繼位不久後就下令削藩,周王、代王、齊王、湘王等不是被廢為庶人,就是被殺。朱允炆下一個目標就該是燕王朱棣了,在朱允炆如此無情的削藩下朱棣為自保而打出了“清君側,靖內難”的旗號起兵造反。雖然他在靖難之役中打了不少敗仗,但其最後憑藉一招直搗黃龍,攻佔了南京,贏得了勝利。此時朱允炆已經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瞭。不久後朱棣繼位,即明成祖,同時他不承認朱允炆的帝位,甚至把建文的年號廢除,稱當年為洪武三十五年。

按道理朱棣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而即皇帝位,他應該清楚藩王對皇權的威脅有多大,可他卻沒有選擇削藩,這是為何呢?

其實很好解釋,如果朱棣繼續朱允炆的削藩事業,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嗎,要知道他自己當初也是藩王之一。如果朱棣貿然削藩,那勢必會讓諸多藩王涼了心。要知道他起兵就是為了保護藩王的利益,在《靖難檄文》他還特意寫明瞭“封建諸子,鞏固天下,如盤石之安,夙夜圖治,兢兢業業,不敢怠遑。不幸我皇考賓天,奸臣用事,跳梁左右,欲秉操縱之權,潛有動搖之志,包藏禍心,其機實深。”可見朱棣認為朱允炆削藩那是推翻了朱元璋的政策,動搖了國家的根基。如果朱棣登基後繼續削藩,那麼他當初起兵就師出無名了,古代還是十分看重師出有名的,不管自己造反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統帥都會給自己找一個理由。朱棣削藩就是言而無信,作為帝王若言而無信那還如何立威?

況且朱棣只是打下了南京城就登基稱帝了,各方勢力還不穩定,政局動盪,朱棣此時再削藩肯定會激起第二次“靖難之役”。若還是朱家人坐天下還好,就怕有民間豪傑趁朱家內亂而坐收漁翁之利,那麼大明江山就不復存在了。所以即使朱棣知道藩王對皇權有威脅,他也不會明目張膽的削藩。後來朱棣決議遷都北京就是因為要遠離原來的政治中心,至少北京是自己的大本營,支持自己的人多,坐鎮北京有利於穩定政局。

不過朱棣雖然明面裡沒有削藩,但暗地裡還是使了些手段降低藩王對皇權的威脅的。首先他即位後不久就恢復了被朱允炆貶為庶人的那些兄弟的王號,這樣一來這些兄弟就會對他感恩戴德,擁護自己。不過他也警告了這些藩王要嚴於律己,且無朝廷命令不得調兵。這些藩王有了之前被朱允炆削藩的教訓,這次自然不敢再輕舉妄動了。

其次朱棣將邊疆的藩王改封到內地,此舉是為了削除這些藩王手中的兵權。朱元璋當初分封了很多藩王到邊疆去戍邊,戍邊自然需要大量的軍隊,朱棣當初也是戍邊的藩王之一。為了不讓這些“邊疆王”學自己靖難,那麼將他們封到內地就是最好的辦法,不需要戍邊自然就不用給他們兵權了,其中寧王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棣在起兵時曾對寧王朱權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不過這自然是不可能的。朱權的封地本來是大寧,隸屬遼陽行省,在東北。朱棣即位後朱權請求改封到南方,並且還指明自己要蘇州,不過朱棣以“蘇州屬於畿內”的理由拒絕了,後朱權又要錢塘(今浙江杭州),朱棣又以“先父將它賜給五弟,終無結果。建文帝無道,在錢塘封其弟為王,也未能享受”為由,暗指錢塘不適合,又拒絕了朱權。最後朱棣讓朱權在建寧(今福建建甌)、重慶、荊州、東昌(今山東聊城)四個地方中選一個,這四個地方比起蘇州和錢塘可是差遠了。朱權當然不願意,最後朱權被封到了南昌。本來實力與朱棣不相上下的朱權就這樣被暗地裡削了藩,雖然明面上封地比原來的大寧好多了,但手中的兵都沒了,鬱郁不得志的朱權只好寄情于山水之間、託志於琴棋書畫之中,好在最後得了個善終,還活到了明英宗朱祁鎮的正統十三年。

