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們怎麼看待現在的自主品牌汽車?

聊車大胖


沒有自主品牌汽車,我們現在還在開20萬的桑塔納。如今的自主品牌已經過了當初的純抄襲(逆向研發)的階段。每個品牌手裡都有了很大的底氣。例如奇瑞的發動機敢承諾10年100萬公里質保。豐田都放下臉面來主動談合作開發的比亞迪混動。SUV銷量王的哈弗H6吉利不止收購了沃爾沃亞太地區總代理,現在也插手了奔馳的股份。這些都表明了,國產品牌的強大。這並不是說他們已經超越了進口車型。所有的車型都有他固有的小毛病。德系車愛燒機油,(純正血統?)。國產車6年後燒機油(垃圾?)。只是帶有色眼鏡看而已。總的來說,國產車離進口車的技術確實還是有一段差距,但絕對不是太大了。而且單純家用,現在任何一輛車都可以開10年以上。如果不考慮所謂的保值率,那國產車用更少的價錢買更高檔的車,何樂而不為。


小賈與車


自主品牌汽車應當如何看待?

這一問題頻頻出現在各大平臺的【Q&A版塊】,然而這是提問者不假思索的發問,作答者同樣輕言妄語的下定論,為什麼這樣評價呢?

每一個合資車系都有其顯而易見的特徵(優缺點),比如:

  • 美系車主打性能與舒適

  • 德系車主打性能與操控

  • 日系車主打營銷

  • 韓系車主打營銷

  • 略略

這些車系之所以能夠給出其定義,因為每個車系的代表品牌總是鳳毛麟角。比如美系車在國內的主力軍是通用GM汽車集團旗下的三大品牌,技術與平臺真的是“通用”,所以特點非常容易總結。

德系車以大眾汽車集團與BBA為主,其中奧迪與大眾汽車又基本相同,而歐系車存在的問題與優點大多重合,所以德系車也能夠給出其特徵的總結。其他如日韓系車,法系車,意系車都有明顯的特徵可以概括,然而自主品牌無法概括。

自主品牌是一個多大的概念呢?

截止2019年,自主品牌(主品牌與獨立子品牌)仍超100個,提供的各類車型選項一千餘個。僅論品牌數量,似乎合資車所有的品牌加在一起也還沒有這麼多,如此之多的品牌如何概括其共同特徵,或者說這些品牌怎麼可能有共同的特徵呢?自主品牌可以分為至少三個陣營,第一陣營是具備技術研發能力且品牌市場佔有率很高的一線車企,充其量不足五個;剩下是車企按銷量分級即可。

重點分析三個第一陣營的自主品牌特徵

1:長城汽車-美系車

參考長城4B15/4C20/4D20三臺國產發動機,其動力曲線特徵與實際駕乘體驗均有美系機頭的味道,不追求極速的加速快感但是會有相當充足的扭矩儲備,在相對平順的加速過程中實現了性能超越日系車重合德系趕超美系。為什麼長城汽車會有這種特點呢?因為無非是技術研發離不開與美系知名企業的合作,比如德爾福派克;不過長城汽車的確實實在在的進行了正向或逆向的技術升級,只是說這一品牌的特點神似美系車,未來也將會是通用福特等品牌的勁敵。

2:吉利汽車-歐系車

吉利汽車的技術研發多以合資併購加共享為主,這一集團旗下有沃爾沃、寶騰、蓮花等諸多品牌,通過這些品牌的技術借鑑吉利也實現了技術升級;然而歐系車與一般汽車愛好者想象中的穩定理想狀態是有很大差異的,吉利汽車的整套借鑑多多少少會影響升級的速度,產品特徵(存在的問題)也有高度的相似。所以吉利汽車更像是合資品牌的大眾汽車,好評與差評基本半對半,不過產品定位合理總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同時吉利也有日系車強大的市場分析與產品規劃能力,所以吉利汽車是一個譭譽參半很難確定如何看待或如何評價的車企。

3:比亞迪汽車-自主品牌

比亞迪是汽車領域的一朵奇葩,在燃油車大熱的時期其研發重心轉向了冷門的電動與混合動力汽車,在技術成熟後這類車被定義為官方定義為新能源汽車,成為了汽車工業領域的戰略發展方向。這一階段比亞迪汽車可謂順風順水,依靠完全自主研發的核心三電系統與整車技術平臺實現了技術領先,其領先程度不是主流合資進口車可比了。那麼這一品牌又該如何看待呢?在燃油車的時代它就一朵奇葩,而看向未來則可以為其定義為自主品牌的中流砥柱,是能夠在性能、品質、智能化等多方面超越美系與德系車的存在,然而大多數汽車消費者與愛好者是不會承認的。

