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腦癱的孩子都是有智力問題嗎?

花開你來了


腦癱就一定智力有問題嗎?不!很多還非常聰明。



我治療過的孩子大多數只是肢體問題,只有少數合併有智商,情感,認知,記憶力,讀寫能力,情緒等的問題。甚至有好幾位孩子,學習成績優異。考試總是100分的都有。

或許,腦癱這個籠統的命名應該適當修改一下,很多家長很討厭腦癱這個名詞!他們認為,他們的孩子甚至比別的孩子更聰明,就因為手或者腳的問題,被冠以“腦癱”這個詞,這是無法接受的!


現在,我來告訴大家腦癱究竟是什麼?有哪些類型?

小兒腦性癱瘓又叫做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後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於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徵。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徵,病變部位在腦,但表現出來的情況是四肢異常,常伴有智力缺陷、癲癇、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症狀,這些情況可以單獨出現,也可以兩種以上一起存在,最近我這裡還有一位孩子,3歲溺水,四歲多才開始出現雙下肢痙攣性癱瘓。


原因:引發小兒腦癱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幾點:父母親吸菸、酗酒、吸毒、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陰道出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前置胎盤、先兆流產或服用避孕藥治療不孕的藥物、保胎藥等;高產次、早產、流產史、雙胎或多胎等,胎兒發育遲緩,宮內感染、宮內窘迫,胎盤早剝,胎盤功能不良、臍帶繞頸、產鉗分娩、臀位產產程長、早產兒或過期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生後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腦病、核黃疸、顱內出血、感染、中毒及營養不良等。


腦癱孩子的表現:(1)運動障礙 運動自我控制能力差,嚴重的則雙手不會抓東西,雙腳不會行走,有的甚至不會翻身,不會坐起,不會站立,不會正常的咀嚼和吞嚥。

(2)姿勢障礙 各種姿勢異常,姿勢的穩定性差,3個月仍不能頭部堅直,習慣於偏向一側,或者左右前後搖晃。孩子不喜歡洗澡,洗手時不易將拳頭掰開。

(3)智力障礙 智力正常的孩子約佔1/4,智力輕度、中度不足的約佔1/2,重度智力不足的約佔1/4。

(4)語言障礙 語言表達困難,發音不清或口吃。

(5)視聽覺障礙 以內斜視及對聲音的節奏辨別困難最為多見。

(6)生長髮育障礙 矮小。

(7)牙齒髮育障礙 質地疏鬆、易折。口面功能障礙,臉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時痙攣或不協調收縮,咀嚼和吞嚥困難,口腔閉合困難以及流口水。

(8)情緒和行為障礙 固執、任性、易怒、孤僻,情緒波動大,有時出現強迫、自傷、侵襲行為。

(9)有39%~50%的腦癱兒童由於大腦內的固定病灶而誘發癲癇,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治療方法:如運動(體育)療法,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訓練;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認(鼻、耳等)、訓練抓物、持物、起坐、搖擺、扶行(背靠牆、面朝牆)、原地運動(彎腰拾物、抬腳訓練、單腳獨立、原地起跳)、行、跑;再如物理療法,包括神經電刺激療法、溫熱療法、水療法;還有作業療法即能力訓練,但療效一般。現代醫學治療方法如下:①手術;②矯形器;③水、電、光、聲療法;④語言、交流的治療;⑤運動功能的治療;⑥ADL訓練。


石膏療法效果非常好!

中醫療法,藥物療法等!

您對於腦癱孩子的治療,還有什麼可以分享的嗎?


兒童骨科醫生邱俏峰


腦性癱瘓兒童的智力與分型密切相關,也就是和病因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繫。

1.智力最好的類型是不隨意運動型腦癱兒童,主要病因是核黃疸後遺症,主要損傷部位是椎體外系,也有少數為新生兒窒息。

2.痙攣型腦癱兒童智力水平高低依次為:偏癱、雙癱、四肢癱,左側偏癱和右側偏癱的智力有無異常還未見報道。

3.共濟失調型腦癱兒童大多智力在邊緣狀態或輕度損害,這種類型比較少見。

4.混合型腦癱兒童智力一般比較差,生活自理也比較困難。


哈爾濱兒童康復呂智海


你好,小兒腦癱即是小兒大腦性癱瘓,小兒腦癱的主要表現為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智力落後或語言能力落後等等。那麼腦癱的孩子都是有智力問題的嗎?

不是的,在小兒腦癱中大約有四分之一的孩子智力是正常的,智力輕度、中毒受損的大約有二分之一其餘都是智力嚴重不足的。所以不是所有腦癱的孩子都是有智力問題的。

專家建議:當家長們發現孩子有腦癱的表現症狀一定要儘早的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確診治療。



你好,腦癱的孩子不都是智力有問題的,智力有問題的只是佔了一部分!有些腦癱的只是單純肢體問題的,像經我手做過治療的有好幾個孩子都讀幼兒園小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