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王思聰為什麼會創業失敗?

書聲


王思聰的失敗是典型被捧殺,普思投資成功了,王思聰卻倒下了:

當今大眾都要創業了,王思聰當然也創業了,因為背景厚,所以起點高,王思聰拿零花錢5個投資了普思投資,王思聰既是投資人,又是創業者。普思投資前期在風投領域那是相當成功的,曾有50億的回款,成功的時候全是朋友,媒體的吹捧的對象, 但英雄並不好當,特別是行事一向高調的王思聰,錯誤地投資了熊貓TV,熊貓TV卻倒閉了,引發了投資糾紛,作為普思投資董事長王思聰,直接被列為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這消息一出,立即成為網絡熱點。

普思投資成是王思聰,敗也是王思聰,這是王思聰一個人的戰鬥,但最終王思聰倒在了自己的草率,和對投資江湖的涉世未深,商業最終要用商業來力證,而不僅僅是你多有錢。

1、普思投資成是王思聰,敗也是王思聰,投資熊貓TV是普思一個敗筆

普思投資的員工稱:公司實力擺在這裡,我們的實力很強的。投資管理規模超過了30億,投資方向除了熊貓TV外,已投項目有數十個,不少項目投資回報頗豐,簡單一句話就是:不差錢,而且其它的還賺錢。

王思聰是普思的老闆,又投資了熊貓直播,其實在王思聰投資熊貓直播時,就有人提醒過熊貓發展的戰略潛力問題,那個時期直播投資熱,大量的直播平臺,後來不到半年時間,絕大多數都紛紛倒下,而這個時期,熊貓就也為了王思聰投資的最大負擔,而王思聰卻為了面子問題和自己的娛樂遊戲愛好,繼續投資,沒有果斷止損,才有了今天的一系列影響。

王思聰的失敗歸根到底是他這個人太高傲了,王思聰怎麼可以失敗呢?這恰恰是導致失敗的根本原因。

2、王思聰的失敗是典型被捧殺:投資失敗一個項目太正常了,不正常的是非理性的輿論

對於王思聰的投資項目失敗,這種商業投資太正常了,李嘉誠也不可能次次投資成功,普思投資的實力仍然在,對於這點錢,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只是投資一個項目的失敗,但大眾創業者和媒體關注的焦點卻不在商業本身,而是王思聰本人和萬達王健林,這是為什麼呢?是非理性的大眾追求熱點現象?還是非客觀的媒體煽風點火?創業投資失敗這都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創業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任何成功的企業家都有失敗的經歷,華為任正非、阿里巴巴馬雲、小米雷軍、騰訊馬化騰,我們可以把這些成功的領袖們的失敗當成勵志傳奇,卻容不下一個年輕的王思聰,容不下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真正的原因,也許只是他叫王思聰。

3、普思是普思,萬達是萬達;普思的老闆是王思聰,萬達的老闆是王健林;王思聰是王思聰,王健林是王健林。

這是一個最簡單的商業邏輯,那麼,是誰讓這麼簡單的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是非理性的吃瓜群眾看熱鬧?還是業餘思維的創業者希望王思聰更慘?還是媒體搶熱點的落井下石?還是另有其它鮮為人知的內幕?孫洪鶴認為:任何簡單的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那麼背後就必有原因,而這個原因可能永遠不被大眾所瞭解。

聲明中,普思投資稱:“熊貓互娛只是王思聰個人創業項目,他還有許多其他投資項目,不能因為一個項目的得失而全盤否定,誰都不能保證所有投資百分之百成功。目前普思投資代表王思聰先生正在全力應對,已有解決方案,我們完全有能力盡快自己解決問題。”

如果王思聰變成羅永浩,大家還會這麼關注嗎?王思聰是心累了,他可能回家繼承產財了,但他仍然有錢;羅永浩是信心仍在,但他是真沒有錢了。

4、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投資策略要不斷變化

其實通過王思聰投資失敗的這件事,對大眾創業有特別大的積極教育,任何人都不可能輕意的成功,大眾創業,如何創業?萬眾創新,怎麼創新?


