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王獻之《保母帖》,後世書家爭相題跋,美不勝收


居然有這麼多名家題跋!

王獻之《保母帖》,後世書家爭相題跋,美不勝收

▲王獻之《保姆帖》

王獻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書令,世稱“王大令”。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獻之幼學於父,從小就顯露出超人才華,才氣勃發,咄咄逼人,獻之不為其父所囿,別創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歲就過早病卒。

王獻之《保母帖》,屬清宮舊藏,流散後,本帖和部分題跋存弗利爾美術館(趙子昂、郭天錫、董其昌、徐守和等),大部分題跋存故宮博物院(姜夔、趙子昂、周密、仇遠、鮮于樞等)。

今天,我們欣賞這幅帖的同時,也來一覽題跋之精彩~

翻刻本

王獻之《保母帖》,後世書家爭相題跋,美不勝收

王獻之《保母帖》,後世書家爭相題跋,美不勝收

王獻之《保母帖》,後世書家爭相題跋,美不勝收

王獻之《保母帖》,後世書家爭相題跋,美不勝收

雖然無法再現王獻之原帖風采,該帖的關注度也遠遠不如《鴨頭丸帖》、《中秋帖》等,但是,此帖後面的題跋可是一個賽過一個的精彩。

首先,最負盛名的無疑是下面這幅宋代大詞人姜白石的題跋。

姜白石題跋

王獻之《保母帖》,後世書家爭相題跋,美不勝收

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帖》,小楷。紙本,三百一十六毫米,全文計一百零一行,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姜夔傳世墨跡不多。

姜夔“崇晉貶唐”,反對俗書,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等相一致。但他對“唐法”並非不問青紅皂白一概予以否定,而是用了大量篇幅對“法”進行了系統的、全面的論述,並從肯定和解釋引申了“晉韻”古法。他傳世墨跡不多。

從《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中可以看出他的書法出於二王一路,用筆精到,典雅俊潤,且受初唐諸家書風影響,不隨時俗,清新脫俗。其釋文也對王獻之此帖進行了考證。

其次,我們可以看到王易簡的題跋。

王易簡題跋

王獻之《保母帖》,後世書家爭相題跋,美不勝收

宋代王易簡小楷書跋王獻之保母磚,故宮博物院藏

王易簡,又名王簡易,字理得,號可竹,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而穎悟,幼孤。宋末考中進士,除瑞安主不赴,隱居城南。工詞曲,常與周密相酬答,篤於議論之事。著有《山中觀史吟》。

後來,這個帖被元代趙孟頫收藏了,於是趙孟頫的題跋豁然在旁:

趙孟頫題跋

王獻之《保母帖》,後世書家爭相題跋,美不勝收

趙孟頫題跋王獻之《保母帖》,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藏

當然,趙子昂收藏的名帖,他的好友鮮于樞也不能放過。

鮮于樞兼長楷書、行、草書,尤以草書為最。他與趙孟頫齊名,同被譽為元代書壇“巨擘”,並稱“二妙”。於是有了鮮于樞的題跋:

鮮于樞題跋

王獻之《保母帖》,後世書家爭相題跋,美不勝收

再有了元代郭天錫的題跋。

郭天錫(1227-1302),字佑之,號北山,曾為御史,今山西大同人。

王獻之《保母帖》,後世書家爭相題跋,美不勝收

等到了清朝,果不其然,落入了蓋章達人乾隆爺的手中,他當然也不會放過。

王獻之《保母帖》,後世書家爭相題跋,美不勝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