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上汽大通汽車質量怎樣?

匡雪輝


上汽大通D90再折桂冠,榮獲ANCAP安全五星評級

最新消息,上汽大通D90再度榮膺澳大利亞安全評鑑協會ANCAP五星安全標準評級,並在此次評級中成為中國品牌suv在ANCAP的最高得分,總成績為35.05分,成為萬眾矚目的suv新星。

此次是上汽大通的第二次奪冠,距上次大通的T60奪取ANCAP中國品牌細分市場得分榜第一僅過去兩個月。至此一役,上汽大通成功憑藉T60與D90兩款車包攬了SUV與皮卡車型中國品牌的總分前兩名,並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製造的力量,重樹國內外對國產汽車品牌的認知。

作為車輛,最重要的性能是安全,而最能檢驗安全性能的標準就是碰撞測試,碰撞測試是任何車廠,任何車型都必須接受的一項測試,它能讓消費者直觀的感受到汽車的安全性能,作為全球九大車輛碰撞安全體系的ANCAP,一向以其嚴謹、全面的安全測試而被世界認可,其通過新車碰撞安全性能、行人保護及主動安全設備等測試來檢驗新車的安全性能,滿分為37分,ANCAP成熟的評價體系是新車安全評定的公認標準,比歐洲的安全測試更為嚴苛,因此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也是各大廠家眼中的一座高峰。

在ANCAP的各項測試裡,D90在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柱碰等各項試驗後,剛健的身軀依舊保持完好。A柱與車身架構幾乎沒有變形,駕駛艙狀況良好,車門可以正常打開,並且雙級預緊限力式安全帶將假人牢牢固定住,正面、側面氣囊,側面氣簾展開的時間點精準無誤,假人得以沒有破皮損傷,得到了全面安全防護。

經澳大利亞ANCAP認證,D90測試的五項指標中,三項獲得滿分,得分情況如下:

50km/h側面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滿分16分;

29km/h Pole柱碰試驗:滿分2分!

64km/h 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14.05分,得分比肩國際大牌;

安全提醒測試成績:滿分3分!

行人保護試驗,獲得中國品牌所有車型中最高得分。

這是上次T60在ANCAP獲得35.46高分之後的又一次中國品牌的巔峰,昭示著國產汽車的飛躍。上汽大通的這兩次成績印證了中國製造飛速的發展歷程,告訴了世人中國汽車是如何實現從無到有,用追趕到超越的努力與汗水。

這次的成績並非突如其來,也並非是曇花一現,而是早有徵兆的,從兩個月前T60遠赴澳洲,成功拿下ANCAP中國汽車品牌歷史最高分時就初現端倪了。

兩個月前,T60在澳洲一撞成名,震驚了世界汽車行業,刷新了各國消費者對皮卡的認知,在ANCAP中,T60以其先進的車身構造和高科技配置,在各項測試中一路闖關斬將,採用了大量高強鋼和屈服強度超過1000MPa先進熱成鋼作車身的T60在嚴苛的側面柱碰中拿到滿分,在64km/h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中也獲得接近滿分的14.46分。

在製作工藝上,T60在車架前框及車身頂蓋等位置,應用了激光自動焊接技術和結構膠,使得車身剛度提升了30%,確保了製造精度和穩定性,除此之外,T60為了更好的保護駕駛員安全,在保障座艙結構和乘員空間的基礎上,通過高科技的安全設計,使得乘員與車體結構減少接觸機會,並且在前排配備雙預緊限力安全帶,有效降低碰撞時安全帶鬆懈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在後排更是配備三點式安全帶,使得乘員腰部和肩部都能獲得更好的保護,此外,T60更是破天荒的採用了雙前氣囊+雙側氣囊+雙側氣簾6安全氣囊,給乘員提供更安全,更全面的防護。

在被動的防護措施外,T60更是採用主動措施,帶給駕駛員和乘員更大的安全防護,在車內T60採用德國博世ESP9.1系統,集成了ABS,EBD,TCS,HBA,RML等智能安全功能,確保在大多數情況下能將危險消弭在無形之中。

正是由於如此匠心獨具的設計,各種高科技的加成和嚴謹的製造,使得T60在ANCAP的側面安全帶為系提醒測試中獲得滿分,在行人保護測試成績中獲得接近滿分的26.64分,在所有參與測試的皮卡里獲得世界皮卡品牌前三,國內品牌第一,成功打響名氣,走出國門。

不管是T60的開天闢地,還是D90的再繼榮光,都告訴了世人,上汽大通一直堅持著奮力前行,堅持著速度和質量並重,堅持著不斷創新。這次測試的成功,是T60的成長,也是D90新的征途,更是中國製造的又一個新階段。

版權聲明:本文由自媒體二師兄玩車創作,轉載請與二師兄聯繫,購車養車用車玩車等福利活動,關注二師兄玩車!


