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手機攝影如何拍出高大上的感覺?

華為手機功能教程


當我們學習了構圖法、學會了色彩和光線,可還是拍不出好照片,下面教你四個要點,幫你在拍攝時能夠拍攝出精彩的照片

第一、 製作陌生感

許多照片不夠精彩,就是因為他們太習以為常。亞里士多德就曾經提出:給平常的事物賦予一種不平常的氣氛,這是很好的;人們喜歡被不平常的東西所打動,許多朋友喜歡拍攝鳥類,俗稱“打鳥”大對數作品是下面這樣的,

他們的作品曝光正確、構圖有理有據,很大原因就是因為這些照片缺乏陌生感,使照片增加陌生感,有以下幾點建議,比如,改變慣用視角、隱藏尺度感、製造眼睛所不能見的,通過後期隱藏真實的狀態,總之,別讓眼睛有惰性,所見即所得的照片多半是不精彩的

第二、捕捉時間感

人腦會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自行“腦補”出一個完整的形狀,一個完整的動作,甚至是一系列完整的情節。我們正是根據這些“腦補”的內容生成了一系類豐富精彩的觀賞體驗,照相本來是一瞬間的事情,如果大家能從你的照片中讀到更多的信息量,有更多場景感和前後聯結,這張照片就要精彩很多,捕捉快速運動的人和物體,用正在發生的事情引導下一步情節都是製造畫面時間感的方法。

第三、組織畫面張力

也就是我們給通過攝影給畫面製造一種似乎被什麼東西拉扯的力量,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製造照片的張力,拍攝時用我們不怎麼舒服的視角,拍下不怎麼舒服和平衡的狀態,比如誇張的動作和影子、被拉長的影子、具有縱深感的空間、顏色和形狀的衝突、差別極大的尺度對比

第四、讓畫滿具有戲劇性

這是更高段位的拍攝技能了。要求我們把照片拍的“講故事”“有劇情”看起來可能會有點難以把握,其實還有章可循。拍攝時可以請抓住下面幾個關鍵詞,巧合、突變、荒誕感、幽默感、衝突

好了,這就四個要點已經說完了,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超越單純的談論照片“好看”的問題,向照片的“高大上”進了一步。手機攝影技巧不難,後期操作也不難,難的是讓照片有故事,有靈魂,有厚度,我想這些問題更關乎自己的觀察力、和拍攝者對生活的態度吧。

喜歡的朋友請收藏吧,別忘了點贊和轉發哦。關注我一塊來學習更多的攝影知識吧!


攝影的秘密


手機相機與單反相機是一樣的,如果有攝影基礎的話,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感覺還是比較容易的。手機相機與專業單反相機最大的區別在於成像質量,,不過現在手機相機的成像質量朋友圈曬圖之類的肯定是足夠了。下面小編詳細講講手機相機怎麼拍,可以拍出高大上的感覺

1瞭解手機相機配置

小白在學習手機攝影的第一步首先要了解自己手中的手機相機配置,例如手中相機的最大光圈樹枝,支持多少快門速度等等。

2理解攝影相關數據對應的拍攝效果

說到攝影,一定離不開感光度,光圈,快門速度,色溫這些專業數據名詞,有的朋友要頭疼了,別急,小編一項一項來介紹{通俗易懂的介紹}。其他數據不變的情況下,感光度越高照片拍出的效果越亮。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也就是整張圖片都是清晰的,反之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只要主體清晰,背景都是模糊的。快門速度值快可以記錄高速移動的物體,例如水滴,反之就會霧化了。色溫越低,照片色調越冷,色溫越高,照片色調越暖。我們手中的手機一般不帶有可以設置這些數據的功能,這是我們就要下載一些拍照用的APP了。這些APP在我們拍照時很實用哦。

3照片想高大上,學會減法

很多時候,大家都會看到一些極簡主義的照片,整張圖片內容很少,畫面簡介,但就是這樣的圖片卻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逼格很高。所以我們要學會攝影的減法。

