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流行性腮腺炎,超聲表現是怎樣的?

原創 超聲技術與診斷 超聲技術與診斷


流行性腮腺炎的誠超聲診斷

超聲技術與診斷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於冬春季節以兒童及青少年多見屬於我國法定管理的丙類傳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以發熱及一側或雙側耳垂周圍、頜下或頸面部腫痛,進食或咀嚼時疼痛加劇,查體雙側腮腺可有腫大,腮腺導管口有紅腫。

危害性:流行性腮腺炎發病後除累及腮腺外,還可累及多種腺體組織和臟器,合併如無菌性腦炎、胰腺炎、睪丸炎的病症,嚴重者可導致患者傷殘甚至死亡。

傳播途徑:

飛沫傳播

實驗室檢查:血清澱粉酶輕或中度增高,白細胞正常或稍高,淋巴細胞增多。

“流腮”的病理特徵是非化膿性炎症,腮腺導管的壁細胞腫脹,導管周圍及腺體壁有淋巴細胞浸潤,間質組織水腫等病變可造成腮腺導管阻塞、擴張和澱粉酶瀦留。由於澱粉酶排出受阻,其經淋巴管進入血液後使血液及尿液中澱粉酶增高。

超 聲 表 現

不典型者或發病早期,腮腺形態大小正常,內部回聲無異常改變,或僅可在腮腺內或腮腺旁見到反應性增生的淋巴結,但並不具有特異性,此時還需結合臨床症狀、血常規及血澱粉酶進行診斷。

流行性腮腺炎,超聲表現是怎樣的?

圖 1 流行性腮腺炎 15歲學生,耳旁疼痛就診,學校內有“流腮”出現:雙側腮腺形態、大小正常,內部回聲無異常,僅在雙側腮腺內各見一淋巴結,血清澱粉酶增高,此病例根據超聲難以判斷是否患病,結合臨床其他輔助檢查診斷


而典型的流行性腮腺炎的超聲表現為:

受累腮腺瀰漫性腫大,可為一側也可為雙側,以深葉腫大為主,通常以前後徑>2作為腫大的診斷標準。

腺體輪廓模糊,實質回聲減低、增粗,分佈不均勻。

腺體內及周邊查見淋巴結,多為散在分佈,淋巴結形態結構正常,彼此之間無融合,內部無鈣化及液化

CDFI:腺體內血流信號可正常也可增多。

流行性腮腺炎,超聲表現是怎樣的?

流行性腮腺炎,超聲表現是怎樣的?

圖二 流行性腮腺炎 2歲男童,耳垂區腫大就診:雙側腮腺腫大,回聲不均質,腮腺內血管增粗伴血流增多,血清澱粉酶增高,腮腺旁見腫大淋巴結,

流行性腮腺炎,超聲表現是怎樣的?

圖三

流行性腮腺炎,超聲表現是怎樣的?

圖四

圖三、圖四 流行性腮腺炎 同一班級學生,腮腺區疼痛就診,見雙側腮腺增大伴回聲不均,內部血流信號未見增多。

流行性腮腺炎,超聲表現是怎樣的?

圖五 流行性腮腺炎,左側腮腺較右側增大,左側腮腺中下部回聲不均,以深部明顯

鑑別診斷:化膿性腮腺炎,無流行性,急性發病,多為單側,有紅腫熱痛的特點,超聲見受累腺體瀰漫性腫大,內部回聲減低不均勻,合併化膿者內可見透聲較差的無回聲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