二師兄玩車


我不是大通車主,只是短期試駕過幾天而已,談談個人感受。

前些日子,試駕了大通T60,動力是2.0T汽油自動四驅,15萬多,試駕所獲得的感受,實在不敢恭維。

最不滿意之處在於,每次加速,都有種“丟轉兒”的感覺。也就是說,一腳油門踩下去,聽著發動機的動靜也不小,可車速卻沒有達到心理預期。這種感受,在試駕工作中,極為罕見。遠的不敢說,起碼最近十年,印象裡沒遇到過。

我不知道我遇到的,是這款車的普遍現象,還是個案。

試駕T60前後那幾天,還試駕了另外兩款皮卡,其中有一款的動力、售價,與T60很接近,相比之下,那輛車的動力表現就很“正常”。

除了起步過程中的令人不快,行駛過程中的平順性,也不算好。開了幾天回到辦公室,同事問我感受如何。我說這輛車會不會是試裝車?是個半成品?

對大通T60的滿意之處,第一是外觀挺漂亮,第二是油耗不錯,至少比剛才所言的那輛價位與動力相近的皮卡低。


星爺說車


分享我的使用體會:D90車輛還沒到首保,17年11月份買的。使用的時候沒有任何質量問題。

目前最大的煩惱就是車又高又大,停車要好幾把,不過同事吐槽我技術爛😂,說不怪車。

另外一個煩惱,上班平均時速20出頭,油耗蹭蹭往上飆,有點吃不消。找同學安慰時,同學懟我:堵車談什麼油耗啊😂。後來跑了一下高速,確實,11個出頭的油耗,對於這麼大和重的車來說,已經很好了。

比較好用的就是自適應巡航。可以直接自己剎停,好用的不得了。每次上下班我都要用一下。


xiaomuren


13、14年的時候前單位買了一批大通V80做班車用,總的來說方方面面還能接受。大通那會兒部分車有中門不太利索,車身異響的問題,不過大概半年左右基本都已經改進了。老單位依維柯和全順也有,依維柯基本用來拉貨,通勤用大通和全順,諮詢過車隊長和司機,他們的對2個品牌的意見是大通質量在經過這些年的改進後要略好於老全順,所以,16年換班車的時候老闆綜合了車隊的意見,還是買了大通。


銀影俠1


樓上的說投訴無門的有沒有打400啊?

我說說自己這臺G10,用了四年目前感覺皮實耐用很可靠。有的車主說發動機聲音大,我覺得可能是機油沒用好,我換了酯類機油發動機聲音醇厚很多,其他網上看到的問題我也沒遇到,不知道是不是和使用環境有關係,我平時高速跑的多,G10提速快懸掛穩,再加上空間巨大,出行旅遊太方便了,不像公司的gl8坐滿了人東西都沒地方放。四年裡面除了保養就去過兩次四兒子,換雨刮。


喜宴又是一條龍


乘用車

  • 大通G50-小型MPV,首發款車型指導價9.18、12.38萬,提供六座和七座版;質量好的版本是1.3T三缸發動機+6擋手動的丐版車型,動力傳動總是穩定的但級別太低談不到性價比。

剩下1.5T四缸動力匹配的是上汽7擋乾式雙離合,15E4E發動機質量沒有問題但變速箱一塌糊塗,匹配同款變速箱的榮威MG等車型針對變速箱頓挫、異響、檔位失靈的故障反饋有數千條,所以這臺車是談不到性價比和質量的。


  • 大通D90-中大型SUV,指導價15.67-26.69萬,車身尺寸5005*1832*1875、軸距2950mm,非承載式車身硬派全地形SUV。這臺車其實就是大通版的榮威Rx8,同平臺同樣的動力傳動總成,質量還算穩定而且性價比相當不錯。



四驅結構與榮威Rx8一致但降級問適時四驅,實際使用高速同樣可以進入四驅模式正常駕駛,AWD和全時四驅的區別是很模糊的。分動箱放大擋能放倒2.5倍扭矩,後橋有牙嵌式差速鎖,作為硬派國產SUV值得入手。