喬布斯曾說過:簡單就是極致。你們也經常被告誡攝影應該做減法。的確,這就是攝影上手的不二法則。因為手機鏡頭的特性,取景多以廣角大景深為主,不能壓縮透視、不能虛化背景,所以更應奉行“畫面簡潔”這個第一要素。

4拍照視覺角度很重要

手機的小巧性比相機方便了許多,方便我們發現更多不同的角度,例如下面這張照片,如果是在我們常規站立的視覺角度拍攝,會是索然無味的,但將角度放在地面就不同了。是不是瞬間感覺高大上了許多呢?所以在拍攝一些照片時,找不到視覺震撼的感覺,多在周圍轉轉,換個角度。

5玩照片色彩

大多數手機相機不是雙攝。對照片的虛化效果不是很好。拍攝出來的照片效果較為平實。這樣正好可以玩色彩感。一張照片映入眼簾之前,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色彩,如果色彩感覺鮮明,也會給人一種高逼格的感覺,嘗試著只捕捉單一顏色或是同一色系,相信得到的畫面不僅簡明統一而且非常具有視覺衝擊力。

6畫中畫

畫中畫的拍攝手法已經被許多網紅玩遍了,網紅在曬圖時總喜歡在背景中拍攝另一個手機的畫面。打破常規畫面,拍攝另一臺手機所定格的畫面,形成畫中畫的效果。這樣可令畫面更有層次和趣味性。學會了你也有網紅的逼格了哦。


7合影打破傳統來幾張剪影

幾個夥伴一起出遊時,很多朋友喜歡曬一起合影分享自己旅行的喜悅心情,傳統意義上的合影太low了,沒意思。學學小編show剪影吧。

手機的感光元件受限,寬容度更低,在明暗對比很高的情境下反而因禍得福,因為――拍剪影更容易!點選手機屏幕選擇測光(測最亮部區域),如果反差不夠,繼續滑動屏幕拉低曝光,直到形成剪影。

拍攝剪影的關鍵,一是保證簡潔,二是找有趣點。因為畫面元素變為剪影,立體被抽象成平面,拍攝時要多考慮幾何元素的組合。

拍攝剪影的時機最好在日出、日落以及有強光源存在的夜晚。知道你早上起不來,所以多在黃昏時候出去拍攝吧;不然的話,在夜晚的機頭尋找廣告牌、櫥窗,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是不是合照都是滿滿的逼格了呢?

8雨天拍水滴


下班回家途中,下起了大雨,雨滴配上夜晚街頭的霓虹燈,是不是很絢麗呢?怎麼高大上的記錄呢?多觀察窗戶,

利用手機微距對焦的優勢,透過玻璃窗上的水珠,捕捉朦朧的城市景象,更富意境。

夜晚拍攝,能拍到虛化的車燈與霓虹,畫面更美。

9腦洞大開

若想添點兒趣味,試試重曝吧。實焦拍景,虛焦拍人。讓近乎透明的你,飄飄乎於景中央。後期 App,推薦使用圖片合成器。

其實長時間的擺拍,遠不如一瞬間的抓拍有意思。來個三連跳。綴成連環畫。動態的你,沒準比靜態的更有味兒。

Tips:手機之於單反,沒有淺景深和高畫質,卻能帶來絕妙的靈感和故事性。如何將敘事的現場感、人與人的狀態、人與景的互動恰到好處呈現,才是手機拍出大片感的精髓所在。

以上9點就是小編拍攝高大上圖片的方法,是不是很期待自己朋友圈立馬變得高逼格呢?學會了這些手法,陌生人看到你的朋友圈時都會以為你是攝影師哦,已經有好多妹子因為小編的朋友圈加我了哦

喜歡的朋友們記得關注小編一下哦,小編教大家更多的攝影技巧


青旅攝影


事實上,所謂的高大上的照片,很多都是因為被攝場景高大上所以才高大上的了。目前,很多所謂的手機攝影網紅攝影家,其實主要就是到全世界尋找高大上的場景來拍攝,才能高大上的了。


