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中小公募牛市找錢難直喊“心累”基金業馬太效應加劇

中小公募牛市找錢難直喊“心累”基金業馬太效應加劇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洪小棠 2020年1月2日,A股喜迎開門紅,上證綜指上漲1.15%,以3085.20點收盤。站在這個時點,回顧剛剛過去的2019,可謂是A股市場豐收的一年,伴隨著股指上漲,公募行業的業績表現與規模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市場轉暖當中,部分大型公募的規模、產品得到了較快發展,但仍有不少中小公募出現了發行失敗等現象。在記者採訪的多位中小型基金公司銷售人士看來,“找錢難”仍然貫穿著2019年的牛市行情。

一家小型公募機構銷售人士感慨:“2019年一直在跑各種機構,但真正能談下來的太少了,心累。”

在業內人士看來,伴隨著公募行業准入壁壘的不斷下降以及行業牌照的不斷開放,包括銀行理財子公司、外資機構等在內更多新勢力的入局,將加劇公募市場的競爭,並進一步加劇行業強弱分化的馬太效應。

一位公募機構總經理指出,中小型公募不應只一味追求管理規模,而應當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強化產品創新能力,發展特色化業務,鞏固自身實力,才有可能不被更加邊緣化。

牛市裡的馬太效應

2019年,上證綜指上漲22.30%,深證成指上漲44.08%、中小板指上漲41.03%、創業板指上漲43.79%,各類別基金取得了不錯的正收益。

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統計,納入範圍的787只股票型基金2019年全年平均上漲了39.80%,納入統計的2086只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漲35.04%。此外,債券型基金、貨幣基金、QDII基金、基金中基金(FOF)2019年平均漲幅分別為 5.97%、2.47%、21.25%、15.99%。

伴隨如此行情,基金公司也趁熱發行新產品。2019年,新成立基金1090只,發行規模近1.4萬億。爆款基金在2019年也層出不窮,甚至有基金首日開放申購便提前結束募集並按比例配售。

一面是火焰,另一面卻是海水。

在二級市場大獲豐收之下,新基金髮行失敗的現象亦在發生。記者根據Wind資訊統計,2019年募集失敗的基金達18只,雖然債基募集失敗數量較多,但亦有權益類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靈活配置型基金)募集失敗的情況。

一般來說,普通公募基金髮行成立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基金份額不少於2億份,二是基金認購戶數不少於200戶,若未能同時滿足上述兩個條件則發行失敗。

其中,長城滬港深行業龍頭精選於12月21日發佈了募集失敗公告,公告稱,截至2019年12月6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仍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備案條件,故未能生效。

此外,還有信達澳銀新機遇靈活配置A、中航創新驅動A、中融智選質量A、工銀優勢品牌定開等4只基金亦在2019年內宣佈募集失敗,佔全年募集失敗基金數量的近3成。“從募集失敗的名單來看,這種募集失敗的情況多數出現在中小型基金公司和次新公司身上,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公司小而新,產品缺乏亮點;二是投研團隊較為年輕、產品缺乏業績沉澱;三是發行渠道較為有限。”北京一家公募機構產品人士表示。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表示,雖然同屬主動權益基金,但不同基金投資業績差異較大,“點基成金”押寶式投資存在一定風險,這也是公募產品發行階段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原因之一。“從發行時間上來對比,次新基金公司或者中小型基金公司的新基發售時間比大公司長,首日售罄更是望塵莫及。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基金公司的馬太效應更加凸顯。”上述產品人士表示。

分化趨勢漸強

對於公募行業來說,馬太效應或許只是一個開始。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銀行理財子公司、信託、險資等其他持牌機構不斷湧入分食潛在市場份額的背景下,公募行業兩極分化趨勢將進一步強化。“銀行理財子公司從業務形態上來看,跟公募做的是一樣的事情,銀行的渠道優勢也會被充分發揮,雖然起初可能定位是固收類業務,但整個產品線與公募發生正面交鋒是遲早的事情。”北京一家中型公募機構負責人表示,“這個過程中,大型公募機構的護城河更高,而中小機構則面臨很大的生存危機。”

另一個強化馬太效應的因素,則是外資對境內公募業務的虎視眈眈。

上述公募機構負責人表示:“金融牌照開放後,外資對公募牌照有著很大的興趣,包括橋水、富達等外資目前都有意願申請公募牌照,和境內公募機構相比,外資有著來自於成熟市場的更加豐富的投管經驗,很有可能在投資風格等方面對境內機構構成‘降維打擊’。”“比如在口碑上,外資機構可能會帶來更好的投資者認可度,再比如說在換手率上,外資機構的換手率明顯低於國內的公募基金,而更長的持股週期會帶來的是交易成本的下降,那很有可能更容易受到市場的認可。”前述公募機構負責人舉例稱,“這就要求境內機構不斷調整策略去應對挑戰,這帶給中小公募機構的難度可能會更大。”

特色化或成方向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小公募機構如今面臨的焦慮,與多年來行業靠牌照“吃飯”,過度依賴於行業本身擁有的較高的准入壁壘,而如今又不得不面對許多的“新闖入者”有關。

“公募是持牌機構,國內對金融牌照發放通常比較審慎,有著較高的門檻,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金融風險,但也阻礙了一些有能力、有行業熱情的主體進入這一行業。”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銀分析師表示,“於是,之前已拿到入場券的一些公募機構這些年其實也受益於、甚至依賴於這種‘審慎發牌’的監管環境——只要是個公募機構,招一些有機構資源的人,或者對接一些渠道,總有客戶和受託資金進來,賺錢太容易了。”

“但這些年監管部門在不斷放鬆公募行業的准入門檻,首先,券商、保險、銀行、信託開始從事公募或類公募業務,其次,一些‘公轉私’的優秀機構也開始嘗試轉回公募,申請自然人持股的公募牌照。”上述分析師稱,“最後,銷售渠道以及投顧改革讓公募機構的管理能力更加透明,更加可量化,中小機構的劣勢也被市場進一步感知。種種因素下,過去一些‘躺著賺錢’的中小公募機構也自然會風光不再。”

上述小型公募機構銷售人士透露,雖然今年行情不錯,但是讓機構申購旗下產品仍然困難重重。“首先,公司比較年輕,根本進不了機構的白名單;其次,我們旗下產品少,類型不豐富,只有幾隻股票基金和幾隻債券基金,規模都不大,現在公司收入全靠貨幣基金撐著。”

該人士的感受並非孤例,滬上某中小公募基金銷售人士也表示,“現在出去跑,大多時候機構一聽自己基金公司的名字,直接說沒時間,連見面的時間都不給。不比那些大公司,我們只要能找來幾千萬的股票基金規模,銷售主管都能樂半天。”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公募人士建議,對於當下行業的馬太效應,中小基金公司應當加強產品創新能力,重點發展與自身優勢相結合的特色業務,而不應完全被規模和業績壓力所綁架。

“許多基金公司內部大方向考核還是在考核規模,當然這也是最基本的,因為這關係著利潤問題和股東的意見,但整體上相對短視的考核模式,也恰恰給基金公司的轉型帶來了難度。”上述接近監管層的公募人士表示,“這也導致產品、投研過於同質化,銷售團隊也帶著壓力去背指標,每個環節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割裂,對於自身的優勢、以及市場需求挖掘得不夠徹底。”“兩極分化的背景下,如果基金公司不能針對自身、行業以及用戶需求進行全盤、整體和深度的思考、分析,只是一味地衝規模,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是事倍功半。”上述公募人士坦言。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4203RUCN】獲取授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