創業投資是一件漫長的經營過程,比如萬達王健林擁有今天的財富,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王健林也要經歷太多的失敗,不斷的調整投資方向,完善經營策略,才有了今天的商業成果,企業家要適應全新的時代,不斷地完善,商業是不斷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過程,最近很多人在議論萬達的商業調整,


孫洪鶴認為:這對於企業而言太正常了。當年阿里巴巴的戰略調整,把淘寶升級為天貓,就受到了太多的質疑;李嘉誠變掉國內地產,也受到了太多的質疑,但正是因為這種戰略調整,才有了今天更高的發展。萬達的戰略調整,同樣如此,創業者應該更關注與自己有關的,你的關注點在哪裡,你就會在哪裡生長。


孫洪鶴:社交化品牌商業模式專家,全網營銷專家,知名策劃機構創始人,知名自媒體人,歡迎大家互動關注交流。


孫洪鶴


說實話,我公司從創業失敗其實給了大家一個啟示。

連老王的兒子都可以創業失敗,說明目前的環境對於創業而言,其實算是一個比較惡劣的環境。

這個例子其實告訴我們,如果想創業,千萬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但是王思聰創業失敗其實是一個必然的結果。王思聰的性格決定了他自己創業會失敗,其實王思聰在創業,起初的話他創業是非常成功的,因為他當時把資金做的其實算是比較大的。

我印象中好像是做到了5億左右的資產吧,但是後來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創意會失敗,因為他自己把這個投資規模實在鋪得太大。基本上是整片整片的去投資,然後回收的現金流跟不上他自己的投資,最終導致現金流斷裂,而給他創業的一些公司,很多創始人基本上都是開著豪車什麼的。現金流斷了麼,也就代表著利潤不再回來了,自己也就直接全部虧損完了。

如果你仔細查一查的話就能出現,其實我自從在創業前夕的話,創業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到後期他這個創業規模鋪的比較大,然後沒有來得及回收錢,所以導致創業失敗。


複利軌跡


說實話,我公司從創業失敗其實給了大家一個啟示。

連老王的兒子都可以創業失敗,說明目前的環境對於創業而言,其實算是一個比較惡劣的環境。

這個例子其實告訴我們,如果想創業,千萬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但是王思聰創業失敗其實是一個必然的結果。王思聰的性格決定了他自己創業會失敗,其實王思聰在創業,起初的話他創業是非常成功的,因為他當時把資金做的其實算是比較大的。

我印象中好像是做到了5億左右的資產吧,但是後來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創意會失敗,因為他自己把這個投資規模實在鋪得太大。基本上是整片整片的去投資,然後回收的現金流跟不上他自己的投資,最終導致現金流斷裂,而給他創業的一些公司,很多創始人基本上都是開著豪車什麼的。現金流斷了麼,也就代表著利潤不再回來了,自己也就直接全部虧損完了。

如果你仔細查一查的話就能出現,其實我自從在創業前夕的話,創業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到後期他這個創業規模鋪的比較大,然後沒有來得及回收錢,所以導致創業失敗。


886886大神


王思聰為什麼會創業失敗?關於這個問題,我從兩方面進行回答:

第一,王思聰創業真的失敗嗎?現在媒體的報道鋪天蓋地,大多數說王思聰財產被查封,或欠30億,甚至賣光飛機跑車遊艇也不夠還,這只是一部分事實,王思聰之前成立了一家PE基金,叫普思投資,據官網顯示,普思資本目前投資規模超過30億元人民幣,投資案例包括網魚網咖、360、英雄互娛、大眾點評、人人車等32家公司,其中不乏一些已經上市的成功投資項目, 2018年普思投資的股權價值達63億元。對比一下數據,63億元遠大於30億元,王思聰真的創業失敗了嗎?所以不要盲從於輿論報道,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第二,王思聰傳出創業失敗的原因,主要是來自其投資的熊貓互娛,一個網絡直播平臺,至於熊貓直播為什麼會失敗?我覺得有兩方面的原因:1、互聯網行業競爭太激烈,幾十家公司經過幾輪博殺,最後通常只有前2一3名公司能生存下來並進一步發展,如虎牙和鬥魚直播已經上市,其他的公司生存困難; 2、王思聰畢業是第一次創業,運營能力不足,再加上經常換網紅女朋友,精力分散,態貓直播平臺倒閉也屬正常。

