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號稱“張姓的發源地”

河北省,簡稱“冀”,與河南省相對應,河北省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河北地處中原地區,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下轄11個地級市。其中,就清河縣來說,人口超40萬,隸屬於邢臺市。在歷史上,一般認為張姓出自上古黃帝之孫揮,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這一支張姓以青陽(即清陽,在今河北清河縣東面)為發源地,是為清河張氏。民間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說法,所以清河縣是張姓的發源地。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號稱“張姓的發源地”

首先,清河縣,隸屬於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號稱“張姓的發源地”,民間有“天下張姓出清河”的說法。在地理位置上,清河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地處黑龍港流域南運河西岸屬邢臺地區。東與山東省武城、夏津兩縣隔河相望西與威縣交界北與故城縣、南宮市為鄰南與臨西縣毗連。面積502平方公里,最大縱距28公里,最大橫距27公里。就清河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晉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魏趙韓三家分晉,今河北省清河縣一帶成為趙國的疆域。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號稱“張姓的發源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朝設立厝縣(故城在今縣西北),屬鉅鹿郡。西漢時,除厝縣外還設立信城縣(故城在縣西北十二里)、青陽縣(故城在縣東,今山東省地)和武城侯國(治在今縣城關,文帝十二年廢),均屬冀州清河郡。東漢時期,厝縣改為甘陵縣,信城、清陽兩縣亦省入。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邢臺市清河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在三國時期,甘陵縣改為清河縣,一直到晉代,今縣境即為清河縣轄域(此時之清河縣轄域較大,除今清河縣境外,還包含了周邊地區)。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號稱“張姓的發源地”

隋代,於開皇六年(公元586年)武城縣改名清河縣,貝丘縣改為清陽縣,仍為清河郡轄。唐代,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省斌強縣入清河縣。清陽縣於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徙治於永濟渠東(永濟渠為今南運河),和清河縣同隸河北道貝州(治清河縣)。進入到五代十國時期,清河、清陽二縣仍隸貝州。北宋建立後,清河縣和清陽縣同隸河北東路恩州(慶曆八年貝州改稱)。於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省清陽縣併入清河縣。南宋時期,清河縣改隸大名府。元朝建立後,清河縣屬中書省大名路。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號稱“張姓的發源地”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改大名路為大名府,清河縣屬之。清朝取代明朝後,清河縣隸屬於直隸省廣平府。到了1913年,清河縣隸屬於大名道。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清河縣直屬於河北省。1958年12月,撤銷清河縣併入南宮縣。1961年7月,恢復清河縣建制。1970年,清河縣屬邢臺地區。1993年7月,邢臺地區與邢臺市合併,清河縣隸屬於河北省邢臺市。截至2018年底,清河縣總面積達50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41萬人。對於清河縣,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