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恐艾怎麼辦?改變對艾滋病信息錯誤認識所帶來的災難化思維誤區

無論是在每週答疑當中,還是在老師一對一的諮詢當中,成都市恐艾干預中心郭海燕醫生都會發現恐友對艾滋病的恐懼起因各有不同,有的可能是因為某一次的高危或邊緣行為,有的可能甚至沒有任何性行為,就開始擔心、恐懼害怕。

郭老師經常會給恐友說的是,艾滋病並不是一個疑難雜症,儘管目前尚沒有徹底治癒的藥物,但是它的診斷卻是簡便容易的,通過檢測艾滋病抗體,就能確診,並不需要反覆諮詢各個專家,找尋各地醫院、疾控反覆檢查,就這麼一個簡單的慢性傳染性疾病,為何讓恐友們無法相信檢測結果,即便是多次、多家醫院檢查陰性,他們還是擺脫不了自身的恐懼與焦慮呢?

恐艾怎麼辦?改變對艾滋病信息錯誤認識所帶來的災難化思維誤區

網絡信息眾多 容易導致恐艾焦慮症

在和恐友做在線答疑或者一對一溝通的時候,可以發現其中有很多共同的問題,那就是他們對艾滋病有著嚴重的恐懼背後,災難化的思維模式,因為在他們心中艾滋病可能意味著非常可怕的結果,得病意味著人生的巨大災難,意味著個人、家庭所有未來的終結,所以對於他們來說,這個病是非常可怕的,是絕對不能得的,是萬復不劫的深淵,在這樣的思維下,他們關注每一點點可能,一點點跡象,過度的關注又會他們膽戰心驚,結果準確嗎?周圍的人是不是都有可能有異常,醫院會不會搞錯結果?抽血會不會沒有換針頭?是不是有人故意要傳染給我,是不是到處都可能存在艾滋病病毒的針等等,這一系列看似可笑的想法,對於很多恐友來說確實真實的感受,他們每天都生活在這樣的擔心當中。

曾有恐友回憶到自己對健康的態度,對疾病的擔心焦慮,其實是由來已久,特別是小時候家人對健康的過度關注,或者有親人的過早離世,都會讓恐友們有著對疾病的過度焦慮和恐懼。所以當自己發生了一些不安全的性行為,或者看到宣傳相關的艾滋病新聞之後,這種災難化的思維被激活,對艾滋病的恐懼被無限放大,於是看到別人穿著打扮不同,就開始擔心會不會是同性戀?看到有人碰了自己,就會想到是不是他故意拿針紮了自己,甚至在醫院檢查,又擔心護士會不會弄錯,導致反覆檢查不斷陷入恐懼的深淵。

恐艾怎麼辦?改變對艾滋病信息錯誤認識所帶來的災難化思維誤區

恐艾症患者常常表現的很無助

我們對一件事情的態度和看法和我們內心的信念有關,如果總是認為艾滋病是可怕的,是不能接受的災難,是深淵,那麼就會導致一系列的行為和看法出現偏差,出現過度的緊張焦慮,不停地懷疑,不停地檢測,反覆諮詢,甚至嚴重干擾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表現為強迫性思維的不斷增強。如果我們不能認識到這些恐懼和擔心是來源於我們自身的信念、自身的思維模式的偏差,而去想通過反覆詢問、反覆檢測來獲得安全感時,就只能離正確的方向越來越遠。

恐艾怎麼辦?改變對艾滋病信息錯誤認識所帶來的災難化思維誤區

網絡是恐艾症患者產生心魔的重要原因

儘管恐艾既是一件非常不愉快的體驗,但其實也是一個幫助我們看清自身思維模式的過程,成都市恐艾干預中心郭海燕醫生希望各位恐友及早從這樣的恐懼中意識到自身的思維缺陷,不要迷失在錯誤的方向當中,也希望大家能在中心各個老師的幫助下,採用正確的方式,找到我們恐懼背後的真正原因,找到屬於自己的脫恐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