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昨天易烊千璽痛打自己。

小混混,檯球廳,迷幻燈光,詭異舞蹈。

內疚,負罪,累到在地。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因為他出賣了“大哥”周澤農——架不住警察的盤問,說出了他的下落。

這部叫做《痛打自己的告密者》的番外短片,導演刁亦男。

而在電影院裡,那個被出賣了的大哥仍在流竄。

今年最兇殘的一部華語片——

《南方車站的聚會》

The Wild Goose Lake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繼《白日焰火》後,金熊獎得主刁亦男最新作品。

上映之前,無限風光。

一是,它是唯一一部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影片。

當場獲昆汀盛讚:寫實、骯髒、破敗

“我已經好多年沒看過這樣的電影了。 ”

二是,胡歌。

兩年前,胡歌宣佈暫別娛樂圈:

17年有個大計劃,未來一兩年很難看到新作品,我的計劃是我要去學習,希望你們可以支持我、鼓勵我。

兩年期滿歸來。

正是印證了昆汀的評價:

當年的陽光偶像,已經被刁亦男狠狠按進泥潭裡摩擦。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甚至,在戲外也努力貼合人物設定。

彷彿喝了假酒一樣,貢獻了華語電影史上最樸實的宣傳照。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能讓他完全丟下偶像包袱的,是刁亦男。

編劇生涯22年,代表作品《洗澡》《愛情麻辣燙》。

之後指導兩部“半地下”個人作品《制服》《夜車》,以邊緣人物道德異化的主題,立下濃厚的個人標籤:黑色電影

五年前,《白日焰火》由地下破土而出。

獲2014年柏林金熊。

起點,是一樁離奇的連環碎屍案,終點,是一場足以寫進華語影史的迪斯科。

罪惡、慾望、宣洩......

用迷失映照現實。

用一個關於背叛的故事,看到一片被背叛的土地。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5年後,《南方車站的聚會》。

陣地南下。

離開北方的凜冽肅殺,扎進的南方的愁雲慘霧。

沒變的,還是那股殺人見血的徹骨寒意。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相比《白日焰火》。

《南方車站的聚會》的風格更大膽,用料更考究。

但故事呢?

一則失望的高贊評論這樣批判它——

從語言到故事都沒有實感,玩鏡頭,堆符號

各種做作的設計,在《白日焰火》之後是種倒退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缺點其實肉眼可見:失真。

人物單薄、轉折生硬、缺乏動機......

很明顯,《南方車站》很難讓所有人滿意。

尤其是那些期待另一部《白日焰火》式的,現實主義作品的人們。

但Sir想說。

《南方車站的聚會》才是刁亦男最極致的黑色盛宴。

要說故事,一句話足以概括:

誤殺警察的偷車賊周澤農,已知逃亡無望的他,為了讓老婆向警察舉報自己拿到懸賞的30萬,繼續在野鵝塘負隅頑抗。

然而消化它。

卻需要一定的觀影積累,和細細品嚐的興致。

《南方車站的聚會》註定無法滿足多數人的口味。

但無論是美學、風格、態度,都是今年國產片中無法忽視的存在。

昆丁說看樂了。

這樂子在哪?

現在就帶你來找。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夜幕

黑夜,可以是最乾淨的畫布。

作畫的顏料,是那些你不會輕易發覺,卻又肆意溢出畫面的光線。

就拿這張劇照來說。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假嗎?

《南方車站的聚會》超過70%夜景戲的,都是這樣誇張的迷幻畫風。

不光是為了好看。

每一種顏色,都在代替語言,向銀幕前的你發送信號——

玫紅,象徵誘惑、陷阱。

預示著主人公周澤農已經渾然不覺地,步入陷阱圈套。

翠綠,代表神秘、未知。

暗示著劉愛愛面對未知的緊張、不安。

藤黃,是警示與驚歎。

是周澤農發現同伴意外慘死後的震驚。

藏青,是隱蔽與憂鬱。

只能在地下苟且,無路可逃的無力與哀愁。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不現實?

