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有的上市公司一直虧損,股票還一直漲?

野火柴人


這種情況在國內是很多的,可以看出來國內的投機氛圍還是很重的,公司一直虧損,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股票的價值其實也不能光看基本面,還要看對未來的憧憬,上市公司一直虧損,股價卻逆勢上漲都有哪些情況?

第一就是題材的炒作

這種股票現在滿市場都是,短線的炒作就是炒情緒和題材,如果情緒起來了,再差的業績,也不會阻擋炒作的情緒,只要有大資金點火,拉幾個漲停翻倍的概率都是很大的,但是現在監管的原因,這類股的風險還是很大的。

第二就是行業見底,業績反轉的股

這類股由於行業的原因,很多版塊內的股票業績都成下降趨勢,這不是因為公司經營不好,是整個行業出現了拐點,這類公司要反轉除了看基本面,最典型的就是大股東的增持,大股東才是最瞭解公司的人,業績的表現肯定是減虧,但是股價明顯的有資金吸籌,這些資金不是大股東的資金,而是機構建倉的資金,雖然公司虧錢,但是股價見底,明顯的溫和放量,成上升趨勢。

第三就是公司內部的問題最典型的商譽減值

很多上市公司都會併購重組,等到併購的這些企業兌現業績的時候有些是完不成的,那麼這個時候就會有商譽,如果看報表的話,商譽高的企業業績都是不確定性很強的,但是主營業務可能會是增長的,業績公告一出來,都是虧損的,除去商譽看主營的話,公司沒有什麼變化,還是有發展潛力的,但是一看季報就是暴虧,短期來看股價會有幾天的暴跌,這是利空也是一次洗盤,這個時候如果併購的公司突然業績增加,那麼股價也會是上漲的,但是在報表裡是減虧的,這是因為裡面還是有看好公司的資金,但是這些資金被套,藉助一些小利好來自救或者降低成本。

無論哪種虧損的企業都是有原因的,我們既然做股票就要看清楚原因,股市中有一部分人賺的就是認知差的錢,當年最典型的就是重啤研究疫苗失敗,股價連續的暴跌,徐翔卻看到了業績沒有變化,暴跌是因為羊群效應帶來的短期暴利機會,後來情緒修復的時候,股價又漲了回來,所以想賺大錢的人,都要有獨立的判斷。


投資新勢力


如果你經常觀察股市的話,你就會發現這並不是一種奇怪的現象。如果把上市公司看成是一個物品,比如說,上市公司是一輛車,如果一直虧損的話,可以看成是一輛破車,而且性能也不怎麼好。

可是,這與它最終運行的好壞還是沒有必然聯繫,如果有的人處於一種情懷,偏偏就喜歡上了這輛車,而且還有可能帶到沙漠上去參賽,在沙塵滾滾中沒準還得了個大獎,這都是有可能的。

總之,股市的運行有自己的行動軌跡,好的基本面有可能會導致股價上漲但不是必然,有可能一條消息會突然導致股價大跌,也會突然導致股價飛速上漲,股價的上漲關鍵在於有資金推動,只要有人喜歡上它,拿錢砸它,長莊也好,短莊也好,遊資也好,股價就會上漲。

其實現實當中其它的例子也不在少數,好比是一個沒有演技的明星,只要有人捧它,它就有可能成為一個極為耀眼的明星。雖然沒有一個拿的出手的角色和演技,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大家都掙到錢了!虧的是像小散一樣的粉絲,把奶粉錢購買了電影票,走出電影院時一臉不悅!其實股民更多的不是關注工具,而是行為本身。






交易與感悟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代表性。

有些上市公司,業績很差,甚至虧損,但是股價卻不低,甚至還出現連續大漲的走勢,這正常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我可以告訴你,在A股市場中,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在A股市場,小盤股總是受到資金的追捧。相比那些流通盤動輒幾十個億股的大盤股來說,幾千萬流通盤的小盤股,更容易在資金的推動下走強。而散戶又喜歡追漲殺跌,看到強勢股出現,就會紛紛追入,在主力資金的帶領下,不斷走高。


這些個股,可能業績並不怎麼樣,淨利潤大幅下降,甚至虧損,但是對股價影響也許並不大,股價並不受多大影響。因為把業績做虧損之後,第二年才有機會不虧損,我只能說到這裡了,大家都能懂的。

另外,虧損不可怕,虧損可能就有重組的機會,尤其是小盤股,一旦有了重組概念,或者抓住了某個題材,比如介入某個領域,別管最後是否介入了,是否成功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題材的配合,股價就能炒作一下!

