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古代女人明明自己可哺乳,官宦之家為何要請乳孃,自己餵養不行嗎?

漢史趣聞


請乳孃的行為不止在於古代,現在也有很多人請乳孃。一如既往的是能請得起乳孃的都是富貴人家,乳孃薪資很高,在現代一個月也得萬起步。那麼為何古代女人明明可以自己哺乳卻要請乳孃呢?原因如下:

原因一:為了掙得丈夫的寵愛

古代女人的社會地位普遍低下,男人又是三妻四妾。女人們將丈夫的寵愛視為一切,這也是為什麼影視作品裡我們常常能看到女人們為了爭寵不擇手段的原因了。剛生完小孩的女人,身材畢竟走樣比不得其他鶯鶯燕燕。為了快速恢復身材,更好的伺候丈夫,女人們會請一個乳孃來代替自己餵養孩子。


原因二:為了體現身份

及時在古時,乳孃的薪資待遇也是很高的,一般人家根本請不起。而達官顯貴們,往往把這當成體現自己財富地位的象徵。富貴人家的女人若是生下孩子還自己辛苦餵養,一來身材恢復的慢,二來可能被誤以為不得寵,家裡不願給請乳孃。


原因三:乳孃更有經驗

孩子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無論是古時還是當代都是不言而喻的,比起之前一直養在閨中的富家小姐後來成為富貴太太的媽媽來說,乳孃對於如何哺乳孩子照顧孩子更有經驗,更懂得如何讓孩子吃飽吃好吃準確了。


原因四:女子發育問題

眾所周知古時女子結婚得早,尤其是劉邦時期。女子15歲左右就以為人婦,在現在看來15歲還是個孩子更何況是條件不好的古代,女子乳房發育自然是不成熟的,沒有足夠的奶水餵養小孩。這時候就需要富有經驗有奶水的乳孃來餵養了。



歷史蘿


古代越是尊貴的家庭,越不會讓嬰兒的生母親自哺乳。

像是在清朝的宮廷,太醫會給每個生產的后妃、皇子福晉開“回乳湯引”,不用她們親自餵養嬰兒。

舉個例子來說,乾隆四十九年(1784)嘉慶的原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生莊靜固倫公主時,根據太醫院診治的記錄:

九月初七日,陳世官、姜晟、張文瑞、李世*、鮑錦璋、魯瑾請得皇十五子福晉脈息和緩。於本日申時育喜格格,母女均安,謹此奏聞。

九月初十日,回乳湯一貼。

九月十一日,回乳湯一貼。

這裡說的很清楚:剛生下孩子沒多久,就要飲用回乳湯,不需要她親自給孩子餵奶。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僱傭奶孃了。

像是歷史上順治的奶孃李氏、樸氏,康熙的奶孃瓜爾佳氏等,都得到了皇室的尊封。對於皇子而言,奶孃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當然,有很多原因導致生母不能親自餵養他們:

1、母乳量夠不夠,其實就是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很多貴族家庭的女性,並沒有充足的母乳,自然需要僱傭奶孃。

2、親自哺乳耽誤繼續生孩子。

古代以多子多孫為最重,哺乳顯然是耽誤繼續繁衍子孫的。

基於多重原因:越是尊貴的人家,越不可能讓母親親自哺育嬰兒。


HuiNanHistory


在古代,乳孃是專門給人奶孩子的,她們雖然地位比一般的丫鬟高,收入和待遇都很高,但是一旦接了這份活,你自己的孩子就沒辦法餵養,所以,在古代這份職業多數女人並不願意做。乳孃,就是奶媽。只有大戶人家或者王公貴族,才能請得起奶媽,有人會問了,問什麼不讓媽媽親自撫養呢?