將情緒外化,將特點突出,這不正是表現主義的手段。

讓情節節奏、角色情緒,一步步去拓寬現實。

拼在一起時,失真而又魔幻。

但在電影中,你往往忽略它的存在。

這一套路,刁亦男早在《白日焰火》中小試身手。

三名主角,總是伴隨著三種顏色一同出場。

黃色,焦慮、不安。

紅色,恐懼、殺戮。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最令Sir印象深刻的,是總是伴隨吳志貞的綠色。

神秘、未知,她是謎題的題眼。

更重要的。

它也暗示著“背叛”的主題。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南方車站的聚會》的故事被減弱,形式感加強。

用大量的土味霓虹。

讓不同空間的場景,隨著情緒貫通、流動。

就說一場。

狹小旅館內,三個匪徒惡鬥,掄不開拳頭,邁不開腿,近身肉搏。

黃色的燈光,不斷渲染緊張、危險的氣氛,近乎窒息。

而最後一刻。

你偏偏看不見人了。

只看到紅色(鮮血)“終於”綻放。

這也是憑什麼,他能讓昆汀拍手說爽。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視覺元素的極致運用,除了光,還有影。

有時看清一個人。

只用一個影子。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隱秘和未知,不安與驚慌。

他們不僅操縱著觀眾視線,成就形式上的美感。

未知的陰影。

飽滿的色彩。

也為角色,穿上了統一的戲裝:

一群不能見光的人,和那些只能在黑暗中閃爍的慾望與不安。

那麼。

黑暗中,都有誰?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意外

地方混混頭目周澤農在慌忙中,槍殺警察,引發大量警力追捕,抓到就是死刑。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就算不死,這條賤命還留著做什麼?

不如讓它最後一次發揮價值——

換警方懸賞的30萬元獎勵,補償自己虧欠多年的妻兒。

然而。

看見這30萬的。

還有幫派中的死對頭、原本信賴的兄弟,甚至是原本陌生但也想要分一杯羹的同路人。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周澤農不僅是逃犯,也成了一隻被各方逐鹿的失勢者。

圍獵就緒。

地點,是一個虛構的野鵝塘。

武漢郊區的一片野湖,彙集來各路人馬,平地而起的一座城鄉結合部。

行政劃分混亂,“都想管,都沒管好”。

一個邊緣人物的故事。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正如片名,聚會。

片中兩場聚會的互文。

極盡黑色、諷刺地揭開了刻板標籤之下,這群小角色的另一幅面目。

1、小偷大會。

偷了就跑的蟊賊?

開場的小偷大會,近乎獵奇地揭開了一個地下世界:有幫派,有規矩。

一幫流氓小偷聚集,承包整座酒店,相互交流經驗。

一張地圖,掛在中央,用來規劃每個團體的勢力範圍。

有規矩,就有人破壞規矩。

不滿分配的刺頭貓眼,起立發言,表示抗議。

小偷,也要榮譽。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2、警察開會。

智勇雙全的重案六組?

殺警案爆發,重案隊長劉隊(廖凡 飾)集結隊員與當地民警,商議抓捕方案。

注意那個巧妙的互文。

同樣一張地圖掛在中央,劉隊交代著每組警察的監控範圍,與小偷劃分地盤的段落如出一轍。

正義、邪惡,有著同樣的面孔、同樣的手段。

最諷刺的是,同樣有一名警察起立發言,表示抗議。

“我從沒開過槍,需要找地方試槍。”

警察,也會怕死。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這樣的互文比比皆是。

之前。

一場摩托車“偷盜大賽”,小偷們20分鐘偷滿了一個停車場,生產效率歎為觀止。

之後。

便衣們安插布控,假扮成摩的司機,而他們騎的,正是“偷盜大賽”留下來的賊贓。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這裡的警察,匪徒,已經被剝除了道德的立場。

對立,又同構。

你看到的,是本能的生存競爭。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電影中一處交火。

在動物園。

雙方被恐懼挾持的雙方,緊張而又生猛,宛如一場由人類出演的“動物世界”。

就在氣氛最緊張的時刻,閃過一組蒙太奇:

火烈鳥、長頸鹿、貓頭鷹依次出現,背景聲中猛獸沉吟。

突然開槍,交火。

犯人倒地。

一直沉吟的猛獸也現出真身,一隻老虎。

表情,卻極度耐人尋味。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這也是《南方車站的聚會》從黑處浮現的真相——

