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十級孤獨你能承受幾級?

語堂


你孤獨嗎?

在微博上看過一個《國際孤獨等級表》。

從最低的一個人逛超市,到一個人看海,再到最高級一個人做手術一共十級,評論中大家紛紛說自己是幾級幾級。

我猜這表格的作者極可能是單身的年輕人,因為等級表裡很多情況對已婚多年的人來說簡直太小兒科,根本算不上孤獨。

除了做手術、搬家之外,基本都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通很常見的事情。

當然,一旦加上“一個人”三個字,情緒立刻就變了,有了悽悽慘慘慼戚、顧影自憐自傷的意思。

是生活不能自理,還是情商智商不足以應付世界?

恐怕都不是。

我覺得這不是孤獨,而是無人依傍、心無所屬的寂寞。

很多大師包括我所景仰的長者,都曾解讀過孤獨和寂寞的區別。

我沒他們那麼高的理論水平,說不出多少所以然來,但以我的理解和體驗來說:

孤獨是表明一種“一個人”的外在狀態,而寂寞更多的則是內心的感受。孤獨可以是內心安定平和,是一種主動選擇;寂寞則有悲苦的成分,是被動接受。


兩者差別在於心境

就像同樣是獨自看電影堵車晚場,我會暗暗恨自己為什麼不早些出門;

朋友圈一個恨嫁姑娘則是:“本來覺得一個人去看一場快要下片的電影已經夠淒涼了,結果還遇到大堵車,以至於錯過了電影開場。what a pity!”

你看,如果內心不篤定,做什麼都百搭,哪怕全世界都放在面前,依然惶惶不可終日。

曾經有朋友聽說我經常一個人吃飯看電影,很吃驚地問:

“一個人看電影?你不寂寞嗎?”

我同樣很吃驚地回答:“為什麼會寂寞?”

仔細想想,以前的我還真不是這樣的。

剛工作那會兒,不管是逛街買東西,還是看電影出去玩兒,總是呼朋引伴一大群人,最不濟也是三倆好友一起,幾乎每週都要吃吃喝喝買買逛逛,玩兒的不亦樂乎。

我清楚地記得,當做了媽媽的表姐說她是獨行俠,都是自己逛商店的時候我的驚奇。她滿不在乎地說“以後你也會這樣”。

當時我不以為然,覺得就像天方夜譚一樣不可思議。

但是,幾年下來,大家陸續戀愛結婚,在一起的時間不知不覺少了很多。

等到各自有了孩子,見面的機會就更少了。

有一次,我跟兩位朋友約吃飯居然一連三四個月都沒成功,不是這個孩子病了就是那個孩子不舒服,好容易倆孩子都沒病,家裡又有了這樣或那樣的事情。

等孩子們上了學,家有學童的日子那更是提都不要提。

如果說那個時期一個人逛街看電影是被迫的,那麼現在的我更多的則是主動選擇。

時間不合拍只是一個方面,主要的是我更注重休閒時間的質量。

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為了所謂的合群勉強自己參加不喜歡的活動。

不是什麼人的陪伴我都樂意接受。

結伴逛街吃飯必須是情投意合的朋友才會放鬆和享受,否則休息時間還要社交模式全開,簡直要累死個人。

與其熱鬧的身心俱疲,還不如享受一個人獨處的輕鬆。你以為我是孤單寂寞空虛冷,其實我是自由自在任我行。

這時的孤獨,是人到中年做減法。

從另一方面說,這個減法並不是歸隱山林,消極避世,像蝸牛一樣縮回殼裡。

恰恰相反,是感受到時間的寶貴,感受到內心的聲音,捨棄那些混淆視線、耽擱行程的,集中時間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真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不孤獨,你呢?

(恰好以前寫過關於這個的文章,貼過來給大家看看。)


微風中的獨角獸


第一級:一個人去逛超市。經常的

第二級:一個人去快餐廳。經常的

第三級:一個人去咖啡廳。經常的

第四級:一個人去看電影。常事

第五級:一個人吃火鍋。不能吃辣的,怕吃不光

第六級:一個人去KTV。有的,包廂一個人唱了1個多小時

第七級:一個人去看海。一人國內,國外旅遊常事

第八級:一個人去遊樂園。常事

第九級:一個人搬家。今年就2次了

第十級:一個人去做手術。邵逸夫醫院做膽囊切除術。

生活中還有很多別人意想不到的事,如我:

第十一級:一個人去茶館喝茶一天

第十二級:一個人過春節多次

第十三級:自己設計,畫好傢俱的圖紙發給網上的廠家,對方根據圖紙發貨,收到並拼接好傢俱。

第十四級:獨自在手機網上購買異地商品房成功。

生活有很多第一次,它鍛鍊了你的頭腦和思維,也給了你寬闊的心懷和眼界!