朱棣暗地裡的削藩舉措還遠不止此。雞蛋裡挑骨頭似的找藩王的錯誤以嚴懲他們,架空其權力,又或者直接廢除。像遼王朱植、代王朱桂、岷王朱梗就因為一些不知道真假的參奏被削去了護衛配置,剛恢復王號不久的齊王又因卜卦、信奉鬼神再次被朱棣廢除。朱棣明白不能公開削藩,所以私下對這些藩王十分嚴厲,犯一點錯誤就要被朱棣拿來當藉口削弱他們的勢力,以降低藩王對皇權的威脅。也是可憐了這些藩王在建文一朝活得膽顫心驚,好不容易迎來了一個藩王出身的皇帝,結果還是要活得小心翼翼。


風塵講歷史


無古無今


朱棣不廢除藩鎮分封的原因是因為藩王沒有能力與朝廷對抗,而且他完成了朱允炆未完成的削藩大業。因此,他將這個制度保留了下來。


天子守國門

在朱元璋的兒子裡面,朱棣應該就是和朱元璋最像的一個了吧,即使是想法也那麼的相同。朱棣和朱元璋一樣,深刻的認識到大明的威脅只來自於北方,那個被朱元璋親手趕走的蒙元勢力。

於是朱元璋將他的兒子們分封到了北疆,以防範北方的反撲,比如燕王。但現在的燕王已經做了皇帝,在南京城繼續著他的大業。但北方的威脅依然存在,因此朱棣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遷都!

早在洪武年時,朱元璋就準備將都城遷往北邊一點,以面對北方的威脅,只不過朱元璋選擇了長安(今西安),而朱棣選擇了北平(今北京)。

於是朱棣力推眾議,不顧大多數臣子的反對將京城遷到了北平。歷史證明朱棣是對的,大明的威脅只會來自於北方的遊牧民族。

既然天子守在北方,要那些藩王何用?而且這些藩王對朝廷存在著小小的威脅。

要知道朱棣本來就是藩王造反起家的,他怎會不防範這個問題,但正因他曾是藩王,所以他才不能將分封制給一下廢除掉,不然怎麼證明朱允炆是錯的,而朱棣他本人是對的。

不過朱棣依然完成了朱允炆未能完成的削藩大業。永樂三年,第一個藩王齊王被貶為了庶人,緊接著便是谷王。而其他藩王,如周王與幫助朱棣靖難的燕王,早早的便察覺了勢頭不對,自己上書請撤了三護衛(明朝親王有三衛,一衛在九千人到一萬三千人)。

所以最後只有齊、谷二藩王被削,而其他藩王只是被削去了護衛。但沒有護衛的藩王對朝廷是造成不了威脅的。即使是發生在正德年間的寧王叛亂一事,當時的寧王也只能招募四處山賊、土匪以作兵用,沒有軍隊的藩王即使能力再強也不過是掉了牙的老虎,如何鬥得過朝廷的正規大軍

結束語

朱棣完成了朱允炆未完成的削藩大業,只是說朱棣乾的不徹底,沒有將分封制也給廢除掉。

但是諸藩王的護衛都被裁撤,從此也不會對朝廷造成威脅,而且朱元璋定下的規矩嚴格限制了藩王有插手地方事務的機會。且朱棣本就是藩王靖難起家,如果他將分封制廢除掉,倒是會顯得他並非名正言順,要知道他造反的一切合法性是依據朱元璋所留《皇明祖訓》的,因此朱棣不會廢除藩王分封制度。


無古無今


1.朱棣有位有雄才大略的帝王。搶了侄兒的帝位後,他立即就知道了藩屬國的存在是自己潛在的最大威脅!

但,他正是因為反對削藩而清君側、發動靖難之役的,如果自己一上來就削藩,給了人”靖難就是造反”的口實,就是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會遭到天下人口誅筆伐的。

2.面對兄弟,削藩於人情上說不過去。

朱棣選擇削藩要面對自己的親兄弟,人情方面說不過去。

建文帝正是由於操之過急的削藩導致自己亡國了。朱棣如果延續這樣的政策,阻力會立現,而且比朱允炆的阻力更大。



3.朱棣沒出臺削藩政策,但是以另一程方式,達到了削藩的效果。

朱棣改革了太祖的藩王制度,限制了藩王的權力。

他不允許任何藩王離開自己的封地。又不允許任何藩王擁有私募士兵的權力,每個王府護衛的數量也有嚴格規定!這就使藩王們失去了造反的機會和武裝力量!

