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大學專業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

總有家長諮詢一些專業的問題,特別總會有家長問到:張老師,有哪些好專業?

專業是中性的並沒有好壞,國家開設的每一個專業必然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俗話說行行出狀元,也就是說每個專業只要學好學精都會事業有成,再好再熱的專業未必適合你,由於每個專業對於考生的學科素養要求不同,一個沒有語言天賦的孩子非要學語言,一個計算能力很差的孩子學習經濟,會有什麼樣的結果,相信大家都會明白,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才能真正在未來有所成就。

所以,專業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之分,只有“學好”與“沒學好”之別。無論多麼熱門的專業,如果與個人的興趣與能力不匹配,或者自身不努力,那麼,這個專業對個人而言都不是好專業。反之,如果冷門專業與個人潛能匹配,通過認真學習、刻苦鑽研,成為了行業的高精尖人才,這個所謂的“不好的專業”也就成為“好專業”。

大學專業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

· 不同大學專業只是研究領域不同罷了。

· 從經濟收入這個角度比較來說,無疑收入高的行業對應的本科專業算是好專業,那些收入特別低的專業在這個角度上來講就是差專業了,但是一切都是相對的,並且社會處於發展中,一切都在變化調整中。

· 綜上所述,專業是不存在好壞之分的,只是對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才有了好壞之分。

如果真要說什麼是好專業,那麼就是考生在錄取時順利進入自己喜歡的專業並且該校專業實力不俗,大學的專業真正的區別就是不同學校實力的差距,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判斷。

國家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是國家根據發展戰略與重大需求,擇優確定並重點建設的培養創新人才、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學科體系中居於骨幹和引領地位,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需求,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高層次人才和智力支撐,充分體現全國各高校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實力和水平。

國家特色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是高校在一定的辦學思想指導下和長期的辦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專業。具體而言,特色專業是指一所學校的某一專業,在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

國家級特色專業已產生較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影響,是一種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的專業,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則表明高校的此專業在國內具有特色,在全國都具有優越性。

選擇擁有學校本身擁有碩士點或者博士點的大學專業是非常關鍵的,不管是理工科還是社科類專業,因為擁有碩士或者博士學位點也是實力的象徵。

申報博碩士點對師資條件、教學條件和實踐基地都是有要求的。

在有碩士點或者博士點的學校讀書,給你講課的是碩士生導師或者博士生導師,一般具備博士生頭銜的老師都是領域內響噹噹的人物,他們對於學科的理解深度自然不同於一般的老師,雖然有些學校並不一定會直接給本科生授課,但是那些老師絕對會給學院帶來很多好處。

比如說學院科研項目多,那麼給本科生參與的機會也就多,在本科階段就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其實本科生就要求具備一定的科研素養,有些比較牛的學生本科階段都能發國際牛刊,當然自然缺少不了成長的優沃土壤,有優秀的老師指導,有優秀的同學交流,還有優良的硬件條件,比如說重點實驗室,當然也有很好的項目。

大學專業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

大學相關因素

大學相關因素主要囊括的是大學中特定專業(例如王牌專業)在行業、國內的影響及大學本身的影響。比如:

移動、聯通、電信——北京郵電大學、南京郵電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

電力行業——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和保定)、東北電力大學、上海電力學院、三峽大學等。

石油行業——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華東)、西南石油大學、東北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北京)、長江大學這些院校。

法律行業——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

醫學——北"協和"(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南"湘雅"(中南大學)、東"同濟"(華中科技大學)、西"華西"(四川大學),北大復旦四軍醫。

第三、 該專業的發展方向、就業質量、社會發展走勢以及考生可能錄取的高校的就業去向、就業情況。

選專業的依據很多,但歸納起來,無外乎兩類,

一是依據外部的因素選擇專業;一是依據自身的因素選擇專業。

依據外部因素選擇專業,大家會發現一個問題,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如就業率、就業質量、工資水平、行業現狀、行業發展趨勢、國家政策等,現在就業率較高,經過四年就業率還會維持現狀嗎?這裡面的很多因素都在不斷變化,想要把這些問題弄清楚,大家先要學習作預言家。