  • 大通G10,指導價13.38-26.98萬,車身尺寸5168*1980*1925、軸距3198mm,中大型MPV,這臺車質量一般技術也比較落後。


發動機有三菱2.4L4G69這種老掉牙的低端機頭,柴油動力是雲內1.9T質量穩定性一般,剩下2.0T-20L4E發動機動力和穩定性表現都不錯,但6AT變速箱似乎不是通用的最新機型會有明顯的頓挫感,質量也不算優異。

不過G10最大的問題是性價比在同級競品的對比下已經越來越差,同樣2.0T+6AT的其他MPV以低於G10幾萬的價格提供了同樣的配置和幾乎想等的油耗和性能,這點就很尷尬了。純電版指導價27.38-35.88萬,續航里程工況測試僅有300公里,這個版本瞭解一下就好因為真的沒銷量。


商用車

輕客大通V80指導價13.58-130萬,發動機為上柴的2.5T-SC25系列,這臺機器的特點是質量相對穩定但油耗略高一些,輕客的使用環境較差工況里程數也會很多,這樣的車子故障率以實際用車情況決定,只能說國產輕客除了江淮以外其他還是要差一些的,高價輕客首先全順新世代。

大通T60皮卡車質量比較穩定但性價比一般,發動機裡的兩款汽油機和MPV-G10相同,級別不高油耗不低;柴油動力是意大利VM的老機型,2.8T動力有高中低三個功率版本,實際表現不差但低功率版也一線2.0T相比也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就是這樣的一臺皮卡車價格在8.38-21.38萬,跨度太大覆蓋了太多優秀車型,不建議考慮。


上汽大通優秀的車型目前以D90為主,其他車型在同價位都有更理想的選擇,大通冷門不是沒有原因的,供參考。



天和Auto


上汽大通中級MPV G50即將上市,8月8日廠商發佈會讓G50令人期待。要想知道上汽大通汽車質量如何,必須先了解上汽大通。

“上汽大通”是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的簡稱。公司成立於2011年3月21日,在汽車行業當中是一個新興的品牌,與此同時也是一個國際汽車品牌。

上汽集團為了進入高端商用車市場,2009年全方位收購了在歐洲商用車領域享譽盛名的英國MAXUS品牌,MAXUS不僅積累了120年商用車開發經驗,擁有強大的技術支持,而且不斷推陳出新,在英國商用車市場佔有率第一,不僅被普通消費者信任,更被英國皇家和政要推崇,是英國皇室的御用車輛,被稱為國際傳奇商用車品牌。單看這些就知道MAXUS在商用車領域的絕對優勢。

上海汽車將MAXUS品牌知識產權及技術平臺引入中國,並採用中英文結合的命名方式重新命名為“MAXUS大通”,從此上汽大通擁有了自己的自主品牌,更是影響了中國商用車發展的歷史,讓MAXUS大通在中國落地生根,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2013年廣州車展,上汽大通MPV G10第一次展出,因其與眾不同的外觀設計和一系列高科技產品應用,使G10頻繁被指定為官方舉辦各類國際會議和活動的指定用車。

2016年4月25日,北京車展展出了上汽大通首款全尺寸SUV D90概念車,外觀設計令人耳目一新。隨後推出互聯網定製款,12月21日獲得澳大利亞ANCAP安全評鑑五星安全標準評級稱號。

從以上車型可以看出,上汽大通汽車安全性能表現優異,同時又不缺乏養眼而靚麗的外觀設計以及與時俱進的高科技產品運用,包括獨創的C2B造車模式。

下面說一說將於12月份面世的上汽大通G50,4S店告知的消息是10月份就能看到樣車,這款車型首先打動我的是顏色和外觀。其主打色“高貴紫”讓人過目難忘,有人說是紫氣東來,對於開車的人來講是個好意頭。

查看G50的車身尺寸與G10相比,適合於家庭使用,可以說是一款非常適合年輕家庭使用的MPV。另外G50的車高達到1米78,因此車內高度近1米1,個子高的人上下車也方便,保證了乘坐的舒適性。

配置方面G50動力搭載3缸1.3T發動機和4缸1.5T發動機,分別匹配6速手動變速箱和7速雙離合變速箱,這樣的動力配置不強勁,但考慮到節能減排以及經濟性,家庭使用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我們知道小米公司之所以能快速打敗傳統手機廠商,是因為從初始小米就讓客戶參與到手機設計當中。這種互聯網企業風行的“參與感”方式逐漸應用到更多的行業,其中也包括汽車產業,實際上汽車是很個人性質的產品,是可以達成私人定製。