上述三大品牌有代表自主品牌實力,其縮寫應該是GGB,與老派的合資品牌對比應該是這樣的。

  • GEELY吉利≈大眾奧迪

  • Great wall長城≈通用汽車

  • Build your dream比亞迪≈戴勒姆奔馳

總結:在第一陣營中國產汽車仍然有不同的特徵,特徵不同則無法一概而論的如何看待、評價或分析;如果一定要總結出第一陣營的共同特徵的話,用物美價廉且質量穩定算客觀的總結吧。其他自主品牌不再一一概述,簡而言之是其品牌特徵會與其集團旗下的合資品牌神似,但是這些品牌總學不到精髓,大多是依靠“撿技術”或施捨,所以這是寫不值得評價的品牌。最終自主品牌會剩下五個左右,其中應會剩下上述三個,其次則為聯盟性質的車企;個人分析,供參考。




天和Auto


中國汽車沒你想的那麼好也沒噴子說的那麼爛,3萬元五菱宏光可以跑到西藏,開幾十萬公里還繼續超車,你說它爛不爛?然而,如果要你掏20萬買一輛國產品牌的車,可能就會覺得爛了。為什麼會覺得爛,“爛”實際上是經過大腦和心態很複雜的活動過程得出的感受。花3萬元和花20萬元的心態完全不一樣,3萬元本來選擇就少,你期望值低,而且會有諸多擔心,但車輛給你的實際表現卻遠遠超出預期;但花20萬元期望值就會拔得有些高,與此同時,在這個價位上會有N多的車型供選擇,各個車型的車主都會反饋他們實際的用車感受,有利有弊,有長有短,你就會一頭扎進反覆的對比和糾結當中,精挑細選,品牌、外觀、內飾、配置、動力、安全性、油耗、保值率、底盤舒適度、操控性,比較的維度多了,你就會發現,比來比去,好像國產品牌確實搞不過合資品牌,原因無非就有幾個,第一:這個價位上,合資品牌的保有量和車主都多,是所謂的主流,而且你看到的好的口碑也都是集中在合資車之上;其二:國產品牌你花13、14萬去買一輛車,然後你身邊朋友會說,哦,原來買了輛眾泰,長城,長安,五菱,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也就是幾萬塊,撐死10萬元,沒什麼內涵,就是屌絲車,然後你會覺得MD老子花了14萬還被瞧不起,這是面子問題;其三:國產車在14萬價格區間的車,動力基本都能上2.0T了,配置方面也會豐富很多,但在三大件的匹配感受方面,也就是機械素質方面,感覺是不如同價位合資車的,比如說門很薄,縫隙大,不齊,底盤感覺薄。這是覺得中國汽車爛的3個主要原因,當然,國產品牌的車現在也越做越好了,而且優惠幅度不小,如果要買國產車,建議堅守3個原則:1-堅決買新不買舊;2-新車上市後半年再買,不當小白鼠,同時半年後有優惠了,把優惠要足;3-買次頂配。


楚說財經


樂觀,公正的看待!

作為自主品牌從業者中的一員,希望大家一定要為自主品牌以包容、支持!

誠然,自主品牌在三大件上不如外資品牌有優勢,技術研發能力和品控能力不如外資強。但鐵杵不是一天時間磨成針的,自主品牌成長需要時間和歷練。吉利、長城、長安也不過是近20年才逐漸壯大起來,而外資都是成長了百年的企業。二者不在同一起跑線,不能用一套標準衡量。

但是,自主品牌也有它強勢的一面,那就是成本低,配置高,外觀漂亮,讓中國廣大基層人民都能開上車,過上小康生活。相信如果不是吉利奇瑞長安長城的崛起,外資品牌肯定還是高高在上的樣子!

現在的自主品牌,已經不是20年前的小作坊,也算都是標準化、現代化的工業強者。不論是自主研發的發動機、變速器、還是新能源三電系統,都體現了自主品牌的自主向上,積極出海!




