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美國對俄德兩國北溪二號進行制裁會成功嗎?

先論


我的答案是不會成功,因為俄羅斯和德國在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上有著巨大的共同利益,而且這項投資高達90多億美元的項目已經完成了百分之九十。雖然目前部分工程公司由於害怕美國的制裁暫時停止了工程,可是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最後投入使用只是時間問題。

這項工程對德國是非常有利的,首先德國的冬天非常寒冷,需要大量的天然氣。美國有著豐富的天然氣,可是德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不能依賴美國人。有了俄羅斯直接從海上送過來的天然氣以後德國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既豐富了德國的戰略選擇,也增加了德國老百姓可以使用的天然氣數量。

對俄羅斯而言北溪二號項目就更為珍貴了了,俄羅斯非常需要外匯,北溪二號項目將為俄羅斯帶來滾滾財源。俄羅斯正在敘利亞戰場苦戰,俄羅斯國內的經濟形勢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且,俄羅斯還需要進口大量的中國電子電路元件。德國人的款項對於俄羅斯來說可以說是雪中送炭。此外,俄羅斯還能加強和德國的經濟聯繫,對於俄羅斯分化北約也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

所以,美國人為什麼把北溪二號項目視作眼中釘肉中刺就很明顯了。美國人希望能夠瓦解俄羅斯,但是北溪二號項目將給俄羅斯帶來大量的珍貴外匯,這是美國人極其不願意看到的。而且從戰略角度出發,這會讓德國對美國的要求,有權利說不。美國對於這一點也是非常不滿的。

話說回來,德國和俄羅斯都是世界頂級強國,雖然美國非常強勢,可是德國和俄羅斯這種量級的國家不會對美國的指手畫腳唯唯諾諾。已經投入了90多億美元的項目怎麼會因為美國國會的幾份文件就完全荒廢呢?美國人只怕是太自大了。

對於美國的制裁,俄羅斯正在採取措施加以應對。俄羅斯正在和幾個本國的建築公司商談,由於規模較小而且實力有限,這些建築公司只在俄羅斯本土營業,根本不懼怕美國的制裁。對於俄羅斯來說,美國的制裁早已經是家常便飯。

說實話,俄羅斯被美國製裁前前後後都不記得有多少次了,俄羅斯不是依然是世界強國嗎?德國也不會唯美國馬首是瞻。歐盟很大程度上是德國和法國建立獨立自主的歐洲政治體系的舉措。德國人是有主見的,美國人也許要好好思考下自己的國家定位,一個很行霸道的國家是不得人心的,即便這個國家是美國。


軍武視界


實際上,已經成功“嚇退”了參與“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歐洲施工企業,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算是制裁的“成功”。但俄羅斯方面不可能就此放棄該項目所剩下的100公里的施工,一定會找俄羅斯國內的相關企業進行施工的,因此從未來項目能否完工的角度來看,美國製裁未必能夠奏效。

據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今年聖誕節的當天晚上,出席一場俄羅斯頂級商會聚會時表示,由於制裁,“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完成可能“推遲”數月。但俄羅斯自己的鋪管船有能力繼續未完的施工(實際上,該項目目前已經完成了90%)。

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表示,負責“北溪二號”水下管道鋪設的瑞士及荷蘭的公司,已經暫停其兩艘鋪管船的工作。但它們並沒有確定退出該項目。

歐洲企業由於懼怕來自於美國方面的經濟及法律制裁風險,目前還是處在模稜兩可的搖擺不定期,但從之前的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因擔心美國製裁,而主動退出伊朗市場的先例來看,瑞士ALLseas公司(“北溪二號”項目水下管道鋪設方)選擇退出是難免的。

正因為俄方已經看在眼裡,所以普京總統在近日的商會聚會上談到了俄羅斯國內的鋪管船,這艘船是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在2016年購買的,只要瑞士及荷蘭的公司明確提出退出該項目的施工,那俄羅斯自己的這艘船經過改造後,也只能“埋頭苦幹”了,儘管有消息說,這艘船的鋪管速度比不上瑞士的ALLseas公司的船,但最起碼不會因為美國製裁而“歇菜”。說句難聽的話,不過就是影響工期,比較慢一點而已,總比完全停工要強很多。這也正是普京總統說的會“推遲”數月。

