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美聯儲降息未能阻擋股市暴跌,海外疫情衝擊到底有多大?

根據傳統的經濟學觀念來看,降息短期會刺激經濟的增長。企業可以拿到更低廉的貸款來擴大生產,而大量的避險型基金為了提高收益率,不得不將大量配置的無風險債券轉投入風險更高的股市、可轉債等品種中,從而導致股市流動性氾濫,推高股票的價格。

不過,美聯儲的決定和股市的漲跌也並不一定掛鉤。近10年的統計來看美聯儲降息後,股市上漲的幾率只有56.5%。因為現在的金融資訊非常發達,早在政策發佈之前,就已經有不少量化機構會預測貨幣政策變化的可能性,鷹派幾率XX%,鴿派幾率XX%……所以往往在消息發佈之前,市場就已經將最新信息消化掉了。美國股市是有效性相當強的市場,短期走勢接近隨機漫步。

最近的國內媒體對於海外股市下跌抱有各種類似於幸災樂禍的看法,對此我提出異議。記得疫情剛在武漢爆發時,一個非常流行的說法是:到了夏天后新冠病毒會因為氣溫過高而受到抑制,所以最遲會在6月7月戰勝病毒,SARS病毒也是在夏天突然銷聲匿跡的。目前看來在氣候炎熱的國家比如泰國、新加坡、非洲等地,病毒似乎的確沒有發揮太大的威力。而人們能預料到的最壞的結果,也無非是拖到下半年,等待病毒疫苗研發出來一舉消滅病毒。

從這個角度來看,新冠肺炎再怎麼猖狂,無非也就是瀟灑幾個月到一年的光景。而Bespoke Investment Group制定的一個模型中,今年美國公司平均每股收益暫時會縮水20%。無論是按照金融市場的現金流折現模型(DCF)還是股利折現模型(DDM),股價等於的是未來所有現金流/折現的總和,一年每股收益縮水20%,對於長期折現來看幾乎無關痛癢,對股價造成的實質性影響甚至不會超過2%。

那為什麼美國股市會下跌?本質原因還是美股的估值太高了,尤其是2019年美股大漲,短期內回吐的風險很大。納斯達克的市淨率已經達到4.54,比2009年年初的1.94足足高了整整一倍還多。而標普500的市盈率在2020年年初時達到23.7倍,而過去30年來的市盈率中位數只有19.6。現在的美股估值大概相當於1998年美股開始步入互聯網泡沫的水平,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不過參考中國的防控成功經驗來看,我們沒有必要太過於悲觀。就像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並沒有怎麼影響北京奧運會一樣,現在的疫情在各國加以重視後可能也撐不了幾個月。所以如果美股繼續下跌,反而是可以適當佈局的好時機。

美聯儲降息未能阻擋股市暴跌,海外疫情衝擊到底有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