網易雲課堂有很多系統精品攝影課程,系統學習,其實是最節省時間的學習途徑啦


如果你真把這些知名的網紅手機攝影家請到你所在的城市,拍攝你讀過的小學、初中、高中,拍攝你熟悉的街道,我看,也基本上是抓瞎的了。


當然,對於毫無手機攝影技巧經驗的小白來說,即便是到了高大上的場景,也可能拍攝的亂七八糟的了。這個,其實,只要你買來《手機攝影技巧大全》、《手機攝影的訣竅》等圖書大概看看就可以呢,或者,建議你在網易雲課堂參加曾蘭老師的《手機攝影高手速成》課程學習,這些圖書或者課程,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教你或者說提醒你注意你身邊熟悉的事物,讓你認識到你身邊是有很多被你忽視的美麗。


對於想要拍出陌生感和新鮮感的人來說,最最關鍵的,其實是拍攝角度的選擇。比如說,把手機放在地面上仰拍,比如說,把手機舉高來拍攝,等等。

拍攝角度其實是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視的了。

因此,其實你可以在網易雲課堂參加曾蘭老師的《角度決定一切》的課程學習。


當然,我不是說你一定要購買圖書或者參加網易雲課堂的學習了,我沒有這個意思的了。我只是說,對於純粹的新手小白來說,確實有必要系統學習一下,而不是東看看西問問的了。


如果你不願意從零開始系統學習。

當然也可以多看看咯。

多看看別人是怎麼拍攝的。

今日頭條上就有很多一篇又一篇的各種各樣的手機攝影教程了。

建議你耐心花幾個月時間慢慢看,慢慢琢磨,慢慢練習。


如果你實在是想一步登天,那我覺得,如果你真的一步登天了,我願意跪倒在你的面前,拜你為師的了。


光線攝影學院


題主好,

其實一張所謂“高大上”的照片並不在於特效,

而特效高大上也不是手機直接拍出來的,應該是後期做出來的。

“特效”的定義就是無法使用自然環境或者人物表現的場景時,使用特殊的手段和技術獲得最終的畫面。

因此,我理解的“高大上”特效應該是視覺上顏色的吸引、內容形態的誇張表達,然後更多的是創意類的合成。

對於前兩點,手機還是容易做到的。

1:內容的誇張表達

比如時下火熱的慢門攝影,手機拍攝星空、銀河、星軌等等。

手機慢門

慢門表達一直是風光攝影的熱門題材,相機利用延長快門的時間來拍攝誇張的動態物體。以前的手機受限於自身的快門光圈iso,所以快門無法自由設定。

而現在,基於AI,手機可以拍攝多張照片機內合成,因此慢門就有了可能性。

下面是我在泰國時用手機拍攝的兩張慢門:



手機星空拍攝

現在的手機因為可以拍攝慢門的緣故,再配合低感和機內堆棧,在夜空拍攝領域,手機也有了一席之地。

想一想,手機拍星星、銀河是不是一件很炫酷的事情?

下面是攝影師木西拍攝的雪山星空,


2:顏色上的運用

我認為顏色的調和或者衝撞也會讓手機攝影作品眼前一亮。

比如下面這張本人拍攝於一棟居民樓,整體的明黃色首先吸引住了人的視線,圖片中的圓形、線條、方形各自佔據一塊,形成了構圖,這樣明亮極簡的風格就很吸引人。


當然這樣的照片如果是一個系列效果會更好,更能抓住人眼球,

一張的說服力稍微低。



希望對您有幫助噢!

點進頭像可以看到更多回答噢!


汀葞央央


作者介紹飄妹業餘攝影愛好者微博:@飄妹

本篇主要講APP的巧妙使用,以實用性為前提,操作簡單易理解。這次是懶人福音!看一遍就會系列!我用的是 iphone 6s。本次示例三分之二為手機拍攝及後期,大家可以各取所需,不用再讓一堆沒用的APP佔領手機內存啦。

一、如何處理畫面中多餘部分

首先進入高級柔焦功能,使用手動柔焦對不想被糊掉的區域進行塗抹。

點擊動感效果,可根據個人喜好調整強度。然後就搞定了...是不是超簡單!

