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普通感冒和流感有什麼區別?

黃眯眯


一旦到了這個季節,很多人會發生感冒症狀,尤其是小兒、老人以及體弱人群,而且多數被診斷為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因此,臨床上很多病人同題主一樣,也會問到流感和普通感冒到底存在哪些不同。

因為流感屬於冬季的一種常見多發病,此時也正值其實易發季節,所以首先為大家單獨介紹一下流感。流感是由於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以下簡稱“流感病毒”)所致的一種發生在呼吸道得急性傳染性疾病。患上流感的病人通常會有咽痛、咳嗽、頭痛、發熱、怕冷、肌肉痠痛以及疲勞乏力等症狀,也有部分病人會出現胃腸道症狀。兒童、老年人、體質虛弱以及患各種慢性病的人容易感染流感病毒而發生流感,並且容易產生多種併發症。

那麼,流感到底有哪些方面區別於普通感冒呢?第一、二者的發生病因不同:流感多為急性起病,通常因感染甲/乙/丙型流感病毒所致。然而普通感冒起病通常較緩慢,且有細菌/支原體/鼻病毒/其它病原體等多種致病源。第二、二者有著不同臨床表現:流感的臨床表現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而普通感冒有比較顯著得流涕、噴嚏等症狀表現,但這2個症狀在流感患者身上表現並不明顯。普通感冒全身症狀也比較輕微,病人僅出現低熱甚至不發熱,但是流感病人卻有較顯著的全身症狀,並且通常會出現高熱。第三、二者對身體的危害程度有異:普通感冒一般不流行,而流感卻可能出現暴發流行

本期答主:王顯淳 醫學碩士


杏花島


流行性感冒,一般被簡稱為“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簡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腸胃不適,早期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鑑別診斷困難。流感能加重潛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繼發細菌性肺炎或原發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種慢性病或者體質虛弱者患流感後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病死率較高。季節性流感的潛伏期約為1~3天,急性起病,通常表現為高熱、頭痛、肌痛、乏力等中毒症狀,可伴有咽痛、流涕、乾咳、胃腸不適等症狀。

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區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病因:流感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起病突然。 普通感冒的病原體可有多種,如鼻病毒、腺病毒、細菌、支原體及其他病原體等,患者一般有著涼史,起病較緩。

(2)臨床症狀:流感的臨床症狀是畏寒、高熱,體溫可迅速升至39℃~40℃,全身無力,腰背和四肢痠痛,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輕微或不明顯。流感可引起肺炎、支氣管炎、心肌炎、心包炎等併發症。 普通感冒的臨床症狀是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明顯,全身症狀較輕,不發熱或僅有低熱,一般3~5天痊癒。

(3)危害程度:流感可引起暴發流行甚至世界範圍大流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