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現在抗日電視劇,為什麼男女全部畫眉?

峰叔公


抗戰題材的電視劇中,美國軍隊1943年秋季才開始裝備的M-3衝鋒槍,穿越到了1940年中國的晉西北戰場;英國軍隊1942年初裝備英聯邦軍隊的司登式衝鋒槍,提前進口到了中國,用在了1937年末的南京保衛戰中等,還有許多案例,限於篇幅就不展開了。

以上分別是《亮劍》和《雪豹》這兩部國內觀眾非常熟悉的抗戰良心劇,對道具的運用尚且如此,作為觀眾就別指望抗戰神劇了,褲襠藏雷、手撕鬼子、彈弓斃敵等,嚴肅殘酷血腥的抗戰被演繹成了輕鬆幽默搞笑的鬧劇,不知道九泉之下數百萬抗戰時犧牲的軍人會作何感想。

因此,抗戰題材的電視劇中,女主角長得很漂亮,化個淡狀,或是濃妝豔抹,打扮一下自己,那是再正常不過了,劇情需要唄,或為勾引鬼子,用色相套取情報;或看上了劇中的男主角,少女懷春士為知己者容等不一而論。現在,各種偽史觀、抗戰神劇等仍然層出不窮,有的電視劇中女主角不但畫眉,還染髮做耳洞,脫離了劇情中的時代背景,有的軍裝筆挺,一塵不染,秀髮飄逸,那像戰時軍裝破爛,頭髮蓬鬆的模樣。

抗戰連續劇《怒江之戰》劇中女主角的軍裝,不僅迷你裙造型,且還秀出大腿,搭配長筒靴,活靈活現的空姐再現;男女主角,即玩槍,也秀恩愛,抗戰劇中拍出了別樣風景。

其實,抗戰時期的軍隊,制服那有那麼洋氣的,打仗麼,風裡來雨裡去,穿在身上的軍裝,大都褪了色,邋里邋遢,臉蛋飽經風霜,那有幾個人細皮嫩肉的,掐之出水的。


抗戰神劇胡編亂造、過度虛無的問題,嚴重脫離了當年的時代背景與歷史事實,無底線的消費,不僅劇情老套俗氣,人物造型雷人,俊男靚女,染髮畫眉穿耳釘,坦胸露大腿,妥妥的當代風啊!


國平軍史


我岳父是1941年在山東昌邑參加八路的,聽老人講,當時老百姓都叫他們是“窮八路”,八路軍各種物資十分匱乏,我岳父1941年初春參加八路時,只發了一套冬裝,裡面穿的是老百姓的衣服,開春天氣暖和了,就把棉衣、棉褲裡面的棉花掏出來,棉裝成了夾衣、夾褲,天氣再熱了,就在拆一層成了單衣、單褲,到了夏天就把上衣袖子剪了去,又成了短袖。聽我岳父說,他們在部隊行軍途中休息時,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棉衣、棉褲脫下來,找兩塊平整的石塊,用來砸胳肢窩和褲襠裡的蝨子,天冷了,他們幾個月不洗澡是很正常的,可見抗戰中的八路軍之艱難。現在抗日神劇中對八路軍的描寫就是在胡說八道,睜著眼說瞎話。


新尚男子


現如今的抗日劇編劇的腦洞大到無法理解。

畫著眉和眼線的吐血小姐姐。

穿著皮夾克,出廠帥氣拉風的吳奇隆。

白天用石頭炸小鬼子的飛機,晚上談個戀愛,拉個小手。

女神小姐姐用一條皮鞭就可以鏟死一隊的人。

大力哥手撕鬼子,隔空打牛。

感覺把這群人召集起來,抗日戰爭8個月就能打完了,8年都能統治世界了。


可是真實的抗日年代,缺衣少食,朝不保夕。隨時都可能沒命,隨時都會失去親人。怎麼可能會去化妝,在乎外在形象呢?

真實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


抗日戰爭的成功是中國人站起來的第一步,希望各位編劇大大能儘可能把真實情況還原給我們,我們不需要在抗日戰爭中過分美化自己的實力,因為那是8年的血淋淋的戰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不可磨滅。

過分的誇大自己,其實就是一種諷刺。


還是有很多好看的抗日劇。

1 .永不磨滅的番號



2.亮劍



3.長沙保衛戰

4.我的團長我的團

歡迎大家來補充!