綠茵sp


第一級:一個人去逛超市:幾乎天天都會去。

第二級:一個人去快餐廳:早飯基本都是自己去吃。

第三級:一個人去咖啡廳:沒怎麼去過咖啡廳

第四級:一個人去看電影:第一次去就是自己,而且我很喜歡在熱映的電影,即將停止拍片沒人去看時,自己一個人獨佔放映廳。

第五級:一個人吃火鍋:沒試過,主要是吃不了浪費。

第六級:一個人去KTV:有,當時ktv活動,5元3個小時。我去聽了3小時的歌。

第七級:一個人去看海:家離海邊近,經常自己溜達去。

第八級:一個人去遊樂園:海邊的遊樂園常去。

第九級:一個人搬家:沒搬過,自己沒問題。

第十級:一個人去做手術:沒做過,但我自己也沒問題。


煥然衣新小科


哈哈,十級孤獨,我跳級了,只有,四七九級沒試過,其他級我都嘗過,而且,有些是經常一個人去做。別人上班我休假,別人休假我多數在加班,補休補休再補休

第一級,一個人去逛超市,經常瞎逛,還不買東西回家,

第二級,一個人去餐廳,閒的狂,時不時一個人去嚐嚐新菜系,踩新店

第三級,一個人去咖啡廳,偶爾無聊極了,一個人一杯咖啡發呆,自己不喝咖啡,用手玩著咖啡勺,東張西望,看過路人

第四級,一個人去看電影,怕嘈沒試過

第五級,一個人吃火鍋,吃貨少不了的

第六級,一個人去KTV,膽小鬼怕黑不敢去

第七級,一個人去看海,就那一次,被訓了,一氣跑去珠海情人路,由東走到西,腳長泡了,才知道情人路,如追情人一樣很長的

第八級,一個人去遊樂園,高高興興的來了,哭著回家,畏高,一個海盜船嚇跑了

第九級,一個人搬家,不敢,沒錢換房

第十級,一個人去做手術,取環,一個人去,別人個個都有人陪,在手術室出來時,護士大叫某某家屬,我說就我一個人,護士愣了走開了,突然,又轉身大聲說,你一個人有事馬上叫我。



毛毛蟲46404279


第一級:從2008年離婚至現在還是一個人!

第二級:從離婚至現在沒有談過女朋友相親也是一個人。

第三級:從離婚現在一直禁慾無性生活也是一個人。第四級:一個人經常出行陌生城市。

第五級:一個人到陌生城市身無分文,到看到希望。

第六級:一個人開車長途旅行。

第七級:一個人過春節已經習慣了還獨自醉。

第八級:一個人獨守空房12年。

第九級:一個人去找工作上班。

第十級:一個人晚上零點下班經常走過黑漆漆的巷子。

第十一級:一個人去超市買菜一個人吃。

第十二級:一個人喜歡獨處喜歡寂靜無聲世界!

第十三級:一個人待在房間不想出去走走。

第十四級:一個人喜歡獨處不想再婚想孤獨一生。第十五級:一個人喜歡自己獨處。

第十六級:一個人喜歡在海邊散步不想與人結伴同行。

第十七級:一個人睡覺喜歡單獨一個房間。

第十八級:一個人經常因工作原因搬家。

第十九級:一個人生病了也是一個人去醫院。

第二十級:一個人的想法想做幾個人的事。

第二十一級:一個心煩就去酒吧喝酒不要人陪也是一個人。

第二十二級:一個人在曾在大森林連續生活半個月。

總之:我的內心世界一直都是一個人。一個人的生活不需要任何人打擾我的清淨!因為現實生活已經習慣了孤獨,早就忘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相處的快樂!厭倦了繁華喧鬧!喜歡安靜!因為現實生活太現實!逼著我們看清人情世故和冷眼相待!一個人無憂無慮,除了安靜就是孤獨寂寞相伴!因為孤獨已經成為了習慣,看到別人暗自流淚,我早就忘了哭的感覺!


裡哥


第一級:一個人去逛超市。

經常。

第二級:一個人去快餐廳。

經常。

第三級:一個人去咖啡廳。

去過。

第四級:一個人去看電影。

沒去過,等網上出來了自己在家裡看。

第五級:一個人吃火鍋。

去過。自助小火鍋,特別擔心我去添食物的時候店員已經開始收拾我餐具了。

第六級:一個人去KTV。

沒有,不喜歡唱歌。

第七級:一個人去看海。

沒去過,離海太遠,沒錢去。

第八級:一個人去遊樂園。

沒有,太貴。

第九級:一個人搬家。

有過很多次。

第十級:一個人去做手術。

沒做過手術。


呆萌呆萌30


這十級孤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是特別難以達到,對於一個不愛交際也不善交際的人來說輕輕鬆鬆就10級全過。