朱棣還不允許藩王和藩王的後代從事生產勞動。也不准他們考進士做官。

藩王只管從地方收取賦稅,在朝廷領取俸祿過養尊處優的日子就行了。

朱棣所選派的到各藩屬國的官員,都是他自己的嫡系。可以嚴密地監視藩王的一舉一動,藩王們每日如芒在背、都小心翼翼地過日子,不敢反!

儘管朱棣沒削藩,卻來過釜底抽薪,已經將藩王的權力消除了。達到了削藩的同樣效果。

朱允炆緊鑼密鼓地削藩導致自己身敗名裂,而朱棣不動聲色,限制藩王的權力卻贏得尊重!


希望星晨58298869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朱棣成功靖難以後,發動宮廷政變,自己當上了皇帝,可是,讓很多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是,朱棣當上皇帝以後,為什麼不把藩王制度給廢除?為何還要留著它?難道不怕自己變成下一個朱允炆嗎?其實朱棣早就想到了,都不用我們替他擔心。因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藩王起不來。朱棣玩了一個小心眼,就是為了維護統治,首先,就是朱棣當上皇帝以後,他把他侄子朱允炆罷免的藩王全都給恢復了,而且還是大肆封賞。從這點上看藩王還不會影響朱棣的統治,反而還會幫助朱棣當皇帝。(朱棣)

第二點朱棣還得感謝一下他大侄子朱允炆,因為朱棣沒反之前,朱允炆轟轟烈烈撤藩運動已經幫助朱棣搞下去幾個了,剩下的基本都是殘廢。就老老實實的歸日子不就得了。鬧騰啥?在眾多藩王中還有隻有朱棣的實力最強大。剩下的藩王就是想反,那也得找準時機不是嗎?難道向朱允炆一樣兵敗身死。根本就不值,藩王這麼想,而朱棣也是這麼想的,根本就無懼。(朱棣)

還有就是以為朱棣背地裡就已經把他們搞定了,朱棣重用錦衣衛,監視著藩王,將他們的生活舉止等一系列情況,朱棣都是熟知的。根本就沒有秘密,更何談造反一說,還不如把藩王制度留著,給他爹留個面子,省的又被人說是不孝子孫。

(朱棣)


鵬正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將自己的子侄分封為藩王,讓他們共同努力守護著朱家的大明王朝。

他去世之後就將皇位傳承給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身為後輩的新皇帝初上位就採取削藩的政策自然引起了各位叔伯的不滿,因此後來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奪得了侄子的皇位。

但有一點令大家很不解,就是朱棣成為皇帝后為什麼沒有削弱對帝王權力有很大威脅的藩王的勢力呢?

一、

朱棣“靖難之役”的成功離不開其他藩王的幫助。雖然在戰爭中朱棣的對手是自己的後輩,但想要對抗身為天下執掌者的侄子僅靠燕王府的力量是不夠的,他曾經獲得了許多同是藩王的兄弟們的幫助。

若他在成為皇帝之後就採取削藩的政策,降低藩王的實力,這樣不僅會使剛平靜下來的大明產生波瀾,同時也會讓人感覺他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

朱棣不失為一個英明的帝王,那麼聰明的他必定不會在此時選擇削藩的政策。

二、

由他推翻的皇帝朱允炆就是其的前車之鑑。不少帝王都會將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作為借鑑,告訴自己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

而朱棣之所以能當上皇帝就是因為他的侄子朱允炆在上位之初王權不穩的時候就想要削弱藩王的勢力,採取了削藩的政策。

如果朱棣和自己的侄子相同一當皇帝就採取這樣的政策,那麼朱允炆此時的下場就是他得明天,只要頭腦正常的人都不會在登上帝位之初九貿然採取削藩的政策。

三、

不少藩王的勢力都非常強大,聯合起來反抗就是皇帝也奈何不得,朱棣成為帝王之後並不敢妄動。

明朝分封藩王的政策是由其建立者朱元璋實施的,他提出這一政策的目的是非常好的,就是想集合老朱家的力量抵禦外族侵略、維護皇帝的統治。

在中國的歷史上,北方外族總是對中原邊境進行騷擾侵略,這是每一個朝代都很頭疼的問題,所以對於一個王朝來說,北方邊境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通過借鑑西周、唐朝的歷史,朱元璋並不放心將兵權交給其他人,擔心他們會威脅朱家的統治,因此他就將朱家的後輩的分封為藩王,讓他們一起來拱衛大明王朝的安全。

