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華為麒麟芯片為什麼不賣給其它手機廠商?

陽光8818


雖然如今中興危機基本上是起死回生了,但是該事件給國人帶來的警醒作用猶在。彼時,當中興被美國事實出口制裁時,中興無“芯”可用以及中興還有何後手,成為了網友們熱議話題。

而面對大家希望國產廠商華為施以援手時,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公開回應稱,華為並不會將麒麟芯片定位為對外創造收入的業務,而是為了實現華為硬件上的差異化,沒有計劃將麒麟芯片對外銷售。

以上就是為何華為不講麒麟芯片賣給國內其他手機廠商的官方回應。在看來官方套話之後,下面我們再來刨根問底,分析一下為何華為不願意外賣芯片。

首先,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我們知道,華為和中興作為我國國際化程度較高的企業,一直活躍於海外市場。但是,近年來,華為和中興在美國市場屢屢碰壁,無論是正常商業投標活動,還是合規的產品銷售,均受到了一連串打擊。

以華為為例,今年年初,華為雄心壯志的想要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大展身手之際,已經和美國運營商談好關於旗艦手機Mate 10以運營商渠道銷售合作事宜,但最終卻別運營商無端取消。據悉,當時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禁止華為在美銷售Mate 10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該機採用了華為自研的麒麟芯片,認為其存在“安全疑慮”。

換句話說,華為如果答應向中興出售芯片,最終其也會迎來類似結局,並且華為也會迎來FCC坐實進一步的調查。

因此,徐直軍在宣佈不會外賣麒麟芯片之後,還補充道,華為手機一直都是多芯片運營的戰略,不會全部使用麒麟芯片,而是高通、聯發科、麒麟這三家都會採用,這個戰略會繼續堅持,不僅能保證智能手機業務的健康發展。同時三款芯片還可以互相競爭,提升麒麟芯片的競爭力。這也是為了消除FCC的疑慮。

其次,麒麟芯片的產能問題。我們知道,海思麒麟芯片是由臺積電代生產。而臺積電作為全球最大芯片代工企業,除了海思麒麟之外,還擁有包括蘋果、聯發科等客戶。尤其是蘋果,一直都是臺積電的頂級客戶,基本獨攬臺積電絕大部分產能。同時,業界還有消息稱,宣佈7nm工藝之後,高通將會把驍龍訂單將重回臺積電。

這意味著,臺積電的大客戶順序,海思可能會被排在蘋果、高通之後,產能能夠保證自用都已經不錯了。


花生視頻剪輯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海思成立於2004年,屬於華為的子公司,然而期間十幾年,研發出的處理器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成功,真正跟上處理器步伐的可能算是麒麟960的發佈,而真正贏得口碑的是麒麟980,我們通過過往麒麟芯片發佈時間的規律可以看出,麒麟芯片的發佈與高通打了個時間差,通常領先高通發佈,所以會出現麒麟980對比高通驍龍845的現象,麒麟芯片對比高通還是會有一些差距,但是並不巨大而關於為什麼不把芯片賣給國內其他手機廠商,可能有一下幾個原因:



1、海思麒麟的獨特優勢

華為手機能夠在近幾年取得巨大的發展的在於兩個賣點:其一為海思麒麟芯片,其二為華為手機出色的拍攝。這也是華為手機發佈會上為什麼通常大力宣傳芯片以及相機。華為通過麒麟芯片構建自己的品牌優勢,看看國內市面上的手機,可以發現,除了高通還是高通,唯有華為御麒麟。如果華為將芯片賣給其他手機廠商,自己的品牌優勢就會受到衝擊。試想其他手機廠商將麒麟980放到中端機,對華為的高端機會產生什麼影響。



2、海思芯片還沒有足夠的底氣

雖然近幾年海思芯片取得巨大的成功,甚至研發出集成5G的芯片,但是高通還是芯片領域的獨角獸,而且國內手機廠商已經有了打磨高通芯片的經驗。對於華為芯片的打磨沒有任何經驗,而且對於芯片的定價也是個問題,如果定價低了就會產生第一個原因帶來的影響。如果定價高了,那麼還不如用高通。所以這是個兩難的處境,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自研自用

3、不忘記,華為還是手機廠商

華為與高通最大的不同在於華為手機還是手機廠商與國內其他的手機廠商還存在競爭關係,如果其他廠商使用了海思芯片,那麼必然受制於華為。如果與高通合作則不會存在類似的問題。


咯咚娛樂



-用戶:為啥華為不賣芯片啊?
-華為:你在想P吃。-用戶:為啥小米和OV不用華為芯片啊?
-小米OV:你在想P吃。-用戶:為啥蘋果不用華為5G基帶啊?