不管怎麼說,只要俄羅斯能想方設法完成未完的項目(剩餘10%)施工,也就等於宣告了美國製裁的“流產”。充其量就是給俄羅斯及歐洲“添堵”的行為,間接影響一下項目施工進度。我認為德國肯定會繼續進口俄羅斯的能源,不會捨近求遠,同時價格高几倍去進口美國的天然氣。因此,美國的希望恐怕要破滅了。


東震木


這還用問嗎?美國政府一簽署參議院通過的對‘’北溪二號油氣管道工程的制裁提案‘’,主要負責鋪設油氣管道的瑞士Allseas公司,為了避免遭到美國的制裁,就立馬停止了所有的管道鋪設。

這條長兩千多公里,連接俄羅斯和德國,耗費95億美元的油氣管道,已經差不多完工,只剩下三百多公里。


反對和制裁北溪二號工程,並不是現在美國政府的“傑作”,而是從奧巴馬時期,就開始反對了!兩屆美國政府都秉承一個信念:即反對北溪二號工程的修建,完全是為了歐洲國家好(安全)!因為,北溪二號工程會讓俄羅斯能源“獨霸”歐洲市場,其結果就是導致歐洲國家過於依賴俄羅斯能源,最終會成為北約的對手俄羅斯的“俘虜(captive of Russia)”。

由此,美國政府在歐洲的主要“發聲筒”,美國駐德國大使 理查德 .格雷內爾(Richard Grenell下圖),


日前老調重彈說,美國對北溪二號工程的制裁,完全是非常"維護歐洲國家的(pro-european)!”,美國政府非常滿意瑞士Allseas公司做出停止繼續鋪設油氣管道的決定。

對於美國政府的制裁和給出的理由,德國政府並不買帳。德國金融部長Olaf Scholz指控美國的制裁,嚴重干涉了德國和歐洲國家的金融秩序和主權。德國對美國的制裁行為,特別是對北約盟友這樣的不友好制裁行為,難以理解,同時強烈反對!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洛夫(Sergei Lavrov)卻對美國的制裁回應說,俄羅斯會採取相應的措施,反對美國對北溪二號工程的制裁。但他沒有具體說明俄羅將採取什麼措施去反對美國的制裁。

其實,美國政府制裁北溪二號工程的動機並不是完全如美國所宣稱的“維護歐洲國家的利益”。從美國給出的其他理由和藉口可以推斷,美國製裁北溪二號工程的動機至少有兩個:

其一,希望歐洲依賴美國的能源,而不是北約對手俄羅斯的能源。因為,美國政府曾多次提及,美國有能力解決歐洲的能源需求。畢竟,美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國!問題是,歐洲依賴萬里之外的美國能源,成本太高!

其二,美國認為,一旦北溪二號工程完成。俄羅斯的輸油管道將不再通過烏克蘭,這樣會“損害”烏克蘭的經濟,最終導致烏克蘭在與俄羅斯的“博弈”中,處於下風。這並不符合美國和北約的利益!也就是說,美國反對北溪二號工程的後面,有烏克蘭因素。

在美國主導世界經濟的今天,美國對任何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制裁,都會或多或少的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畢竟,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經濟與世界上眾多的國家或公司,企業有密切關係,在加上美元結算機制的主導。這些,或許就是美國敢於輕易啟動經濟制裁措施的“底氣”所在吧!

最後,很多人想知道美國對北溪二號工程的制裁是否成功?沒人知道!至少目前對於美國來說,制裁是“成功的”!因為,北溪二號工程的主要承包商,瑞士的Allseas公司,在美國的制裁下,已經“投降”了!隨後,我們就要看德國等國家的作為了。至於俄羅斯外長拉夫洛夫聲稱的“反制裁”,只是外交言辭的成分居多。因為俄羅斯的經濟體量太小(1萬多億美元),連美國的經濟體量(22萬億)的零頭都不到。難有作為!