原因有二:

第一、


在古代,大戶人家難免三妻四妾,就相當於一個小的後宮,眾多女人在一起能幹什麼呢?爭寵唄!為老爺傳宗接代,好不容易得到老爺的關心和重視,如果自己餵養孩子,很可能就會導致身材走形,討不到老爺的歡心,那麼喂孩子就成了主動把老爺讓出去了,這麼虧的買賣女人都懂,因此,大多數女人都不願意自己喂孩子。

第二、


是古代的社會風氣。乳孃的收入是非常高的,因此,窮苦人家即便女人沒有奶水,也請不起乳孃,頂多弄點米湯湊活餵養。所以,在古代請乳孃,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在有錢人的圈子裡,要是自己喂孩子,會落人笑柄,跌份!所以,即便自己有奶水,也會請乳孃,一方面是替自己喂孩子,一方面是在炫耀自己的家底豐厚。

當了乳孃,就要面臨和親生子女分別的事實,很多女人為了榮華富貴,為了上位才會去當。比如明朝的萬貞兒,身份低賤,因為撫養和陪伴了明憲宗朱見深,並且一路陪著他長大,登上帝位,萬貞兒的身份也變得高貴起來。因為明憲宗對萬貞兒的依賴,長時間一起生活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感,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戀母情結,萬貞兒本身就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成功拿下了明憲宗,甚至要立她為後,被大臣阻攔,才勉強封了個貴妃,權傾朝野,名為貴妃,但是後宮的大大小小都得聽她了,對她來說,當似是而非的乳孃,真是太值了!直接走上了人生巔峰。


歷史總探長


奶媽制度可以說是古代王公貴族官宦人家的一大特色,官宦人家自己不去餵養孩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古今審美觀有著巨大的差異

古人的審美和現代審美並不相同,古人更加推崇“盈盈一握”和“丁香小乳”,如果你曾經深入瞭解過哺乳期女性,應該會知道女性在哺乳期某些部位會膨脹變大,這是正常的生理原因。另外哺乳期會喝很多大補的湯湯水水,像豬蹄湯,鯽魚湯這類。長此以往,身材變胖是很正常的事情,而達官貴人們妻妾眾多,女人們為了保持自己的“競爭力”,不親自去餵養孩子就理所應當了。

二、哺乳期有著天然的避孕作用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多數女性在哺乳期是不能懷孕的。似乎哺乳孩子可以起到天然的避孕作用。這在當代無所謂,但是在古代奉行“多子多福”的制度下,加上官宦人家開枝散葉的想法,女人們可以說是生的越多越好,而親自餵養自己的孩子,肯定是和這一理念相沖突的,所以官宦人家都會請自己的奶媽。

終上所述:這兩個原因放在現代並不是什麼劣勢,甚至可以說是“好處多多”了。所以各位家中如果有在哺乳期“苦苦煎熬”的媽媽,或者是糾結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的家庭,都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胖哥侃歷史


其實不光是古代,現代一些權貴富豪之家的女人,生了孩子也不是自己哺乳,而是吃天價奶粉,甚至請奶媽(乳孃)餵養,比如那些娛樂圈的明星們。


在古代,生了孩子請奶媽的情況就更多了,官宦之家特別是皇宮大內,生了孩子之後往往不是母親親自哺乳,而是請奶媽代為哺乳,主要有以下原因:

1,母親乳汁的缺乏

生產後的母親分泌乳汁是自然的生理現象,然而例外也有不少。自古以來,很多女人生了孩子後乳汁分泌很少,不足以餵養嬰兒,有的甚至一點乳汁都沒有,所以古代就有醫生專門進行催乳治療,如果催乳見效不明顯,就要找奶媽餵養了,因為古代沒有奶粉。

2,女人爭寵的需要

古代大富大貴之家都是三妻四妾,皇帝更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女人間競爭十分激烈。為了爭寵,她們不得不想盡辦法為丈夫生孩子,但生了孩子身材容易走型,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又容易冷淡丈夫或被丈夫冷淡,其他妻妾們就會趁虛而入,奪走寵愛,所以很多女人尤其是後宮嬪妃,都不會自己親自餵養孩子,而是由奶媽代為餵養。


3,特殊的制度使然

古代後宮制度森嚴,比如在清代是不允許嬪妃親自餵養孩子的,一旦嬪妃生下皇子,都要被交給專門的奶媽餵養。這一規定看起來違揹人性,但也有它的道理,因為嬪妃親自餵養皇子,朝夕相處之下,母子間的感情會很深厚,一旦皇子將來登基為帝,就有可能出現母后干政的局面,所以清朝才有了這個不合人情常理的特殊規定。

奶媽雖然不是生母,但因為哺乳的關係和孩子感情十分深厚,有些孩子對奶媽的感情比生母還要深厚,特別是明清時期的皇子們,奶媽餵養他們的時間很長,一直餵養到七、八歲甚至年十幾歲,如果這些年輕的奶媽動起不良心思,近水樓臺先得月,很容易把這種“母子關係”轉變成超越年齡的“不倫之戀”。