-高通:你在想P吃。


華為手機的專屬紅利


華為本身是一家做通訊設備的B端企業,主要客戶也是全球各大運營商,其實理論上來講跟個人業務的手機打不到半點杆子。2000年初華為做手機業務的時候,無非只是看著移動通訊行業的快速發展,想要擴充一下業務線。在當時華為做的手機,都是找代工廠生產的貼牌機器,然後再依靠運營商的關係走門店捆綁銷售的形式,一時間華為手機被稱作為“充話費送的手機”。而依靠小靈通迅速在手機業務發展的中興,在當時的手機市場要比華為更有存在感。


華為真正意義上開始轉型做智能手機,是在2012年餘承東接收個人消費業務之後。當時提出來的目標就是華為要做高端手機,為了表決心當年還不惜銷燬了3000萬臺不賺錢的功能機器。而華為做高端市場有兩條優勢:

  • 第一條是華為當時在通訊服務領域的地位。無論是歐美運營商還是國內運營商,或多或少都會使用到華為的基站設備,這樣一來華為手機在歐洲這些發達國家,就有了得天獨厚的渠道優勢可以打響品牌;

  • 第二條是海思芯片。從2000年初開始啟動以來,已經具備了手機芯片設計的能力,加上華為在通訊領域的技術積累,基帶芯片也有自己的技術。因此華為手機可以使用自己設計的手機處理器而無需向其它廠商採購。

這樣一來,麒麟芯片的主要優勢並非為華為拉開產品差異,很奇怪都是處理器,而且麒麟的性能並沒有驍龍和蘋果A系列芯片性能優秀,叫什麼產品差異呢......麒麟芯片的主要功效是兩個:一個是技術成熟後的成本節省;另一個是搶佔產品的空窗期。


早期麒麟的性能不行,基本上被高通和蘋果吊打,導致華為不得不在中低端機器繼續採購高通的芯片。現在性能慢慢追上來,麒麟也形成了7、8、9三個系列,因此華為可以在整個產品線全部換成麒麟芯片。那麼成本就可以降下來,比如說麒麟990芯片,代工廠商每枚需要40美元的費用,但是採購高通旗艦芯片,每枚需要100美元,按照華為中高端機器每年5000萬臺銷量計算,每年可以節省30億美元,研發費用也可以收回來。


產品空窗期就更好理解了。為什麼蘋果會選擇每年9月發佈新iPhone?因為高通的旗艦芯片是在每年的12月發佈的,到了第二年2月才可能大面積出貨。這樣一來蘋果就可以提前半年的時間開始銷售新款iPhone,正好又是西方的聖誕節和大中華地區的春節和雙十一,小米和OV這些廠商根本就拿不出最新的機器出來。華為也是一樣的道理,每年10月左右開始銷售下一代旗艦處理器的Mate手機,然後在3月再更新一批P系列的手機,搶佔安卓市場的空窗期。


因此麒麟本身就是華為手機的專屬紅利,為啥要賣?

競爭和共贏的關係


那麼即便哪天華為打算對外出售麒麟處理器,小米和OV這些廠商會用嗎?當然不會,除非腦子進水了。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是一家開火鍋店的,食材很新鮮是因為你背後有一個專門的供應商,但是某天這個供應商說他要準備自己開火鍋店了,此時你心裡怎麼想......實際上處理器也是一樣的,高通本身並不生產手機產品,因此不會與小米、OV這些品牌形成競爭關係,所以雙方只是相互合作共贏存在,我生產高質量的芯片,你負責安裝到手機賣出去,很簡單。


不過華為不一樣,華為本身就有手機業務,而且銷量和市場佔有率在中國很大,已經大範圍搶佔了其它品牌的市場份額,尤其是小米的份額(2019年小米手機市場佔有率跌了超過20%)。因此這樣的競爭關係就不可能使得小米和OV去採用華為的麒麟芯片,被華為所控制,除非只有一眾情況:華為放棄國內4000元一下的手機市場。這就像是當年三星和魅族的合作一樣,由於魅族不認可高通高昂的專利授權費用,因此拒絕使用高通的處理器,轉而使用聯發科和三星的處理器,不過前提是三星的價位都在4000以上,而魅族的機器在3000元左右,價位本身並不衝突。