顏二哥有言23


俄德兩國的北溪二號天然氣合作項目,在美國的制裁下暫時停止施工,北溪二號旨在鋪設一條繞過烏克蘭,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直通德國的天然氣管道。

俄羅斯與周邊國家關係緊張

俄羅斯屋漏偏遇連夜雨,今年6月出口的原油急劇惡化,俄羅斯停止向歐洲出口原油的危機已經持續一個半月,期間白俄羅斯Beleneftekhim公司表示,俄羅斯出口的原油惡化,導致該公司設備損壞。6月4日波蘭向俄羅斯石油發出最後通牒,在得不到俄羅斯對波蘭境內7萬噸原油汙染賠償的情況下,波蘭準備掐斷俄羅斯出口到歐洲的石油和天然氣管道。

俄羅斯一直以來希望繞過烏克蘭和波蘭,直接向德國出口石油和天然氣,北溪二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出臺的。

該項目總造價95億歐元,將由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出資50%,法國能源集團、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荷蘭皇家殼牌、德國的兩家能源公司各出資9.5億歐元。該管道總長度1200公里,能將現有的送往歐洲的俄羅斯天然氣擴大一倍,年均輸氣量達到550億立方米。

德國態度曖昧

歐洲超過40%的天然氣消費來自俄羅斯,現在歐洲和俄羅斯之間已經有北溪1號管道供氣,但是供氣量不足,還需要通過過境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補充,而烏克蘭又藉機收取較高的過境費。

今年3月,德國政府完成了對北溪二號這一項目的全部審批手續,但是德國政府隨即表示項目的開工還需要得到管道沿岸國家的許可。其實那時候就已經可以看出德國的搖擺態度。

德國作為歐洲的領頭雁,德國不可能不顧忌烏克蘭、波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的想法,所以德國雖然想建成北溪二號,但是始終態度曖昧,處於左右搖擺中。

美國製裁是最後的稻草

美國的制裁其實只是最後的稻草,使得德國做出了妥協,對此俄羅斯政府誓言要報復美國,俄總理梅德韋傑夫表示,已責成內閣研究有可能對美國實施的限制,以報復美國。

現在俄羅斯已經與烏克蘭達成讓步,向烏克蘭交付29億美元賠償金,雙方達成下一步的供氣合作協議。俄羅斯將通過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


天下會會天下


雖然美國對俄羅斯和德國建設的麼“北溪2號”線進行的制裁,已經嚇退了歐洲的相關公司。但是,並不能夠改變俄羅斯和德國建設部“北溪2號”線工程的步伐。


此項目共投資約95億歐元,而俄羅斯出資一半。如果此項目建成之後,將會給俄羅斯帶來更大的經濟收入,而德國的歐洲國家也將會從俄羅斯得到源源不斷的能源供應。這直接關係到俄羅斯和德國之間的經濟利益,也關係到歐洲的能源供給。

而德國將要在未來的時間內,關閉自己在國內的所有的核電機組。因此,對能’源的穩定性需求是非常渴望的。如果能夠從俄羅斯進口大量的能源,那麼,將會給德國的人員提供穩定和保障。所以,這是德國非常期待的項目。



既然“北溪2號”線工程已經完成了90%以上的工程,那麼,剩餘的,當然要再努力一下就能夠完工。不管美國採用怎麼樣的花招?對德國進行怎樣的制裁。相信德國一定會闖過這一關口,和俄羅斯緊密和合作,順利的完成這項偉大而長遠的工程。當然,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是極其有限的,主要還是要看德國如何才能夠挺過這一關?而實現早日實現“北溪2號”線工程的順利完工,並得到順利的使用。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確實讓人氣憤和無奈,北溪二號在美國製裁下已經在近日部分停工,北溪二號主要的承建商是瑞士-荷蘭公司,為了害怕美國的制裁已暫時停工,這家瑞士-荷蘭承建商主要負責北溪二號輸油管道的深海底鋪設工程,深海作業肯定會運用到許多尖端施工技術,如果瑞士-荷蘭承建商公司停工,必然使北溪二號工程無法完工,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與德國歐洲的北溪二號會成爛尾嗎?美國的制裁會成功嗎?



筆者認為北溪二號可能會爛尾一段時間?但美國的制裁最終可能難以成功?關鍵原因是北溪二號已經完成了90%以上施工進度,本來在今年底通氣的,但受到美國在中間阻繞決定在2020年投產通氣。所以美國再怎麼制裁,但北溪二號工程只剩那麼一點施工進度沒有完全,俄德會想辦法在2020年裡搞成的,北溪二號投資95億多歐元資金,俄德怎麼會讓這麼多投資打水漂,再說了德國歐洲為了建設北溪二號主要還是想燃氣來源多元化;不至於讓歐洲燃氣卡死在美國陣營手裡,俄羅斯對外北溪二號投入了很多資金與心血,現在只剩下不到10%的工程進度沒有完成了,在一點成本沒有弄回來之前,俄羅斯怎麼會就此罷休,所以在2020年裡北溪二號是會完成通氣的。暫時停工是會的,為什麼?