自由評論說


給高興可以回答你得這個問題。

在近二十年的經濟發展中,中國經濟呈現了跨越式的騰飛,不管在科技、民生、基建等領域都具有世界領先的水平。在汽車領域這二十年也呈現井噴式發展。當然自主品牌的貢獻不言而喻。如果沒有比亞迪,一汽夏利還要十幾萬;如果沒有奇瑞合資車還牢牢操控中國的汽車消費市場;如果沒有長城哈弗的誕生,城市越野車估計還是一個夢…自主品牌的發展打破了合資車壁壘,讓汽車消費更理性化、更合理化,市場競爭更趨向公平公正的方向發展。

在自主品牌的長足發展中湧現的科技創新、管理創新,使自主品牌不僅站住了腳,更是走出了國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汽車消費大國到製造大國的裂變!在自主品牌的發展中,汽車核心部件不僅僅滿足了自身需求,其科研研發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如“長安汽車的藍鯨發動機”“長城汽車的綠靜發動機及最新的1.5T、2.0T汽油機”都具備世界先進的科技水平。

在此僅舉一例代表自主品牌的發展:長城汽車。這個由鄉鎮組裝小作坊發展而來的中國最大的民營汽車企業,足以代表中國自主品牌自強不息的發展。可以說長城汽車的崛起與中國自主品牌的發展是相依相存的。

自1998年長城皮卡奪得中國皮卡一哥後,呈現迅猛發展,2003年推出“賽弗”城市越野車一舉打破進口車的壟斷地位,由當時二十幾萬的價格一下拉低到十萬以內,在北京出現“賽弗”現象,一車難求,緊隨其步長城汽車加大建設和科研投入,自主研發的綠靜柴油發動機及1.5T汽油機君獲得中國十佳發動機稱號。

隨後長城汽車天津基地竣工並投產首款全新SUV哈弗H6,就此一個銷量五百萬累計霸榜78個月的品牌誕生。這個神話至今還在續寫。哈弗H6的出現讓合資車不得不放低姿態,使其價格一再探低。而他的成功也使中國其它自主品牌競相進去SUV領域,從此中國自主品牌出現爆裂試發展。

哈弗品牌的成功不僅僅是低價,依託強大的研發投入,自主知識產權的背書是其成功的關鍵。在2018年哈弗品牌走出國門,在俄羅斯建設第一個中國自主品牌的海外全資工廠,這對於中國車企來說是一個里程碑的意義。其首款車型哈弗F7引爆海外市場。

總之,在中國取得成功的自主品牌不僅僅是靠低價位、搭合資車的外衣,他們大力的科研投入與核心技術的掌握才會佔有一席之地。自主品牌在未來還有更遠的路要走,這道路必然更加艱辛。2018年來車市進去寒冬期,中國車企也進入大洗牌時期,未來只有依託自己的科研與技術才會有有更大的發展。相信未來,中國自主品牌會更優而勝!






啷裡車資訊


說實話國產車已經做的非常的好了,與一般的合資車完全不相上下。

本人現在開的就是長安的悅翔,已經七年了,從未大修過,只是正常的保養,換一些易損件,喇叭,燈泡,電池,輪胎,,

當然有些國人愛面子,買車的時候根本不屑考慮國產車,那就沒法了!


人民路的永久


自主品牌起步晚,跟老牌國外汽車品牌還有很大差距,但隨著《中國製造2025》汽車工業體系的不斷完善提升和更多先進技術的應用,這種差距正在逐步縮小!無論從外觀內飾設計還是新材料的研發應用都有很大進步;傳統動力系統結合新能源技術,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會作為重點研發對象。能否迎頭趕超,我們充滿信心,也拭目以待!!!











歡樂汽車站


目前的自主品牌各方面的設計需求都要考慮到國人來。比起外國車型,國產車其實更懂國人消費者。另外,自主品牌汽車的質量越來越好是不爭的事實,比如,國產車型開一兩年就會出現異響的問題已經很少見了,中國品牌從一味地模仿到自主研發經歷了不少彎路,但如今大多數自主品牌已經慢慢摸索出一條自我創新的道路,並製造出了實用、耐用的產品。在SUV市場中,長城汽車專注做好一件事情,研發好SUV,為國人提供了,更好更優質的汽車。吉利汽車通過不斷收購,研發,來為國人提供更好更幼稚的體驗。



超級兔影視劇


自主品牌汽車就是材質不過關,材料不過關,精密度就不行,所以就費油,凡是費油的車,沒有好車,質量好,精密度高都節能,國產車在不斷地發展改進,但是等他改進好了,純電動合資的車已經量產了,除非是國產車特別便宜,買一臺最多開三年,必須賣掉,再分有點錢也要買一臺合資車,這是對自己負責任,也能睡點安穩覺,多活幾年。


手機用戶傳奇百合


自主品牌的有航空母艦。還有長征運載火箭。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