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學詩詞有什麼用?

西芒


學詩詞有什麼用?

我的回答是沒什麼用。

因為但凡學習這種事,一旦有了公利心,就乾脆不如不學。

如果當你看到個風景、想起點事、念起個人嘴裡有啥唸叨的話,學詩詞是可以的。

比如你內心拔涼拔涼的時候,你可以——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比如你感覺自己壯志未酬的時候,你可以——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比如你發神經想對誰發誓時,你可以——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比如你沐浴著春雨吹著小風時,你可以——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比如你看到夕陽西下時,你可以——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你可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你可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你可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你可以——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你可以——如此而已。


水滴國學


一,"詩可以興,詩可以怨,詩可以群,詩可以觀",當人們滿足了最基本的物質需求之後,就會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作為中華國粹的詩詞,以其韻律美、意境美、文字美,給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洗滌人的心靈,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類的精神需求;

二,"胸懷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經受古詩詞的薰陶,人的胸懷、氣質、眼界自會不可同日而語,潛移默化之下,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性格,變得知性而自信;

三,詩為言之寺,從古代流傳下來的詩詞,都是經歷過時間考驗的優秀作品,它們或引人向善,或給人以教化,或予人以哲理,或感人肺腑讓人產生共鳴,慰藉了讀者的心靈,抒解了思想上的壓力;

第四個方面才是最實際:"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飽讀詩書,會讓你筆下生花,口吐蓮花。不管你從事何種職業,好的文筆,好的口才,對工作也好,人際社交也罷,都只會有萬利而無一害。某些大人物外出訪問,某些新聞發言人發言,時不時古詩詞脫口而出,簡潔精闢,一語中的,常會贏得滿堂喝采。這就是詩詞的作用。


易水春妍


學生時代的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背古詩詞,無奈語文老師鐵面無私,就是寸步不讓,現在想起,真的對老師當年的執著感激不盡。



學詩詞有什麼用?可以說,作用真的很大。就拿多如牛毛的各色工作總結來說,幾千字的總結,大家覺得可以承受。但是,現今往往只要求五百字以內,面對幾千字的文章,如何壓縮到五百字?多虧當年背詩詞,培養出寫作短文的能力。想想古人寫詩詞,短短十幾個字,或者幾十個字,就要表達出所見所聞和心情感悟,這就是寫短文的能力。可見,學詩詞,對於日常書寫短小精悍的文章,作用顯而易見。



本人作為公司文學刊物的主編,難免要對個詩,寫個聯什麼的。一次,公司董事長給刊物卷首語出了個上聯,要求廣大編輯們給出下聯。真是阿彌陀佛,憑著自身的詩詞寫作功底,很快順利完成任務。老大看著對聯,頻頻點頭,末了說了句——“好文采!”可見,能夠寫寫詩詞,還可以提高人的綜合素質,順便滿足一下虛榮心。

當然,作為一名詩詞愛好者,平日裡寫寫詩詞,結交文友,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也未曾不是人間樂事。隨著詩詞創作的平仄押韻,抒發人生情懷,謳歌正能量,也是一種心靈滿足。如果還能混個詩詞競賽的獎狀,賺取一點稿酬,那就真的物超所值了。



學詩詞,綜合來看,對自己的生活幫助的確很大。畢竟詩詞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讓我們都來學習詩詞創作,把生活裝點得更加絢麗多姿。


富春葉語


學古詩能增加人的情趣和浪漫主義的韻味。在文化領域,古詩能開擴人的想象力,真正瞭解詩意的貴仕們!詩中是一個寶藏,能挖掘出巨大的人生密碼,有著萬年不衰的精神食糧。詩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調節劑,讓快要崩潰的壓抑者,重新撿起自信,詩是動力的源泉,在人們乾渴的時候,它能溢出一絲甘泉,救人於水火,有的貴友可能不信,那是還沒有掌握住火候,如果能掌握了詩的韻律,聽神仙說:能飛起來。哈哈!自己不懂詩,還老是扯詩,讓人笑話。



春華745944080186


學習詩詞有什麼用?

