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引漢濟渭是全程自流嗎?

天高雲淡88085


引漢濟渭是全程自流嗎?

眾所周知就在剛剛過去的12月12日,我們迎來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5週年的日子,5年來累計實現調水270多億立方米(大約相當於2000個西湖或半條黃河的年徑流量),將長江流域丹江口水庫優質的水源源不斷地輸向北京、天津、鄭州、石家莊等沿線城市,有效促進了沿線各受水城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從1952年毛主席視察黃河蘭封縣段(蘭封縣是舊名,即現在的蘭考縣城關鎮周圍地區),並首次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這一“南水北調”的宏偉構想,到如今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5週年,長江之水正在通過這一世界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源源不斷地匯入淮河、黃河以及海河流域,在中國版圖上勾畫出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網格局,為確保國家水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目前論證規劃階段沒有實質性的開工)。

除了們耳熟能詳的南水北調工程以外,我國的引水工程還有很多,且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加快,一些新的引水工程也逐漸被提上日程,例如引黃入晉、引黃濟青、引灤入津、引江濟淮、東深引水以及本題所涉及的引漢濟渭等等,這些引水工程在城市供水、工農業發展以及生態補水等方面發揮了不同的作用。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既然是人工跨流域的引水工程,受地形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引水工程不可能完全實現“自流”,而是需要設置多個梯級抽水站提水,例如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從長江至東平湖段共設了13個梯級抽水站,長江的水經這些泵站逐級提水進入東平湖後其中的一路才能自流到天津,總揚程為65米,而南水北調東線乾渠所經過的地方基本上是我國地勢最為低平的區域,可想而知穿越秦嶺的引漢濟渭工程也不可能實現自流,同樣需要設置梯級泵站提水。

“引漢濟渭”顧名思義就是將長江最長的支流漢江的一部分水通過渠道引流到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以此來增加渭河的水量,用以緩解渭河沿岸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等城市甚至是陝西關中、陝北地區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秦嶺是我國地理南北分界的一條重要山脈,素有“天然的屏障”之稱,是我國眾多河流的發源地,渭河和漢江便都發源於秦嶺,只是渭河發源於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境內的鳥鼠山(西秦嶺北支山脈的一部分),而漢江干流發源於陝西省寧強縣境內秦嶺南麓。

瞭解了渭河和漢江的發源地,我們就能很清楚的知道,要想將漢江之水引流到渭河就必須要打通秦嶺這座巨大的屏障。實際上,引漢濟渭工程中的秦嶺輸水隧洞全長98.3公里,縱坡0.04%,該工程設計最大輸水流量為秒70立方米,每年調水15億立方米(其中子午河自流調水5億立方米),靜態總投資168億元人民幣。

根據引漢濟渭工程的規劃,黃金峽水利樞紐作為漢江上游梯級規劃開發的第一級,是引漢濟渭水源之一,通過建造攔河壩形成一個總庫容為2.29億立方米的水庫,然後通過泵站將水往上一級輸送,最大揚程為117米(這一級需提水10億立方米,進水高程549.26米)。

三河口水利樞紐作為引漢濟渭工程的水源之一和調蓄中樞,是在佛坪縣與寧陝縣交界的子午河峽谷段建造碾壓混凝土拱壩,形成一個壩高145米、總庫容為7.1億立方米的水庫,進而通過泵站將水往更高一級輸送,這一級的輸水設計揚程為97米(這一級共需提水15億立方米,進水高程542.65米)。


總之,從引漢濟渭整個工程來看(上圖),黃三段的進口高程為549.26米,秦嶺輸水隧洞的進口高程為542.65米,而出水高程為510米,是通過兩次提水才能將漢水引到渭水的。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


地理那些事


引漢濟渭工程前段靠提水,後段靠自流,並不是全程直流。

引漢濟渭工程也被稱為陝西的南水北調工程,它跨越長江(漢江)、黃河兩大流域,借用漢江上游豐富的水資源來補充渭河平原水資源不足,以解決西安、襄陽、寶雞、渭南四座城市以及渭河沿線11座縣城的用水困難。