明熹宗朱由校小時的奶媽客氏長得貌美,為人妖冶,一直哺乳、陪伴朱由校十餘年,兩人發生了超越界限的感情,朱由校登基後仍讓客氏陪伴自己,對客氏極端尊敬和寵幸,簡直一天都不能離開,客氏的地位之顯赫,氣焰之囂張,比皇后都要牛,後來還和大太監魏忠賢勾搭在一起,成為歷史上最成功、最顯貴、最著名的奶媽之一。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在現代可能少有見得,但是在古代的時候,這個職業可是相當的流行,而且還會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極為奢侈的職業。乳孃所要負責的不僅僅是對於孩童進行母乳餵養,還要在日常中帶著孩子,看著孩子長大,像是一種特定的保姆,或是貴族中一種負責孩子生活的職業。

但是大家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這樣的職業可不好做,根據歷史的記載,想要做乳母有三道大坎,這第一個大坎便是要看她的乳汁的“色、香、味”,因為在古人看來,只有好的乳汁才能夠促進自家孩子的成長,而第二個大坎則是這個乳孃一定要長相俊美,畢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請一個漂亮的乳孃,不僅寄託的是自己孩子長相清秀的心,還是為了古人的虛榮心。而最後一個大坎便是要有耐心,夠細心;大家都知道帶孩子是一個技術性的活,不是說是誰就能幹的,需要一定料理孩子生活的能力,以及撫養孩子的能力。

為什請乳孃之“展現自己的經濟實力”

在古代的時候為自己的孩子請乳孃,其實是一種較為流行的事情,這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這就好像在現代家庭的保姆一樣,一些大戶家族的人,每天的生活都不想過於麻煩,而嫁入這些大戶人家的女子,又大多是嬌生慣養,且脾氣不好,也正是因為此點,才使得乳孃這個職業的興起。

所以,在古代中請乳孃,其實就是一種展現自己的經濟實力,抱著的是拿錢買方便的心理,畢竟在那個時候,不是說什麼樣的家庭都是可以請得起乳孃的。

家裡若是請了一個乳孃,等於是少了很多的事情,而且這些乳孃在帶孩子上都是有著不錯的經驗,可以使得這些大戶人家的母親放心且方便。

為什麼請乳孃之“地位等級”

古代為了能夠維護統治者的統治,都會設有一大堆的“禮”,而這種“禮”則是一種約束人們行為,限制人們天性的制度,雖然較為繁瑣,但是這可為一些封建社會所不能沒有的東西,因為這些“禮”的建設能夠穩定住中央的統治。

根據“禮記”裡面的內容就有所記載:“皇室和一些諸侯權貴才能夠有請乳孃的資格,而一些平民和下等的官員是沒有資格請乳孃的。”可是隨著時代的慢慢變遷,這樣的規定下限慢慢的降低,從最初最低的士大夫階層,直接降到了只要家中可以支配的起消費。所以這樣的現象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禮制”崩塌的象徵,但即是混亂,也是新生。

類似這樣的規定還有很多,例如在古代中有明確的記載,皇帝在出行的時候需要有多少馬、什麼顏色的馬,以及什麼種類的馬組成,而親王的規格需要有多少、大臣的出行需要多少,等等。除了這些,在古代的時候,朝廷為了能夠達到“重農抑商”的目的,還公開降低了商人的等級,不允許商人穿綢緞,不允許他們入朝為官,以及限制他們孩子的種種權力等。

所以,乳孃的僱請,不僅是為了展現出一方的經濟實力,還是因為一定的“禮制”所規定。

除了上述的這些,還因為產後的女性會很累。這些古人其實也是為了產婦的身體著想。畢竟一些女性在產後再去照顧孩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也正因為如此,才使得他們會在產後會請乳孃。

所以綜上所述,答案便是:一是因為他們自己的條件允許,二是因為古代一定的等級,三則是為了防止產後的女性過度勞累。


木劍溫不勝


今天這麼發達了,不是有很多人也是喜歡找奶媽嗎?

據說,在北上廣,最花錢最多的就是生孩子了。高級醫院的產床,要提前半年預定才行,奶粉,紙尿褲也要提前準備好,否則到時候會抓瞎。

你以為這就是全部嗎?不!