祛痘工具不止可以祛痘,還可以去除多餘的人和雜物。也很簡單,哪裡不要點哪裡。

遇到大面積需要去除的時候,要很需要耐心哦。

這個功能非常適合解決疑難雜症,比如欄杆、網格、建築、人行道等,可以有效防止人或物被P歪或者露餡的尷尬。

打開PICS工具欄裡的克隆選項。這裡是將路面克隆到路人身上,所以可以先點擊路面,再點擊路人,克隆筆可以調節大小、透明度和硬度。

二、如何給照片加點顏色

這個真的很簡單了,打開tipix,找到最下面的彩虹光,直接在照片上塗抹就可以了。

建議選擇一些本身就有光源的照片,會更自然,效果也會更好。

打開工具,找到漏光,裡面有很多選擇,可以調整色相和漏光程度。

這個APP和上面不同的是,它的漏光是可以調整大小和角度的。可以完全憑喜好調整,非常靈活。

打開鏡頭光暈,這裡面有幾十種,找到自己喜歡的,然後添加。

打鉤的地方可以調整光暈的方向、大小和角度,下方可以調整不透明度、色相和模式。

三、心機APP大集結

打開找到煙霧,添加到畫面,手動調節煙霧的方向角度。第一個是添加圖層,可以在一張圖裡添加多個煙霧。第二個和第三個是模糊和模糊強度,最後是透明度。很自然!

這個軟件適合很多仙仙的照片。裡面還有很多星光素材,製作方式同上,也很簡單。

很多時候會遇到大陰天,然後導致拍照效果不理想。過度提亮畫面又會導致細節丟失,那就需要用到下面的操作啦。

打開軟件,添加一張雲層圖片,調整不透明度和角度,最後用橡皮擦去多餘部分。(一定要細緻)

這個APP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photoshop。功能豐富,而且很高級。

打開工具欄裡找到雙重曝光-添加圖片,一般比較建議人+建築/天空/森林/花的結合。平時可以隨手拍拍風景,一定用得上。然後調整一下不透明度和圖層模式就OK啦!

四、讓照片更有趣

按圖標打開,選擇自己喜歡的貼紙。這個很適合懶人!貼紙也比較小眾。

這跟前面的拯救晴天是一樣的操作。建議選擇一些場景相同,動作不同的照片疊加。越簡單幹淨的照片越好後期。

反覆調整圖片的角度和大小,儘量做到不違和。然後調整不透明度,最後用橡皮擦去多餘部分即可。

試過幾個摳圖軟件,這個是免費裡最好用的。

進入魔法摳圖,用畫筆將人覆蓋,用橡皮擦去多餘部分,左上方有個框,幫助邊緣擦得更細緻。

選擇背景色為白色(也可以自定義背景)用上面跟自己同框的方法導入Picsart,舉一反三,就搞定啦,很適合用來做頭像和表情包。

五、拼圖還能這樣玩

拼圖APP還比較中意這個。拼接的時候每個模塊都能自由調整,選擇特別特別多。幾乎想要的都有。

在拼接的時候還能直接加濾鏡,統一畫面顏色。

這個軟件可以自動生成拍立得效果並自動保存。最上方可以更換排列,下面的三個點是寫字筆的粗細。比較雞肋的是,每換一次效果,需要先退出軟件重進才可以。簽字筆我感覺不是特別好用,可以搭配美圖秀秀的簽字筆使用。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字醜也不影響,非常有紀念意義。

黃油相機的排版算是日系還原感最高的。很多不起眼的照片,隨便套個模板就會意外的很好看。

沒有靈感可以直接套用系統的模板。也可以嘗試做一些調整。字體顏色和類型都可以變化。

六、滿足你的少女心

這個APP真的是炒雞少女了,裡面的貼紙都很軟萌!重點是貼紙顏色都可以隨意變化!