對於高通和小米這些品牌來說,其實也是一樣的。華為目前在全球手機市場發展迅猛,掌握著處理器和拍照兩塊非常重要的技術領先。放眼全球手機市場,餘承東所說的“未來手機市場只剩下3加企業”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三星、華為、蘋果三家企業賺走了手機市場90%的利潤,但是目前華為有麒麟處理器,蘋果有A系列處理器並且正在自己研發基帶,三星有自家的獵戶座處理器和基帶芯片,那未來高通怎麼辦?只能夠扶持小米或者OV品牌,畢竟除了前三家之外,每年還有6億臺左右的市場份額是高通可以搶佔的。

當然了,話說回來,想要擺脫高通的限制並不容易。實際上不管是3G還是4G還是現在的5G,在應用場景和協議標準的使用規範來說,高通在市場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比如說現在還存在的3G通信協議,基本上就是高通一家壟斷,要生產支持3G4G5G全網通的基帶芯片,必須經過高通的授權。更何況在5G場景中,高通佔據了通信傳輸碼的標準制定權,而華為只拿到了控制碼的制定權。也就是說雖然華為是全球出貨量最高,市場佔有率最高的通信設備服務商,但是使用到的核心專利是需要跟高通做互換,還要再交專利費用補的問題。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相互競爭和合作的良好模式,高通可以繼續向華為提供相關通信方面的專利授權,而華為可以繼續生產高質量的國產手機,小米和OV也可以得到高通更多的扶持來確保產品越來越好。全部都是一個共生的關係。


手機市場,就好比是一桌飯局,大家爭來爭去,無非就是想多夾點菜,多賣點手機賺點錢。但是如果誰要破壞這個平衡,比如說小米放棄高通開始使用華為的芯片,就約等於掀桌子,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大家都沒飯吃了。你要說這裡面損失最大的是誰?當然是消費者了......


PM宋先生


麒麟處理器都是由海思半導體公司進行設計的,海思是華為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4年,其前身是華為集成電路中心。海思不僅有麒麟處理器,還設計電視機的芯片、安防芯片等一系列芯片。

對於麒麟處理器大家都很好奇,目前麒麟處理器做的這麼好,為什麼不將麒麟處理器賣給其他手機廠商?這樣不就可以賺更多的錢嗎?其實華為沒有將麒麟處理器賣給其他手機廠商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

使華為手機更具競爭力

在目前的手機市場狀況下,如果一個手機品牌想走高端路線,就必須要具有獨特的競爭力和自己的特色。從華為手機近幾年的發展來看,麒麟處理器就是華為的獨特競爭力之一,目前其他廠商不能使用麒麟處理器,只有華為品牌的手機可以使用,這就是華為的獨特性,也是其特色。

其實這樣的情況不只此一家,像蘋果、三星這樣的高端品牌也做手機,也有自己的處理器,也均未對外進行銷售,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如果華為對外出售其麒麟處理器,可能本品牌手機的銷量也不會像現在這麼好,得不償失,所以為保持自己的競爭力和獨特性,華為就選擇不對外進行出售麒麟處理器。

產能問題

目前像麒麟990處理器、麒麟980處理器與麒麟810處理器都是採用的目前最先進的工藝製程,可以生產這種處理器的公司全球只有幾家,華為如果將自己麒麟處理器對外出售,市場上就存在不只一家需要大量的麒麟處理器,在前期同時生產,生產廠家的產能也難以跟上。

近幾年我們也能看到,像麒麟990這樣的處理器都是華為的旗艦手機首發,前期的銷量特別大,在幾天之內就可能突破一百多萬部。如果將麒麟系列處理器給其他手機廠商使用,受到前期產能問題的影響,華為旗艦手機可能會面臨供不應求的狀況,從而造成旗艦手機的銷量跟不上的問題,同時也容易在消費者的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從而有損其企業形象。

像小米、vivo、oppo等品牌在旗艦手機剛發佈時,經常存在缺貨、斷貨的現象,造成缺貨的原因大多都是處理器供應不上。而三星、華為、蘋果等品牌都有自己的處理器且備貨非常充足,即使缺貨,也只是短時間內的問題,很快就能補上。

其他手機廠商的定價問題

華為的高端系列的手機往往價格都比較貴,對於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手機處理器性能比較好,二是手機其他的配置比較高。

