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既無大明,也無風華,偏偏起名《大明風華》轉自豆瓣


既無大明,也無風華,偏偏起名《大明風華》轉自豆瓣

孫貴妃體態妖嬈,性情狡黠,少成若天性。百般取悅上意,幾把這位宣宗皇帝,玩弄在股掌中。”在《中國曆朝通俗演義》中,蔡東藩如此評價明宣宗孝恭孫皇后(明宣宗登基時,孫是貴妃,皇后是胡氏,後胡被廢,孫成了皇后)。

在塗改了孫皇后的出身(本是永城縣主簿之女)、籍貫(本為山東人)和履歷(年幼時便入宮),肇賜嘉名(變成孫若微)後,再帶上一口寶劍,將談戀愛、謀殺和治國三重任務集於一身,便成了《大明風華》——一部“偵探+古裝+穿越”的奇劇。它融合了幾乎所有能想到的、當下的電視劇流行套路,並將它們的缺點全部繼承下來。


既無大明,也無風華,偏偏起名《大明風華》轉自豆瓣

《大明風華》試圖重新評價“蟋蟀皇帝”朱瞻基(朱亞文飾),並將明代初期治理的主脈捏造成“明成祖—明宣宗—孫皇后”,可創作者們無法指出三人的共同治理思路和風格,只好一律套上關心民瘼、維護穩定、反對陰謀、當機立斷、顧全大局之類套子,從而又回到忠奸之辨的舊邏輯中——用對人,國家興旺;用錯人,國家危殆。

不必絕對否定忠奸之辨,但它是用簡單思維來圖解複雜歷史,由此揭示出來的東西遠不如它遮蔽的多。可問題是:“民能載舟,也能覆舟”的道理有何難懂,為什麼歷史上的好皇帝卻如此之少?難道僅僅是個人素質問題?

任何治理都建立在具體條件之下,明宣宗能取得一定成就,因為他利用了被長期打壓的政治資源——文官集團,而且找到了控制文官集團的辦法,即強化內官系統,予以制衡,但這也為明朝後來的衰亡埋下兩大隱患。所謂“仁宣之治”,並不是好人戰勝了壞人,而是理性設計與操作的結果,並未超出傳統治理的框架。

《大明風華》自稱“歷史正劇”,卻刻意迴避這段歷史運行的真實邏輯,只好在翻案、奇情、宮鬥、陰謀上下功夫,則在細節上再用力,服飾與場景製作得再奢華,演員表演再努力(應該承認,劇中王學圻、朱亞文等人的表演非常出彩),依然難脫虛假二字。

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大明風華》上線後,如此多的觀眾指責其中的細節失誤。其實,歷史劇是藝術,不是學術,有些瑕疵並非不可原諒。

比如朱元璋的形象,既然在古代肖像畫中存在較大差異,則電視劇選擇其一也無不可。

再如片中出現了朱棣率軍攻打南京城的“安定門”(並無此門),也可解釋成藝術處理。

又如在服飾、禮儀中出現了較多錯誤,特別是忽略了明初胡服、胡禮風行的大背景,亦無需以專業標準來批評。

觀眾對《大明風華》如此苛責,恰恰是因為:該劇主題過於薄弱、平庸,給人以強烈的虛假感,而普通觀眾又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只好揪住細節,吐槽不斷。

應該承認,《大明風華》在細節上確實下了一定功夫,但主題立不起來,細節經營就變成了貼片——創作者把自認為有趣的東西放進來,以轉化觀眾們的注意力,進一步擴大了虛假感。

在片中,孫若微(湯唯飾)在回答朱棣問題時,竟然高談“大明土地雖多,卻沒有一寸是多餘的”。在為朱棣擋住暗箭後,孫若微竟然像中槍一樣,做了一個豪華的180度大轉身,準確投入朱棣懷抱中。更過分的是,孫若微還將過度做作傳染給了洋人,她率領洋士兵成功混入天牢救人,離開時,那些葡萄牙人(或西班牙人)竟排成兩列,用英語高呼“left—right—left”(相當於漢語隊列口號一二一),揚長而去……此時利瑪竇還沒來中國,秦淮河上洋人們竟已能狂飲、胡鬧,更別說近代英語直到16世紀才進入發展期,出現了英王詹姆斯欽定《聖經》英譯本和莎士比亞戲劇,此時朱瞻基已去世上百年了。

為了讓細節貼片閃閃發光,《大明風華》把倭寇、西洋人、火槍之類“爆點”統統塞了進來,結果卻弄巧成拙——賣弄太多,出錯的可能性也多。觀眾確實很少注意到主題上的缺陷,但細節缺陷被放大,亦屬得不償失。

相比於歷史基礎知識不合格,《大明風華》的故事知識卻能拿高分——將親姐妹(孫若微、胡善祥)設計成從小分別,一起進入皇宮,先後當上皇后;賦予她們反思能力,擁有現代獨立人格,卻投入最傳統的宮鬥中;為爭皇位,霸道總裁與老實人、陰謀家和狠人的博弈,再度被搬進了明宮中;為增加緊張感,一群“靖難之後”組成的刺客在京城四處招搖,成功將朱瞻基牽扯到三角戀中……這些構思都很專業,只是在不同劇本中已被用濫,組合到《大明風華》中,“風華”遂成雜貨鋪。


既無大明,也無風華,偏偏起名《大明風華》轉自豆瓣

“輕視主題,重視細節技術”,這是當代創作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僅體現在《大明風華》中,在電視劇領域普遍存在,也不僅體現在電視劇領域,在小說、詩歌、舞蹈、繪畫等領域中,也是廣泛存在。

一方面,現代社會表達意見的渠道更多,呈現出眾聲嘈雜的面相。藝術作品已很難開啟新主題,即使開啟了,也很難得到受眾的積極回應,給了“為藝術而藝術”“增加專業度”更多的空間。只是“專業度”往往會抵消“創造力”,而缺乏“創造力”,作品只好圍繞娛樂性、刺激性做文章。

另一方面,現代化是一個日漸脫離歷史智慧、歷史邏輯的過程。過去500年間,人類生活發生了劇變,古今之變的效果遠遠大於歷史沿革,這使現代人很難從歷史中找到自我定位,產生出戲謔歷史的情緒。遺憾的是,這份情緒得到了資本加持,《大明風華》等只能投其所好。

換言之,《大明風華》的故事可以安放到任何時代中,既不反應時代特色,也不承擔以史為鑑、實事求是的義務,明代只是包裝。通過華麗的宮殿、相對陌生的二線歷史名人,創作者們真正想講的,是一個“愛情加陰謀”的故事。從這點來說,《大明風華》的硬傷在於它的東拼西湊、自甘平庸,而非對歷史細節把握不力。


既無大明,也無風華,偏偏起名《大明風華》轉自豆瓣

有八卦卻無歷史,《大明風華》的困境並不是單獨的,而是許多自詡的“歷史正劇”所共有。批評《大明風華》不難,難的是如何擺脫批量生產《大明風華》式作品的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