前面馬過的彩虹製作,這裡面也有,而且更好操作。

另外還有blingbling的星光效果。星光的數量和大小都可以調整(系統自動)很適合用來加在靜物上,比如化妝品包包香水等。

這個系列的濾鏡太多了,只單獨講這一個。濾鏡名是模擬巴黎,第一次用就會讓你覺得非常驚豔。

可以對顏色調出漸變光的效果!誰用誰好看系列。

這個APP用一次就會愛不釋手!結合了拼圖+排版+少女心為一身的軟件!模板非常有創意,能製作壁紙和界面,也很適合製作情侶頭像。

背景顏色可以調,而且是馬克龍色,總之真的很心水了。

七、調色其實很簡單

這個就不多做介紹了,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基本已經是裝機必備~這種專攻調色的軟件真的很強很專業。

這裡簡單的貼個冷暖色的修圖思路。

按照上面的思路,就可以修很多照片啦!調色其實真的沒什麼技巧,主要靠感覺和審美。

小tips:同類型圖片九張放到一起效果更佳,但是需要統一色調哦~

點開工具。這裡先對局部做一個調整。這個功能也很萬能了!臉部不均,脖子和臉有色差,跟朋友合照太黑或太白,環境光太雜亂等,都可以對局部進行處理,而且不會丟失整體畫面。

接著進入魅力光暈,做一些微調就可以啦。

我的手機畫質其實很渣,像素好一點的設備效果會更好哦。

八、被忽略的隱藏功能

其實很多APP都有被我們忽略的功能,這裡篇幅有限,就先講幾個“騷操作”。

美圖秀秀強大的功能絕不僅限於修臉,還可以給照片DIY。加一些自己的小創意。

塗鴉筆不僅可以寫字,還可以畫畫。這個全靠腦洞,自由發揮。

另外,之前很火的手指比心,也是這樣來的。點擊美圖秀秀的文字,輸入愛心即可。我粗糙的做個示範(建議在同一個背景同一個光線下拍攝)

前面已經po了很多次這個軟件,因為它真的好用到哭泣!可以製作很多高逼格的照片,透明手機就是其中之一。

準備一張用手拿手機的照片和一張截圖。添加圖片,點擊混合模式裡的正片疊底即可。

這個很適合小情侶做朋友圈背景或者頭像,可以截圖對方的朋友圈或者手機鎖屏。低調又不失逼格的秀恩愛。

還有一種技能——分散人物。

打開工具裡的分散,將想要分散的區域進行塗抹,最後改變分散的方向和強度就搞定了。

黃油相機最近出的泡泡素材很心水。沒有泡泡機也能裝逼了!能很好的解決畫面空白的窘境。

打開元素裡的圖形,在商城裡找到泡泡機就ok啦。

這次教程先到這吧,希望可以幫到你!

- End -


影像學堂


手機攝影的畫面對於單反來說,有很多劣勢,比如寬容度低,比如除了特殊App或機身之外打開拍照應用拍下來的都是JPG,比如暗光下噪點高。

那麼想要獲得高大上的感覺,一個是畫面內容----也就是構圖/用光/色彩要足夠高大上;另一方面,則是後期時要擁有儘量多的細節,儘可能自然的過渡和儘量乾淨的畫面;同時一定要避免用力過猛出現以下三種情況:邊緣假亮,大量顆粒,大塊色漬。   

一旦畫面髒了,不管是單反還是手機,都很難高大上。 例如下面兩組對比圖:

D800EiPhone 6 正常照片
iPhone 6 後期過度的照片

這是最常見的的問題,飽和度拉過度,高光壓過導致邊緣假亮和色漬,是一定要避免的情況,無論是手機還是相機。

相機拍攝

手機拍攝


墨染印畫


個人認為,所謂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感覺應該就是畫質清晰,鏡頭語言豐富,色彩舒適且給人以美感。