人無法被文明、現代、法律所規訓的動物性。

在死亡與生存的面前。

人是平等的。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浪漫

總有一種人。

能且只能靠本能生存。

你一定記得《寄生蟲》中的那段自白。

你知道什麼計劃絕對不會失敗嗎?沒有計劃。

人生永遠無法跟著計劃進行。你看這裡,這些人難道都計劃好,要一起在體育館睡覺嗎?可是現在,包含我們,大家都一起睡在地板上。

所以人不該有計劃,沒有計劃就不會出錯。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沒有計劃,沒有方向。

靠直覺應變,靠本能生存。

但第一句“你知道什麼計劃絕對不會失敗嗎?”,就已經代表了他們的身份——

失敗者。

準確點說,被時代拋下的人

在《寄生蟲》中,他們躲在地下室裡。

在《白日焰火》中,他們徘徊在一整片荒誕但真實的黑土地。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在《南方車站》中,則是這座名為野鵝塘的城鄉結合部。

警察、小偷、幫派、妓女......

三教九流雜燴,一場失敗者的派對。

正如刁亦男所說,“我除了想給觀眾一個故事以外,還想給觀眾一個世界。”

在Sir看來。

他的確做到了後半句。

野鵝塘,一個令Sir迷幻的荒誕世界。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設定中,野鵝塘平地而起。

現實中,也並非不存在。

野鵝塘的故事,生長自一條又一條聽來不可思議的真實事件:“小偷代表大會”“舉報自己換賞金”“逃犯藏身動物園”.....

那個看似不可思議,摩托車削頭的滲人場面。

也是取材自現實。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而劉愛愛的“陪泳女”職業,也是取材廣西北海曾出現過的非法職業。

在戲中,裝扮也近乎完全復刻。

長袖、長褲、防曬帽、女式斜挎包......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一個個黑色故事。

拼貼成了這個野鵝湖。

這裡聚集和收容了形形色色的“渣滓”——

那些被時代廢棄,被城市的繁華驅離,主流社會里的“多餘的人”。

邊緣,是黑色電影的傳統。

然而邊緣,是他們的本意嗎?

值得注意的是。

周澤農手上的那隻和平鴿刺青。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代表著這個黑色的故事中,為數不多的善念和浪漫——

他至死,也不過是讓妻兒過上好一點的生活。

在這場群獸爭霸中,他只不過想做一隻無爭、超然的白鴿。

他想要的不多。

卻依然無望得到。

除非——用命,搏一搏。

這就是周澤農。

然而。

這只是周澤農?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在生命的窮途末路,電影仍然為他留下最後一絲浪漫的慰藉。

夜深湖靜,周澤農與陪泳女劉愛愛泛舟湖心,雲雨過後,微波盪漾。

燈光下,一群飛翔的水鳥被照亮了。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一個映射角色心理的意象——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人如果像白鷗一樣,能夠自由自在,飛到天邊,就再也不用理會這些紛爭和桎梏了。

但,誰能真的成為白鷗呢?

《南方車站的聚會》用一個簡單的故事,試圖勾起你更復雜的情緒——

人生的逃無可逃。

命運的無可奈何。

這個社會中不是每個人,都有一條上升的路徑。

更多的,是下沉。

是一場拼盡全力的掙扎,到死為止。

一個片段,同樣至關重要。

受傷的周澤農在一所廢棄房屋過夜。

一樁樁真實發生的社會新聞快速剪輯,由鋪滿在牆上的報紙,撲向銀幕。

渾身顫抖,周澤農盯著它們,無力而堅定地,用槍指向了它們。

什麼樣的悲劇,最殘忍?

當一個已經習慣失敗的人,決定不再失敗。

反抗,卻註定讓他走向滅亡。

這太黑色。

這太現實。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這是《南方車站》真正的聚會。

它用最浪漫、最詩意的語言。

講述著在你世界邊緣的故事。

並好意地提醒你。

這個世界沒有邊緣世界,只有你不曾傾聽的故事。

戛納電影節觀眾為它起立鼓掌4分鐘,電影大師狂贊,胡歌新片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