綜上所述,王思聰還沒有到資不抵債,山窮水盡的地步(很多人創業失敗連生存都很困難,王思聰到了這一步嗎),所以王思聰創業並沒有失敗。


投資人生


最近,各大媒體的報道鋪天蓋地,大多數說王思聰財產被查封,或欠30億,甚至賣光飛機跑車遊艇也不夠還債。於是,就有網友表示:論資金,五個億隻是玩玩;論營銷,他是幾千萬粉絲的微博大V;論人脈,普通人遠不及王校長;在這麼好的條件下,王思聰為什麼還會創業失敗?

而我們卻認為,現在任何成功的人,他們都是經過了十幾次,甚至幾十次的失敗,才走到了今天的成功。王思聰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富二代他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和麻煩是很正常的事情。正因為如此,王健林才會用兩次“5億”的機會,給王思聰去鍛鍊。王健林十分清楚成功需要磨練的,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事實上,王思聰把他父親給他的5個億的資金,通過名下的普思投資公司進行股權投資,還一度取得了不小的成功。2018年的股權價值達63億元。就算目前王思聰在熊貓直播上面欠債30個億,也可以足夠還清債務。所以,目前王思聰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如果簡單判斷他這次創業失敗,確實有點不附實情。

不過,王思聰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那些深刻教育卻值得我們探討:首先,王思聰的投資攤子鋪得有些過大,普思資本目前投資規模超過30億元人民幣,投資案例包括網魚網咖、360、英雄互娛、大眾點評、人人車等32家公司,其中不乏一些已經上市的成功投資項目。但也有折戟沉沙的案例,比如投資樂視體育,以及這次的熊貓直播。

我們認為,在國內投資環境不錯,經濟形勢一片向好的情況下,王思聰怎麼樣投資都是會贏錢的,即使有虧損的投資,也是為數不多的個案。而一旦風投環境惡化,那些風投潛在危險就會集中暴露出來。所以,風險投資不能像天女散花一樣的撤錢下去,而是要針對具體幾個有潛力的行業和項目進行嚴格調研、論證。

再者,“寧做雞頭,絕不做鳳尾”。王思聰這次受挫於熊貓直播。但是,互聯網行業的競爭就是這麼殘酷。只有行業內第一梯隊的企業才能發展壯大,並且還能上市融資,而二三梯隊的企業肯定會面臨生存危機,不幸熊貓直播卻淪落到第二梯隊中。目前,網絡直播平臺第一梯隊是,虎牙和鬥魚直播已經上市,其他的公司生存困難。熊貓直播進不了該行業的第一梯隊中,只能最終退出。

最後,互聯網企業燒錢較為出名,卻沒有很好的賺錢模式。資料顯示,熊貓直播有過兩次融資。2016年9月,熊貓直播完成6.5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是樂視網、辰海投資、奇虎360。2017年5月,熊貓直播又宣佈獲得10億元B輪融資,由興業證券業正資本領投。據熊貓直播的COO張菊元講,2017年5月完成B輪融資後,在長達22個月的時間裡沒有任何外部資金注入。

對此,我們認為,現在很多互聯網企業只知道擴張業務,卻不懂得如何實現盈利。往往都是靠A輪、B輪、C輪融資來給企業輸血,自己卻沒什麼造血功能,而一旦外面的資金無法融到,企業就會資金斷裂。我們不清楚熊貓直播的盈利模式是什麼,但如果是因為沒有外部資金注入而倒閉。那麼,熊貓直播難道一直沒有能力自己賺錢養活自己嗎?

