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藏在上海閒話裡的吃食

都說“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各種美食構成了生活最基礎的味道。阿拉上海寧,為了美食入口的頂級味道,更是彙集了全國各地的民俗文化,尤其是蘇、浙、徽的江南民俗。單講飲食小吃文化,上海就熔江南風味於一爐。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從藏在街頭巷尾的蒼蠅館,再到各種家喻戶曉的老字號,從漂洋過海的西餐日料,到新晉出現的網紅美食,一講到吃,阿拉上海人隨時都可以滔滔不絕。

上海人對“吃”究竟有多熱愛,就連平常“噶訕胡”,大家也不忘把“美食”掛在嘴邊。看看這些藏在上海閒話裡的美食,儂吃過幾道?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老油條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原意:指存放時間過久的油條,口感差,不易咬斷。

上海話:用於形容歷事多或閱歷久,但是做事馬虎、不聽勸誡、不理責罵的人。

最大眾化的上海早點,非“四大金剛”莫屬。大餅、油條、豆漿、粢飯,雄占上海灘早點市場半壁江山,走的是傳統平民路線。

過去的上海,在弄堂口、菜場裡,不怕見不著這樣的早點攤:一個烘大餅的爐子,一口炸油條的鍋子,一隻燜粢飯的木桶,一個盛滿豆漿的大煲,外加一張桌子、幾條凳子,隨到隨買,隨買隨吃,熱乎乎、香噴噴,生意非常得好,人潮絡繹不絕,要吃最新鮮可口的,往往還要排上一小會兒隊。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剛出鍋的油條咬上一口,那叫一個香,可要是稍微放久了,真的是又硬又難嚼。遇上那類自持資歷深,但又油鹽不進的人,讓人頭疼。這樣一類比,是不是就很像了。

竹筍烤肉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原意:一種由竹筍和肉為食材做成的菜。

上海話:用竹尺或者別的什麼工具打屁股。

在上海話裡,吃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好東西。小孩子最怕做錯了事讓爸爸知道,因為爸爸常常會威脅說,“小鬼頭,要是不聽閒話,當心回去竹筍烤肉”。

要是大人說“請儂吃竹筍烤肉”,那能算上“十大酷刑”之一了。所謂“竹筍烤肉”,就是用竹尺或者別的什麼工具打屁股,“烤肉”的肉,自然是人肉,所以要褲子脫掉,直接打在屁股的肉上。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雖然每家都有“竹筍烤肉”的獨門做法,但最後的“品菜心得”都是一個字,痛!

麻栗子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原意:一種可好吃的小零食。

上海話:指的是用彎曲的手指敲腦門。

除了“竹筍烤肉”,上海小囡還害怕另一樣,本應該很好吃的食物,那就是“麻栗子”。

其實很早以前,小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大人會用堅硬的毛栗子砸他們的腦門。後來索性不再使用毛栗子,直接上手了。大概是因為拿著工具不趁手?“再不用心做功課,要撥儂吃兩記麻栗子!”這句話是當年爹爹姆媽的經典口頭禪。

軟腳蟹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原意:蟹腳發軟的大閘蟹。

上海話:

比喻遇事軟弱無能、只會退縮的人。

上海人對大閘蟹的鐘情,就像東北人和酸菜粉條、四川人和水煮魚一樣,難捨難分。

軟腳蟹這個詞的由來和挑蟹有很大的淵源。買蟹有個訣竅,就是要看這隻蟹有沒有腳力,爬起來快不快。主婦在買蟹時,總要將蟹捉在手裡,捏捏蟹腳,硬不硬,硬的就買,軟的就不買。也有人將蟹放在玻璃板上,看這隻蟹能否撐得起來,以檢驗蟹的腳力,如果撐得起來的,說明有腳力,蟹肉厚。“軟腳蟹”肉質松,甚至有殼無肉,一般是不買的。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腳軟的蟹吃起來的味道肯定不靈光,同樣的,用這個詞來形容的人自然也就是,罵伊軟弱勿能,遇事只會退縮或者屈辱,硬勿起來。