詩歌詞賦是中國文化傳統,從古一直傳承至今,是我中華文化的寶庫,再過五百年都會存在。至於有什麼用,如想靠寫詩歌掙錢,那需要很好的水平,才能成為詩人。一般都是詩詞愛好者。但是學習詩詞還是有很多用處的。

學習詩詞首先得閱讀熟悉大量的詩歌詞賦,這裡面能讓我們瞭解大量的歷史知識,比如李白的《子夜吳歌 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我們從中可以瞭解到,唐朝洗衣時是用棒搥敲打,而不是洗衣機。(那時沒有)女人總是掛唸的征戰在邊疆的丈夫,心裡企盼的是哪天才能戰爭結束,男人回家團園。再想想邊疆的丈夫,何償不是在思念自已的家鄉和妻兒老小!為我們展示了唐朝時期,普通民眾的市井生活和情愫。

學習詩詞還可以學到古人的思想情操,“若是兩情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宋朝秦觀的《鵲橋仙》詞裡的詩句。說的是牛郎織女的故事。我們從中可以學到古人愛的文明,愛的高尚和忠貞。時時都在潛移黙化地改變我們自身。

學習詩詞還能提高文化水平,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遇到某件事某個人,用句詩歌表述,恰到好處時,任何語言都沒有它深刻高雅簡潔,這就說明你學的有用了。隨著不斷地學習,水平的提高,你也能用詩歌來歌頌身邊的事,也能用詩歌諷刺身邊的醜陋。豈不是一件快心的事。知道了解的詩歌多了,還能和孩子探討切磋,寓教於樂,提高孩子的學習水平。

總之學習詩詞,肚子裡"墨水"多了,腹有詩書氣自華,人的氣貭都不一樣!謝謝!


江凝5


(1)不讀詩,無以言。

(2)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

(3)胸藏筆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

(4)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5)書到用時方恨少,是非經過不知難。

從少年開始學詩,首先能提高記憶力,然後鍛練語言表達能力,感受美學薰陶,為漢語打好基礎,瞭解歷史典故……好處太多了,學了才知道!

學詩之後,當你開心時,你可以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而不只會是說: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當你傷心時可以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而不是隻會說:我的心好痛。

當你看到帥哥時可以說: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而不是隻會說:我靠靠靠,太帥了。

當你看到美女時可以說: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而不是隻會說:我去,太美了。







80後讀史


學詩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讓有限的生命裡多出一片七色雲彩。有人該說了,我不學詩,也照樣有吃有喝,生活幸福,照樣多姿多彩。是的,你是幸福,但你學了詩,可以在實質的幸福上,讓心靈靈深處,更加的多姿多彩。記得葉嘉瑩大師說過一句:學詩能讓你的心靈,永不死亡(可能不是原話)。學詩,可以用平仄,把煙火人生的酸甜苦辣,換一種方式來低吟;學詩,拈字擇韻間,把榮辱沉浮緩緩輕唱。學生,又可以把人生感悟嵌進字裡行間,不為傳唱後世,只為那一段的塵念。學詩,你可以言情,喻志,詠物,更可以養性修身。無論你是達官貴,或者是陌巷平民,一點一滴都可以用詩來表達你的豪情萬丈,你炊煙暮歌斜陽。詩,特別是古體類,全世界唯有中國有,沒有之一,更沒反駁的措辭。詩,它是中華文字精粹體現。而中華文字,是幾大古文明大國,唯一沒斷代的。一個只要認識字的中華民眾,甚至沒上過學的,你給他讀首好詩,他可能說不美在哪裡,但會感嘆,讚揚。因為他骨子裡就有詩的薰陶,詩是自己骨髓的民族文化。“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腹藏詩千首的人,其身會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質繞體,眼中有種含而不露的“氣節”所在。

有事外出就寫這麼多吧,有緣看到人,給補上吧。








焄戨


問題:學詩詞有什麼用?

.....

前言

在古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寫和創作詩文是主要內容,讀書人的出路只有一個就是科舉,當了官才能出人頭地。因為隋唐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詩和附是科舉的主要內容,因此作詩成了讀書人必備的技能。

一、唐高宗以後,詩的地位提高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據說唐高宗很像他的父親李世民,也是一個文武全才的人物。

《冊府元龜◎帝王部·文學》記錄:

髙宗為太子。時,貞觀二十二年二月,引庶子少詹事司議舍人等入閣,乃從容而言曰:“文章詞賦平生所愛,然未之為也,今日風景殊佳,當與公等賦詩言志。”於是援筆以制序。翌日,太宗以皇太子詩序示王公,曰:“朕觀太子此文,及筆跡進於常日。”司徒長孫無忌對曰:“皇太子稟承天訓,文章筆札群藝日新。”是嵗,太子制玉華宮山銘,又獻玉華宮賦。
《全唐文》中記錄唐高宗有集“86卷”:帝諱治,太宗第九子,貞觀二年生。五年封晉王,十七年四月冊為皇太子。二十三年六月即位,年二十二。咸亨五年八月稱天皇。在位三十四年,年五十六。諡曰天皇大帝,廟號高宗,追尊天皇大聖大宏孝皇帝,集八十六卷。

唐太宗本人就很喜歡作詩,全唐詩中有不少李世民的作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唐朝立國以來,大臣們都能作詩。但是唐高宗做了一件事,更是提高了詩的地位,就是把律詩納入了科舉中。

