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怎樣寫出靈動的楷書,為什麼我寫的不好?

洞微散人


楷書雖然不像行草書那樣靈活多變,而以規整、端莊為主,但是依然有風格上的變化。從傳統書法傳世的楷書四大家來說:歐陽詢的楷書法度嚴謹、筆力險峻;顏真卿的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柳公權的楷書清健遒勁,結體嚴謹,筆法精妙,筆力挺拔;而趙孟頫的楷書圓潤清秀,端正嚴謹,又不失行書之飄逸娟秀。

那麼硬筆楷書也可以借鑑毛筆書法,在風格上求取不同的變化。田英章、荊霄鵬老師的楷書多以歐楷為基礎,因此他們的硬筆楷書就和歐陽詢的楷書風格相近,法度非常嚴謹、端莊。而盧中南老師的硬筆楷書與上面兩位老師相比,就顯得靈動一些。盧中南老師雖然也是學歐的,但是後來還深入臨摹過晉人小楷和唐人《靈飛經》,而這些小楷作品都屬於比較靈動、飄逸的風格。

題主的字,看起來是學過硬筆書法一段時間的,至少基本筆畫上能看出一些有意識地提按動作。但是,說實話臨帖功底不夠深厚,筆畫也顯得比較的生硬,很多地方的用筆很不自然,似乎是為了刻意模擬毛筆的效果而頓筆,因此很難給人一種靈動、自然的感覺。

我能給到題主的建議就是,如果喜歡那種靈動、飄逸效果的楷書,不妨從臨摹《靈飛經》開始入手學習硬筆書法。《靈飛經》本身是寫經小楷,小楷本來就不如中楷那麼莊重,再加上是抄經小楷,寫的時候就更加比較自然、率性,因此我們看到《靈飛經》的很多地方都是有行楷的筆意的。例如上圖中的“處”字中間的兩橫就是行書的寫法,而“東”字雖然沒有實際的連筆,但是筆筆意連,最後的捺腳的處理,更是用反捺,這種行書中常用的寫法。

上圖是我三十年前用鋼筆臨的《靈飛經》,剛開始臨的時候也是比較注重筆畫的提按,老是想在筆畫線條上模擬毛筆小楷的風格,但這樣一來,反而忽略了《靈飛經》的那種靈動的特點。因此,如果學習《靈飛經》的朋友們一定要吸取這個教訓,硬筆楷書寫的時候,切莫像現代一些人那樣:為了刻意模擬毛筆的效果,而寫的很慢,對筆畫反覆處理,那就不是寫字了,而是畫字。

如果題主能夠堅持臨摹《靈飛經》,把它臨熟、臨精了,那麼你的硬筆楷書一定可以寫的非常的靈動。我的頭條主頁有我自己錄製的幾集《靈飛經》的學習分享,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幫助。

另外,也可以學學趙孟頫的小楷《道德經》,趙孟頫的楷書屬於婉約派,他的小楷豐富也是非常的婉約、靈動。另外還有啟功先生的小字行楷,啟功先生的小字行楷也非常很適合硬筆書法拿來學習,稍微學習一下啟功先生的行楷,在楷書中加入一些行書的筆意,也能讓硬筆楷書感覺靈動。啟功先生曾經說過:楷書當行書寫,就是這個意思。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分享傳統書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關注。


翰墨今香


首先,把楷書當行書寫,其實楷書看似一筆一畫,其實每一筆都有聯繫呼應,靈動的前提是基本功要紮實,字如樓房結構是框架,重心穩,而筆畫是磚瓦,是組成元素之一,所以靈動的前提是練好基本功。其次,靈動的體現也是字的表現形式,也就是字的氣韻!這些在於平時習帖的積累,結字如何富有氣息變化,不脫節,善於引用結合,通過處理後結字富有靈動氣韻,自然而成。而習帖的選擇我認為推薦《靈飛經》墨跡版,趙孟頫小楷系列,文徵明系列等富有靈動變化,特別是靈飛經極力推崇,趙楷次之!

歡迎點評。


聆語軒x


學習楷書容易寫得呆板,而學習行書則容易寫得浮滑,這是初學者常犯的錯誤。

楷書法度嚴謹,一筆一畫皆有嚴格規定,這對初學者來說是好事,讓我們入門更加容易。

這正如我們初學乒乓球,教練要求大臂不動、大臂小臂成90度,等等。對於初學者,必須對各方面有具體的要求,這樣更易理解。

可是,初學時的具體的要求,反過來會限制我們的進一步發展。書法是一門藝術,不是一門科學,其法度是相對的,看似矛盾的一些規則往往又是相互聯繫的。

比如,初學書法,我們要求平正,而後求奇求險,最後又復歸平正。這裡麵包含很多哲學的道理,也是我們對書法理解的一個過程,正如人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走,得到的是什麼?