因為一些承建商會受到美國的制裁,美國給了這些北溪二號的承建商30天的限期,讓他們陸續退出施工,所以美國製裁令一下這些承建就不得不停工,如果不停工就會受到美國的經濟制裁和法律制裁,那麼後果就是這些公司在美國的業務和總部、分公司,股票都會退出美國,對這些公司的打擊是致命,最後這些公司不光會破財,也會破產告終,美國甚至會這些公司的高管和管理人員制裁,可以凍結他們的財產;限制他們的進出簽證,所以這些承建商公司是非常害怕的,所以北溪二號可能被制裁暫時停工,俄羅斯也肯定想辦法從國內和國外請技術人員繼續施工的,完成剩餘的施工進度,只能說美國的制裁會使承建商停工是成功的,但可能阻止不了北溪二號完工通氣,憑德國與俄羅斯兩大國家的智慧還怕完不成剩下的10%的工程,所以美國的制裁最終不會成功。




牛頭馬面兩鬼


美國對北溪二號制裁當然會成功,畢竟美方已經通過國會授權的國防預算中有了這項真對北溪二號的資金,既然美已經準備好了制裁大棒,那麼,一定會對俄羅斯與德國所參加北溪二號項目的公司進行制裁,但如果說直接掐斷北溪二號竣工,那似乎不太可能,最多會對參與此項目的公司進行阻斷或干擾罰款等措施。但不會當誤俄天然氣通向德國。



美方為阻止俄德天然氣順利實施,用國防預算法案對參與北溪二號的公司進行制裁,這雖然可能影響預期時間通氣,但這項工程不會被迫停止

據俄羅斯官方消息稱,北溪二號工程有望在新年開始通氣,從這則消息中就不難看出,美方雖然要對參與建設的北溪二號公司進行制裁,但不會影響到竣工,也就是說,俄羅斯與德國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只要美方出手干涉,那麼,這兩個國家會對此事做出相應的應對。



這樣以來,美方雖然大費周章從國防預算中拿出了專項資金進行制裁,也只能起到影響作用,而非阻斷停工。要知道,這條天然氣管道對俄羅斯來說至關只要,而對德國來說,同樣是最廉價的天然氣,又是民生工程,肯定會對美方的制裁進行阻攔。

而美方做出這一切的用意無非是有兩點。


第一,加大制裁俄經濟增速,等於間接性阻斷俄軍事發展。這就好理解了!俄是資源出口大國,國內像石油與天然氣都有大量囤貨在地下,擁有如此豐富的資源在自己國家,但問題是,這些東西得賣出去才能換來經濟效益,才能增加國民收入。可問題是,俄羅斯雖然有好東西,但苦於無路,畢竟從蘇聯時期雙方就開啟了軍備競賽模式,直到蘇聯解體,而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前蘇聯遺產,雖然在體積和經濟方面無法與美比賽,但軍事領域絕對不是一般國家可比,在這種情況下,美擔心俄壯大起來後會形成對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威脅,這才聯合北約歐盟諸國對俄進行了經濟制裁,只是這力度並非太過明顯罷了!


直到2014年克里米亞半島發生矛盾後,美這才真正聯合北約以及歐盟諸國對俄進行了全方位的壓制,原因無他,就是怕俄一旦經濟復甦之後,直接發展本國軍事力量,到那時,美很有可能會失去世界主導地位。為了保住自己的霸權地位,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要用專項資金制裁北溪二號了!

