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巴基斯坦為了自保而聽之任之,還是會投靠大勢力?

我叫木辰子


這個問題非常不嚴謹:什麼叫“還是會投靠大勢力”?巴基斯坦哪天沒有投靠大勢力?何曾有過真正的獨立自主?

作為億萬人民耳熟能詳的巴鐵,巴基斯坦一直是東方大國最為親切的存在,兩國的友誼歷久彌新,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不過對於巴基斯坦而言,東方大國卻從來不是巴基斯坦的唯一,雖然國土面積超過了88萬平方公里,人口也接近2億,甚至擁有了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核武器,但巴基斯坦在國際社會依然是名副其實的小弟弟。

而沒有自立自強的強大實力,所以巴基斯坦只能投靠大國以保證萬事如意。

雖然南亞在國際政治版圖中的地位相當邊緣,但巴基斯坦卻更加兇險,因為它的北邊,是帝國墳場阿富汗。

雖說信仰真主安拉的巴基斯坦不會膈應家門口有座墳,但美國介意。

事實上,從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以來,美國的影響力就始終存在。

因為阿富汗直接威脅蘇聯腹心中亞,也就是所謂的世界島核心地區,因此美國對阿富汗從來都非常迷戀。

但能夠和阿富汗塔利班搭上線的,只有巴基斯坦。因為英國殖民者在阿富汗留下的“杜蘭線”問題,使得元首與阿富汗的普什圖尼斯坦成為巴基斯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阿富汗不承認現實的情況下,巴基斯坦通過支持塔利班將阿富汗攪個底朝天。

所以,美國和巴基斯坦天然親近,時至今日巴基斯坦在武器裝備大部分也來自於美國。

而除了作為打入阿富汗的跳板,遏制印度也成為美國對阿富汗的殷切希望。自二戰結束美蘇爭霸格局形成以來,佔據亞歐大陸核心地帶的蘇聯自內陸向海洋擴張,迫切需要拉攏印度實現其進軍印度洋的夢想。

而印度國父尼赫魯也對大國崛起一日千里的蘇聯速度深深折服,因此蘇印兩國從一開始就建立了牢不可破的駢頭關係。

這自然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再加上東方大國在1953年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輝煌勝利,1954年協調印度支那停戰,已經表現出強烈的崛起態勢,這更讓美國坐臥不安。

所以在1955年2月19日,美國主導在泰國首都曼谷成立了“東南亞條約組織”,這是北約的東方版本,巴基斯坦作為遏制蘇聯擴張的重要一環,自然也是東南亞條約組織的一員,而其他成員則包括了美國、英國、法國、菲律賓、泰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可以說,遏制印度已經不簡簡單單是巴基斯坦的事情,具備了反共產主義的“高度”。

但作為美國盟友的巴基斯坦並不開心,除了始終面臨著強鄰環伺的危險境地,周邊國家力量的此起彼伏也讓美國移情別戀,這讓巴基斯坦非常受傷。

更重要的是,由於巴基斯坦始終實力不強,這意味著在東方大國的實力也不斷膨脹後,巴基斯坦根本無法作為美國遏制蘇聯和東方大國的跳板。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開始成為美國心儀的對象。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再度慘敗後,美國也順勢和印度打得火熱,巴基斯坦開始成為美國的棄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巴基斯坦出現和東方大國成為志同道合的好兄弟。

對於貧窮弱小的巴基斯坦而言,和東方大國搞好關係無疑是更為睿智的選擇,一方面作為巴基斯坦凌國的東方大國能夠近水樓臺先得月,另一方面東方大國也是印度不共戴天的宿敵。

所以巴基斯坦和東方大國的關係迅速升溫,並在西方國家制裁東方大國的聯合國決議上,堅定地站在東方大國一側。

不過雖然美國狠狠的甩掉了巴基斯坦,但作為巴基斯坦的前任,美國仍舊沒有放棄做朋友的打算,特別是當東方大國與美國因抗蘇的共同目標進入蜜月期後,巴基斯坦再度和美國眉來眼去。

1979年,蘇軍大舉殺入阿富汗,收到了東方大國和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強烈反對,於是巴基斯坦再度成為抗蘇前線。

但畢竟美國依然始終和印度含情脈脈,這讓巴基斯坦始終無法和美國破鏡重圓。尤其是當蘇聯狼狽退出阿富汗,並在1991年解體之後,東方大國與美國再度分道揚鑣,巴基斯坦也再度和美國貌合神離。