但是,作為上市公司,沒有業績的支撐,股價不可能總是高高在上。

一個沒有價值的公司,其股票的價格可能短期被炒作,但是隨著近年來市場的不斷規範,投資者風險意識的提高,市場資金已經逐漸對那些績差股失去偏好,更多的向業績較好,增長潛力較大的股票靠近。好的股票,才 有其成長的價值,才有價格的不斷走高,業績才是真正支撐股價的最基礎最根本的條件。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和啟發。


禪壹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個疑惑,上市公司業績這麼差,怎麼股價還在一直漲?

實際上,我們應該有兩個重新的認識:一是股價和業績有聯繫,但沒有絕對的聯繫。二是股價受到很多因素影響,而大多時候需要一些想象力,需要一些股故事,就是所謂的炒預期。

首先,長期股價和基本面關係較大,但階段性的,業績並非是股價漲跌核心因素。很多長期向好的標的是需要基本面的支撐的,這個毫無疑問,但是階段性的表現,有很多因素可以引發的。



其次,業績比較差股價還在漲,因素是很多的。一方面具備一定的題材。比如隸屬5G概念,而一段時間板塊炒作厲害,那麼也很有可能水漲船高股價上漲。另一方面有資金的強推。比如有些莊家,尤其是強莊,那麼股價完全就是由資金推進的。再有,比如遇到利好刺激。政策利好,消息提振,或者是關聯等等,都可能讓股價一段時期連續走強。


不過,對於投資者而言,還是要適當的區別一下。假如是價值投資,那麼還是應該注重基本面。而如果短線投機行為,那就多注意題材屬性或者是資金等行為。


郭一鳴


上市 公司虧損,但股票一直在漲,原因有以下幾種:一是該上市公司的股票中有莊家入駐,雖然知道該公司業績差,但是不希望股價跌得太慘,因為莊家的資金者在裡面,需要對自己進行生產自救。


二是有些上市公司雖然虧損,但股價卻跌得很低,屬於低價股,這獲得了炒低價股投資者的青睞,很多人在想,反正已經虧成這樣子了,説不定明天就扭虧了呢,所以買這類股票的人多。


三是上市公司一直在虧損,股價也很高,但是股民還會來購買,因為萬一上市公司傳出被 併購重組的好消息,那股價豈不是要飛上天了,現在的虧損又算得了什麼?


四是上市公司雖然虧損,但是大股東要想生產自救,想要早點拋掉籌碼高位兌現,所以大股東會去把上市 公司炒高之後,再從高位出貨。所以,上市 公司雖然一直在虧損,但股票還是被大股東用資金不斷推升上去。但這類股票的風險太大。


不執著財經


股市的常識,是上市公司基本面決定股價,這意味著,只有上市公司賺到更多錢,股價才有繼續上漲的動力。但是也會出現一些特例,上市公司一直虧損,股票卻一直在漲,這主要是投資者看好公司未來的預期或資金炒作兩方面的因素,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找到股票上漲的深層次邏輯,才能搞清這個問題。

一、公司虧損,但有良好預期

雖然說這類公司目前是虧損的,但是因為公司所處的行業具有良好的成長前景,並且公司在行業內有明顯的競爭力,使得投資者看好公司的未來,因而目前業績虧損並不能反應公司的真實價值。

這類公司,一般是現金流穩定的科技類公司,前期需要投入較多資金,比如需要進行持續的研發,暫時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公司自然是一直虧損,但是一旦未來公司技術研發成功後,為投資者帶來的回報就是巨大的。

所以這類公司即便業績虧損,還是有投資者看好,他們看好的是公司的技術實力,因此不斷買入並持有,推動股票會一直漲,比如很多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研發的公司,像美國的特斯達公司,人造肉研發的Beyond Meat公司等,即是如此。

再比如互聯網類的公司,前期需要持續投入搶佔市場,同樣會造成持續的虧損,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公司可以獲得不斷的融資,保證業務規模的擴大,機構依然會看好未來公司扭虧為盈,股價也會上漲。比如以前的京東,還有美國虧了20年的亞馬遜,比如美團點評、拼多多等,也是一直虧損,但股價一直漲。

二、業績不佳,資金炒作

這種情況和前一種有很大的區別,這些虧損公司並沒有什麼美好的前景,而只是依賴資金的炒作驅動,比如有大資金看好這隻股票的某個題材,本身公司又是一隻小盤股,大資金可以利用資金優勢建倉,然後拉抬股價,吸引散戶跟風,同樣可以推動股價不斷上漲。