影響手機使用體驗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處理器,如果華為把自己的處理器出售給其他手機廠商,而其他手機廠商出售的手機價格比華為低,就會帶來很高的銷量,這樣華為手機的銷量就會受到不利影響。還有一個潛在的問題,華為如果跟隨其他手機品牌降低自己品牌下手機的價格,就會造成購買麒麟處理器的其他手機廠商的反對,最終損害的還是自己的利益。

高通處理器的問題

除華為、三星和蘋果這三家公司外,其餘的所有手機廠商的旗艦手機都在使用高通的處理器。高通其實和華為存在直接的競爭關係,如果其他手機廠商轉而使用麒麟處理器,高通的處理器銷量必定會受到影響,高通也肯定會制裁這些手機廠商,甚至會直接斷貨,牽一髮而動全身。

華為的威脅

華為本身也做手機,與其他的手機廠商也是競爭關係,如果其他手機廠商因為使用麒麟處理器而銷量大漲的話,華為手機的銷量必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造成的結果可能就是華為在處理器的供貨上進行限制。

這個道理就像華為很少使用三星的屏幕一樣,曾經華為Mate9 Pro等多款手機使用的都是三星的OLED屏幕,初期賣得特別好,銷量也很高,從而影響了三星的銷量,結果就是三星直接斷貨,造成華為手機無法進行銷售,現在華為即使使用三星的屏幕,也不會只使用三星一家,至少由兩家進行供貨。於麒麟處理器道理如一。

綜合以上原因,華為選擇不對外出售麒麟處理器。


叫獸科技說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說:

1、芯片是華為手機有特色,有競爭力的保證

華為手機的成功,自研芯片佔了很大的原因,畢竟靠著麒麟芯片,華為有很多的特色,與其它的所有手機都不同。

更重要的是,華為可以避免和其它國產手機們去直接競爭,畢竟芯片什麼的不同,直接競爭不好比較啊,一旦芯片都相同了,大家只有拼硬件,堆配置,這對華為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華為的芯片不會賣,這樣才能有溢價。


2、賣芯片本身不賺錢,華為靠賣芯片賺錢沒有意義

賣芯片本身不賺錢,大家去看看高通的財報就明白了,高通的芯片方面利潤都非常低,高通靠的是專利來賺錢。

而華為的芯片成本比高通還在高,這樣賣芯片還不如高通賺錢,這種情況之下,華為根本沒有必要放著做手機更賺錢不搞,來賣芯片賺小錢。


3、就算賣,其它廠商也不會買

另外就算華為賣芯片,其它廠商會買麼?不會的,因為華為和他們是競爭關係。手機使用芯片,會提前和芯片廠商溝通合作等等,這樣其它廠商的手機信息就有可能被華為知道了。

這樣一是其它廠商似乎沒有秘密可言了,另一方面還擔心華為卡住自己,畢竟只要卡住了自己,華為的手機就好賣了,所以華為賣也沒廠商買他的,當年高通也經歷過的,後來高通自己不做手機,只做芯片,就是為了避免和手機廠商們直接競爭。


互聯網亂侃秀


我認為最大的原因還是不想拉低自己的身價,一臺mate30Pro6000多,你麒麟990賣給小米搞不好給你來個2999,誰還買mate30Pro,得不償失,聯發科就是個例子,每次發佈都想衝擊高端,魅族也給面子,確實奔著旗艦機的價格使勁呢,紅米一出千元機,你怕不怕,一提起來聯發科就全是山寨機在用,價格怎麼可能上的去,而且華為現在銷量這麼高自給自足都費勁,那還有貨給別人。


檸丶丶檬


說實話,華為的麒麟芯片就相當於華為終端手裡的一張王炸。壓箱底的殺手鐧。一個手機品牌,如果想賣的好,在高中低價位都有自己的明星機型,沒有自己的芯片是很容易被卡脖子的。有了自家的芯片,好比華為手機的麒麟芯片,三星手機的獵戶座處理器,蘋果手機的A系列處理器,這樣極不容易受人控制,還能提高自己品牌的影響力和價格的溢價能力。現在為什麼華為不外銷自己的手機處理器芯片呢?有這幾個原因,第一個是產能不夠,雖然華為是自主完成芯片的研發,但是卻並不具備生產芯片的能力,而是交給臺積電生產,這樣產能就屬於可控範圍比較小了。因此僅供華為自家使用,就已經捉襟見肘了。怎麼還會外賣呢。


Qinside


眾所周知,華為是咱們國家知名度非常高的一家公司,華為的強大不僅僅是在5G通信上面,還有手機芯片領域上,畢竟中國所有的手機制造廠商中只有華為能做出自己的高性能芯片。只是對於華為,相信大家都很好奇,華為的麒麟芯片這麼強,為什麼不賣給國內的手機廠商呢?