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為染指中亞、遏制東方大國以及威脅伊朗,發起了旨在反恐的阿富汗戰爭,並再度將巴基斯坦視為美國的後勤基地。

而此時的巴基斯坦,除了和東方大國繼續搞好關係,畢竟地理區位擺在那裡,也和美國保持著距離,因為相比於東方大國,美國的牌更多,也更能影響甚至決定巴基斯坦的命運。

但巴基斯坦畢竟不敢全方位投靠美國,因為東方大國實力同樣不容小覷。而美國從遏制東方大國進軍印度洋的角度出發,是必然希望巴基斯坦能夠與美國重修舊好的,這使得巴基斯坦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窘境。

不過作為名副其實的擁核國家,雖然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只是針對印度,但同樣能保證巴基斯坦不重蹈烏克蘭的覆轍。

因此,巴基斯坦從未真正投靠任何一個大國,但卻和各大國保持了密切聯繫。而巴基斯坦的朋友圈,還有沙特阿拉伯、伊朗等穆斯林兄弟,畢竟巴基斯坦是第一擁核的伊斯蘭國家。

從一開始,巴基斯坦就是作為遏制印度和大國博弈場的存在,所以有價值的巴基斯坦即便不投靠大國,也必將是大國爭相拉攏的小夥伴。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個人觀點是巴基斯坦不會聽之任之 巴基斯坦有足夠的底氣來應對 基本上是王炸 無解 1核武保護 2東方大國 明確表態 經濟走廊的敵人就是東方大國的敵人 因為處於阿拉伯海的瓜達爾港口戰略意義重大 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發展戰略調整關鍵節點 所以東方大國為保護自己利益也不會坐視 當然 輕易不會出手 但萬不得已的情況下 武器支援和志願兵都會依次出現 所以印度千萬不要誤判 畢竟東方大國希望和平崛起



和平發展是主旋律


個人認為,巴基斯坦我們俗稱巴鐵,可想而知,與我們的關係還是非常友好的,這個國家還算是比較愛好和平的,他們根本就不想與印度發生戰爭,只是印度的貪心太重,總是覬覦克什米爾地區,對於巴基斯坦來講,當務之急是發展國內經濟,因為,近年來,巴鐵國內的經濟的確出現了一些問題,使得他們不得不向世界銀行貸款,所以,發展國內經濟,追求國內穩定,才是巴基斯坦當前急需解決的;


當前,巴基斯坦政府提出了多項經濟改革措施,比如,近期巴基斯坦政府 在國內首個科技大學成立典禮上公開表示,巴基斯坦政府希望通過合適的平臺,充分發揮年輕人的知識力量,將巴基斯坦打造成為一個知識創新型國家,阿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還表示,雖然當前政府的財政收入非常拮据,但政府將會持續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投入,這將成為今後一段時期,政府的首要任務;


實際上,巴基斯坦政府 還鼓勵在海外的巴基斯坦年輕人 回國創業,為此,總理伊姆蘭汗對海外青年講話,希望巴基斯坦的海外年輕人,致力投身於國家的經濟建設,並努力將巴基斯坦的經濟,帶入到更高的發展水平,這些都是巴基斯坦政府,為了改變當前國內經濟,鼓勵年輕人通過知識創新,改變巴基斯坦當前的經濟困局;


另外,巴基斯坦還有意擴大對外的朋友圈,與世界各主要的大國保持平衡友好關係,削弱印度在本地區的影響力,非常符合巴基斯坦當前的實際利益,比如,保持巴基斯坦與美國的友好關係,配合美國處理好阿富汗塔利班問題,避免讓美國徹底倒向印度一邊,不管從經濟角度上,還是從軍事角度上,都比較符合巴基斯坦的現實利益。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您的一個點贊!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小柳聊聊兵


巴基斯坦目前其實已經不錯了,可以左右逢源,在地緣政治上也算是獲利者。

只要維持這樣的平衡狀態,對巴基斯坦的政治和經濟發展就是最有利的。

說三個例子——

比如,巴基斯坦和美國的關係依然是軍事上的盟友。美國是巴基斯坦第一大軍火提供國,並且雙方在反恐、在情報合作上關係密切。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