現在已經流行開給孩子吃母乳,但餵奶的人不是自己!僱來的乳母,月薪從一萬兩萬到十多萬不等,每天僱主家被照顧得舒舒服服,吃什麼用什麼,都有專門的營養師科學管理。在僱主家,更是什麼活不用做,還有保姆專門伺候。

現在這個時代都有人僱傭乳母,古代皇帝富有天下,官宦之家妻妾奴婢成群,自然要僱幾個乳母來餵養孩子了!


一談到乳母,就想到小時候的那一篇課文《為奴隸的母親》,地主婆不會生孩子,就找農民媳婦替她生,生完又要奶孩子,等到孩子斷了奶,回家去發現自己的孩子早已餓死了。

然而,這種事情畢竟比較少,大多數的官宦之家能夠生的出孩子來,如果嫡妻生不出,還有眾多姨太太。不管是嫡妻還是姨太太,生下來的孩子,絕對不會自己來餵奶,常常需要僱一個或者好幾個乳母來餵養。

為什麼古代社會的那些貴太太不願意自己撫養餵養孩子,而是要找乳母呢?仔細分析發現,主要有如下原因:

1,在古代,以“殘廢”為美。古龍小說中的裝x大俠,經常是能躺著不坐著,能坐著不站著,能站著不走著,能走著不跑著。如果可能,最好讓人放在轎子裡抬著。你會問一句,難道沒有腳嗎?為什麼要坐轎子?當然有腳,但是一定要裝作殘廢的樣子,才符合達官貴人的審美觀。清末名士王愷運,家中最有權利的是周媽,因為周媽雖然不提供性服務,卻能在沐浴、更衣、餵飯等方面伺候的最好。

2,請乳母餵養,為了更好服務於宅鬥和宮鬥。《甄嬛傳》讓我們看到了皇宮大內的美人心計,最近的《知否知否》又讓我們感受到大家族宅斗的可怕。請乳母來餵養,讓自己身材不易走形,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去主君那裡爭寵。必須請乳母!否者下人們會以為我是乳母!

3,請來了乳母,收益的可能不只是一個人。乳母來餵養孩子,孩子的食物得到保障,這只是冰山之一角。鄭成功的兒子鄭經,曾與四弟鄭泰的乳母陳昭娘私通,生下了鄭克臧。像陳昭娘這樣通過當乳母嫁入豪門進入上流社會的女子不乏少數。魏忠賢的“對食”客氏夫人,自稱是明熹宗的“七母”之一,與眾多皇后、貴妃、選侍並列,更是成為魏忠賢成為九千歲的最大助力。

4,窮人家給人當乳母,收益的恐怕不只是金錢。通常來說,窮人家給主君家當乳母,獲得的收益一定少不了。《為奴隸的母親》中是為了償還一輩子換不清的債務,說明這裡面的經濟收入少不了。如果那個孩子長大後有所成就,那對乳母的孩子和家庭,都有很大幫助。比如曹雪芹的爺爺曹寅的媽媽就是康熙皇帝乳母,康熙當上皇帝后讓曹寅當江南織造,賺得盆滿缽滿。再比如北齊的陸令萱是高緯的乳母,高緯當皇帝后,陸令萱成為權傾朝野的“女相”,他兒子穆提婆也成為大將軍。

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富人家總是想要最大限度剝削窮人家,窮人也想方設法從富人那裡分一杯羹。於是就形成了自己不養孩子,僱個乳母來養的這種畸形的社會現狀。


歷史知事


我相信任何朝代任何時候,孩子永遠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那麼,為什麼古代官宦之家要請乳孃,他們就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別人撫養?這樣的做法你是否理解?如果你也覺得不可思議,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背後的原因吧。



官宦之家在古代都是富貴人家,養育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帶一個孩子有多艱難有多累,全年365天,沒有一天可以放假,一天24小時,必須隨時待命。半夜起床餵奶,換尿布都是再正常不過的。那些從小錦衣玉食,嬌生慣養的小姐,誰能受的了這個苦呢。她們不但害怕身材變形失去魅力,也害怕養育孩子的艱辛。

和當今社會的"炫富"一樣的道理,在等級分化的古代,富貴人家總是用盡一切來證明自己多麼與眾不同。請乳孃就好像是一種有錢人的身份和地位象徵,誰家要是不請乳孃,反倒成了稀罕物,圈子裡的人都會恥笑他。