起初,朱元璋的行為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在其去世之後,藩王的存在卻給朱允炆的統治造成了很大的障礙。

在朱元璋分封的二十五個藩王中有九個實力非常強大,按照當時的規定,每一個藩王可以有數萬甚至數十萬的兵力,這樣的軍事實力是很強大的。

一個藩王就有如此的實力,那如果幾個實力強大的藩王聯合起來將會是一個多麼強大的敵人,這是剛剛經歷過戰爭的朱棣無法抗衡的,因此在登上皇位之初他是不會削藩的。


夏目歷史君


很多人都清楚,明朝的皇子們封藩王是導致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佔據了大量的土地,並不向王朝繳納稅賦,導致明朝整個王朝的矛盾加劇。歷朝歷代分封的藩王作亂也歷歷在目,朱棣自己就是藩王作亂,明明知道藩王對王朝的危害很大,他怎麼不廢除分封藩王吶?

廢除分封“藩王”就是打朱棣自己的臉。

分封皇子們為藩王在古代就已經有了,而且很快成為王朝的制度之一。為了控制藩王們作亂,後世的王朝對藩王們都是有所限制的。(朱棣像)

一、歷朝封王已經成為慣例

西漢、東漢、西晉、東晉這些王朝皇室的王爺一般都是有封地的,自成一國。不過西漢有“七國之亂”,西晉有“八王之亂”,這都是血淋淋的例子,因此隋唐、宋時期,皇室的藩王雖然都有封地,但是非常之小,而且由國家將稅賦自己收上來,再發給這些王爺,控制的已經非常不錯了。沒想到,朱元璋出了么蛾子,明朝初年的藩王們不但有封地,而且有的藩王手中的軍隊非常多,譬如寧王居然有8萬鐵騎,這事確實有些失控了。

既然封皇子為王已經成為慣例,朱棣自然也不想更改,如果更改的話,在朝野上下的支持力度會大滑。

二、廢“藩王”,等同打臉朱棣自己。

朱棣靖難之役起兵的就是為了保護藩王的利益,他起兵之時發佈了《靖難檄文》,他在這篇誓師出征的文章中直接點明瞭起兵的原因,如下:

我皇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當元末亂離,群雄角逐,......然後平定天下,立綱陳紀,建萬世之基。封建諸子,鞏固天下,如盤石之安,夙夜圖治,兢兢業業,不敢怠遑。不幸我皇考賓天,奸臣用事,跳梁左右,欲秉操縱之權,潛有動搖之志,包藏禍心,其機實深。

這裡說明了出征的理由,建文帝想削除藩王那是動搖了明朝的國家根本。

朱棣成功之後如果直接廢除藩鎮,這就是打自己的臉。本來起兵就名不正言不順,再來一個反覆無常,言而無信,他這個皇帝的臉往哪兒擱。

關鍵是剛剛登上帝位的朱棣政權根基本來就不穩當,各地的反對聲音是依靠暴力鎮壓的,最可怕的是無聲的反抗,極有可能導致明朝政權的不穩固。譬如,朱棣遷都北京的目的之一就是遠離朱元璋、建文帝所經營的南京政治中心。在遷都北京之後幾十年間,大臣們要求再遷回南京的言論一直就沒有斷絕過。(朱棣《靖難檄文》部分圖)

朱棣是如何破解藩王對中央政府的威脅?

朱棣也是知道分封藩王的危害的,自然不敢掉以輕心,道理都懂,主要看看這麼做!他主要採取了四大手段,明面上是為了藩王,實際上是削除了藩王的權力和軍事力量。

一、假仁假義恢復藩王,收買人心。

既然朱棣是打著恢復藩王的旗號,自然登基之後就要言出必行了。

建文帝時期曾經廢了一些作惡多端的藩王,譬如周王、齊王、代王、岷王,朱棣也假模假樣的恢復了這些兄弟的藩王建制,大肆籠絡了一把兄弟,讓他們擁護自己,兄弟及其後人自然感恩戴德了!