再比如巴基斯坦和沙特以及伊朗這對“老對手”都能維持友好關係。沙特在瓜達爾港的投資,一下子就拿出近百億,而伊朗也在和巴基斯坦接近的時候,念念不忘雙方的天然氣管道合作。

同時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政府乃至塔利班都能說上話。這也是該國在本地區左右逢源的重要地位一個體現。也是包括美國和北約國家在內,對巴基斯坦在地區安全上很重視的原因。

以上幾個例子說明,巴基斯坦並沒有親美或者反美,也沒有親沙特或者親伊朗或者親塔利班,只是從本國具體利益出發來謀劃自己的外交。

這樣的相對平衡的外交,可以讓巴基斯坦八面玲瓏,可以獲得更多國際和地區上的話語權。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對這樣的外交還是積極採納的。

巴基斯坦面臨的最大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內部經濟形勢太差,一個是鄰居印度處於壓倒性的威脅。

以上的外交政策,都是服務於這兩個目的的。

巴基斯坦GDP總量是印度的八分之一左右,增長率相當於印度一半左右,所以和印度的經濟規模相比,是在拉大的。

同時該國債務比較多,國內問題不少,這都制約了該國政府的施政能力。

因此巴基斯坦和美國和沙特之間維持友好關係,從經濟角度上能獲利頗豐。

比如沙特給該國的投資和援助,相當於解了燃眉之急。這就是伊姆蘭·汗去年上任以來,第一個訪問沙特,一個月後又去當地參加投資大會的原因。

另外和美國維持友好關係,協助美國處理阿富汗問題,也有助於削弱印度對本地區的影響,同時對印度對巴基斯坦施壓也會獲得更大的支持。

還是那句話,巴基斯坦目前平衡外交,基本上符合他們的利益出發點,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木春山談天下


巴基斯坦雖然不如印度,經濟上不如印度,人口上不如印度,領土面積上不如印度,軍事上也不如印度,但是在國際上,巴基斯坦混得也不差,還沒有到被印度碾壓的地步,巴基斯坦有靠山!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可以叫“清真之國”,也可以叫“聖潔的土地”。巴基斯坦以信奉伊斯蘭教為主,巴基斯坦95%的人都是信奉伊斯蘭教。巴基斯坦沒有獨立建國之前,和印度是一個國家,都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1947年,根據“蒙巴頓方案”,印巴分治,巴基斯坦獨立為英國聯邦的一個自治省,直到1956年3月23日,才建立現在的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印巴分治之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就是一對冤家,打過三次大規模的戰爭,小規模的軍事摩擦一直沒有停止過。印巴分治之後,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有屬於自己的靠山,印度的靠山是蘇聯,和蘇聯的關係好。蘇聯解體之後,印度和俄羅斯關係好,印度每年都要購買俄羅斯幾十億美元的軍火,購買俄羅斯無數的石油,給俄羅斯送去不少經濟利益。

印度有靠山,巴基斯坦也有靠山,巴基斯坦的靠山是美國,巴基斯坦的很多軍火都來自美國。不過,世界格局發生了變化,美國開始拉攏印度,和俄羅斯搶印度,對巴基斯坦的支持變少了。巴基斯坦很幸運,還有一個鄰居,鄰居非常強大,鄰居一直都在經濟上、軍事上支持著巴基斯坦,還建立經濟走廊,幫助巴基斯坦發展經濟。

論實力,巴基斯坦的國際地位不如印度,印度這些年在國際上非常受歡迎,俄羅斯的座上賓,歐盟的座上賓,美國的座上賓,但是巴基斯坦也不差,巴基斯坦和印度一樣,是核武器擁有國,只要有核武,窮點沒什麼,核武會讓任何一個國家害怕,核武可以自保,這就是印度幾十年沒有統治克什米爾地區的原因,因為印度一旦逼急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就會從洞中拉出核武來對付印度,印度才不敢欺人太甚!

在外交上,巴基斯坦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會投靠誰,但是巴基斯坦會和對巴基斯坦發展有利的國家做朋友,誰能給巴基斯坦帶來好處,誰能幫巴基斯坦對付印度,巴基斯坦就會和誰當朋友,利字當頭!

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這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是這樣,沒有鐵閨蜜一說,沒有鐵桿盟友一說,只有自己國家的軍事強大、經濟強大,才不會被欺負!