二、科舉考試中的試帖詩

進士科設於隋大業年間。唐代繼承隋制,於武德四年辛巳(621)正式開進士科(五年以後發生玄武門之變)。唐朝開考之初,僅試時務策五道。

唐高宗649年執政以後,調露二年庚辰(680),劉思立任考功員外郎,他認為進士科只考時務策,恐傷膚淺,奏請朝廷加試雜文二道,雜文泛指詩、賦、箴、銘、頌、表、議、論之類。

從此詩進入了科舉考試中。

唐玄宗開元年間,詩賦考試的內容越來越多,壓倒了策問和帖經,成為唐代進士科中決定取捨的重要部分,故進士科又被稱為詞科。詩是律詩、賦是律賦。

因為 詩賦的用韻有官韻可尋,易於掌握評判標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評卷的客觀公正,從而比較客觀有效地選拔人才。故自中唐以後進士科迅速崛起,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進而統合了其它科舉科目。由於進士科考試較明經科難度大:“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因為科舉的原因,作詩成了讀書人中進士的敲門磚。

三、今天學詩詞有什麼用?

古代讀書人只有讀書考科舉一條路。在當代成功的道路不只是從政,而且即使從政,考試內容裡也沒有詩賦了,所以詩賦高高在上的政治地位沒有了。

現在一切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詩詞被邊緣化,越來越小眾是正常的事情,特別是在市場化的社會中,詩詞不能換來經濟效益,寫小說、劇本,甚至編段子都比詩詞賺錢,所以詩詞只能存在於愛好中了。

在萬般皆下品不論黑白貓的時代,詩詞真的是越來越沒有用了。

結語

另:古人科舉是不考詞的,但詞為詩餘,詩人自然都會寫詞。

除了科舉以外,古人常有因為詩賦詞做得好的得到政治和社會的回報。例如姜夔一生布衣,卻因為詩詞做得好,得以遊走於達官貴人之間。杜甫雖然科舉不中,但是因為獻賦得到了作官的機會。李白因為詩做得好,得以供奉翰林。

今天,學好詩詞只剩下陶冶情操了。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學詩詞有什麼用?

我們最初喜歡上一個女子,往往是因為她的美麗的外在,而使漸漸我們愛上她直到不可自拔的,卻一定是因為她豐富的內涵。

詩詞也是一樣,我們開始往往為她優美的韻律所吸引,而最終愛上詩詞,則是發現了她是一個無窮無盡的寶藏,讓我們能夠自由的抒發情感,汲取力量,寄託憂思。

當我們走到人生低谷,前途灰暗時,我們會安慰自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我們看不清真相,不得要領時,我們忽然想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當我們感到平安喜樂,只想時光停留在這一刻,我們感嘆:傳語時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當我們懷念早逝的故友,感慨自己年華老去時,我們哭著說: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當我們看到青山依舊,人事全非時,我們會吟: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當我們看到綠柳依依,紅杏怒放,春意盎然時,我們會說:綠楊陰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但這樣就夠了嗎?我們不但要吟誦詩詞,我們還要學會寫。如果我們會寫的話:

當我們看到滿園牡丹盛放,花團錦簇,我們就能這樣說:花開名貴朱黃色,詩唱盛唐李杜篇。

當我們去遠方拜訪多年不見的朋友,朋友含淚迎接時,我們就能這樣說:千里相思故人意,十年風雨兄弟情。

當我們瞭解到有些人一見如故,有些人卻始終無法交心時,我們就能這樣說:曾因粗酒交摯友,難把熱腸化頑石。


最後不由自主的把自己比較滿意的幾句拿了出來,貽笑大方了。


磊落故人


詩詞真的是越來越沒有用了。今天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詩詞被邊緣化,越來越小眾化。詩詞也許不能換來什麼經濟效益,寫小說、劇本,歌詞,甚至編段子都比詩詞賺錢,所以詩詞只能存在於愛好中。

古詩詞就是一種文字表達形式,跨越千年萬載,依舊共勉。現代詩,永遠都要修改。

寫詩一輩子,也許沒有一句妙,偶然寫一寫,也許會有絕句吟。

終身學習活到老, 勞動掙錢莫嫌少, 提高品鑑自娛樂, 續實寫真祛煩惱。

對仗,一般地講,絕句可用對仗,也可不用對仗,是否用對仗完全是自由的,不強求。如果視為截取律詩的中間兩聯,就可以全詩用對仗。

詩是一種意境,詩是一種情懷,詩是一種憧憬,詩是一種超凡的美,無論是何種載體她所散發出熱的熱度,如水的柔情,風一樣的涼爽,擰可食無肉,不可無詩趣。抒天下萬物與情懷,敘事寫真身邊的點點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