學習楷書,若是不能正確理解那些繁多而又複雜的規矩、法則,那就會陷入呆板、呆滯的境地,尤其是以法度嚴謹著稱的歐楷。

如何擺脫這種局面呢?

有經驗的書法家常建議,學習楷書者可以寫一寫行草,學習行草者應該寫一寫楷書。

為什麼?楷書靜,行草動,習楷者練行草可以增強其靈動,而習行草者練楷書可以增加其沉著。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我首先要為題主點個贊!在打印體充斥的年代,題主沒有受當下風氣的影響,想寫出靈動的楷書,能看出題主的眼界和格調還是比較高的,出淤泥而不染,為題主點贊!

接下來正式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想寫出靈動的楷書肯定是要苦練要下功夫的,這裡我只說下方法:

首先,要選比較靈動的字帖。現代硬筆書法家楷書寫的很靈動的太少了,所以建議去學古代的楷書墨跡版字帖。比如《靈飛經》、《倪寬贊》、《智永真書千字文》、《漢汲黯傳》、《文徵明小楷》。

其次,在練字的時候要多注意原貼的節奏變化,節奏和用筆的輕重是相對應的,觀察字帖裡的粗細變化,把粗細變化轉換成節奏的變化。把節奏變化做好了,你的字就會變靈動了。

以上兩點如果是做好了,你寫的字不可能不靈動,當然苦練是少不了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附幾張我的練字草稿。






追韻堂


楷書因為起筆、行筆、收筆,步驟清晰,過程完整,最講究的是規矩和法度。也因此,容易寫得刻板,毫無生氣。

李陽冰說:“夫點不變謂之布棋;畫不變謂之布算。方不變謂之鬥;圓不變謂之環。”


書法的點畫結字,最忌諱的就是整齊單一,毫無變化。

那麼怎麼樣才是靈動的風格感覺呢?

包世臣曾有個比喻很形象:“一點一畫,一字一行,排次頂接而成。古帖字體大小頗有相徑庭者,如老翁攜幼孫,長短參差,而情意真摯,痛癢相關。”

意思是說字與行相輔相生,互為依託。正所謂“行行有活法,字字求生動。”

所以,楷書要寫出靈動的感覺,重點就在一個“變”字。變在哪裡,變在點畫結字的大小、疏密、奇正、輕重,變在點畫結字的起伏、呼應。


王羲之的楷書“瀟灑縱橫,字之長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齊”,每個字都是意態盡顯,顧盼相生。

而要寫出靈動的感覺,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我們常說的,用行書的筆法寫楷書。

這麼做的重點就在於使通篇氣,使點畫不枯不薄,深沉厚重,自然貫注,沒有絲毫擺佈的做作之感。

把楷書的點畫寫出行書的氣勢,如“猛獸之搏噬,若秋鷹之迅擊”,方為上乘。

我是寫字吧,期待你的關注!


寫字吧


楷書以嚴謹著稱,一點一畫,筆法嚴謹,初學者學習楷書,容易寫的呆板,有多方面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不太懂筆法,不能隨心所欲的控制毛筆,這就很容易去描字,這也會導致學習行書困難。要想寫出靈動的楷書,必須在熟練控筆的能力下,加強字的筆畫間的連帶呼應。



書法日常


首先要多楷書的三要素融會貫通!三要素就是結構,筆法,臥筆!缺一不可,大家認為怎麼樣呢?如果可以歡迎關注樂雅學堂!





樂雅學堂


說點具體的,楷書要寫得靈動,無非以下幾點:一是要會寫行書,把行書的速度運用在楷書中,會體現出速度美,從字帖中能看出趙孟頫的字寫得就很快。二是有些筆畫虛接,整行精氣神貫通。三是用點,兩個短橫相連,可用兩點連接。試試看,效果如何?個人拙見,僅供參考。


梧桐落鳳


勤練習+領悟,直到你閉上眼也能知道這些字是什麼樣子、該怎麼寫時就成功了。


時光happy


楷書有靈動的嗎?那篇作品,我也來欣賞欣賞!行書,草書更適合的表現靈動的視覺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