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街亭竟不是趙雲守,這是為什麼?

三國時代,風雨飄搖,各家爭鬥從未停息。我們知道那段歷史的不穩動盪,也知道那個時代的人才頗多。各個小王都有自己的志向,想要為自己爭得一份小江山。所以便應運而出了一大批為這些王服務的智謀權略者。由於人才的短缺,所以,這些諸侯王是非常愛惜他們的,就像鳥兒,羽翼飽滿才能飛的更高,所以鳥兒極其愛惜自己的羽翼。這些王就像鳥兒愛惜自己羽毛一樣愛惜自己的人才,這樣他們的權位江山才能守的更加牢靠。

街亭竟不是趙雲守,這是為什麼?

1-劉備

那麼這些王中最愛惜人才的是誰呢?就是三國中笑到最後的人——劉備。那麼劉備有多愛才呢?從這些事中就可以表現出來。想必大家都知道的一件就是請諸葛亮出山吧。要知道當時的諸葛亮可是居住在深山老林中,從不輕易見人。但是雖然足不出戶卻天下事盡知。說明他確實是一個不可少的真正人才。然而那個時候諸葛亮不願意到世間摻和這些事,於是劉備就三次進山要去請他,深山老林,加之交通遠遠不如現在的發達,其困難程度想想就能體會到。剛開始,諸葛亮都沒有同意,終於第三次的時候才被劉備所感動,隨劉備走出深山。最終劉備能獲得成功跟諸葛亮是有很大關係的,這裡也能看出劉備對人才的辨識度很高,而且還非常重視人才。

街亭竟不是趙雲守,這是為什麼?

2-諸葛亮

請到孔明的劉備更是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將手中的軍權全權交由諸葛亮,更是大小事都要聽從他的意見,不管什麼事,只要孔明不同意他都不會去做。但是諸葛亮雖然才智過人,但是在戰場上也是有失手的時候。俗話說,河邊常走肯定會鞋溼,江湖上飄的時間久了也是會被歹人捅刀的。孔明就在一場重大的戰役中失了手,導致這場戰爭慘敗,損失嚴重。很多人都疑惑這場戰爭是怎麼失敗的,在他的聰明才智下竟然還會出現這樣的事,那麼場戰役是怎麼失敗的呢?世人皆說他用錯了人,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街亭竟不是趙雲守,這是為什麼?

3-趙雲

首先說一下這場戰役就是著名的街亭之戰。當時劉備手下最有用的將領是誰呢?一個叫趙雲,一個叫魏徵。這兩個人都非常有實力,帶兵打戰都有自己的秘訣,為劉備立下了不少戰功。軍隊中對他們的實力還是很認可的,都認為這倆將軍很有能力,可以擔得起劉備的信任。兩人在戰場上可以說是就像魚得了水一樣,靈活善戰。可以說是劉備手下的第一將領。但是當時街亭之戰的時候,兩人都不在現場,而是身居別的地方的在帶兵,都沒有趕回來。這是為啥呢?是諸葛亮疏忽了嗎?

街亭竟不是趙雲守,這是為什麼?

4-馬稷

其實不然,諸葛亮在這些小事上肯定不會錯的,他當然知道這兩位將軍的實力。況且他跟著劉備這麼久,定會學會劉備的用人技巧。然而事實是當時戰爭發生的時候趙雲還有自己的人物要完成,他也得手的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能因為要去支援別人而丟了自己手中現有的饅頭。所以他去不了街亭。街亭距他當時守得地方遙遠,連夜也趕不回,所以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諸葛亮的惜才,劉備也惜才,所以跟了這麼久,諸葛亮自然也是學會了。每次戰爭,都會失去一些很棒的將領,因為,打仗嘛,肯定是會有傷亡的,因此軍中的將領是一批一批的換,然而如果一直使用一些好的將軍,不僅會增加傷亡率還會讓那些新來的士兵得不到鍛鍊,從而依舊是一些小的新兵蛋子。

街亭竟不是趙雲守,這是為什麼?

5-街亭之戰

諸葛亮知道,一有機會得練練這些小兵們,不能讓他們老在老將的庇護下,這樣永遠也長不大。必須放手,才會有新的機會出現。於是乎他就用了馬稷。當然這也是不得已的手段。但是,馬稷在軍中的表現也很出色,作為新人已經很出挑了。諸葛亮的慧眼下認為馬稷是可以擔得起此次的人物的。因此給他機會鍛鍊且突破一下自身。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作為新人的馬稷得到了鍛鍊,也不是很失望的。勝敗都是兵家的常態,這種情況是常見的,所以也值得原諒,最終劉備也沒有責怪諸葛亮。

街亭竟不是趙雲守,這是為什麼?

6-街亭之戰地圖

所以說,諸葛亮做事還是有他的考慮的,這件事雖然是用人不當,但是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兩全其美也不太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