世界是變化的,難以把握的,能夠把握的只有自己。選擇專業首先要把自己的問題弄清楚。這就需要我們先要了解專業,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再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首先,要了解專業名稱的內涵,不因一字之差報錯專業。

因為混淆了專業名稱而報錯專業的事情時有發生。報考時對專業名稱的錯誤理解,往往導致完全不同的職業定位。這一情況在工學、農學專業中出現較多。很多工學農學專業很難從字面推測含義,或者從字面會推測出相反的專業含義。

如,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農業資源環境,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簡而言之是化工機械,而農業資源與環境簡而言之是土壤化學;如果從字面推測,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應該是化學專業,是與材料有關的專業。實際上,這是個物理類專業,學習焊接與模具技術。農學中的園林、園藝、草業科學、植物保護、動物科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治理都是容易望文生義的專業名稱。工學中的木材科學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安全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熱能與動力工程是很難推測名稱內涵的專業。報考時,不能想當然。

◆其次,要澄清對專業的錯誤理解,避免人云亦云報專業。

對專業的錯誤理解,主要是指根據自己的主觀臆想或者社會的普遍看法來認識一個專業。

如新聞學是培養無冕之王——記者的專業。在我國,新聞是國家嚴格控制的行業,行業的規模人數有嚴格規定。這就造成了新聞行業內部准入門檻很高,對學歷層次、院校背景、畢業生的社會資源要求很高。大部分新聞專業的畢業生到網站做編輯,或者在企業做公共關係策劃。沒有新聞採訪權,也就失去了記者的意義。

因此,當報考一個社會認可度高或者沒有缺點的專業時,往往需要大家保持冷靜的頭腦,在認真調研後,作出選擇。

◆第三,要了解專業課程內容,根據學習能力選專業。

高校專業分為13大類,專業名稱眾多,但是仔細分析,都是與高中的課程相對應的。

如,喜歡學習數學的同學,可以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經濟學、金融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等專業;

喜歡學習物理,數學成績也不錯的同學可以選擇機械類、電氣及電子通信類、土建類、航空航天類裡面的專業;

喜歡化學的同學,可以選擇材料科學類、化學工程與工藝、食品科學等專業;

喜歡生物的同學可以選擇生物技術、生物工程、農學、醫學之中的專業;

喜歡學習政治的同學可以選擇政治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

喜歡語文外語的同學,可以選擇語言文學類專業,如中國語言文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新聞學類的專業。

◆第四,要了解畢業後的職業定位,根據職業選專業。

職業工作內容往往與專業學習內容差別很大。喜歡學習專業內容,不意味著喜歡職業工作內容。如,土木工程專業,主要學習力學知識、數學知識,對幾何繪圖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是一個男同學,在中學階段擅長的就是這幾項的話,選擇土木工程專業自然是很開心的。但是如果這位同學不喜歡經常到房屋建築工地、道橋施工現場、甚至是鑽井平臺跑現場的話,土木工程師這個職業將會讓他很不開心。

還有一種情況是職業的社會地位,與考生自己的期望有落差。

如高級護理專業。這是一個培養護師的專業。在醫院中,護師介於護士和醫生之間。他負責培訓指導護士,協助醫生工作。在醫院之中,屬於輔助性角色。這對於那些學習成績優秀,希望成為主流的同學來說,落差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第五,要評估個人素質與專業要求,依據個性選專業。

高中的學習,對學習能力考查較多,對個性要求較少。大學的專業及職業對個性要求較多。如,文學類專業,因學習內容難度低,個性因素上升為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他人的情感的理解、人際交往能力、環境適應能力成為專業與職業的必備素質。又如,航空航天類專業,對物理數學能力要求高,對人的個性品質要求更高。它要求極高的聚焦能力及零差錯能力。那些具有認真負責、解決極限難題能力的同學,都是國家航空航天事業的寶貴人才。

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喜好及性格特點,以後也會有各自的發展路線。不能單憑籠統的印象或者家長對專業現有的認知來選擇。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不要讓自己的眼界限制孩子的發展。

大學專業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