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一般的府有一個附郭縣,連京城都只有兩個,為何蘇州卻有3個?

現在中國的行政區劃體系中,有這麼一個詞大家都知道“設區市”,絕大部分地級以上城市的市區都是分區的,畢竟城市太大的,所以這一個“區”等級上就像一個縣,但是,市制是民國時期才有的,現在的“廣域市”更是建國之後才出現的。

古代,中國沒有“市”這個概念,明清時期二級行政區劃是主要是“府”,府下面管理縣,這和現在也差不多,但那個時候的大城市市區是怎麼管理的呢?這就是個冷知識了,其實,市區的建制也是“縣”。

一般的府有一個附郭縣,連京城都只有兩個,為何蘇州卻有3個?

不過,這種縣比較特殊,叫“附郭縣”,這個縣的縣城其實就是府城,在一城之內,既有府衙,也有縣衙,並有各自的配套機構如學宮文廟等,住在府城內的居民,其籍貫要寫至縣,而不能只寫府。

比如說寧波吧,清代的寧波府附郭縣是鄞縣,所以寧波城就是鄞縣縣城。

古代城市一般不大,所以一個府通常只有一個附郭縣,但也有比較大的啊,那這一個縣就管不過來了,就要設置多個縣管理,這就會出現“多縣統治一城”的情況,不過,一般兩個縣也就管過來了,比如江寧府(南京)下轄的上元縣與江寧縣就是附郭縣;廣州府的附郭縣則是番禺縣、南海縣。這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城市分為兩個區,封建時代,通常城市人口也就幾萬,幾十萬頂天了(比如南昌,城市人口到20世紀30年代也才30萬),分兩個夠了。

一般的府有一個附郭縣,連京城都只有兩個,為何蘇州卻有3個?

南昌府西邊是新建縣,東邊是南昌

但是,全國有這麼一個特例:三縣共同治理一城!一府有三個附郭縣!

這是哪裡呢?有人猜是不是首都京城啊,京師順天府,錯了,即使是順天府也只有兩個附郭縣:大興縣、宛平縣。有三個附郭縣的是富甲天下的蘇州府!清代,蘇州府的附郭縣有吳縣,長洲縣和元和縣三個,這三個附郭縣的縣城合起來就是蘇州城了。

一般的府有一個附郭縣,連京城都只有兩個,為何蘇州卻有3個?

蘇州城分成了三個縣

那麼蘇州怎麼會這麼強呢?其實是因為經濟發達,一開始蘇州府的附郭縣也只是吳縣和長洲縣兩個,自武則天時期,長洲縣被從吳縣分離出來後,吳縣和長洲縣兩縣同治蘇州城,歷史已經超過兩千年了。

但後來清政府發現這實在是不妥帖:江南太富裕了,一個縣的財賦,事務有時候相當於其它地方一個府甚至一個省,分兩個縣實在管理不過來。

所以雍正時期,對江南的行政區劃普遍進行了細分,蘇州府的大部分縣份都因人口、賦稅繁多,被一分為二,比如常熟縣分出昭文縣,從吳江縣分出震澤縣,從崑山縣分出新陽縣,甚至,就是屬於附郭縣的長洲縣南部都被分出來設立了元和縣,這下子,蘇州府就成了全國唯一一個有三個附郭縣的府了。

當時的蘇州城,東南屬於元和縣,西南屬於吳縣、東北屬於長洲縣。成為連京城都比不上的,全國唯一分為三個縣治理的府城。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