再比如,有些業績一直虧損的股票,它本身已經沒有什麼實際的業務在開展了,只有一個空殼,這時候市場反而會認為可能會有其他公司利用它來實現“借殼”上市,然後一些市場的傳聞配合,同樣可以把股價漲高。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僅依賴於資金炒作的虧損股,上漲都只是階段性的,當大資金賺到錢之後就會撤離,股價就會見頂下跌,最終價值迴歸,從哪裡漲起來又跌回哪裡去,讓無數追高的散戶被套牢,需要注意風險。

總結:

對於業績虧損而一直上漲的股票,應該具體來看上漲的原因。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麼有些公司是值得投資的,比如當初的阿里巴巴和騰訊都是虧損的,現在成為我國第一大和第二大互聯網公司;但是對於第二類純炒作來說,則一定要注意風險,因為所有炒作最後都是一地雞毛。


財經宋建文


這個問題涉及到了股票坐莊的問題。

潤希哥只說大實話。

我們說主力要操作一隻股票,必然會選擇關注度低,市值小,並且容易拉昇的公司。我們接下來具體的分析一下。

首先,上市公司的業績一直出現虧損,所以在大部分時間裡他的股價一定是下跌的。尤其是經歷了熊市以後,基本上就沒有散戶敢碰這些股票,這些股票就成為了垃圾股,它的流通股就很少,流動性變得很差。正是因為流通股的減少,他的對手盤或者是老莊都紛紛撤出,有先見之明的散戶早已止損。那麼這個時候主力去做拉昇的話是很容易的。

其次,業績一直虧損的公司,它的利空消息一定是非常多的,當一些散戶小白看到這些消息的時候都會感到害怕,因此會選擇割肉。這樣的話正中了主力的下懷,他們會收集廉價的籌碼,為後期拉昇做準備。

最後,很多虧損的上市公司股票,他們的市值已經非常小了,也就是說價格非常的便宜,主力在拉動這些股票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很大的成本,也就是不需要很多的錢,這樣就變相的減少了主力拉昇時所費的力氣。

總結一下,雖然有的公司業績一直在虧損,但是股票有的時候卻瘋狂上漲。我們要明白這只是莊家或者主力做的陷阱,我們寧可放棄垃圾股瘋狂的大漲,也要預防背後的風險。因為在股市裡,風險控制永遠是第一位的,即使你賺的再多,不懂得風險控制的話也會再虧回去。當我們遇到這種股票的時候,儘量不去參與,即便參與的話一定要用一成倉位去參與,做到快進快出才能規避風險,賺取適當的利潤。


潤希哥


溯源認為: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上漲和業績的增減有一定的相關性,但並非線性思維式業績增加,股價上漲,業績減少股價就下跌。果如此的話,那投資股票可就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情。業績只是股價上漲的眾多因子中比較重要的一個而已,換言之,股票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在股票上漲中的驅動權重無法量化。歸納起來,有以下原因導致上市公司虧損,但股價反而一直上漲?



下跌越多,上漲越兇悍


虧損股通常會隨著虧損消息的公佈走出一波無底線的下跌,下跌的空間超出市場最樂觀的預測。下跌越多,其上漲的空間就相對越大。其次,虧損股的不斷下跌,其絕對股價只會越來越低,很多個股跌到一位數的價格,即使股價翻倍也不會太過高調,不會引起全市場參與者熱捧,顯然更容易上漲。第三,絕對價格較低,其所需要撬動股價上揚的資金相對較少,這真好符合市場上活躍資金之心意。



舉例來看:貴州茅臺現價1156元,翻倍就達到2312元,但反觀今年年初京東方A從2元多起步,翻倍之後股價也僅4.58元,給參與者和跟風者的心裡衝擊不一樣。



審核制下,殼資源還具有一定價值


我國股票市場目前實行的是審核制,而非註冊制。所謂審核制即企業IPO,要通過管理層的審核,審核的重心在於對公司財務真實性的擔心;對公司業績大幅下降的擔心;對歷史問題合法性的擔心;對上市後經營穩定性的擔心;對信息披露質量的擔心等。所以在中國IPO一不小心就需要很長的時間,從提交材料到上市的時間三四年的比比皆是。


