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心若不動,風又若何!


心若不動,風又若何!

荀子說:“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

慾望太多,心隨物轉,人才會痛苦,才會迷失自己。

心若不動,風又若何!


一個人,太執著於過去的某樣事物,也必定會為此牽累。

所以,我們要做“物”的主人,而不是做“物”的奴隸。

心若不動,風又若何!


唯有如此,人生的後半場,我們才能夠活的更加通透明亮。

莊子說要“用心若鏡”。

心若不動,風又若何!


不管什麼東西,只要放到鏡子前面,它都映得出,東西移開後,鏡子裡沒有餘影。

——這叫“事來則應,事過即忘”。

心若不動,風又若何!


當甲正在照鏡子時,鏡子不會一邊照甲又一邊惦念著乙。

——這叫“且住當下,而無所住”。

心若不動,風又若何!


鏡子映照紅色物體,本身不會變紅,映照綠色物體時本身不會變綠。

——這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心若不動,風又若何!


歸根到底,小小一面鏡子能映人映物、映山映水,是因為它不會輕易隨著外界改變而改變。

所以,鏡子能做好真正的自己。

心像鏡子一樣,神秘的觀照著世界上的一切。

心若不動,風又若何!


但是這個世界,讓人心動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富貴浮華、功名利祿......誰不想要呢?

於是我們的心就不停動來動去,從而有了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諸多痛苦。

心若不動,風又若何!


可是,這些這真的有意義嗎?

那些讓你心動的貪婪、仇恨、愚昧、傲慢、嫉妒,都是使你心靈蒙塵的汙垢,是需要被清除的。

佛經上講要“心如明鏡”,也正是這個道理。

心若不動,風又若何!


只有清除了所有的心靈雜質,才會擁有明鏡般的智慧,心像鏡子一樣通透乾淨,這就叫大圓鏡智。

記得豐子愷先生曾經寫過這樣一節詩:“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心若不動,風又若何!


這十六個字,與數千年前莊子說過的那句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用心若鏡,物去不留,方能不亂於心;物來順應,不念過往,才能不畏將來。

心若不動,風又若何!


這正是,心不動,則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