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中央媒體點贊安康這支義務護河隊!你認識嗎?「959分享」

中央媒體點贊安康這支義務護河隊!你認識嗎?「959分享」

南水北調工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距離最長、受益人口最多、受益範圍最廣的調水工程,堪稱中國奇蹟。2014年12月12日,習近平書記在中線一期工程通水時曾做出重要指示,南水北調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如今,南來之水已成為京津冀、河南山東等地區4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

這一超級工程背後,是數十萬普通人的點滴付出,默默建設、搬遷、守護與奉獻。在工程通水五週年之際,中國之聲推出特別策劃《水自南方來》,記錄這些不為人知的溫暖故事。

今天聚焦陝西安康。陝西位於工程起始端,不僅是核心水源區——漢江、丹江的發源地,也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70%的蓄水者,特殊的位置決定著這裡人們所肩負的重要使命。

中央媒体点赞安康这支义务护河队!你认识吗?「959分享」

受水地的老百姓喝10杯水

有7杯從陝西來

陝南秦巴山區東段、安康旬陽縣雙河鎮。清澈的雙河水靜靜流淌,一點點匯入長江的第一大支流——漢江。

中央媒体点赞安康这支义务护河队!你认识吗?「959分享」

早上7點多,55歲的朱先萍吃完早飯正收拾碗筷,手機提示音叮叮咚咚響起。

“起床了美女們!

”“走啦,我們又要行動了!”……

朱先萍是鎮上“女子義務護河隊”的隊長,每月1日和15日是護河隊去河道邊撿拾垃圾的日子。從小在河邊長大,家門口的雙河留存著她很多美好的記憶。近年來看到河道里常會有垃圾出現,她就萌生了組建“護河隊”的想法。她說,當時只是想讓家門口的環境乾淨些、心情舒暢些。

朱先萍:“我們早上愛晨練,有時路邊的一些垃圾在你跑步時甚至能把你絆著。我就說,有沒有姐妹能參加義務撿垃圾行動?當時就有我的9位好姐妹報名了。”

中央媒体点赞安康这支义务护河队!你认识吗?「959分享」

朱先萍(左一)和她的護河隊姐妹們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庫70%的入庫水量來自陝西的丹江和漢江,也就是說,受水地的老百姓喝10杯水,有7杯從陝西來。從打那時起,“確保一江清水永續北上”的信念就在朱先萍和姐妹們的心裡紮下了根。

“看到垃圾就覺得不順眼”

眼下正是枯水期,河面水位下降,鋪滿了鵝卵石的河床裸露出來,一些從上游衝下來的垃圾散落著,像是河床上的一塊塊“牛皮癬”。上午8點,護河隊的隊員們在河邊集結完畢,開始動手撿拾垃圾。左手編織袋,右手火鉗,一遍遍重複著彎腰、夾垃圾、放入袋中的動作。難免枯燥,但讓朱先萍感到欣慰的是,如今河裡的垃圾數量少了許多。

朱先萍:“我清楚地記得,我們第一次撿垃圾的時候,你真的想象不到我們撿了多少。那次我們用四個小時,整整弄了三汽車。通過我們的河長制實施,加上我們義務團隊也在撿,近幾年河的水質提高了好多。”

中央媒体点赞安康这支义务护河队!你认识吗?「959分享」

行動之初,也有人對撿垃圾嗤之以鼻。憑著一股倔勁兒,朱先萍帶著姐妹們把社區的河道清理得一天比一天干淨,當初不解的人也開始為護河隊點贊。

朱先萍:“開始還有好多村民不理解的、議論紛紛的,我清楚記得有一個村民就說我‘出了力氣惹人嫌’,這話我一直都記得。最後我們還是把這個事情堅持下來了,非議我們的人現在也是為我們點讚的人。我們就更有義務,盡我們的微薄之力,保護好我們的水質。”

中央媒体点赞安康这支义务护河队!你认识吗?「959分享」

小雨過後,鵝卵石上有些溼滑。81歲的王定華老人步履穩健,撿拾垃圾的認真勁兒一點也不比年輕人差。

經過幾年的發展,護河隊的規模已經從當初的“十朵金花”發展到瞭如今覆蓋全鎮19個村和社區的男女老少2000多人。上到80多歲的老人,下到中小學生,愛水、親水、護水,已經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志願者趙芝華開玩笑說,現在看到垃圾就覺得不順眼。

趙芝華:“每次都盼著要來參加這個活動。平常在這過的時候看見垃圾就自動地把它撿起來了,習慣了,看到垃圾在地上都覺得不順眼了,大家都要保證一江清水送到北京。”

保護水源是責任,更是使命

一江清水,奔湧北上,南水北調緩解了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為了讓沿線的城市鄉村都用上涓涓清水,在陝西的民間護水行動中,當地黨委政府和社會力量也為志願者們撐起了堅強後盾。

雙河鎮黨委書記胡廣濤:“我們想辦法把人的安全保障好。護河員2000多名,我們政府出資10萬塊錢購買了一個團體保險。買保險的同時,日常的一些工具都是靠社會力量支援。這五年來堅持著做到現在,已經成為習慣了。”

臨近中午,志願者們收拾好“戰利品”,把各自手裡的垃圾袋裝上手推車,送往垃圾站。不遠處的河岸邊,小鳥唱著歌掠過水麵,鑽進了茂密的樹林裡,享受著棲息地自然生態日趨向好的愜意生活。

中央媒体点赞安康这支义务护河队!你认识吗?「959分享」

身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們,星星點點匯聚成火。在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每年從陝西流入丹江口水庫的284.7億立方米江水,水清如鏡,水質完全符合國家Ⅱ類標準。這裡的每個人都知道,腳下這片土地上的河流,將流向哪裡,未來,它的水質和流量,對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永續運行,意味著什麼。這是責任,更是使命。

中央媒体点赞安康这支义务护河队!你认识吗?「959分享」

“女子護河隊”隊長朱先萍:“我們家門前流過的水引向北京,北京人也能吃上我們這乾淨的水、安全的水、放心的水,令我們很驕傲,很自豪!”

雙河鎮居民王女士:“國家為南水北調投入了這麼多,作為住在中線水源地的老百姓,我覺得我們一定要更加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咱們同心護河。”

雙河鎮居民韓先生:“今年七月份,我去北京親戚家,我們聊天時候他說他們現在喝的水就是我們這的漢江水,當時我覺得特別驕傲和自豪,我們也算是給國家做出了貢獻。

雙河鎮居民宋女士:“南水北調通水之後,我們也跟著受益,就拿咱們小縣城來說,通過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咱們城市更美了,生態環境也更好了。”

雙河鎮居民馬先生:“我們擔負著一江清水永續北上的光榮使命,看著南水北調後,我們的水更清、山更綠,今後,我們還是要一如既往地護水守山,持續開展漢江水源地生態環境整治工作,堅決保護好我們的水生態。”

中央媒体点赞安康这支义务护河队!你认识吗?「959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