老鱷魚觀天下


巴基斯坦是愛好和平的國家,無意與印度發生戰爭,儘可能搞好本國的經濟是當前的首要任務。近年來巴基斯坦經濟出現了問題,不得不向世界銀行貸款,鑑於此,現階段巴基斯坦主要的方向是求得國內穩定,確保境內團結與統一,致力於發展國家經濟。但印度作為外部壓力一直存在,以此同時也面臨著內部壓力,國內勢力比較強大的反對派希望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下臺。

目前巴基斯坦總理提出了很多經濟發展措施,最近在位於國立科技大學首個科技園成立典禮上表示,巴基斯坦政府決心通過在合適的平臺上允許發揮年輕人的力量,將巴基斯坦轉變為知識型的創新國家,儘管現在巴基斯坦財政收入非常拮据,但是伊姆蘭汗表示要增加對技術創新的預算,這將成為巴基斯坦以後的首要任務,國防科技大學的科技園容納了農業,衛生,汽車和智能技術等公司,為初創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以後巴基斯坦政府將會引進更多的技術,是巴基斯坦的年輕人參與創新,八聯邦科技部長表示,政府未來在10年內將會在醫藥,食品安全等領域擴展生物技術。

同時巴基斯坦也鼓勵在海外的巴基斯坦年輕人回國為國效力,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表示希望巴基斯坦的海外青年向印度和我國的青年一樣,努力投身國家建設,把巴基斯坦的經濟帶入到更高的水平。

巴基斯坦在未來還會發展軍事科技,最近在迪拜航展上,巴基斯坦展出了多款戰機,現在巴基斯坦的防衛收入出口已經超過2億美元,以後這一數字將會繼續增加,巴基斯坦希望能夠通過對軍事科技的研發,帶動本國先進裝備的製造,巴基斯坦現在已經有了jf-17戰鬥機,同時提出了第5代機的模型,雖然巴基斯坦不具備製造第5代戰機的風洞實驗條件,但是會和其他國家合作,共同開發屬於自己的第5代戰機。可以說巴基斯坦在經濟上的潛力要比印度要大,現在印度經濟可以說是一團糟,導致北方地區非常不安定,印度最近還通過了公民身份法案,導致印度國內的伊斯蘭教派在遊行示威,形成了一種一種族歧視。所以巴基斯坦最好的方式還是要發展經濟,從而增加北方地區的向心力。


江淮聖手


是不可能的!巴基斯坦與印度的世仇根源不僅僅是政治上的對立分歧,更是宗教群體信仰的鬥爭。從根源上,這種矛盾和敵對難以調和。自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至今,印度一直仰仗地廣人多、資源豐富、經濟佔優來屢屢壓制巴基斯坦,奈何國力不濟,巴基斯坦反擊的時候遠沒有忍的時候多。但這並不代表巴基斯坦會對印度的所有行為聽之任之,更不會輕易改變國家戰略決策。

首先看看那歷次印巴戰爭的開端及結束。

第一次印巴戰爭源於克什米爾問題,引起戰爭的原因就是《蒙巴頓方案》,該方案規定由克什米爾人民自主選擇願意歸屬哪一方或者獨立。但印度在分治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議會通過決議,對外宣佈該地屬於印度。矛盾因此而生,不久戰爭打響,雙方交戰激烈,雙方犧牲巨大,穆斯林士兵和印度教徒們的仇恨從此難以化解。這次戰爭由於巴基斯坦不夠重視,起初只動用了穆斯林武裝部隊,沒有動用正規部隊。知道後來形式不妙時才出動正規軍,但已經錯過最好戰機。使得戰場主動權為印度所有。後來在聯合國的調停下結束。

第二次印巴戰爭,延續克什米爾問題爭議。這次巴基斯坦發動對印度的“大滿貫行動”,巴基斯坦的空軍發揮極為出色。先是在與印度空軍的較量中,以6架F-86、1架F-104和1架B-57轟炸機的損失換回擊落摧毀印軍共54架戰機。後是在巴基斯坦反擊印度大軍深入巴方領地的戰爭中,發揮空中掩護的巨大作用,使得巴基斯坦在這次大戰中大勝印度。第二次印巴戰爭也是在聯合國的調停下結束。