引漢濟渭工程南起漢中佛坪縣,北至西安市周至縣。工程靜態投資120億元工程包括:黃金峽水利樞紐、黃金峽水源泵站、黃金峽-三河口輸水工程、三河口水庫、秦嶺輸水隧道五部分組成。建設思路是把漢江水通過提升泵站提升近百米後,通過貫穿秦嶺隧道輸送到西安附近。黃金峽水源泵站就是專為輸水建的提升泵站,任務是將黃金峽水庫的水揚高送至黃金峽-三河口隧洞,平均年抽水量9.76億m3。泵站總揚程113.5m,安裝15臺水泵電動機組,設計抽水流量75m3/s,泵站總裝機功率約165MW,年用電量3.67億kw·h。為解決巨大的電耗和蓄水問題,建設了黃金峽水利樞紐,用黃金峽水庫發的電來提水,不能不感嘆工程師們的智慧。

引漢濟渭工程已於2009年開工建設,難度最大的秦嶺隧道也於今年全線貫通,大部分工程已完工,輸水開通應該很快了,渭河平原人民很快就能喝到甘甜的漢江水。


武當行者老魏


漢江屬長江水系八大支流之一,又被稱為漢水,古時漢水位置極其特殊重要,與長江、黃河、淮河、並列,合稱“江淮河漢”。漢江發源於陝西省漢中市,長度1577公里,年徑流量為517億立方米,流域面15.9萬平方公里,含沙量不高,流域面積僅次於雅礱江,為長江水系第二大流域面積支流。漢江支流有任河、褒河、丹江、子午河、北河等,上游植被茂盛,是中國水質最好的河流,江水淨澈見底,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有“亞洲天池”之稱。


渭河屬黃河水系四大支流之一,古稱渭水。發源於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河長818公里,年徑流量75.7億立方米,流域面積13.5萬平方公里,含沙量較高,每年向黃河輸入泥沙量5.8億噸,是黃河的最大支流。渭河主要支流有葫蘆河、石川河、涇河、北洛河等。渭河水量分佈不均,總的趨勢是自南而北減小,西部大於東部,中游比下游徑流豐富。

引漢濟渭是全程自流嗎?答案是:不是。“引漢濟渭”工程被稱為陝西省的“南水北調”工程。就是從長江的支流漢江引水到黃河的支流渭河,以補充西安、咸陽、楊凌等5個大中城市的給水量,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解決2348萬人的生活及工業用水,同時滿足300~500萬畝耕地用水,緩解陝西省關中平原缺水問題。



引漢濟渭工程,已經開工建設,設計總調水規模15億立方米,一方面是從長江的漢江支流子午河自流調水5億立方米;另一方面從漢江干流興建黃金峽水庫,後提升117米的高度隧道自流,引水10億立方米。工程預期99個月,總長度98.3公里,從陝西省洋縣境內的漢江干流上修建黃金峽水庫,用提升泵將漢江水提升117米的高度,年提水量10億立方米,後開鑿黃三隧洞入漢江支流子午河三水河口水庫(其中的子午河漢江支流之一,長度154公里,流域面積3000多平方公里,年均年徑流12.26億立方米,大小支流20條,水量豐富),在三河口水庫蓄水,後經秦嶺隧洞,從陝南穿越秦嶺至秦嶺北麓的黑河金盆水庫,調水量為15億立方米,達到渭河水系,後併入關中平原水系網,達到西安、咸陽等大中城市及工業基地。



“引漢濟渭”工程,前半段從黃金峽水庫到子午河的三河口水庫,屬於提升高度後隧道自流;而後半段三河口水庫到黑河金盆水庫屬於隧道自流。工程建成後,不僅增加了渭河水系水流量,緩解河道泥沙,還提高了渭河下游、黃金峽水庫和三河口水庫下游河段,防洪排澇能力,改善周圍生態環境系統,緩解了漢中平原缺水問題。但是對於“引漢濟渭”工程成功與否,褒貶不一,到底工程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讓時間來證明一切吧。

謝謝閱讀。


這麼近那麼遠F4


關中平原缺水,大西北缺水,把分水嶺髙度降低,即減少南方洪澇,又解決北方乾旱缺水,還能讓北方沙化地貌北移。


用戶70371793165止戈


不是,引漢濟渭兩大水源地,分別為黃金峽水利樞紐和三河口水利樞紐,其中三河口靠自流穿越秦嶺,而黃金峽需要依靠電力提升


大地珠寶人


由此可知,漢水穿東秦嶺無能力做到自流。所謂藏水穿越西秦嶺可自流入黃入渭,完全是欺人之談。

西秦嶺比東秦嶺高得多!寬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