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這本20萬字的小說,題材新穎,作者卻是“最瞭解女性的男作家”

閻連科說,在當代男性作家中,幾乎是沒有人能把女性寫的很好。著名的德國漢學家顧彬更是直言不諱,他說,莫言和餘華他們根本不知道女人是什麼,看來我國當代男作家不瞭解女人還真是出了“名”的。不過不得不承認,事實也確實如此。在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裡,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金秀,卻要死乞白賴地要嫁給毀容的孫少平;在陳忠實的《白鹿原》裡,一直愛著黑娃的田小娥,卻成了人們口中的“蕩.婦”;在賈平凹的《廢都》裡,更是出現了完全失去自身光彩的女性形象,非常不符合現實。但“幾乎”不等“沒有”,另一位作家的出現,改變了這些,他就是畢飛宇,他被譽為“最瞭解女性的男性作家”。

這本20萬字的小說,題材新穎,作者卻是“最瞭解女性的男作家”

畢飛宇是誰?他出生在江蘇興化,是一個來自江南水鄉的文人。他也是當代中國一位很高產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那個夏季,那個秋天》,小說集《慌亂的指頭》、《祖宗》等。相比之下,同樣來自於江南水鄉的當代作家蘇童,雖然比畢飛宇的名氣要大些,但蘇童似乎同樣也不“瞭解”女人,不然在《妻妾成群》裡,頌蓮也不會同意嫁給年過半百的陳佐千。而畢飛宇不同,除了以上提到的作品,畢宇飛還寫出過一部比他自己更出名的小說——《推拿》,2011年,《推拿》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後來還被改編成影視劇。《推拿》僅20萬字,莫言說,少於20萬字的都不能叫長篇小所,按莫言的標準,《推拿》勉強進入長篇小說“序列”吧。

這本20萬字的小說,題材新穎,作者卻是“最瞭解女性的男作家”

《推拿》是一關於尊嚴的書,書裡的主人公幾乎都是盲人,他們是“沙宗琪推拿中心”的盲人推拿師,這裡的每一個盲人推拿師或多或少都有一段正常人無法想象的苦難經歷。他們有的是先天性失明,有的是後天的,就像歌詞裡唱的那樣;“上帝在他們眼前拉上了簾,而且上帝很健忘,忘了掀開。”正常人都會對盲人保留同情心理,可在他們眼裡,那是侮辱。他們渴望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更不希望被人當成“廢人”一樣可憐。所以他們小心翼翼地爭取自己的獨立和尊嚴,每天殫精竭慮地活著。

這本20萬字的小說,題材新穎,作者卻是“最瞭解女性的男作家”

推拿中心的老闆叫沙復明,從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也是個盲人。沙復明有個單相思的女孩,叫都紅,她的故事就很值得深思。都紅學推拿是半路出家的,在這之前,她學的是音樂,在一次向殘疾人獻愛心的演出中,她彈奏了一段鋼琴,彈得很不好,但是臺下卻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主持人還說,都紅是靠了全社會的好心人支持才“鼓起了活下去的勇氣”,都紅今天的演奏就是為了“報答”。可是都紅不是這樣想的,在她看來,她只是彈了一段鋼琴而已。這一刻她覺得,音樂已經和她無關了,她來到這裡,完全就是為了烘托別人的愛。

這本20萬字的小說,題材新穎,作者卻是“最瞭解女性的男作家”

於是都紅毅然放棄音樂,在她看來,音樂已經變味了,她來到了推拿中心,學起了推拿。在故事的最後,都紅又離開了推拿中心,因為她的受傷,其他的同事們都慷慨解囊,她雖然感動,但在她的內心裡這一次卻比之前更加絕望。她知道要是接受了大家的好意,那麼她後半生就只能生活在感激裡,她會變得連盲人都不如。這對自尊心極強的都紅來說是極大的打擊,所以她離開了。有自尊心,就是畢飛宇筆下的女性和其他男性作家筆下女性最大的不同,所以畢飛宇一定是對得起“最瞭解女性的男性作家”這一稱號的。

這本20萬字的小說,題材新穎,作者卻是“最瞭解女性的男作家”

但是,這本書裡也有一些“另類”的存在,比如另一位盲人推拿師張一光。張一光一開始是個正常人,在他三十五歲時意外失明瞭,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會很痛苦,整個世界和光明似乎都拋棄了他,但是張一光沒有,相反,他倒是覺得失明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既然眼睛看不見了,他就可以拋下自己作為丈夫、孩子、父親的責任,得到自由與解放。於是張一光也來到了推拿中心,他無牽無掛地只需要讓自己高興就好了,他把掙來的錢全部都花在了一個洗頭房女服務員的身上,所以在推拿中心的其他人看來,張一光還不配做一個瞎子,他盲的不是眼,是心。

這本20萬字的小說,題材新穎,作者卻是“最瞭解女性的男作家”

《推拿》的每一章都是以人物的名字來命名的,每章講述一個盲人的故事,但是每個章節之間並沒有足夠的連貫性,這導致小說的結構顯得有些鬆散,但是這並不能掩蓋它的出彩之處。這是一本有情有義的小說,小說強調的不是盲人推拿師這個職業,而是盲人眼裡的世界和與普通人有什麼不同。在作者看來,其實沒有什麼不同,盲人同樣要掙錢、要戀愛、要結婚、有七情六慾、有勾心鬥角、還有菜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作者希望告訴讀者的是,盲人首先是“人”,然後才是“盲”,他們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同情。

這本20萬字的小說,題材新穎,作者卻是“最瞭解女性的男作家”

我們一直都缺少像《推拿》這樣涉及醫療和“盲人”這一特殊群體的小說,而這本20萬字的文學作品《推拿》,促成了這樣一個新穎的題材,塑造了一個個與眾不同的人物,也難怪《推拿》可以獲得“茅盾文學獎”。不知道看慣了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師作品的讀者,看完畢宇飛這麼獨特的充滿愛的小說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感受?不妨說出來一起討論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