娛樂LA娜


應該說現在的電視劇男女全部都化妝,不僅僅是畫眉,這麼簡單...

雖然有的個別男演員妝容不重,可能基本上看不出化妝,但是也會修眉型,也會簡單做一些面部底妝調整,畢竟是電視劇。是一種藝術形式,如果真正的素顏上鏡,可能就是老一代的紀錄片了。還得是專門拍攝老百姓的那種,但凡有點兒身份地位,講究排面的那多少都得找身行頭,修理門面。就和現在自拍那些一樣,畢竟是要見人的!

而且不管啥時候,化妝上鏡都是很多人認為的“禮貌”,畢竟不能讓自己邋遢的一面放在這種上鏡的公眾場合吧?

而且說到抗日劇化妝,其實後面那些群眾演員,可能多是沒有怎麼化妝的人,畢竟服化組沒有那麼多精力給每個群眾演員都來個專門打造。而在前面主演的那些人,老老少少也好,前臺出鏡修飾一下,後臺休息還得面膜保養,還得養生全套,畢竟一個演員的生命之一就是這張臉啊...

不過我想LZ可能是想問,為什麼抗日劇化妝都這麼誇張吧?

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有些電視劇本身就不是為了成為一部優良作品而誕生的。

例如:抗日劇《偽裝者》,裡面的人物也都是帶妝的,但是會根據人物不同的階段變化,和人物所處環境有不同的妝容,讓觀眾看起來是非常合適的,既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也符合當時人物的狀態,妝容反而提升了人物。

例如:徐克的《狄仁傑》系列。這個系列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應該就是劉嘉玲的武則天造型了。但是看過唐朝仕女圖,這個妝容不可謂不是神還原了。但是以大多觀眾的審美,這簡直就是妖孽造型啊..真的接受不了....畢竟武則天應該是美若天仙一般的存在...

其實也有一些抗日劇比較還原,演員沒有太多妝容,而且也都是收視率高,叫好又賣座的。只是這種電視劇多是主要以戰爭為題材,多是出生入死的戰場。並且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以及導演和製片部門更多的精力,而且這種電視劇肯定很難得到小鮮肉和流量明星的加持,就會直接影響主流粉絲的女性群體,從而影響平臺收片,連帶反應就是影響投資方的投資回報。所以這類電視劇也就逐漸變成了非主流電視劇。畢竟炒作不了啊!

而充斥著鮮花鮮肉的諜戰題材電視劇,那就基本上可以稱之為,抗日“偶像劇”,需要的不僅僅是講述故事,還要兼顧宣傳明星,和投資方的高回報。從創作初期就設定了這些鮮花一般的人物,拍攝的過程中也就需要把這些男女明星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這是從最基礎的創作和劇本階段就定好的,也就不需要讓這些鮮花鮮肉犧牲色相,因為人物設定就是光鮮照人的角色。


小衣漫談


如果描眉化妝還說得過去,畢竟那個年代還有描眉化妝的背景,但是服裝道具的使用卻嚴重違背了那個年代的條件。30年代背景的電影,特務們個個開著50年代的汽車玩跟蹤,要知道在上個世紀70年代好多縣處級幹部還騎著自行車上下班;上世紀50年代我軍實行軍銜制後,北京街頭常可以看到很多將軍擠公交,騎自行車;服裝也是不倫不類,同一時期男兵穿著國民革命軍的軍裝,女兵卻帶著美式的船形帽,蹬著馬靴;還有辦公室和家庭的陳設,動輒是歐式傢俱,豪華吊燈,去南京總統府看一看吧,去當年的白崇禧公館看一看,去當年的陪都重慶國民政府的舊址看一看,都是多麼簡陋的陳設,那是當年中國經濟社會的真實背景;紅軍在30年代竟然用的解放軍七,八十年代的81電臺;解放前的農民尤其是村婦,穿得乾淨筆挺,褲腿精細,要知道當年穿紅高粱中免襠褲的那一代人都還在。現代的影視導演,罔顧歷史背景,自己不知道不了解,還要把觀眾帶到深溝,可惡啊!


