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兒童肥胖有了新標準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小時候胖點才可愛,到了青春期長個子,體重自然恢復正常。然而到了青春期,很多“小胖墩”不僅沒瘦下來,反倒被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肥胖伴發病找上門。瀋陽市婦幼保健院兒保門診主任倪佳表示,兒童肥胖是一種病,需要及時干預,拖不得。

不少家長疑惑,孩子胖到什麼程度需要看病?近日,中國婦女兒童肥胖控制專業委員會發布的《中國兒童代謝健康性肥胖定義及篩查的專家共識》給出了答案:身高體重比值超過95%的同齡人,需要到婦幼保健機構評估,及時發現和糾正不當餵養導致的兒童肥胖。

兒童肥胖有了新標準

實際上2013年美國就把兒童肥胖定義成一種疾病,兒童肥胖實際上是以身體脂肪含量過多為主要特徵的多因素的一種慢性疾病,實際上已經成為嚴重威脅兒童健康的疾病。

兒童肥胖有了新標準

我國是世界肥胖兒童最多的國家,最新的第四次營養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全國6到17歲兒童青少年肥胖率10年時間增長了2倍,達到5300萬。究其原因,與攝入過多高糖飲料、不健康加工食品以及運動少有關。儘管如此,此前在兒童肥胖就診方面,我國一直沒有統一標準,很多肥胖兒童因此延誤甚至忽略就診。這次頒佈的專家共識首次對肥胖兒童就診標準做出明確規定,對於0到10歲的兒童,當身高體重比值超過90%的同齡人時屬於體重超標,當超過95%的同齡人時就屬於嚴重超標,需要到兒科或者內分泌科就診。10歲以上兒童,除了持續監測體重指數以外,每年還要定期檢查血糖、血脂、肝功、血壓,一旦出現異常,都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兒童肥胖有了新標準

“大多數肥胖的兒童實際上是存在著不良的飲食行為,比如說進食速度過快,睡覺前吃零食。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是處在一個成長髮育期,應該加強營養,所以給孩子提供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結果適得其反,造成孩子的過度肥胖。隨著電子產品的介入,很多孩子都以靜坐為主,大多數肥胖的孩子不喜歡運動,會使多餘的熱量轉變成脂肪儲存起來,導致孩子發胖。”倪佳說。

兒童肥胖有了新標準

倪佳表示,之所以很多肥胖兒童到了青春期還瘦不下來,是因為生活習慣是從幼年期形成的,如果從小就有不好的飲食習慣,長大後不僅難以自動改好,反而更胖。臨床發現,有些還沒成年的孩子就已經因肥胖導致高血壓。兒童期肥胖比成人肥胖危害更大,會引起性發育障礙、個子矮小、運動障礙等。兒童、青少年時期的肥胖者,有75%的概率成人後依然體重超標,發生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到4倍。

兒童肥胖有了新標準

“首先就要管住嘴,調節孩子的飲食,保證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和水的攝入,限制高熱量、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攝入,包括我們精細主食和食鹽的攝入。第二個就是邁開腿,加強體育鍛煉。”倪佳說。


兒童肥胖有了新標準

不同地域不同性別年齡孩子的生長髮育有差異,單靠家長肉眼很難分辨孩子是隻需自行對生活習慣改善以減重,還是達到了需要就診的程度。倪佳表示,一方面,家長要重視孩子在幼兒園、小學每年進行的體檢結果,如果查出有肥胖超重情況,要及時採取措施。另一方面,建議家長讀懂生長髮育曲線圖表,辨別孩子在同齡人中的發育程度。

“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營造環境,家長應該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需要家長、孩子共同配合完成,才能得到控制好體重這個目標。家長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改變大包大攬的教育方式,淡化飲食在家庭活動中的重要性,不可飢餓減肥或者快速減肥,更不能使用各種減肥藥物等,儘量營造出輕鬆和諧的環境。”倪佳表示。

兒童肥胖有了新標準

為幫助孩子更好控制體重,倪佳給出了不同年齡段的防控重點。

0到2歲,家長應對照身高體重發育曲線表定期監測,如果體重短時間內異常快速增長,可能合併先天性疾病,需及時就診。

2到10歲,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良好飲食習慣,讓其少吃零食、甜食,少喝或不喝甜飲料,保證充足睡眠和運動。如果肥胖也不要過於擔心,此階段可塑性強,通過調整生活習慣基本可以逆轉肥胖。

10到18歲,孩子在外自主選擇飲食增多,家長要做好飲食教育,讓其少吃垃圾食品,如有肥胖和肥胖伴生疾病,應及時就醫治療。

本期名醫:瀋陽市婦幼保健院兒保門診主任 倪佳

兒童肥胖有了新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