一個經常孤獨的人不會覺得自己孤獨,因為一個人習慣了。

這十級中,我一共做過4級,1,2,3,8。其他的還沒有體驗過 其實一個人做一些事是很有意思的,你可以和自己的內心對話。




李大英


這十級孤獨承受能力一定是因人而異,對於自己來說,承受八九條應該不成問題~因為我平時就是比較喜歡獨處並且喜歡安靜狀態的人。

平時生活中,一個人安靜的看看書,聽聽音樂,去戶外轉一轉,去咖啡廳坐一坐,發現捕捉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物……多麼愜意的事情呢。

除了九級和十級,級別有些高~其它幾級基本都親身體會過,感覺也沒什麼大不了。

九級,面對一個人搬家的狀況,就當是對自己的一個鍛鍊吧,同時得確也是孤獨的。

十級,獨自去醫院做手術,這個內心應該會是有些悲涼,躺在病床上,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生命的命運,當孤獨上升到生與死的探索,這已經也不是一般的孤獨了吧!

有時候,在乎這個世界越多,存在感就越少

活自己,就意味著一個人孤獨地奔跑,要想痛快就必須把纏繞著的所有瑣碎扔掉。

之前從文章中看到有關孤獨的一個話題裡說:其實,能夠享受孤獨的人,就是有獨特的生活姿態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見,不因為這個世界的紛亂的事物而被迷了雙眼。

更多的是,自己能夠抽離出來,冷靜的看待這個世界的得與失。

這樣的人,有鋒芒但是不露,謙讓而溫雅,與世無爭的樣子,這樣的人,內心強大到人們難以想象。

我們每個人,除了外在的自我以外,都還有著一個內在精神的自我。

人在世上都離不開朋友,但是,最忠實的朋友還是自己。

我很喜歡民國時期的一位才女,張充和先生

曾撰一聯: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大概意思就是,熱鬧處的東西很少有靠得住的,只有十分冷淡,細節豐盈,方可遇知己,才能逢真人。

所以,孤獨就孤獨些,做好自己親疏隨緣,這不是人緣問題,而是精神潔癖問題。

是的,與其將就不如講究。


梵音心語


[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

我都能承受。

我從小就喜歡獨處,獨立性強,這當然與家庭環境有關,雖然爸爸媽媽都很優秀,但家裡一天吵三回,三天打一回的日子並不少見,事關父母,點到即指哈。

當時家裡有三幢樓一套房分散各處,其中有三個彼此間離得不算太遠,所以十二歲後我就開始嘗試一個人住,除了上學,回家吃飯,其它時候都和我養的貓在一起過。

說到這可能會有人說不可能,十二歲的孩子一個人住,父母不會同意的。恭喜親親,你說對了,這是我十歲時跟爸爸提出來的,爸爸很猶豫(爸很疼我更是瞭解我),媽媽是堅決反對,折中的辦法是:十到十二歲兩年時間爸爸請武術老師教會了我一套拳法和一套散打,媽媽看我打得象模象樣也默許了我的請求,條件是:學習成績一但下降必需回家。

說真的,那時我特別享受我自己獨處的日子,除了學習,我可以閱讀大量的小說,聽自已喜歡的音樂,最主要是耳根清淨。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一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若干年後看完這部電影更堅定了我對孤獨的從不畏懼不妥協到包容接納。

而且,孤獨是最能磨練一個人的心志的,當我內心完全能夠容納它的存在時,那幾級的孤獨只是皮毛罷了。

現在走進社會,想保持孤獨也不是很容易了,但我清楚的知道,我的內心永遠有孤獨的空間。

個人觀點!僅供娛樂!

[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多吉娃娃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孤獨等級。

為了更加準確的反饋的我的孤獨等級,我還去網上搜索了十級孤獨等級的明細,明細如下:

第一級:一個人去逛超市
第二級:一個人去快餐廳
第三級:一個人去咖啡廳
第四級:一個人去看電影
第五級:一個人吃火鍋
第六級:一個人去KTV
第七級:一個人去看海
第八級:一個人去遊樂園
第九級:一個人搬家

第十級:一個人去做手術

上述的每一級我都經歷過,之前我都感覺自己的了抑鬱症,因為我百分之九十都是獨來獨往,所以上面的我都經歷過。

其實還有一些我經歷過,打但是這個上面沒有,我來補充一下:

第十一級:一個人上下班

第十二級:下雨天,淋雨回家

第十三級:2020年春節一個人過

第十四級:一個人在家宅半個月

第十五級:一個人散步

第十六級:一個人旅遊

來到北京一年左右,沒有多少朋友,每天安排的明明白白:宅家--上班--宅家。宅在家裡的時間佔三分之二,平時吃飯一個人吃飯,喝茶,發呆,平時一個人上下班,坐車,發呆,感覺自己像一條生活的鹹魚,感覺自己在沒有存在的意義。

後來,我慢慢的改變自己,發現自己的興趣,還是嘗試和別人交流溝通,開始慢慢的接受多人相處,雖然有時候會感覺繁瑣,但是整體感覺還算不錯。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擁有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