上汽大通獨有的C2B造車模式,乘著互聯網技術的翅膀,讓汽車也開啟了個人定製化時代,不僅構建了車商與購車者之間的橋樑,更是讓成車得以形成規模,從而降低成本。

關於整車質量,我個人認為上汽大通有上汽集團為依託,無論是產品品質、科技配置,還是售後保障對接的都是上汽集團,在整個供應鏈流程上共享上汽榮威、上汽通用的供應商。再加上MAXUS的技術背景以及前面幾款車型積累下來的經驗和口碑,二孩家庭想要換車的,可以等G50上市以後親身體驗一把。


七座小磚家


說到上汽大通可能好多人都不瞭解這個品牌,只是近期開始涉足SUV車型以後引起很多人的關注,比如最近炒的特別火的上汽大通首款全尺寸SUV-D90,吸引了相當大的一部人目光。問上汽大通汽車的質量怎麼樣,我覺得有必要詳細介紹一下一下上汽大通這個品牌。

“上汽大通”是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的簡稱,是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1年3月21日,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年輕的汽車品牌 ,雖然品牌成立的時間不長,但是上海汽車在2009年全面收購英國商用車公司MAXUS品牌知識產權及技術平臺,將MAXUS引入中國並命名為“MAXUS大通”。這裡再簡單介紹一下“MAXUS”這個品牌,最初的MAXUS品牌以領先技術和穩定性能為基礎,更憑藉著不斷的科技革新與研發創舉,剛一亮相就成為了英國最值得信賴的商用車品牌。同時,MAXUS產品也被英國皇室選為御用車輛,如皇家通勤、皇家銀行、皇家郵政、皇室出行補給車等,受到英國皇室與政界的一致信任和推崇。在歐洲商用車領域中,MAXUS品牌亦享非凡地位。MAXUS品牌下屬產品被英國及歐洲多家權威商用車媒體評選為年度廂式車車型,年度MINIbus車型等逾二十多項大獎,可謂榮耀無數、風光無限。所以說“MAXUS”還算是有相當一些底蘊在的。

在說說被收購後獨立出來的上汽大通,基本上一直也是沿著MAXUS以前的老路在走,打造的也是一些輕型客車,比如在2011上海國際車展首度亮相寬體輕客 - V80,強調的就是高安全性能、超大空間。一度被改裝成各類專用改裝車型,包括:救護車、警車、運鈔車、校車、工程車、監測車等覆蓋醫療、服務、工程、押運、軍警等各個領域的專用車型,滿足各類行業客戶的專業需求。

2013年廣州車展上,上汽大通攜全領域MPV G10路演問世,由於這款車的外形加當時比較領先的高科技配置也算是賺足了眼球吧,一度被用在一些高規格的外事接待上面。

說到上汽大通就不得不提到它還有一款房車哦。

其實上面那些車基本上離我們的需求還是有些距離的,但是隨著下面這款的上市就引起的轟動效應就不一樣了。它就是開始說到的大通D90。大通其它車的質量怎麼樣,我還真得是不怎麼了解,要說這一款車來說的話,我倒是專門去試駕過兩次,其實沒有給我留下太多好的印象,既然說車的質量,那我們就把它的外觀忽略吧,每個的的口味都不一樣吧。

在說我自己的試駕感受之前呢,還有一個一定要吐槽的地方,就是那個垃圾電動尾門,聽著高大上,實際上一點也不好用,如果你在4S店看車一定要留意了,開門關門速度太快,不能離的太近了親們,搞不好會被砸中好嗎?再偷偷的告訴你,尾門”高度可調“是假的,不信你自己可去試試。

然後車內呢,上車以後第一感覺內飾做得還是不錯的,無論是在用料還是做工上沒有挑出什麼毛病,但是中控臺上的那一塊液晶屏看著高大上,實際上也是一個“花瓶”的存在,一點也不智能,用著像一部好幾年前的那種安卓手機似的,反應特別慢,太卡,估計內存用的是512M的。

還一個,當時我沒有發現,後來在其它貼子上看到的,好像是說駕駛模式的切換速度特別慢,從常規模式換到雪地模式要20-30秒。那不是一般的慢了。

好了,說一下駕駛吧,因為平時開轎車比較多一點,開這一臺新車的時候還是挺期待的,但是自己從點火起步到後來的加速和過彎等等沒有太讓我感到有特別出眾的地方,說方向精準吧,反正也算是湊合吧,還有那些點的虛位存在,有點像小貨車的感覺,可能是因為這是它第一臺SUV車型吧,從客車到SUV還沒有完全進化成型。