第二,美自己同樣有液態天然氣,想要佔據歐洲市場。美國的液態天然氣總量並不比俄羅斯產量少,但問題是,美方的液態天然氣價格要比俄羅斯輸送進歐洲的天然氣貴出25%–3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歐盟諸國不嫌自己錢多,誰還要使用貴的天然氣!要知道,整個歐洲諸國每年需要用的燃氣數目高達5000億立方米,如此大的用量,能為諸國省去多少經濟,這些省下來的經濟還可以用到其它地方,對國家更能促進發展。在這種情況,美方對俄羅斯與德國參與的北溪二號制裁法案就明朗了!畢竟人家美方制裁你是為了自己的夜態天然氣出售。



其實,俄羅斯在歐洲諸國目前為止,已經佔據了32%左右的份額市場,一旦北溪二號再次竣工,那麼對美方的液態天然氣將是一次重大打擊,所以說美才會如此上心。

總結:美國的制裁成功無非就是兩個方面,一是,對北溪二號所有參加工程的公司進行打壓制裁,但俄與德同時發力頂住壓力,繼續施工,爭取在新年來臨前開通通氣。二,俄德自己接下所謂的美製裁,而工程將被拖延,但只是延時竣工。也就是說,無論美如何去制裁,都無法阻擋俄德北溪二號工程施工,只是代價多少而已了!


創微視角


美國對俄德兩國北溪二號進行制裁會成功嗎?

特朗普瘋了!美國國會也是瘋了嗎?

要知道,你制裁的俄羅斯德國可是全世界軍事實力前五的國家啊!歷數你近來制裁的國家。朝鮮怎麼樣了?敘利亞怎麼樣了?委內瑞拉怎麼樣了?伊朗又怎麼樣了?小小國家你都制裁不了,現在竟然是獅子大開口,聲稱制裁關係到整過歐洲人民利益的俄德兩國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建設工程項目。真是自不量力,太高估了自己。

由俄羅斯聖彼得堡經過波羅的海海底鋪設到德國格萊斯瓦爾德的天然氣管道,再通過德國幹線管道輸送到其他歐洲國家,如此關係到歐洲國家的能源命脈,卻由於美國的制裁,已使項目完成90%的北溪二號工程擱淺,項目的主要承包商瑞士-荷蘭公司因害怕遭到美國的制裁而被迫停工。那麼美國的制裁會不會成功呢?

首先,就國家而言,美國現在已經完全沒有制裁大國的能力,何況現在他面對的還不是某一個大國,而是俄羅斯德國甚至整個歐洲。雖然北約歐盟是美國的盟友,但在利益面前,友情又值幾何?你傷害到大家的利益時,誰也不會買你的賬,更別說你美國老大在歐盟各主要國家的影響力已經是風光不再。

再就美國總統特朗普個人而言,別看他在其他國家面前大棒舞得嘩嘩的,但在普京面前他只是小兒科。美俄經過敘利亞、委內瑞拉以及伊朗等幾次的較量,都以美國的難堪被動而告終。特朗普見了普京也是一幅點頭哈腰的模樣。一對一尚且如此,何況另外還有德高望重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年輕強硬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等一干難於對付的歐盟領導人,豈是特朗普發幾個推特就忽悠得了的。

制裁俄德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工程,是特朗普下的一著臭棋。本身美國的國際聲望已是每況愈下,特朗普總統個人的名氣更是江河日下。默馬提議的組建歐洲軍,馬克龍影射北約“腦死亡”,足以證明歐盟北約對美國已不再寄予任何幻想。

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已經完成90%,因瑞士-荷蘭公司的被逼停工還有10%尚未完工,本想今年底工程竣工的希望化為泡影,但俄羅斯普京總統已採取措施,憑藉普京堅決的態度和德國嚴謹的技術是難不倒他們的,只是推遲一下工期而已。

市場競爭是無情的,美國不遠萬里的石油天然氣頁岩氣與俄羅斯近在咫尺的天然氣對歐洲市場的競爭,從價格上肯定是處於劣勢的,而不論人與人國與國之間都是以利益為重,在同等質量的前提下,就只能靠價格取勝。特別是這種國家賴以生存發展的能源商品,影響到國計民生的重大決策,更不會因無賴的攪和而放棄。


歐陽建高


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除了俄德兩國合作建設並各投資一半外,還有法國、荷蘭等國參與其中,前段時間由於美國的極力阻撓,使得該項目一直在拖延,但即便如此,俄羅斯依然在強勢推進。近日美國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中又對該項目指手畫腳,明確表示要對參與該項目的公司實施制裁,受此影響,很多公司選擇停工。其實,美國的這種方式非常令人不恥,政治問題應該用政治方式去解決,怎可用經濟方式去打壓?