現在的王思聰只是遇到一些挫折,輕易説他失敗有些為時過早。但是,縱觀王思聰的投資過程,我們發現他攤子鋪得過大,急於涉足所有領域,賺到更多的錢。同時,在做熊貓直播時,沒有做到第一梯隊,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融資就比較困難。更關鍵的是,王思聰在執掌熊貓直播時,要構建自己的盈利模式,如果只是通過不斷燒錢,靠融資續命,那關門倒閉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不執著財經


王思聰創業失敗並不可怕,這5個億隻是玩玩,失敗了還有錢的老爸老媽,翻身都是這句話的事,再度給5個億繼續玩,這就是富二代的最大好處。

今天藉助這個問題,跟大家聊聊王思聰為什麼會創業失敗?王思聰創業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我個人覺得王思聰創業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個原因:王思聰是初出茅廬的小屁孩,從讀書畢業出來,老王就給他5個億,直接進去了投資行業。你想一想,誰能一步登天呢?有錢也不能這樣任性吧?

誰天生都不是什麼都懂,都是經過後天的經歷,慢慢的成長起來的。而王思聰在學校是學的理論,理論與現實生活是完全不同概念。真正紙上談兵有什麼用,真正到戰場之時一點作用都沒用,這就是王思聰創業失敗的主要原因。

第二個原因:王思聰撒網太廣了,王思聰確實有錢任性了,什麼行業都以為有錢都可以錢生錢,都以為投資都是可以賺錢的。

所以王思聰不同前後在網魚網咖、360、英雄互娛、大眾點評、人人車等很多公司進行投資了,而這些投資只要一個失敗了,就給自己帶來一堆的麻煩事,就會給投資帶來窟窿,窟窿出現再來補是比較困難的。而王思聰在投資樂視體育已經摔跤了,不吸取教訓,繼續狂妄一個的再次倒在了熊貓直播。

第三點原因:創業之心不同,王思聰也許創業之心就是當做練手,反正就是當做出錢買教訓,出錢買經驗,所以創業出發點不同。


王思聰內心已經早早的接受了創業失敗的準備,反正失敗了就當做教訓,失敗了背後還有兩棵大樹。天塌下來都是還有人頂著,不用過度擔憂,也許這就是王思聰內心不同,失敗在自己的內心最深處。

總之王思聰創業失敗的真正原因是有很多的,並非是某個原因導致王思聰註定會創業失敗。

所以我個人覺得從王思聰的創業失敗告訴大家很多大道理,最直接的大道理就是創業很難,失敗難免,但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翻身不起來了,一輩子都是倒創業之路了,這就是人生最可怕的事。

對於王思聰創業失敗的原因,大家覺得什麼才是他真正創業失敗的原因呢?下面評論區可以進行討論。


老金財經


很簡單,他投資的行業根本就不是賺錢的行業,吹一下還行,真當事業做就扯淡了,再加上抽身太晚,不虧真是沒天理。

王思聰投資電競,直播行業,在當時來看確實是一個風口,但也只是個風口而已。我一直認為,一個行業,需要有源源不斷地盈利能力,在早期燒錢絕對沒有問題,但燒錢的目的是壟斷市場,壟斷市場後的盈利能力才是根本。換句話說,投資的行業必須要是剛需,而且是必須花錢的剛需。

到底什麼是剛需呢?

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所有行業都是剛需,衣食住行事剛需,當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後,花錢看個電影,花錢買個會員聽歌,買個用不著但喜歡的東西都可以是剛需。

這個剛需有兩個要求,第一,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精神需要。第二,要花錢,也有必要花錢。

比如我就開通了酷狗的音樂包,因為我喜歡聽歌,我喜歡聽高品質的歌,為此我還花錢買了比較好的耳機,這就是我的需要,如果我沒花這個錢,我享受到的音樂是不能滿足我這個需要的。這個投入不大,但享受是實實在在的。

但直播是個什麼鬼?