Lcg9239011213


今時看戰爭片,最不愛看沒有原始生活形像的女演員,她們生活戰鬥在農村大山裡,卻皮膚白嫩濃妝豔抹,奶聲奶氣嬌柔做作,沒有一點不愛紅妝愛武裝革命者的氣質。反觀老革命電影片中的女演員扮相,與現實生話人物非常貼切,如紅色娘子軍,洪湖赤衛隊,就算演對歌的劉三姐,演農家女的都非常自然得體,讓人百看不厭,歷久不忘。


老古董177426082


收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正在看老電影《英雄兒女》,那裡面的主角,配角,群眾演員都來自於勞動人民,他們經過勞動,男人堅毅勇敢,渾身散發出男性的氣息。我覺得他們任何人走出熒幕,都能夠征服現在的都市女人。畢竟他們會讓現在都市女人認識到什麼叫雄性。而現在熒幕上,生活中的小男生,油頭粉面,女人其實打心裡沒有瞧得起他們,即使有點人長得膀大腰圓,其實那也是一身肥膘,女人👩瞧了就噁心,而真正從身體到心裡都長成男人的人對女人👩的誘惑是無法拒絕的。所以,現在人人都在評論女人的墮落,其實是她們對中國當下缺少真正男人的反抗。


夏天悄悄過去又一年


我從不願看由小鮮肉排演的抗日影劇片。大家想一想,抗日戰爭是在1931年至1945年之際,日寇的鐵蹄侵我中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駭人聽聞的野蠻之事。全國人民奮起抗戰,那家小姐一邊描著眉、抹著口紅,舉槍上戰場的?本來一個很好的體裁劇片,讓他她們一演給演砸了。劇情與抗日場面相差十萬八千里!所以說不管是導演、製片人在分配男演員或女演員演戲時,要好好地研究研究歷史,你們不分青紅皂白地演戲,簡直是糟踐中國的歷史。


田園106341609


貌似沒有哪個導演敢拍抗聯的神劇,抗聯太悲壯了,從上至下幾乎全都犧牲,沒有所謂的鐵骨柔情,只有粗魯凜冽的寒風和大雪,沒有所謂的平安格勒戰役,只有圍剿和反圍剿,叛徒和老百姓的出賣,都是血淋淋的人性顯露,幾乎沒有給那些混蛋導演一點發揮的空間,從小看抗聯電影,《步入輝煌》和電視劇《關東魂》,還有《將軍的頭顱》,從片頭就透著那麼股悲涼,配上帶著迴音的關東大嗓,沒讓人感覺出熱血,只有悲壯淒涼,陰沉的天空讓人只感到壓抑,幾乎讓人一看就預感到抗聯的最終結局,沒有出神入化的義匪,只有趁火打劫的鬍子,沒有捨身取義的壯舉,只有無可奈何的生存,冰天雪地,還想化妝?森林裡躲避圍剿,還想搶槍搶糧?設立圍子,控制進山,還想吃牛肉罐頭?如果有良心導演把抗聯的15年曆程用心拍下來,可能沒有所謂的亮劍精神,但是會讓所有人都知道抗戰的不易和戰爭的可怕吧。


頓悟69


對於現在的抗日劇,男女演員都畫眉,已經是不奇怪了。甚至還化妝打扮很好。

至於為什麼,原因有三個吧!

第一,那肯定是導演同意,或者支持,也可能要求的。因為很多演員不化妝知道不好看。

第二,演員都自己漂亮帥氣習慣了,你讓他們素顏肯定不願意啊,誰喜歡那麼醜的出現大眾面前。

第三,最重要的一點。現在的觀眾,都喜歡說的什麼顏值,喜歡漂亮,帥的演員。一部劇裡,男女演員顏值不夠那肯定會影響收視率的。演員不好看,會有很多人吐槽。要是不畫眉,很多演員的眉型因為經常畫的緣故,已經不自然了,不化的話可想而知是千奇百怪吧?

前兩天看了一部抗日戰爭劇《蕩寇》裡面男女演員就都化妝了。看起來顏值相當不錯噢。但是非常不符合實際。不說化妝吧,就服裝來說,長時間在外面風餐露宿的,穿了那麼久的衣服,一個個天天都穿一個樣,問題是居然那麼幹淨,也沒有換洗衣服。還有就是去打仗啊,一個個穿的衣服質量也是很好的。幾個主角就算了,畢竟人家都是有錢人。可是那個喜歡夏玲的那個當兵的也穿那麼質量好的軍裝。拍毛澤東的時候那些大領導也不見得穿這麼好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