而國內的企業家大部分是比較短視,鼠目寸光,有些更是赤裸裸的表明就是上市圈錢,而經濟的發展和政策的風口總是有階段性和時間性,如果按照正常程序,那企業上市之後風口早過了,黃花菜都涼了。例如前兩年的獨角獸,現在誰還知道什麼獨角獸概念喃。於是擬上市企業就變通借殼上市,推升了虧損股的股價上行。例如前公募一哥王亞偉先生曾經重倉的中源協和借殼ST玉源上司,消息前漲一波,重組後再來一波,股價前後走出了4年單邊上漲。



困境反轉型公司


任何企業的發展和整體經濟走勢一樣,都存在一個週期的制約。困境反轉型投資是彼得林奇經常使用的模式,常常也是十倍牛股誕生地。通常可以分為週期性困境、經營戰略失誤困境、產品型困境和偶發性的困境。在這些困境中,公司管理層積極進取,而市場願意給予其信任,相信其能夠走出困境。


(1)週期性困境公司:以鋼鐵、有色等週期類股票為主,因為行業具有周期性,這類公司的困境反轉主要受政策的推動,如果出現巨大的利好政策,從而幫助公司走出下行週期,上漲的力度會很大。例如2015年的方大炭素,後來受到鋼鐵行業的政策影響,業績突飛猛進,但是2015年扣非虧損0.0443元


(2)經營性困境公司:這類公司因為戰略的決策失誤或者是行業格局原因,會導致公司經營出現困難,不管是利潤還是現金流都會比較差,股價也會伴隨一路下跌,如果公司調整戰略或者行業經過整合後形成比較穩定的行業格局,那麼股價就會隨之反轉,出現”戴維斯雙擊“。例如當前的拼多多,如果度過當下,或許就是未來的淘寶天貓。


(3)產品困境公司:主要是某一款產品定位錯誤,導致階段性業績下滑,例如騰訊,最近兩年手游下滑厲害,股價有所下跌,但是和平精英獲得版號後,幾款皮膚上線,股價分分鐘上漲。


(4)偶發性困境:這類公司主要指意外事件打擊,但是公司整體經營質量因時間打壓,反而提升一個臺階。例如伊利股份受三聚氰胺影響,2013年白酒行業整體受事件打壓,那時如果深度研究公司,基本面沒有發生質變,其實是最好的入場時間。


無理由上漲,直白點就是資金高興


並非所有的股票上漲都需要理由,在A股市場,很大程度上股票的上漲是由情緒和資金的一時興起所致,特別的短線遊資。而這些活躍資金很會為股價上漲尋找高大上的理由,一大批吹鼓手隨時待命,要什麼文章、研報隨要隨寫,資金加媒體吶喊助威,股價很容易就扶搖直上。例如冀東裝備,2015、2016和2017年三年時間扣非EPS均為負,但是雄安新區成為龍頭,其實深入分析雄安新區和該股關聯並不高,只有一個解釋,資金喜歡、高興願意拉昇。



總之:理論上講,價格圍繞著價值波動這沒毛病,但要考慮我們市場投資結構,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整個市場的投資理念和價值觀還需進一步的昇華沉澱,要綜合看待個股的上漲,才能比較準確是把握市場,不能機械照搬所謂的價值投資!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舉幾個例子,一個是拼多多,一個是亞馬遜,一直在虧,股票還是一直漲。

拼多多一直在虧錢,是因為一直在搞補貼,狂燒錢,但是用戶在增多啊,拼多多Q3顯示,年活躍買家數達5.363億。緊追阿里6.93億,早就超過了京東3.344億。要知道阿里多少年,拼多多才多少年。這恐怖的增長率,現在不賺錢,不代表以後不賺錢啊。

亞馬遜在虧錢,那是他一直在往雲服務,電子閱讀器裡面砸錢,甚至搞火箭發射,掙的錢都用去投資未來的。但可以說雖然現在亞馬遜是虧損的,但未來十年、二十年,當所有鄰域一起爆發的時候,貝索斯賺錢錢是現在的百倍,甚至是千倍。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公司一直在虧損,但還有很多投資人願意投資它的原因。

投資不是隻有賺錢才可以投資,如果一家股票一直在漲,證明這家公司正在發展壯大,值得信任,大家能看到賺錢的希望,跟願意買這支股票。包括當年的阿里、京東、美團等等,都是這麼過來的。