朱棣也不是傻瓜,在恢復這些藩王的同時又嚴厲警告了這些藩王們,沒有朝廷的命令不得動用官府的一兵一卒,不能對周邊百姓橫徵暴斂,如果發現了嚴懲不貸。朱棣並不是說說而已,其實心裡巴不得這些藩王趕緊犯錯,然後廢了這些藩王,解決王朝的後患。

二、調邊疆諸王為“內地王”,削除軍權。

朱元璋在位期間,曾經封了很多邊疆的藩王,這些封王很多有大量的軍隊,朱棣自己也擁有不少護衛的軍隊,為了不讓自己的成功再次在兄弟藩王身上重演,唯一的辦法就是將這些邊疆封王改封為內地王。

那個朱棣曾經要平分天下的寧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朱棣在改封他的時候幾度反悔。寧王打算要南京近畿地區的封地,朱棣不允許,然後朱棣自己為兄弟挑了四個地方改封,分別是荊州、重慶等地。這幾個地方還算好,不過朱棣後來又改口了,封寧王在南昌,明朝初年,南昌地區的開發很差,著實坑了兄弟一把。(寧王朱權像,改封南昌,時刻被監視,根本沒有平分天下的事)

朱棣對邊境藩王兄弟幾乎都不放過,遼王改封荊州,谷王改封長沙,封地面積都減少了不少。擁有重兵的朱棣兄弟們就這麼被削除了軍權。

三、架空藩王的權力和軍隊配置。

按照藩王的配置,應該有三護衛,大概有幾千人馬到20000人不等,最多不能超過這個軍隊數量。朱棣千方百計找尋這些兄弟們的錯誤,然後予以嚴厲的懲處,不管是真的假的,有參奏的就馬上處理這些藩王,一點兄弟情義都不講的。譬如:

1、遼王朱植(朱元璋第十五子),護衛被朱棣削減為300人,其中包含雜役、廚子等;

2、代王朱桂(朱元璋第十三子),護衛校尉削減到只有30人;

3、岷王朱梗(朱元璋第十八子),護衛被削除,官衙人員也撤了;

四、找藉口廢藩王。

朱棣還專門找兄弟藩王的錯誤,嚴重者再次被廢。譬如,朱棣剛剛恢復齊王身份,不久就因為卜卦,信奉鬼神再次被廢。

朱元璋的第十四子肅王朱楧,因為錘殺護衛,直接將護衛、官衙撤銷,手下人全部被抓了起來問罪,直接成了光桿司令。

朱元璋第十九子谷王朱橞在朱棣攻打金川門之時打開城門,放了朱棣的軍隊進南京。永樂十五年,谷王因為禍從口出,被冠以打著“建文帝”的名頭造反,父子三人全部被廢為庶人,1428年病死在獄中。(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祖孫三人像,他們都不遺餘力的削除藩王權力,最後藩王基本都沒有了啥護衛了!)


雖然朱棣知道削除藩王不能公開講,但是可以私底下嚴肅處理這些藩王。或者有真憑實據,或者捏造證據,目的只有一個,要麼被廢,要麼成為光桿司令的藩王,對王朝的威脅減少到最低狀態。朱棣之後的皇帝們都懂得這個道理,尤其是朱棣祖孫三人削除藩王的權力最為上心。


穿越再現彼岸


他決定溫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覺間拿走藩王的權力用現代化說就是溫水煮青蛙,一點一點把你的權力剝奪了,等到最後的時候諸侯一點權力都沒了。

朱棣本來就是以藩王的身份起兵來奪取皇位,所以他當然知道藩王對於皇帝的巨大威脅。但是他最開始並不是為了打擊藩王的權力來出手的,而是為了維護他們的利益。他上位之後就重新恢復了被建文帝削掉王爵的的王爺並對他們加賞賜,這就使得所有的藩王皆大歡喜,對他也放下了一些防備。

