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3老人出生在海外 華裔澳人愛在死前就購買墓地

澳1/3老人出生在海外 華裔澳人愛在死前就購買墓地

(圖/SBS網站截圖)

【澳洲網楊雅喬10月23日編譯報道】近日的一項研究發現,澳人選擇怎樣的喪葬方式可能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祖先的影響。在目前的澳洲,大約1/3的老年人出生在海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帶來了不同的喪葬觀念。

墓地對於澳人仍有重要意義

SBS 22日報道,澳洲人口近年來正在經歷老齡化。在2017年,65歲及以上的澳人約佔15%。在澳洲,大約1/3的老年人出生在海外,其中大多數來自非英語背景。根據近日的一項調查發現,儘管墓地的意義和功能正在發生變化,但它對澳人仍具有不斷髮展的意義。

在380名受訪者中,超過一半的人表示,他們仍會每年或更頻繁地到訪一次墓地,23%的人每月或更頻繁地到訪一次墓地。不過調查數據也揭示了更加複雜和動態的情況。來自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 ,簡稱CALD)的人認為,澳洲的墓地比自己的來源國墓地更環保,管理得更好,也不那麼可怕。

例如來自盎格魯文化背景的人,相比來源國,更願意去位於澳洲的墓地。他們喜歡在墓地紀念,保持歸屬感。另一方面,他們通常更喜歡火化,並且經常選擇將骨灰撒在墓地以外的地方。這可能意味著骨灰會灑在法國酒莊、島嶼火山和當地海灘。

亞裔澳人對澳洲墓地評價積極

對於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的受訪者來說,墓地仍然是文化儀式和表達的重要場所。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的受訪者,特別是來自亞洲文化背景的受訪者,對澳洲的墓地有著積極的評價。

60多歲的馬來西亞華裔澳人詹妮(Jenny)在對比澳洲和馬來西亞墓地時說:“在馬來西亞,墓地不是這樣的,它們都是雜草叢生的,我們被教導墳墓是歹徒藏身的地方,小偷會在那裡躲起來。人們會跳出來搶劫你,所以我們不會去。”

30多歲、來自湯加的澳人託尼(Tony)很希望在澳洲有湯加人的傳統埋葬方式,包括剔骨(從墳墓中取出骨頭),以及後代重複使用墳墓,因為這些傳統加強了他們的代際聯繫。不過澳洲的規定意味著這些儀式在這裡是不可能的,但託尼準備做出妥協。他堅持要葬在澳洲,因為他的孩子和家人都住在澳洲。

此外,根據調查顯示,更多人已經開始預先計劃身後事。64%的人已經與好友或家人討論過與生命終結相關的願望,11%的人預付了喪葬費。早先的一項研究發現,華裔澳人在死前往往會預先購買喪葬服務和墓地。而來自盎格魯文化背景的人則僅僅會“談論”,但很少有人真正“鎖定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