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萊利的預言應驗,從熱火三巨頭,到勇士五小,未來籃球席捲聯盟

帕克-萊利在三十年前曾提出過未來籃球的打法,他預言未來的籃球將會是五個203cm-206cm的球員,在球場上飛奔,球場上的位置也將會逐漸模糊。

這實際上是要求球員需要更加全面,更好地控球技術,更好的內線對抗能力。而隨著時代的發展,NBA球員整體實力水平的提升,帕克-萊利的預言也在一步一步應驗。

萊利的預言應驗,從熱火三巨頭,到勇士五小,未來籃球席捲聯盟

加內特的出道,讓球迷刷新了認知,一個這麼高的大個子球員,還能有如此全面的技術。而到了杜蘭特的橫空出世,徹底顛覆了我們的認知,他比加內特還快,2米11的大個子,還能擁有控衛般的控球能力,變向過人,急停跳投,簡直無所不能。

有人曾提出萊利之所以提出這樣的理論,是在湖人執教的“showtime”時期被魔術師約翰遜的天賦所折服,魔術師約翰遜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球隊組織手,他對球隊的串聯作用至關重要。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魔術師約翰遜都打的像一個後衛一樣,而他的身高達到了206cm,在約翰遜第一次闖入總決賽時,因為賈巴爾腳踝受傷,總決賽第七場,約翰遜臨時改打中鋒。

萊利的預言應驗,從熱火三巨頭,到勇士五小,未來籃球席捲聯盟

在那場比賽中,他獨得42分15籃板7助攻和3搶斷。最後時刻還模仿賈巴爾的遠距離勾手投籃命中成為經典。當賽後媒體採訪他時,問到你在場上究竟打什麼位置,約翰遜表示:“我打中鋒,有時候打前鋒,還打一點後衛。我想給我的位置起個名字,或許‘中前後流浪者’這個名字不錯”。

而如今隨著NBA小球風的崛起,開始越來越講究多位置的打法,而小前鋒這個位置的球員本來功能就比較模糊,內不內,外又不外,既要承擔球隊的進攻任務,又要防守對方球隊的得分,在外線能投籃,在內線能強攻,我們把這個叫做“全能”。

萊利的預言應驗,從熱火三巨頭,到勇士五小,未來籃球席捲聯盟

就是全能這個概念,NBA迎來了小球盛世,而小前鋒正式這個盛世的領軍人物,在過去的6年總決賽MVP都是小前鋒這個位置的球員,這便足以說明問題。

小球風的崛起到如今風靡聯盟的原因:

09到10賽季的亞特蘭大老鷹隊拿下了53勝39負,位列東部前三,當時老鷹隊的陣容已經有點未來籃球的雛形,球隊中鋒霍福德身高208cm,隊內擁有喬-約翰遜,約什史密斯、邁克畢比、麥迪等一眾好手,球風打法快速機動性強,喬-約翰遜、約什史密斯攻守兼備,是全能球員的代表。

萊利的預言應驗,從熱火三巨頭,到勇士五小,未來籃球席捲聯盟

從陣容配備,到人員特點都有點未來籃球的雛形,而這也只是像,有那麼點意思,便讓老鷹受益匪淺。

直到熱火三巨頭的出現,這個理論被斯波教練成功實踐。我們都知道熱火三巨頭時期單憑個人能力,團隊配合都處於聯盟頂級,唯有內線劣勢,沒有強力中鋒。

這也是為什麼熱火冒著巨大的風險,還要簽下狀元郎奧登,熱火的兩次總決賽失利都與內線有關,輸給小牛時,小牛隊內有泰森錢德勒、諾維斯基,一攻一防,熱火內線苦不堪言。輸給馬刺時,36歲的鄧肯戲耍地波什團團轉。

萊利的預言應驗,從熱火三巨頭,到勇士五小,未來籃球席捲聯盟

熱火巔峰時期的打法位置模糊,這種打法在當時也只有熱火能打,因為他們擁有詹姆斯,詹姆斯可以客串中鋒,真正的內線波什也能拉倒外線,玩中投,韋德則是能內能外,在搭配上一個射手一個鋒線防守人,陣容就齊了(巴蒂爾和雷阿倫)。

熱火的小球陣容,讓他們組隊四年,四次殺入總決賽,兩次奪得總冠軍。

最後,最成功的的莫過於勇士隊的“死亡五小”。

五個人都能投籃,都能扔三分球,都能控球傳球,都能下快攻,都能防守,庫裡可能在防守端略微吃虧,但好在隊友的防守能力都強,並且補防速度快。

萊利的預言應驗,從熱火三巨頭,到勇士五小,未來籃球席捲聯盟

而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內線球員開發出三分技能,內線球員的機動性也越來越強,像波爾津吉斯、唐斯、大帝這些都是新型內線的佼佼者。

萊利的未來籃球理念,涵蓋分析,就是希望球員越來越全面,能夠同時勝任多個位置,籃球在發展,打法在革新,球員技術水平也在越來越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