然後他在悄悄的把這些方法改變封閉,比如說寧王原來的封地在大連,但是,朱棣繼位之後就把他改封到了南昌,所以說這就是一個比較實用的方法,當這些藩王脫離了自己已經盤踞已久的封地,到達一個新的地方是沒有辦法能夠積累起人脈以及實力的,所以也只能聽信朱棣的擺佈,就消除了這些藩王對於朝廷的一些威脅。

但是有一些藩王就完全不懂得朱棣的做法的用意還一直認為這是對於他們的維護,這也就使得他們的日益驕縱。比如說齊王,朱樽就驕縱殘暴,擅自任用帝號,讓自己的護控制青州城,還任意拘留,軟禁一些百姓。更是秘密關押朝廷官員企圖殺人滅口,所以說這就給了朱棣正面打擊他的理由,他也是朱棣上位之後第1個被削藩的王爺。

後來的谷王,寧王,周王,代王,遼王,都是是因為一些罪因被削去了護衛,只能在京城被軟禁不能回到封地,所以自然也就無法產生威脅,而其他的藩王,見到這種情況自然也只能迫於形式,俯首聽命。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導語:

朱棣自己是藩王造反成功,那麼朱棣為什麼要造反呢?他的理由是什麼?如果我們知道這一點,那就很容易理解,他為何還要延續藩王制度了。

當時朱允炆削藩的時候,手段太過於狠毒,甚至還逼死了自己的親叔叔。所以朱棣是藉著這個名義,認為朝中有奸佞小人,挑撥他們叔侄的關係,所以朱棣清君側的理由,那就是拒絕削藩政策。

朱棣因為拒絕削藩政策,認為這是有損老朱家兄弟骨肉之間關係的事情,所以他才會發動靖難之役。所以說他稱帝以後,如果依舊要削藩,那他當初清君側的理由豈不是不成立了?

01朱棣造反時反對削藩,目的是為了團結諸侯王。

朱元璋生了很多兒子,他們全都分封在各地。其中還有幾個手裡權力比較大的,比如說朱棣手裡就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此外朱權手裡也有一支規模相當的軍隊。

所以說是朱元璋遺留下了削藩的重大障礙,但是我們需要理解朱元璋,他是一個非常自私的人。他認為手底下的猛將全都不靠譜,只有自己的兒子才能幫他守衛邊疆。

於是乎朱元璋就把猛將都給宰了,讓自己的兒子們一個個在各地裂土封王。這是他的小心思,可問題是如果每個皇帝都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出去裂土封王的話,那大明王朝豈不是亂成一團了嗎?可朱元璋理解不來這個問題。

甲午,京師地震,求直言。 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齊王榑、代王桂有罪,廢為庶人。遣燕王世子高熾及其弟高煦、高燧還北平。六月,岷王楩有罪,廢為庶人,徙漳州。己酉,燕山護衛百主戶倪諒上變,燕旗校於諒等伏誅。詔讓燕王棣,逮王府官僚。北平都指揮張信叛附於燕。---《明史》

朱元璋撒丫子走人了,朱允炆上臺以後,立刻意識到了諸侯王對中央集權的影響。可以說在諸侯王的封國之內,皇帝派去的任何官員,那都是不頂用的。

如此多的小王國不聽從中央政權的調遣,這是一件比較可怕的事情。當年唐王朝之所以衰弱,那就是因為藩鎮割據不聽從唐王朝的調遣。

朱允炆為了大明朝的未來,為了子孫後代少些煩惱,自然是要著手解決藩鎮割據的問題。所以削藩是正確的行為,而這個時候朱棣之所以強烈反對削藩,目的也很簡單,他就是要把其他諸侯王都籠絡到自己的身邊。

  • 首先光靠他一個人是很那造反成功的,只有所有諸侯王都起來造反,朱棣這邊的實力才足以推翻朝廷政權。
  • 其次朱元璋這麼多兒子,去反對朱元璋的孫子,天下人就算是瞎了,也能看得出來是誰做錯了。在輿論上,對朱棣後續登基也是有幫助的。

所以說朱棣高舉反對削藩的大旗,這是有很大好處的。不僅可以壯大他手裡的力量,而且對他造反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02朱棣登基以後,如果支持削藩,那豈不是啪啪打臉嗎?