第三次印巴戰爭,戰爭依然是克什米爾問題引起。這次戰爭起因是印度在東巴基斯坦的動亂,趁機與蘇聯結盟。利用蘇聯牽制巴基斯坦的盟友美、中兩國,集結大規模部隊對東巴基斯坦發動突然襲擊。成功佔領該地區並扶植該地區的自治政府。東巴基斯坦由此分裂脫離,成為孟加拉國。隨後巴基斯坦發動空前反擊,印度也發出空前的戰爭野心,由於力量懸殊,巴基斯坦在這次戰爭中十分被動,最後不得不求助中美和聯合國出面調停戰爭。

印巴國力差距越來越大,巴基斯坦需要外部經濟支援力量,從這個角度來說,巴基斯坦需要“依靠”一個強大的經濟體。

第三次印巴戰爭後,雙方總體保持著大的和平局面,局部軍事衝突交火屢見不鮮。印度相比於巴基斯坦,地廣人多,資源豐富,社會治安環境總體上優於巴基斯坦。這使得印度的經濟發展環境和基礎條件都佔據上風。面臨這一不利的局面,巴基斯坦也不斷的想努力改善國內治安狀況,為經濟發展提供安全環境。無奈巴基斯坦國情複雜、政治的變化和社會體制的進步速度並不太理想,這種狀況令外部資本擔憂,大量外資對投資巴基斯坦持謹慎態度,巴基斯坦的發展極為緩慢,與印度的快速發展比起來倍感壓力。

巴基斯坦急於渴望有大量外部資本入境投資,帶動並改善本國發展環境。但是,現實很殘酷,目前,除了巴“東方鄰居”有大量投資以外,其它各國在巴投資力量很有限。與“鄰居”合作的“經濟走廊”是一個重要項目。這個項目發展好了,就如同一個強大的經濟磁場,未來會吸引更多資本進入巴基斯坦。那時,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必將蒸蒸日上,進入快車道。

快速的經濟發展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政府的滿意度和支持度就會高,巴基斯坦的政治就會更穩定。另外,國力快速增強,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國民自豪感也會增強,犯罪率會降低。特別是類似於盜竊、搶劫、綁架、涉恐活動的犯罪會大幅減少,整個社會的治安狀況日益改善。治安的改善又利於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如此說來,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把巴基斯坦帶進一個國家進步的良性循環時代。


小貓視野


巴基斯坦地處南亞地區最西部,又是個伊斯蘭屬性的多民族、區域特徵明顯的國家,1947年獨立至今,其國家凝聚力更多在於宗教一致性和抵抗更大的對手印度,除此之外,還有落後,制度架構是英式議會民主制,實踐不及印度,文官軍人交替,黨派家族政治色彩,社會結構陳舊,觀念滯後使得國家發展遠遠落後於印度。

幾次印巴戰爭之後,兩國在上世紀末同時跨越核門檻,使得兩國敵對中互有忌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規模“熱戰”。

2019年兩國矛盾因印度欲將印控克什米爾由“自治”改為中央直轄再次激化,該時間節點下審視印巴,巴基斯坦國力和外部支持度均遠落後於印度。在此背景下巴基斯坦如何選擇?它有大勢力投靠嗎?

回答是選擇的主動權不在巴方,它只能被動應對印度,以不惜一戰的勇氣和謀略止戰。印度出牌佔先,巴方只能見招拆招。

它能投靠誰能呢?命中註定它有三大“朋友”:沙特很慷慨,如今也不願得罪印度;美國很勢力,如今的阿富汗事務巴重要性大大降低,美國又有要倚重印度實現“印太戰略”,所以巴鐵沒法指望美國;東方大國堅定支持巴鐵,卻也不能把印度推向另一陣營;至於俄羅斯,巴更不能投靠。數來算去,巴只能在周邊騰挪,與伊朗保持相對密切關係以“取暖”。因為大勢力接納巴等於敵對印,沒了迴旋餘地,大國不會犯傻的。

西方媒體稱巴基斯坦政治生活和國家命運離不開三個A:真主、軍隊、美國,切中要害……


ruixuezhaofeng


巴基斯坦是用伊朗人對陣美國以色列的方式方法解決印巴斗陣。假如敘利亞地區的戰爭弱化或結速亦有在印巴這個地區產生新的亂點戰爭只是此處的長久大小難測。因為雙方均有核彈。


李承岱


不要天天叫巴鐵巴鐵,別人也不是苕被忽悠,都是把國家利益放在笫一位的,如果利益沒了,你看試試,這種事已前多的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