一般手機自帶的相機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的拍攝需求,下面分兩部分(手機拍照和手機拍視頻)和大家分享一下個人的一些心得,並介紹一下本人常用的手機後期app,供大家參考。


  1. 手機拍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就是因為手機方便攜帶,而且可以隨時隨地拿出手機拍攝人物、景色、建築等。所以,在拍攝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畫面的清晰,鏡頭一定要對準所要拍攝的對象,拍攝對象要有層次的差異,比如主體要鮮明。
  2. 手機拍照時,如果是抓拍偶爾可以排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照片,但大部分情況下要有一些周邊配合才可以得到更好的攝影體驗。比如曝光、構圖、白平衡等各方因素一起配合才好。
  3. 用手機拍出高大上的照片,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儘量靠近被拍攝物體,這樣不僅會得到背景虛化的效果,而且還可以使主體更清晰,鏡頭語言表達的也更直接。
  4. 大部分手機拍攝的照片都是經過後期處理的,我基本會做一些簡單的後期,最簡單的就是直接加濾鏡,也會得到一張不錯的照片。(手機照片後期app推薦snapseed)

再說一下,手機拍攝視頻。

  1. 手機拍攝視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畫面穩定,一定不能抖,或者不能有太大的晃動。一般安卓手機可以在相機設置裡開啟防抖功能,蘋果手機自帶防抖。
  2. 在用手機拍攝視頻時最好不要使用自動曝光,可以將自動曝光鎖定,這樣視頻畫面就不會出現光線不穩的情況。鎖定曝光後,可以提升或降低曝光得到比較理想的曝光,從而使視頻更有吸引力。
  3. 手機視頻拍攝還是有一些小技巧的,比如角度、升格鏡頭的使用、善於利用分鏡頭等。為什麼要說升格鏡頭,因為它確實是個法寶,瞬間提升視頻的檔次,可以多嘗試。
  4. 手機拍攝視頻後,要借用後期進行視頻處理,比如調色、剪輯、添加水印、轉場、字幕等等,這些可以提升視頻的逼格。我不會使用pr,只會用手機app進行後期剪輯處理,推薦videoleap(這個app最近比較火)。

個人的一些經驗之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本人不是科班出身,也沒有得到過專業老師的幫助,全靠摸索,大家共同進步吧!


手機視頻剪輯


運用安卓手機相機app中自帶的專業模式,我們可以拍出來一張不一樣的夜景照片。

例如下圖就是使用手機拍攝的,看起來不太像是手機拍的,因為除了畫面非常乾淨以外,還拍出了車尾燈的光軌

在人們的印象中,一張手機拍攝的夜景照片,大概是下圖這樣

那麼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呢?非常簡單,首先你需要把手機固定好,因為使用長曝光功能,任何一點輕微的抖動都會造成畫面模糊。

如果沒有手機三腳架的話,可以把手機放在一個穩定平臺上,在手機前面搭上一塊磚頭,形成一個簡易的穩定結構,來支撐手機進行長曝光的拍攝

在相機app的專業模式中,我們可以像操作單反相機一樣,對相機的iso、快門、白平衡等參數進行分別的調整。

首先我們要把iso設置到最低也就是一百,這樣可以儘可能的延長曝光時間,並保證圖像的噪點最低。然後把快門速度調節到兩秒進行試拍,查看圖像的亮度,再根據亮度來進一步的調整曝光時間,獲得一張曝光正確的照片。

車尾燈的光軌亮度和數量取決於拍攝照片時從相機前面經過的汽車的數量以及速度,可以多拍幾張,獲得一張最漂亮的照片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大家,歡迎大家關注光學法則


光學法則


首先申明,本文是借題發揮,我知道題主本人就是個攝影牛人,肯定用不上我這些經驗,我只是借這個問題總結點東西。

先傳圖,後寫字,你要覺得圖片不行,後面的字就不用看了。











手機裡存貨不多,先傳9張。

高大上並且與眾不同,挺難的,我要說我拍得好,肯定會被噴死,不過我確實比我身邊大部分人拍得好,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也算自己總結一下,低技術含量警告,高手請繞道。