飯泡粥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原意:飯加水煮成的粥。

上海話:指的是年紀大、說話囉嗦、愛講閒話的人。

白米煮粥,再加一根油條蘸醬油,這是很多老上海歡喜吃的早飯

簡單易做卻有味。但是,在煮粥的過程中,鍋裡會發出“篤篤篤”的聲響,很容易讓人覺得耳朵癢。上海話裡“飯”又和“煩”同音,所以就用“飯泡粥”來形容那些,年紀大又愛講閒話的人。

吃螺螄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原意:即字面意思。

上海話:指的是在說話或者唱歌時出現失誤性地停頓。

對上海人來說,最好吃的螺螄在大排檔、在路燈下,是人行道上花壇邊,支起一兩張小桌,幾條長凳,旁邊的攤主架著個爐子,現點、現炒、現賣的。雖說炒螺螄“不上臺面”,但是,它是排擋必備的,幾塊錢錢炒上一盤,再拿上幾瓶啤酒,三五知己便能天南地北聊到深夜。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吃螺絲技術高超的人,動作準確嫻熟,一筷子夾一個,靠著嘴唇,還沒見到唇開啟,只聽“嘬”一聲,那螺螄殼就被吸空了。這聲“嘬”,乾脆響亮,沒有絲毫遲疑;技術略遜點的要“嘬、嘬、嘬”好幾聲才行,最可氣的,是嘬嘬幾聲後仍然沒有動靜,就只好用筷子頭朝殼洞裡捅下再吸。技術最臭的,只能依賴牙籤吃螺螄。

每次吃螺絲的時候,如果沒有針,嘴巴只能使勁的“嘬伐嘬伐”,但就是怎麼都嘬不出來!是不是跟說話時失誤性地停頓很像呢?

辣貨醬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原意:辣味調料。

上海話:給你些顏色,教訓人的意思。

上海菜的特色就是濃油赤醬,基本上是沒有辣味菜的。雖然現在的年輕人有不少能吃辣的,但在以前,上海人一般是不太吃辣的。

吃辣對他們來說不僅是一種考驗,更像是一種“折磨”,大概可以類比一下,吃了一次超辣四川火鍋後的感覺。所以上海寧有時會說“請儂吃辣貨醬!”其實就是“給你點顏色看看!”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洋蔥頭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原意:即字面意思,一種蔬菜。

上海話:指的是被敲竹槓的不懂行的人,後指自動受騙被敲詐的人。

在上海話中,“蔥頭”與“衝頭”為諧音。在洋人大量湧入上海灘的時候,很多外國人由於語言、經歷等原因,不懂市場行情容易被騙,所以上海人就把“洋蔥頭”比喻為被敲竹槓的不懂行的人。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後來,這個詞就被廣泛指自動受騙被敲詐的人。比如賣大興貨的無良商家會講,“今朝又斬了5個洋蔥頭”,也就是今天又有了5個人上了他的當!

空心湯糰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原意:沒有餡料只有皮的湯圓。

上海話:指的是百忙一場和說話不算話的人。

小辰光幫姆媽“裹湯糰”,一邊包一邊偷吃,吃到後來,糯米皮子還有,豆沙伐夠了,難麼只好伐放餡子——這就是上海灘“最有名”的湯糰,“空心湯糰”!上海人習慣把“不能兌現的承諾”,稱作是“空心湯糰”。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但是,“空心湯糰”也有好吃的,把芯子去掉,直接拿糯米粉搓一搓,這就成了上海點心中的另外一塊招牌,小圓子。如果放上點酒釀,飄著酒香味的湯,甜津津的小圓子,實在是老上海沒法抗拒的好味道。一把糯米,在上海人的手裡,就這樣變成了一道,讓人牽腸掛肚的點心。

烏搞百葉結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原意:字面意思,亂打百葉結。

上海話:指的是做事沒有章法,亂來。

只要是打過百葉結的人都知道,這是看似輕鬆實則很難的事情,因為它還是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的,並不是想當然地彎過去打個結就好了。鬆了容易散,緊了不便咀嚼。

要是隨便瞎搞,那不就是搗亂嗎?所以上海話有一種搗亂就叫“烏搞百葉結”,意思就是做事沒有章法、亂來的意思。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文章改編自:“上海全接觸”微信公眾號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藏在上海闲话里的吃食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