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經緯內部Memo分享:AWS的沃爾瑪化

今天的文章來自於經緯中國合夥人熊飛,第三年參與加AWS Reinvent的總結memo中的一部分。從2013年起,熊飛開始在ToB方向花費了大量時間做研究和走一線。熊飛在開發者方向,主導和參與投資了七牛、PingCAP、GrowingIO、長亭科技、才雲等公司;另外在ToB領域,還包括太美醫療、北森、上上籤、蓋雅工場、震坤行、藥研社、一手等公司。

熊飛相信所有投資的超額收益來自於認知的不對稱。以下這個Memo因為是內部資料,所以可能還蠻垂直、深度和難懂的。但一如既往地,我們希望能分享我們所觀察到的行業趨勢下的獨特認知。以下,Enjoy:

2019年AWS大會概況

經緯內部Memo分享:AWS的沃爾瑪化

● AWS增速放緩,但繼續穩步增長:三季度90億美元收入;35%的年化增長率。

● 參會人數持續增長:達到6萬人的規模,這是三年前的3倍。

● 總的來說,AWS Reinvent依然是全球開發者的盛會。


一些觀點

一、遺憾的是,今年的乾貨變少了

● 新產品的重要性和令人期待程度,較往年看起來降低了。

往年的新產品Sagermaker(AI套件)、Aurora(分佈式關係型數據庫)等產品,都具有很強的話題性和期待度。今年發佈的產品主要是HPC和量子計算,在當下看來,我們認為新產品尚屬於計算領域比較小眾的賽道。

在我們看來,今年更多的新發布集中於系統性降低成本,諸如自研服務器的ARM芯片,以及自研GPU的推理芯片。我們相信隨著這些AWS自研芯片逐步大規模內部推廣,AWS成本將持續下降,並保持和競爭對手的成本比較優勢。

● 從今年的現場來看,在我們的觀察中,給AWS應用產品(數據庫、數據分析、AI套件)站臺的大企業數量顯著少於往年——表現在今年大企業最佳實踐的分享環節,僅為去年的一半左右,同時質量也低於預期。

在我們看來一個可能的原因是,AWS在繼續保持底層基礎設施優勢的同時,他們在應用層與應用層各個領先者的競爭格局開始出現位勢的調換。

今年,應用層的獨立第三方企業Databricks、Kafka、Sowflake的產品能力、口碑和影響力越來越強。而AWS產品線較長,受限於研發投入,其Keniss、Redshift等對應的Amazon自有產品越來越多競爭壓力。接下來,有技術能力的大公司選擇非AWS的第三方獨立企業產品,可能是一個漸進的必然趨勢。這裡就引出,我們對未來5-10年後,對AWS的大膽預測,即AWS的沃爾瑪化。

二、AWS的沃爾瑪化

● 一個比方:“沃爾瑪的烤雞”和“燒烤餐廳的烤雞”,是長期共存且獨立的兩個選擇。

沃爾瑪的烤雞可能賣4.99美元,不太好吃但量足便宜,是非常高性價比的選擇。燒烤餐廳的烤雞可能是24.99美元,價格高但是美味且環境優良,是“消費升級的選擇”,應用場景是讓自己吃頓好的以及朋友聚會等等。這麼看,兩種需求是長期共存且大概率不兼容的兩個選擇。

● AWS的應用產品就像是“沃爾瑪的烤雞”,獨立第三方的應用產品就像是“燒烤餐廳的烤雞”,也將是長期共存且獨立的兩個選擇。

AWS推出的應用產品如Redshift、Kenesis、Sagemaker,在單個產品的投入上都不夠多,且因為和AWS強綁定無法形成生態,往往在早期有很強的增長勢頭。但是當該市場逐步成為成熟市場,競爭開始充分時,產品和生態的短板開始凸顯,增長開始放緩。主動權開始被第三方獨立廠商獲得,比如Snowflake、Kafka、Databricks。

這時候,中小客戶或是對預算敏感的客戶,會傾向選擇AWS“性價比高一站式購買”的應用產品。而中大客戶或是對產品要求高的客戶,會傾向選擇第三方的應用產品,享受更加優秀的產品能力和生態。

● 一個未來可能會逐步被驗證的認知誤區在於:因為沃爾瑪人流量大而且量足便宜,沃爾瑪烤雞將壟斷整個烤雞市場。

人流量大且量足便宜,在基礎設施類產品(如存儲、計算等),是有絕對規模優勢和領先優勢的。因為這類產品是純標準品,大小企業的訴求是一致的。但是應用類產品是非標品,不同場景對不同產品的訴求點側重不同,大小企業的需求也會不同。所以一款高性價比的“烤雞”無法吃遍天下。

● 基於上面的假設,我們對於AWS接下來的發展格局做一些預測:

1)基礎設施:

AWS在基礎設施類產品會繼續保持難以撼動領先優勢。諸如雲主機、計算、資源等基礎設施類產品,受惠於規模效應和自研芯片等措施,AWS的成本越來越佔據絕對領先地位。

2)應用產品的分化:

A)對於中小企業或是價格敏感的客戶,AWS的應用產品因為“性價比高+一站式”,大概率能佔據長期優勢;

B)對於中大企業或是產品要求高的客戶,第三方應用產品因為其更加成熟和優秀的產品,以及更加豐富的生態,會逐漸奪取長期優勢。

經緯內部Memo分享:AWS的沃爾瑪化

△未來市場變化趨勢,手繪 BY 經緯熊飛


三、一個補充

再做個補充,我們感覺此時此刻也許正如彼時彼刻。20年前頂峰時期的微軟Windows與第三方應用Adobe及賽門鐵克的“競爭又共生態勢”,將非常類似接下來AWS和第三方獨立應用的競爭態勢。

當年在Windows最鼎盛的時候,也沒有把Adobe、賽門鐵克、Intuit等第三方應用商競爭下來。比如,因為產品和生態投入不夠,微軟一直沒有在圖像處理領域處於產品領先地位。所以對於用戶來說,如果對圖片處理要求要求不高,用Windows自帶圖片預覽或是畫圖就好。如果對圖片處理有更高要求,那麼必然將選擇Adobe的Photoshop。所以Windows的鼎盛時期,也是Adobe的股價鼎盛時期。Adobe、賽門鐵克、Intuit等一批第三方應用極為商業化成功的科技公司,也由此得以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四、一些對投資判斷的啟發

1)我們可以期待開發者相關第三方應用的繁榮。從上述分析看,隨著AWS、Azure、阿里雲、騰訊雲的持續強大,且規模效應不可阻擋的同時,第三方應用的機會不是更少,而是更繁榮。

2)和雲廠商堅決差異化。差異化的產品和更強的產品能力,同時堅決服務好產品能力要求更高的客戶,是開發者相關第三方應用公司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道路。

經緯內部Memo分享:AWS的沃爾瑪化

歷史總是反覆重演發生。

“對歷史看得多遠,就看得見多遠的未來。”——丘吉爾


作者 / 熊飛

熊飛的郵箱是:

[email protected]

歡迎各位開發者相關和雲計算從業人士聯繫他,與他認識交流。


也許你還想看:

經緯熊飛:投了6年B2B交易平臺,我們總結了它崛起的兩大要素

總值6萬億元的醫療產業鏈,有哪些新醫療服務的機會?

融資超過34600000000元,有11位創業者分享了他們的經驗

車好多執行總裁鄧康明:在戰役和生死間,形成統領千軍萬馬的信仰

曾鳴:容易賺的錢肯定是沒了,往後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


經緯內部Memo分享:AWS的沃爾瑪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