1. 構圖很重要。手機鏡頭的特點,偏廣角,但又不夠廣,空間足夠的時候,多找幾個機位試試,定焦構圖基本靠走。構圖輔助線一般找建築物邊緣或者遠處地平線(海平面),強調一下,手機端平很重要,視覺水平如果是歪的,畫面會給人一種天然的不穩定感。主體放在黃金分割線(點)上,不會差到哪去。

2. 別讓另一個焦段閒著。很多手機現在都雙鏡頭了,善用2倍鏡頭,有時候效果也不錯,2倍鏡頭的效果跟廣角截取中間畫面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可以多試試。

3. 全景拍攝有奇效。有時風景很漂亮,可是沒有合適的機位可以把想要的風景裝進相機,試試全景,有奇效,不限於水平還是垂直全景,可以模擬廣角風格(唬人的,跟真廣角不一樣)。注意:全景不要拍動作較多或是人物較多的場景,會出現號“怪物”;避免拍攝橫向延伸線條或類似於此的場景,效果很怪,分分鐘出戏。

4. 找非常規視角。比如拍落葉,對著落葉滿地的街道隨便咔嚓一張,背景雜亂,色彩眾多,乍一看都不知道該看哪。這時可以試著把手機倒過來,鏡頭靠近地面,點擊屏幕上近處的落葉鎖定對焦,按上面的構圖方法,咔嚓。是不是所有的雜亂都虛化掉了,一眼就能看出來你的照片是為了表達落葉。另一個例子是,從高樓大廈俯拍城市,所謂的上帝視角,是不是天然帶著一股高大上的感覺?

5. 別排斥後期。既然不針對高手,咱說普通人,大部分人並不懂快門時間、ISO、色溫值這些東西。使用自動模式拍攝的照片,只是你按下快門那一剎那手機認為最合適的照片,並不一定是你想要的,這時候後期就是糾偏的過程。這個沒法詳細講了,攤開了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總之就是不要用強調我這是原片直出沒有後期來強調自己水平高了,大師用個膠片機拍完,還要在暗房後期呢。

6. 接外置鏡頭。各種外置鏡頭挺多的,廣角、魚眼、長焦、微距,我自己只玩過廣角,某些場合有奇效,比如室內,已經無法靠走位來構圖的時候,比如我拍天津站穹頂壁畫,又想同時拍到電梯上川流不息的乘客,就非廣角不可了。其他類型的也可以試試。不過有個缺點,損失畫質。我買的思拍樂500多的廣角鏡頭,在光線不足的時候還是會有明顯的畫質損失,那些一兩百賣你五六個的塑料鏡頭就真的只能玩玩了,真的想拍出好照片的話,這就是你該買相機的時候了。

困了,先寫這麼多吧,還想聽別的我就另開個頭條號專門寫寫。

PS: 不要總想著有沒有什麼速成的方法,可以讓我輕輕鬆鬆拍出大片。答案是沒有,總結方法的過程就是學習和試錯的過程,即使會拍的人,花在一張好照片上的時間也遠遠超過你的想象,真沒幾個是隨便一咔嚓就出大片的。

PPS: 特別喜歡歷屆ippa(iPhone攝影大賽)獲獎作品,看完就覺得,限制我們作品的,從來就不是設備。


攝魔自來也


手機攝影養成這個好習慣,分分鐘大片既視感

手機攝影通過一次性成佳作的作品很少,很多都需要一些超級簡單的小處理,才會讓手機圖片更加出彩,今天就重點介紹手機攝影的一個實用小技巧。

先來看一組小清新建築照片,這些全都是手機拍攝的,拍攝環境也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學會這個小技巧,保證讓你的圖片更加有大片的味道,瞬間高大上。

