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根治鼻竇炎這麼困難?

天際線下的星空


鼻竇是位於頭面骨內的含氣空腔,竇腔粘膜分泌物經竇口排出。鼻竇炎不容易治癒,受解剖結構影響,鼻竇是鼻腔周圍顱骨中的一些含氣空腔,一般兩側對稱排列。它們隱藏在我們面部結構中,各自與鼻腔相同,竇口比較狹小,鼻竇竇腔粘膜一旦感染,粘膜受炎症刺激,引起腫脹,鼻竇竇口將變得更加狹小甚至閉塞,炎性分泌物不易排出,引起頭痛症狀,粘膜反覆受炎症刺激變肥厚,甚至形成囊腫或息肉。

鼻竇炎因為鼻部特殊的解剖位置,鼻竇的腔大,出口小,鼻竇發炎後產生的膿液不容易排出來,藥物也難進入這些骨頭縫裡,口服藥物一般很難徹底治癒,而且還容易反覆發作。因此,一般主張口服消炎藥與局部用藥相結合,藥物治療與局部手術治療相結合。

鼻腔的黏膜與鼻竇黏膜相延續,鼻腔一旦發生炎症,鼻竇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外界環境改變及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鼻黏膜容易受到外界細菌及病毒等有害物質的侵入而發生炎症,增加治療的難度。

因此,治療鼻竇炎要診斷明確,及早治療。要應用敏感抗生素,同時保持鼻腔及竇口引流通暢也至關重要。多長時間恢復無法確定,與致病菌毒力,個人機體免疫力強弱,抗菌藥物對致病菌是否敏感,有無併發症等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