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藥品迎來一波大減價!22個抗癌藥,14個慢性病用藥、4個兒童用藥………詳細名單來啦

文丨圳論評論員 姚龍華

“4.4元的話,這樣吧,4太多,中國人覺得難聽,再降4分錢,4.36,行不行?”28日,一段醫保局專家與藥企代表談判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熱議,被媒體稱作“靈魂砍價”。當天,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准入藥品名單公佈,97個藥品談判成功,全部納入目錄乙類藥品範圍。有藥企直言不諱:已經給出全球最低價!

藥品迎來一波大減價!22個抗癌藥,14個慢性病用藥、4個兒童用藥………詳細名單來啦

為民“砍價”,一分也不讓。在談判現場,醫保局專家彷彿化身為“菜市場大媽”,與藥企代表唇槍舌劍、討價還價,一毛一毛、一分一分往下砍。砍價精確到分,如此“錙銖必較”,看似不顧風度、小家子氣,實則充滿溫度、溫暖人心。眾所周知,中國病患的基數大,每一粒藥、每一分錢都可能成為生命的關卡。醫保局專家使出渾身解數,只為藥價便宜點、再便宜點,讓事關百姓健康的藥更實惠、更可及,儘可能減輕老百姓的負擔、滿足老百姓的期待。有人直言,醫保局專家“靈魂砍價”的樣子真美!

其實,上述談判不過是今年上百場國家藥品談判中的一場。自2016年啟動醫保目錄談判准入以來,今年已是我國進行的第四次醫保談判,也是談判藥品數量最多、談判機制設計最為縝密的一次。本次醫保談判共涉及150個藥品,嘗試性地引入了價格保密機制和競爭性談判機制,“砍價大戰”是每一場談判的主打戲。醫保局專家分角必爭,藥企代表能讓則讓,讓我們看到了國家增強患者對藥品可及性的決心,以及各大藥企對搶佔中國市場的渴望。


藥品迎來一波大減價!22個抗癌藥,14個慢性病用藥、4個兒童用藥………詳細名單來啦

對於藥企來說,降價並非“愛的奉獻”,而是一種市場策略。“以價換量”是藥企參與醫保談判的重要出發點。從歷史經驗來看,價格談判確實對產品銷售有著直接影響,降價進入醫保目錄的藥品,“薄利多銷”的特徵很明顯,銷售額不降反升,企業並不吃虧。同時,藥企之所以如此看重此輪醫保談判,還在於企業降價進入醫保目錄的道路“只此一條”——各地不得自行制定目錄或用變通的方法增加目錄內藥品,也不得自行調整目錄內藥品的限定支付範圍。也就是說,沒有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品種,想要通過地方增補權限進入目錄的通道已被堵死。競爭性加大,藥企降價的意願和空間隨之增大。

醫保談判成功,“砍價”效果明顯,患者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從談判結果看,150個藥品,共談成97個,全部納入目錄乙類藥品範圍。從藥品種類看,此次談判成功的藥品多為近年來新上市且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藥品,涉及癌症、罕見病、肝炎、糖尿病等10餘個臨床治療領域。從重點領域看,5個基本藥物全部談判成功,22個抗癌藥、7個罕見病用藥、14個慢性病用藥、4個兒童用藥談判成功。

多個全球知名的“貴族藥”開出了“平民價”,進口藥品基本都給出了全球最低價,降價幅度十分可觀。新增的70個藥品降幅為60.7%,如果按照50%的實際報銷比例計算,患者個人自付比例將降至原來的20%以下,個別藥品的自付比例將降至原來的5%。續約的27個藥品降幅為26.4%,患者個人自付比例將同步下降。

97種談判成功藥品名單:

藥品迎來一波大減價!22個抗癌藥,14個慢性病用藥、4個兒童用藥………詳細名單來啦


藥品迎來一波大減價!22個抗癌藥,14個慢性病用藥、4個兒童用藥………詳細名單來啦


值得注意的是,藥企大幅降價,人們樂見其成,但也不可盲目樂觀。因為藥品進入醫保目錄只是第一步,還要經歷省級掛網採購、醫院採購、醫生開藥等多個環節,才能最終到達患者手中。根據以往情況,有些藥品面臨著進了醫保卻進不了醫院的尷尬。至於原因,一方面是藥企對自身產能預估不足,在供應上掉鏈子;另一方面是醫藥政策協調上的問題,醫保控費、藥佔比考核等讓醫院面臨較大的壓力,只能無奈地做“選擇題”,導致不是所有進入醫保目錄的藥都能真正惠及患者。

基於此,醫保談判的“靈魂砍價”固然暖心,但要真正讓廣大早日受益,後續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