我們知道,目前全球只有5大手機芯片廠商,分別是高通驍龍、華為海思麒麟、蘋果A系列、三星獵戶座和聯發科。其中蘋果、三星和華為的芯片都是隻用於自家手機上,而聯發科又做不出高級芯片,也就是說,全球只有高通一家公司在出售高級芯片。那麼問題也就出現了,為什麼華為不出售自己的麒麟芯片呢?原因有2個,都很無奈。

第一是華為不能出售芯片,很是無奈,華為海思麒麟的芯片的確很強大,已經能對標高通驍龍的頂級芯片了。但你要知道的是,高通是華為極其重要的合作伙伴,華為海思麒麟芯片其實有用到很多高通的專利,就專利方向而言,不是華為不想,而是不能;而且除了專利以外,芯片的產能也有很大關係,畢竟全世界能生產芯片的公司也就那麼幾家,產能跟不上去,即便想賣也賣不出。

第二是華為壓根就沒有想過出售芯片。麒麟芯片已經成為了華為手機的一大賣點之一,如果將麒麟芯片賣個友商,會大大降低華為手機的競爭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華為害怕自己賣出去的芯片會像聯發科一樣,高級芯片被賣出中級甚至低級芯片的價格。綜合考慮之下,麒麟芯片只用於華為手機才是最好的選擇,而這個原因也很無奈,畢竟這是競爭。

華為麒麟芯片這麼強,為啥不賣給國內手機廠商呢?2個原因很無奈。如今麒麟芯片已經成為了華為的標誌之一,對於標誌性產品,華為不會輕易售賣,更何況其中還涉及合作商的專利。


二月禾l


高通一個旗艦芯片賺1000,華為一個麒麟990賺2000,賣給友商價格高了沒人買,價格低了自己也沒法賺2000了!所以乾脆不賣!


拉倒吧你個豬


關於這個問題華為消費者終端業務CEO餘承東近日正式回應了!餘承東表示,其實華為在猶豫,而且一直在討論!目前華為的芯片一直都是給自己使用的,但是可能會考慮把芯片賣給注入智能硬件等其他產業。


換言之,華為其實對於售賣麒麟芯片給其他手機廠商是有很大的顧慮的,而在智能硬件領域則可以避免華為手機與其他手機廠商之間的正面競爭!


我認為背地裡還有一個真實的原因:

華為不能出售芯片,很是無奈,華為海思麒麟的芯片的確很強大,已經能對標高通驍龍的頂級芯片了。但你要知道的是,高通是華為極其重要的合作伙伴,華為海思麒麟芯片其實有用到很多高通的專利,就專利方向而言,不是華為不想,而是不能;而且除了專利以外,芯片的產能也有很大關係,畢竟全世界能生產芯片的公司也就那麼幾家,產能跟不上去,即便想賣也賣不出。


畢竟華為好不容易在芯片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如今已經可以跟高通驍龍處理器相互抗衡,國內的其他手機廠商諸如小米,雖然有自己的澎湃芯片,但依舊主要還是靠高通、聯發科等廠商的芯片來供貨,對於OPPO和vivo來說更是如此。加之如今的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所以華為很難捨棄自身的優勢去幫助其他手機廠商發展。


而在IFA見面會上,餘承東還接受了媒體的採訪,針對提出的一旦未來華為無法使用ARM,麒麟芯片該如何應對的問題,餘承東也給出了自己的回應。他表示,現如今的華為依舊在繼續使用ARM,同時對於特定ARM架構獲得了永久授權,所以不用太擔心。


更加重要的是,餘承東表態,即便是未來華為無法使用ARM未來的新架構,華為也準備了自己的CPU,甚至華為的CPU也許表現更好。CPU、NPU都有備胎版本。換句話說,目前ARM公司雖然暫停了與華為部分業務的合作,但是對於華為的影響還是比較有限,一旦後續ARM的架構不能再用,華為還是有備用方案。因此,海思麒麟處理器並不會就此倒下!


綜合來看,華為目前還是比較難以把麒麟處理器售賣給其他手機廠商,好在華為也準備了備用的選項,如果ARM後續不與華為合作,麒麟處理器還是可以得以延續,對於華為來說,芯片或許就是未來華為手機最大的核心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