朱棣打到了南京以後,局勢發生了轉變。他滅了朱允炆,自己做了皇帝。這個時候的朱棣,跟朱允炆一樣,面臨著相同的問題,那就是藩鎮割據力量太強大的問題。

辛酉,命諸王分守都城,遣李景隆及兵部尚書茹瑺、都督王佐如燕軍,申前約。壬戌,復遣谷王橞、安王楹往。皆不聽。甲子,遣使齊蠟書四出,促勤王兵。乙丑,燕兵犯金川門,左都督徐增壽謀內應,伏誅。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納燕兵,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史》

朱允炆做的難道不對嗎?從他的角度出發,那絕對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可當時對朱棣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等到朱棣坐上了龍椅以後,朱棣又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他這才知道,朱允炆當時是有多難。可朱棣不能反悔啊,既然反對削藩,那自己肯定是不能削藩的。

  1. 首先,如果朱棣選擇削藩
    ,那就是告訴大家,他朱棣這次靖難之役,純粹就是為了造反,壓根就不是因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2. 其次,朱棣選擇削藩,人情方面比朱允炆還要過不去。因為朱允炆削藩好歹傷害的是自己的叔叔,而朱棣削藩傷害的卻是自己的親兄弟。
  3. 再者,削藩是建文朝時期的錯誤政策,因為這個政策建文朝亡國了。朱棣上臺以後,如果延續這樣的政策,將來會有怎樣的遭遇呢?傳到民間的影響是相當不好的。

所以說就算朱棣非常希望削藩,那他也不可能選擇削藩這條路。其實是個皇帝都想要削藩,誰願意皇權被其他人給瓜分了呢?

03朱棣不削藩,但是換個角度削弱了藩王的權力。

朱棣是個聰明的皇帝,也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皇帝。他雖然反對削藩,但是也知道藩王對中央朝廷的威脅。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明史》

所以朱棣改革了朱元璋時期的藩王制度,他對藩王的權力做出了一系列的限制,有效地解決了藩王作亂的可能性。

  1. 首先,朱棣不允許任何藩王,在不經過皇帝允許的情況下,離開自己封地所在的城池。這就等於是限制了藩王們的自由。
  2. 其次,朱棣不允許任何藩王,擁有私募士兵的權力,
    每個王府只能有規定數量的護衛,超過數量也要受到責罰。
  3. 再說,朱棣不允許藩王和藩王的後代,從事任何生產生活。也不準考進士做官。他們只需要每年從地方上收取賦稅,再加上去朝廷那裡領取俸祿就行了,至於工作,想都不要想。
  4. 最後,朱棣在所有藩王所在封地上,所選派的官員,那都是朝廷的嫡系官員。這些官員一邊可以幫助朝廷管理藩王的封地,一邊還可以嚴密地監視藩王的一舉一動,實在是一舉兩得。

有了這些措施以後,就算是朱棣沒有削藩,卻也已經將藩王的權力,基本上都給消除了。其實只要藩王手裡沒有兵權,那一切都是好商量的。

總結:朱允炆削藩太著急,朱棣的方法更合適。

要麼說朱棣是永樂大帝,這個人雖然是造反成功的皇帝,可的確是有很出色的才能。相比較之下,朱允炆就顯得太嫩了。就算他手底下所有大臣加起來,也不是朱棣的對手。

朱允炆削藩的理由是正確的,可是削藩的手段卻顯得非常差勁:

  • 第一,這些藩王是朱元璋親自分封出去的,他們手裡有了權力,在地方上有了地位,他們會輕易地交出權力嗎?想都不要想,所以鬥爭是必然要發生的。
  • 第二,朱允炆削藩,先從沒什麼本事的藩王開始削。他認為這些人手裡沒有多少兵權,是比較好動的。可是他不明白的是,他這一動手,那些有本事難道會坐以待斃?他們難道不會想辦法絕處求生?
  • 第三,削藩的過程中,居然發生了逼死藩王的事情。不要說自古以來是以孝道治理天下,就算是正常人家,逼死自己的叔叔,你這個侄兒會有好名聲嗎?

所以說朱允炆削藩所動用的所有措施,那都是非常臭的招數。相比較而言,朱棣不削藩,卻達到了削藩的效果,這才是老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