我如果一分錢不花,能不能看直播?當然可以,不僅可以,而且看到的,和花了錢的看到的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是我花小錢買一句“謝謝老鐵”,花大錢才可能拿一個聯繫方式,然後呢?最多也就來一場友誼賽。這場友誼賽的代價可真有點大啊。那位會計,幾百萬,想想就覺得不值得。

當然了,這個世界有有錢人,也有打腫臉充胖子的傻子,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種人會越來越少。因為有錢人玩過一兩次也就懶得玩了,傻子倒黴幾十上百個也就差不多了。哪裡有那麼多的接力者?沒有接力者,就算王思聰把其他所有的直播平臺全部收購又如何?失敗只是遲早的事而已,而且這個遲早不會太遲。

我不懂生意,但我懂一點歷史。歷史有兩句看似差不多但截然不同的話。一句是“時勢造英雄”,另一句是“英雄造時勢”。

所謂“時勢造英雄”,時勢是重點。像王思聰他爹王老闆,為什麼有錢?房地產老總。中國這三十年什麼最賺錢,房地產。大老闆賺大錢,小老闆賺小錢,你就不是個房地產老闆,就是一個投機的炒房者,一樣可以賺錢,這就是時勢,只要是你在這三十年搭上了房地產行業,哪怕你什麼都不懂,你就買房子,賣房子,你都可以賺錢。

所謂“英雄造時勢”,英雄是重點。馬雲就是代表。網購,打通地域的限制,讓人在看不見摸不著的網店敢花錢,這本身就是個了不起的挑戰。我09年剛接觸淘寶的時候,曾說小東西在淘寶買一下,便宜。手機電腦絕不敢在網上買。但後面我是啪啪打臉,家裡的電器,甚至孩子的奶粉都是網上買的。世上本沒有網購,也本不需要網購,因為有馬雲,所以有網購。

但王思聰很明顯,沒有勢,這個勢要麼本來就有,順勢而為,要麼本來沒有,但你有能力創造。你能讓全國人都看直播,你能讓全國人看直播後主動打賞,你才有能成功。

很明顯,王思聰做不到這一點,做不到,失敗就在所難免。

資本有句話“當站在風口上的時候,豬都能上天”,王思聰的事很明白告訴我們這句話的錯誤。因為資本還有句話“當潮水退去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馬雲,作為普通人的你我,順勢而為,才是最重要的。


雲在藍天8480


能看到的信息層面分析,王思聰賺到的錢,多數都是來自股權投資。這門生意,主要看眼光,格局,圈子,人脈。不是自己親自動手的項目。他失敗應該是熊貓直播,這個是他自己親自參與運營的企業。

運作一個企業,從食堂買菜,到廣告營銷,哪樣不需要自己操心?估計王思聰放羊似的管理方法,導致了他今天的結果。

不過話說回來,沒有磨難的成功,那都不是最後的成功,或者這個中途的熄火,正是王健林希望看到的。

早點失敗的王思聰,才能儘快成長為未來的王者接班人。



又話新成都往事


王思聰失敗的根源在於對事業的不尊重,做公司只是為了玩票,對於熊貓TV整個項目缺乏最基本的態度。

反觀熊貓TV的對手鬥魚TV,創始人純粹的普通人,家裡條件估計連王思聰百萬分之一都沒有。

有幾個人知道鬥魚TV的創始人叫什麼?別人都是在默默的奮鬥,武漢的媒體在凌晨還看著鬥魚的辦公室燈火通明。而王思聰在熊貓TV的辦公室出現過幾次?