空間還是不錯的,前提是你要拿它去和一臺緊湊型SUV去比較,人少的時候坐著還是不錯的,如果真拿它去當一臺七座SUV滿載的話,後面的人會很難受。

還有一個感覺就是這臺車雖然用的是2.0T發動機,但是還是感覺沒有勁,給油以後要等到轉速慢慢上來到3000轉左右的時候能算是有點小爆發力吧,可能和它2.2噸的車重有關係 吧。那油耗自然也是不用想就知道,一般人可能還真的接受不了,油表報警燈亮了去加的100塊錢油(92號,大概6.8元/L),到油表報警燈再次亮起的時候剛跑快80公里的路程。油耗是多少大家自己沒事算一算吧。

總得就上汽大通整體來說,我不敢肯定的說它怎麼好或者怎麼差,但是說到D90這款車,我覺得廠商還是有很多的路需要走的,如果要讓我拿這個價格去買它,我是不會去買的,因為這個價位我們可以有很多車可以選了,不說老牌合資CR-V、雪佛蘭-探界者,就國產的VV7S和領克01應該都比D90強。

個人觀點,也不知道大家都贊同不贊同。歡迎朋友們加我關注,我們一起來聊聊車的那些事兒。


車行上萬裡


對於家庭用戶,一輛擁有大空間,能坐下全家人的MPV是非常合適的選擇。在過去,MPV市場都由GL8、奧德賽這樣主打商務的MPV包攬,但過於商務的氛圍和高企的售價讓很多家庭消費者望而卻步。12月21日,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上汽大通全能家旅MPV G50下線儀式在南京舉行;同時,被譽為全球首家全新C2B定製工廠——上汽大通南京工廠開始運營。上汽大通G50空間優勢明顯,鑄就上汽品質,卻正式下線。

G50前臉採用家族式設計,八邊形的格珊配上全LED的大燈,為整車的前臉增加了科技感和運動感,十分具有辨識度。造型設計方面,家用MPV G50進一步發展了上汽大通“智聚八方”的八邊形前格柵家族風格,通過延展至前大燈的橫向一體化設計,傳達大氣開闊的意象。

大通G50的內飾氛圍優雅時尚,形體穩重務實,細節處則體現精緻、輕科技、高級感。此外,大通G50車頂還配備了1.11平米的全景天窗。同時,上汽大通G50用出色的空間規劃能力,為行李保留了一方天地,行李艙可同時容納1個28寸、2個20寸拉桿箱,所有出行必需品統統能帶上,不用糾結半天作取捨。

動力方面,此次申報車型為1.4T發動機,最大功率120kw,163匹馬力。也在同級中處於領先水平,自動1.5T可以輸出169Ps/250 N.m的動力,手動1.3T可以輸出163Ps/230 N.m的動力,這樣的動力表現已經超越了市面上大多數2.0L自然吸氣發動機,甚至超過了一些1.8T的渦輪發動機。


侃車e族


我是大通v80長軸高頂房車版的。網絡及坊間傳說大通質量不好。但我使用二年半了,沒有出現網絡上說的毛病。


也曾懷疑是不是我的車是個案,就在4s保養時問了汽修師和一個短軸中頂的客戶。

汽修師的大量數據分析得出如下結論:大通汽車維修率比依維柯汽車低(他們同時維修依維柯)。

短軸中頂客戶說起來就誇張了一些,他是裝毛巾布料的,對自己的車讚美有加,認為比全順好。

比全順質量好?我只能呵呵了。江鈴全順經過十幾年的口碑積累,天下全粉無數。不是大通能比的。
大通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高速公路行駛速度超過120,會覺得後輪前面的地板不夠結實。但不影響使用。也訐是一種心理暗示,即長軸車跑120以上會讓人覺得不踏實。

二、amt解放了手動變速箱的離合踏板,但使用起來比自動波差了一些,有時候會發生學習記憶錯誤,但不影響正常使用,至少我的車跑了66000公里從來沒有被扔在路上。

三、120速度下跑高速很爽,我戲稱為高速利器,suv都不要開了。油耗也省,三噸多120速度下油耗十升左右。很滿意。但行駛噪音比全順新世代大不小。我做過全車隔音稍微好一點。基本上聽不到胎噪,只有風噪和柴油發動機特有的聲音。

以上是我對大通的真實評價,不黑不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