古代官宦之家,大戶人家都是一妻多妾,懷孕到生育這漫長的時間,丈夫的注意力完全有可能已經轉移到別人身上。那時候的女人都深深明白,丈夫的恩寵決定著自己和孩子的未來。所以為了儘快取得丈夫的恩寵,為了保持強有力的競爭,為了將來的美好生活,女人生完孩子都情願讓乳孃把孩子抱走。她自己則集中精力用來迅速恢復身材,全心全意去吸引丈夫的注意力。

古代結婚都比較早,如何照顧孩子對於年紀尚小的她們來說是很困難的,而且也不像我們現在可以買書,或者在網上學習,因此乳孃還有一個與我們現在的月嫂,保姆大同小異的作用,乳孃在成為乳孃之前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撫養孩子方面會有比較豐富的經驗,這不僅可以讓生母省事,還可以輕鬆很多。再加上很多生母沒有奶水,或者是奶水不足,那時候沒有催乳師,也沒有奶粉,對於富貴人家來說請乳孃是最好的選擇。



乳孃這個職業從古至今都是存在的,對於官宦人家孩子來說是幸福的,他們既得到了營養豐富的母乳,又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但對於乳孃自己的孩子來說卻是不幸的,畢竟奶水就那麼多,母親的時間也就這麼多,都給了別人,自己哪裡還有呢,只能說現實很殘酷,生存不易。


歷史小貓咪


乳孃,是從很久以前就流傳下來的一種職業,《禮記》上便說:士夫之子有食母。

所謂的食母,便是指的乳孃了。

在古代,甚至有專門的機構招聘乳孃,比如明代的奶子府便是徵集一些來自民間剛剛生育過的母親,每季度精選良家婦四十名進入奶子府,稱為坐季奶子;另選八十名記入冊備用,叫點卯奶子。

之所以古人要採用乳孃餵養孩子,原因有三點:

1、古代不比現在男女平等,當時是實行一妻多妾的制度,家庭內部競爭激烈,母親要始終以丈夫為第一位,所以把孩子交給乳母更便於內鬥。

她生的男孩還好,可以提升母親地位,若是生了女孩,又因為餵養孩子,導致身體虛弱,身形走了樣,那可能就跟入了冷宮差不多。

2、餵養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對於官宦家庭的妻妾而言,請乳母要便利得多,自己付出的精力也少很多。

3、乳母服務的對象往往是皇室貴族,在這類家庭中,子嗣繼承權問題一直是老大難的問題。君王為了防止妃子和兒子聯合針對其它孩子,往往會讓乳母撫養孩子,甚至把同一個母親生下的兩個孩子分開讓不同乳母養,像康熙的兒子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就屬於這樣的例子。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在古代社會,一般人家連溫飽都難以解決,如果沒有母乳只能拿米湯、羊奶作為替代,應付應付就行了,哪有閒錢去找奶媽,只有官宦大戶人家才能請的起奶媽。但他們找奶媽的原因不單單是為了餵養孩子,還有其他因素。

一、請奶媽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正如前面所說,請奶媽是大戶人家的象徵,一般人家請不起。如果這些夫人太太自己餵養孩子的消息被其他人知道,恐怕會被他人所嘲笑,要麼說她命苦,竟然自己乾的奶媽的營生;要麼說這戶人家摳門,連奶媽都捨不得請,讓媳婦受罪,丟面子。

所以即便自己有母乳,為了身份和地位,還是要請奶媽來餵養。

二、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身材。

古代官宦人家一般都是妻妾成群,這些女人們為了獲得老爺的寵愛必須要生個一兒半女,否則即便再漂亮也沒有地位。可一旦懷上孩子,一段時間內就不能侍寢,老爺的注意力就可能轉移到別人身上了。

為了儘早獲取老爺的寵愛,這些女人必須保持自己的形象和身材,還得把心思花在老爺身上。所以她們生下孩子後不便去餵養孩子,一來防止身材走形,二來要集中精力爭寵。

三、男主人自己的考量

不僅女人們想請奶媽,男主人也是一萬個願意。有的是擔心孩子的母親地位低賤,怕影響孩子的前途,所以請奶媽來餵養。有的則是給自己物色美女,讓她們以奶媽之名進入府中,製造下手機會。有的則是因為人情世故,在經濟上解決親戚朋友的家庭困難,給她們找個好差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