今天我們就來解析這些照片的來龍去脈

裁剪效果1

裁剪效果2

裁剪效果3

裁剪效果4

看到這裡,大家會想都是後期裁剪了的啊!不是拍出來的哦

/1/為什麼拍的時候不直接放大了

有些人拍照喜歡放大焦距,這樣做的壞處之一是會壓縮照片的畫質。現在好多手機都可以直接變焦了,兩倍三倍變焦在照片的承受範圍以內的,不要過度依賴這些,手機拍照的畫質是比較影響整體照片效果的。

我拍照會盡可能靠近去拍攝,也是防止過度裁剪導致畫質差的原因,在前期拍攝的時候就變焦了。那後期是沒有餘地修改的,這給我們創作造成的影響很大。

什麼是過度裁剪:就是一個場景拍了之後,作者發現上面有個元素很感興趣,就直接後期裁剪留下這個元素,但是發現照片已經看得不清晰了,所以裁剪也是需要把握一個度

效果圖:

我們來看這張,給人的感覺清新自然,這張也是前期後期共同打造的。

原圖:

拍攝的時候,主要是覺得這上面的建築加天空色彩很好,人物不是我想拍進去的,但我不可能讓別人走開對吧。像這樣的不需要變焦,直接拍下來,腦海裡面要有主題,這樣就知道要怎麼裁剪了。

主題不分明的情況無論怎麼調色都是沒感覺的,所以第一步就是裁剪,也就是我們說的二次構圖,找準主題,把影響主題的都裁剪掉,看似簡單的一步其實是攝影裡面比較難的。

這張是以正方形構圖為主的,把周邊的邊角裁剪掉了,這樣發現中心視覺更突出了

我故意留了上邊的樹葉來點綴照片,起到和建築的色彩呼應。沒有樹葉會單調很多,留和不留是需要思考的。

這張裁剪的目的是讓主題看的更加清楚,一隻鳥翱翔在天空中,黑白的意境是可以體現出來的。

/2/矯正參考線

建築後期還需要矯正,當時拍很難在同一高度拍攝,仰拍或多或少會有傾斜,後期就是解決這些問題。比如上圖以建築和天空的分割線為參考線。

用什麼後期軟件矯正?

1、SKRWT

這款相對於VSCO SNAPSEED確實好用多了,專業矯正軟件,如果用不了的,也可以考慮Snapseed

上圖就是snapseed做的後期矯正,具體的操作步驟可以點擊頭像關注我,然私信回覆:矯正 即可獲得12個視頻教程案例。

/4/調色

調色是增加畫面的意境的,調色也不是簡單加下濾鏡就可以了,需要注意拍攝時的環境和光線。

不同天氣的畫面都是不一樣的,上圖是晴天,所以有明顯的色彩光影,假如是陰天,那畫面就是另一種效果,色彩是沒有這麼好的,

不同的天氣就要有不同的調色方法

我目前用的調色軟件是vsco snapseed 上圖就是用snapseed調調的,喜歡用膠片的味道。

有些人會說調色就是假的,看起來很假。看畫面覺得假的,要麼是調過了,要麼就是不會調,找不到那種感覺,上圖第二張就是我想要的色調,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我現在回過來看三年前調的照片,覺得很假,飽和度太高看的不自然,

隨著我們拍照審美慢慢提高,那種感覺早已入腦海了

上圖樹是被我P掉了,我會把影響主題的都弄掉,其實樹不是特別影響畫面,但為了得到我想要的效果,我還是P掉了樹,拍攝的時候我就想要避免了。可是無論我怎麼變換角度。還是無法避免,所以我交給後期了。

本篇文章來源於梧桐雨攝影投稿,(一個手機攝影大師,培養了很多優秀獲獎作品的學員,歡迎關注他並獲得更多手機攝影前後期技巧與方法。私信回覆:矯正 即可獲得免費教程視頻)

創作不易,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收藏。歡迎點擊頭像關注我,學習更多手機/相機攝影前後期技巧與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