錢多並不是好事

王思聰確實錢很多,而且人脈也沒得說,但是真心有幾個人打心底看好王思聰自己的創業項目。

其實根本就不能用創業來形容王思聰,用王健林的話說,你都有5個億了,還叫創業嗎?你已經是成功人士了。

熊貓TV的投資不僅僅是5個億,第一筆資金就達到了20個億。而對於王思聰的不放心,從周鴻禕派高管去熊貓TV就可以看出來。

有人說周鴻禕派人過去是讓項目變的更復雜,但是有幾個投資人願意每個項目都派人過去,這不是浪費自己的的資源嗎?周鴻禕作為一個成功的普通人,也明白王思聰這種富二代很難真正的全身心投入到事業中。

不專業,但很強勢

王思聰在互聯網行業絕對稱不上專業,他所掌握的互聯網知識都是來自於碎片式信息。

從媒體偶爾發出來的動態可以看出來,王思聰非常強勢,任何事情在他看來,都是別人的問題,自己是沒問題的。

王健林雖然強勢,但是也在商界摸爬滾打半輩子,無論經驗還是專業,肯定比很多人強,但是王思聰就是盲目的自信。

同樣對比鬥魚的兩個聯合創始人,他們都是遊戲行業資深的玩家。而且兩人都是學編程的,早期項目都是自己編寫的。

無論專業程度還是對於事業的堅定信念,都是王思聰比不了的。

結語

王思聰看似鉅額的20億投資,其實主要也是自己的基金和360的資金。而鬥魚的投資方包括了騰訊和紅杉資本等一系列國內頂級投行。

為什麼這些投行看好鬥魚,而不投天生就優越的熊貓呢?因為他們知道,誰是想做事的,誰是想玩票的。


小漁的創業信條


王思聰為什麼會創業失敗?

從10月開始,王思聰就進入到人生低谷。

10月12日王思聰在被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發佈限制消費令,此時其100%持股的普思投資顯示已經被凍結(凍結日期2019年10月15日起至2022年10月14日)。

11月4日,王思聰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消息顯示其負債1.5億,11月19日該法院向王思聰下達限制消費令。

11月20日,王思聰限制令被取消,但僅隔一夜,反轉出現,第二波限制消費襲來。

11月21日,王思聰一連收到三條來自上海靜安區人民法院的限制消費令,11月22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王思聰進行財產調查,將其房產、汽車、銀行存款查封。

一連串的打擊,讓王思聰揹負巨大的壓力。因此,外界也開始對王思聰的創業下了一個“失敗”的定義。

那麼,王思聰到底屬於是創業失敗呢,還是創業挫折。我們認為,現在就用創業失敗來給王思聰下定義,還未免早了一點。因為,王思聰還年輕,他還有證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這次出現的問題,只能算是他人生之路上的一次影響比較大的挫折。恰恰是這次挫折,可能會成為他成長的一次非常好的經歷。

事實也是,自出道以來,王思聰就一直十分高調。對他的高調,其父親王健林也有過多次提醒、多次教導。但是,王思聰沒有聽,也沒有接受,而是繼續高調,且頻頻陷入到一些負面新聞之中。面對這一切,作為父親的王健林,可能也沒有更多辦法。也正因為如此,當王思聰發生了債務糾紛,直至被限制高消費等問題後,王健林一次也沒有表態,也沒有采取什麼具體的幫助措施,而是讓王思聰自己去應對。可以想象,王健林對王思聰出現的問題,不僅不會生氣,還有可能暗自高興。高興就高興在讓兒子懂得什麼叫商場、什麼叫經營、什麼叫把握機會、什麼叫穩健和低調。

如果王思聰能夠較好地處理和應對好此次事件,讓自己的形象不至於落到冰點以下,王健林就會認為是成效很大,認為兒子長大了、成熟了。如果王思聰沒有能力來處理這一切,最終必須要他出馬,王健林也可以以此來好好教育一下兒子,讓他學會長大、學會成熟、學會適應社會。

因此,王思聰此次出現的問題,並不是什麼創業失敗,而是一次比較大的挫折。而這次挫折,也很有可能成為王思聰走向成熟的轉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