但是也不排除,有些股票裡有抄的成分,甚至是某些資金單方面的推動,所以在股市上做交易,基本面必須關注,畢竟我們是投資者,不是投機者。


華埔商學院


上市公司一直虧損,股票還一直漲,這種現象確實存在。股票價格和公司財務狀況、經營能力、行業因素、整體經濟環境、市場資金量、心理情緒等很多因素相關,並不是虧損的公司股票就一文不值,也並不是虧損的公司股票就不能漲。

為了便於理解,我舉個實際例子來說明吧:

你和你朋友A計劃在小區門口開個麵包店,總共需要啟動資金20萬元。這個時候,你們需要發行兩份股票來籌集資金,你和A各認購一份,每人10萬元。你們認購過後,還沒有做任何事情的情況下,你們的股份價格等於股票賬面價值就是10萬元。

於是你們開始籌備各項開業事宜,搞裝修、買麵包設備、招聘師傅和店員......,經過兩個月緊鑼密鼓的工作,店鋪已經達到可以開業的狀態,你們算下賬,已經花去了15萬元,但一分錢收入都還沒有,更不用說利潤了。

但這個時候,你們共同的朋友B知道了你們要在小區門口開面包店的事情,他覺得你們這個小區大、小朋友多,開面包店肯定能賺大錢,於是他也想投資加入你們。你們一商量,決定讓他出12萬元獲得一份股份,其中多出的兩萬元你和A分了。這時候你們總共是3份股份,你和A、B,為什麼B獲得同樣多的股份要比你們多出2萬元呢? 這是對你們前期付出的一種回報,包括你們的戰略眼光、前期投資承擔的風險、在兩個月把店鋪做到可開業狀態的成果的回報。

於是,你們開業了!做了1個月,你們月底結賬,發現共賣出10000個麵包,合計5萬元收入,毛利2萬元,扣除店鋪租金和雜費1萬元,麵包師傅和兩個店員工資共計2萬元,還倒虧1萬元。這時候你們的朋友C也知道了,他也要求投資加入你們。而由於第一個月就虧了,B這時候發生了動搖,想轉讓自己的股份退出。C和B商量把B的股份轉讓給C,但是圍繞轉讓價格發生了激烈的爭論。C說:你們都虧了一個月了,股份轉讓價格應該便宜點。B說:我們已經投入那麼多,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況且,這第一個月虧損很正常,任何行業剛開業都難盈利,我們這裡第一個月虧損主要是小區住戶很多還不知道這裡有個麵包店,銷售不達預期,等知道的人多了,銷售上來了,會賺大錢的;況且,我們就算賬面虧了點點,但是我們這個門面現在如果轉手的話,連設備帶店鋪轉手費能收回35萬元,就算馬上關門都不會虧錢。最後他們以13萬元的價格成交,B還賺了1萬元。B通過描述預期和保底價值(類似於淨資產)分析讓C願意多出1萬元購買這份股票。

第二個月,果然更多住戶知道了小區門口開了個麵包店,銷售比第一個月轉好了,總共賣了12000個麵包,合計6萬元收入,毛利2.4萬元,扣除店鋪租金和雜費1.1萬元,三人工資2萬元,還虧7000元,比第一個月少虧3000元。

第三個月,你們做了點宣傳,小區住戶基本都知道了。當月賣了15000個麵包,合計收入7.5萬元,毛利3萬元,各項成本費用合計3.2萬元,還虧損2000元,比第一個月少虧8000元。你們一合計,這小區入住人口越來越多,年輕人越來越喜歡吃麵包當早餐,而且你們未來還可以增加蛋糕等高毛利品種,可以上美團給周邊小區配送擴大業務覆蓋面,雖然現在還虧一點點,但你們相信自己一定會賺到錢的。這時你們的朋友D也想投資加入你們,你們一商量,決定讓他再投資15萬元才可以獲得一份股份。D也知道這個麵包店位置好,而且相信你們這個三人團隊非常棒未來可以賺更多錢,覺得這樣的價錢很合理,於是同意出15萬元獲得一份股份。

......

你看,投資並不是只有賺錢才可以投資,投資是投資預期,如果一隻股票對應的公司正在發展壯大、值得信任,大家能看得到賺錢的希望,都是願意出更高的價錢買它的股票的,股價自然就會上漲。不信你看看當年的阿里巴巴、京東,現在的美團、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等等,都是在沒有盈利的情況下,股票價格卻不斷上漲的。

當然,對於A股裡面上市公司虧損的股票,還是應當另當別論,謹慎為妙!



分享財經知識和經驗,探索投資理財之道,助您開啟財富之門! 我是漲亭板,中國註冊會計師,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