美國以前推出了很多的法案,比如說伊朗問題法案,還有委內瑞拉問題的,以及亞洲地區的各個法案,但是成功的並不是很多。甚至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以及利比亞美國的推進都遭到了挫敗。也就是說在大國博弈之間不可能靠一紙協定就完成,就像在烏克蘭的局勢一樣,美國已經遭到俄羅斯的完全挫敗。俄羅斯的風格絕對不是用恐嚇就可以嚇到的。俄羅斯這個國家能出手的絕對不動嘴,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已經邀請了自己的國家公司參與這個項目。當然進度一定會延遲,但是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合作已經阻止不了。當然這會讓美國導致在液化天然氣出口上遭遇損失,現在美國把經濟問題納入國防法案,沒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得罪了更多的歐洲國家。

現在歐洲國家已經和俄羅斯開始合作解決烏克蘭以及伊朗問題,伊朗問題現在的六方會談變成了五方會談,各個國家還是希望伊朗留在核協議範圍之內,美國不參與就不參與了。所以美國退群其他國家照幹不誤,這招現在沒用了。就像這個天然氣合作項目最終也一定會完成。因為商業的本質就是競爭,用政治的方式去阻礙競爭只是拖延,在這種情況下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可以說現在的國家之間的利益博弈,已經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普京明確表示蘇聯解體之後美國要建立世界霸權是一種幻想,而美國一直沉浸在這種幻想中不能自拔。就像現在對伊朗的石油出口進行封鎖,伊朗還有很多合作的國家美國也無可奈何,比如說巴基斯坦以及土耳其還有敘利亞等國。這種欺行霸市行為只會讓自己在市場中樹立更多的敵人,還有可能是成為一個公敵。所以運用政治的方式去解決商業問題是完全不會成功的,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政治模式去決定經濟基礎,這完全是違背社會規律的。


四十五度歷史


美國總統12月20日簽署了《2020年國防授權法案》,內容包括對參與“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企業實施制裁。當天晚些時候,美國財政部作出了一份聲明,稱美國對“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制裁立即生效,並要求建築公司停止施工。

一、“北溪2號”施工企業Allseas公司宣佈停工。

瑞士Allseas公司負責承擔“北溪2號”90%天然氣管道的鋪設任務,在美國的制裁法案生效以後,Allseas公司擔心影響自己在美國的業務,所以宣佈停止“北溪2號”管道的施工,並從波羅的海撤走了兩艘作業船隻。Allseas公司停止施工以後,使“北溪2號”暫時處於停工狀態,這算是美國製裁“北溪2號”最直接的成果吧。

二、德國對美國製裁“北溪2號”表示強烈反對。

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曾對美國干涉“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表態:“我們反對美國針對‘北溪2號’項目的制裁法案,我們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長臂管轄沒有用。”

德國是“北溪2號”項目的主要參與國和受益國,“北溪2號”建成以後,俄羅斯向德國的輸氣量將從此前的550億立方米增加到1100億立方米,約佔俄羅斯對歐洲天然氣出口量的一半,德國將成為歐洲的天然氣樞紐。

德國大力支持“北溪2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德國將在2022年關閉所有的核電站,德國屆時將存在巨大的能源缺口,所以德國必須未雨綢繆,提前找到替代能源。一旦“北溪2號”建成通氣,那麼德國的能源供應就有了保障,所以德國為了自己的能源安全必須要支持“北溪2號”,反對美國的長臂管轄。

三、俄羅斯不懼怕美國製裁,“北溪2號”不久後會建成通氣。

美國針對“北溪2號”發佈制裁法案以後,普京已經找到應對措施:“俄方已經完全準備好了管道鋪設船!“北溪-2”管道項目,會在未來不久正式完工。”雖然Allseas公司停止了施工,但是俄羅斯會安排新的施工船隻完成剩餘管道的鋪設任務,確保“北溪2號”能夠建成通氣。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在臉書上發表評論稱,美國自身負債達22萬億美元,卻禁止其他信譽良好的國家發展本國實體經濟,這實在是可笑。扎哈羅娃將美國的經濟制裁稱為“逮捕令”。

綜上,美國對俄德兩國“北溪2號”的制裁很顯然不會成功,畢竟“北溪2號”工程關係著俄羅斯和德國的切身利益,他們不可能因為美國的制裁法令就停止施工。美國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可以制裁德國和俄羅斯,但是俄德為了自身利益也可以抵制美國的制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