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拍夜景時都有哪些拍攝技巧?

飯哆


夜景拍啥首先想到的就是光線的問題。

因為夜晚光線沒有白天那麼亮,所以在相機對焦的時候要更加的準確,夜間燈光也比較多,避免雜亂的光進入鏡頭,用閃光燈或者帶柔光燈給模特打光,打了模特背景光自然就弱化了。如果不打光模特必然黑臉無疑。所以夜間人像打光是第一要務。

其次就是防抖,及時相機或鏡頭有防抖也儘量使用三腳架

及時模特進行了補光,但是和白天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此時要是手持拍攝難免因為進光量不足而降低快門速度,這就會造成畫面的銳度降低,如果單純的增加ISO勢必造成畫面的噪點偏高,噪點高了可想而知畫面就慘不忍睹了。所以防抖是非常必要的,先排除拍攝中的問題保證正常的曝光才能在藝術性上做文章。

最後是模特的服裝以及裝扮

夜間人像模特儘量穿淺色服裝以及面部的妝,增加與黑暗背景的反差度。這也是畫面看起來明亮的關鍵,如果穿深色的衣服就很難給相機足夠的反光來成像。如果僅有閃光燈的話因為補光有限拍攝時儘量拍攝模特的局部特寫,如果有足夠的光源來用,就隨意構圖,以拍清楚模特出片銳利為原則。


以上就是我拍攝夜間人像的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熊貓映畫,歡迎大家關注我。


熊貓映畫


無論使用什麼類型的器材進行拍攝,夜景人像都有三個關鍵點,一是畫面穩定、二是對焦準確、三是適時補光:




一、畫面穩定

這點是獲得清晰夜景人像的前提,具體又包括兩個方面:



1、快門安全

安全快門通常可以近似地用焦距倒數衡量,從簡便角度出發,通用的靜態人像拍攝建議快門不要低於1/60秒,否則可能有煳片的風險:

(網友中華兒郎拍攝)


如果光圈開大仍然不能達到安全快門,需要適當提高感光度。雖然現在相機感光器捕光能力和控噪算法都有了不小提升,但為保證畫面的精細程度,單反一般不建議超過2000,小底設備不建議超過800:



2、拍攝穩定

如果有條件,儘量上架拍攝。如果沒有架子,可以倚靠欄杆、座椅等環境設施提高拍攝的穩定性:

(網友panpzy拍攝)




二、對焦準確

如果使用相機拍攝,將對焦模式選擇為單點單次對焦:



如果使用手機拍攝,務必要對人物面部或身體點擊屏幕對焦,防止脫焦:



三、適時補光

由於夜晚環境光線不足,很容易出現人物曝光不足的情況,所以適時補光很關鍵:

1、利用環境光源補光


(網友高山快跑拍攝)



2、利用相機閃燈補光



(網友林閣拍攝)

(部分圖片源網,侵權聯繫刪除)個人觀點,僅供參考。關於攝影的相關內容,朋友們可以關注小k後私信下圖中各類關鍵詞,獲取小k為您整理的獨家攝影技巧,祝您攝影愉快🌹:



愛攝影、愛生活,致力打造最具價值的攝影自媒體。歡迎關注“小k印像”,瞭解更多攝影常識和技巧,共同學習進步🙏🙏


小k印像


如何拍攝夜景人像?夜景,由於光線的原因,晚上不僅光線較暗,同時光源比較複雜,很難掌握。但正是由於光源複雜,充滿不確定性,所以拍夜景人像充滿了樂趣。

拍夜景人像難度挺大的,歸納了一下,最嚴重的問題主要有兩點:

1. 畫面模糊,拍不清楚;

2.畫面太黑,人物曝光不足。

拍清晰

安全快門:根據自的情況來定,有的人1/10秒內能把人像拍清晰,有的人1/100秒呢也是模糊的。在晚上拍攝端穩相機很重要,手穩就可以減少高感光帶來的噪點。

適當的ISO: 如果你沒有練好“鐵三角”,對自己手持拍照沒有信心,那麼只有提高ISO了。其實對高ISO大家也不用太糾結,晚上拍人像出現噪點是比較常見的,有噪點比拍模糊好兩害相比取其輕。所以你可以嘗試高ISO來拍攝。

大光圈鏡頭:在晚上拍人像,光線本來就比較暗,這時候選一款大光圈的鏡頭會讓你事半功倍,像50mm f1.2 或者1.4這樣超大光圈的鏡頭,這樣你就可以向白天一樣任性的按快門了。

對焦準確

晚上光線不好,大部分相機不能合焦,鏡頭反覆出現拉風箱的問題。如果人像位置處於一個比較暗的位置,你想對人像的面部對焦,很多時候是找不到焦點的。

1.改變拍攝位置,讓人物處於有光源的地方,讓相機順利合焦。

2.先用燈光,比如手機的電筒,照亮拍攝對象,或者在與拍攝對象處於同一焦平面上找一個亮點讓相機合焦後,把自動對焦改為手動對焦,再拍攝(這點很重要,對好焦後就讓焦點固定)。

白平衡設置

一般晚上把白平衡設置在2500~3000的範圍內,畫面偏冷,拍出的照片色彩更真實。當然你喜歡後期,前期使用RAW格式,白平衡可以不考慮。

如果你喜歡暖色調,你也可以按需要設置色溫,比如讓畫面呈現單一的紅色。

夜景光斑效果

1.用盡量大的光圈,想要拍出來漂亮的光斑;

2.儘量挑選車水馬龍、燈火通明的地方 (路燈多、汽車燈多的地方) 比如選擇橋上拍視野很開闊,前面又有紅綠燈又有路燈的地方,這些拍出來全部是漂亮的光斑,另外就是選擇大商城的櫥窗邊,櫥窗慢射出來的光源相當與巨大的柔光箱,要充分利用這環境光源,如果喜歡夜景氛圍的同學儘可能用環境光, 儘量少用或不用閃燈。

3.儘量選擇相對較亮環境的地方、儘量用高感好的相機避免噪點大幅產生 ,使畫面看起來清爽而乾淨, 畫質更好。

選擇場景,想好創意

1.在選擇場景的時候,要顧及到光線,並不是景別越多越好;

2.在光線非常不好的情況下,就要學會創造光源;

3.可以用車燈表現人物的輪廓美;

4.利用長時間曝光拍攝不一樣的夜景效果,在正常夜景的拍攝基礎上,保持光圈不變,延長曝光時間,讓模特維持穩住1-2秒內保持靜止,就可以拍攝出模特是靜止的,但周邊的人流車流會形成流線型的長曝效果。


墨染印畫


十大經典夜景拍攝技巧,純乾貨分享教程(建議收藏)

夜景拍攝是一個觸手可及的題材,簡單到晚上出門隨便按兩下快門就行了。不過這也是廣大攝影愛好者的一個拍不好夜景的原因之一,沒有用心去拍攝。今天就分享一篇經典夜景的攝影教程,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朋友拍攝出美麗的夜景作品。

一、選擇最佳拍攝時間

天黑前,路燈亮起來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去拍攝,既能拍攝到天空的細節,又能拍攝到夜的開始。首先氣氛上就形成了一個非常鮮明的對比效果,其次天黑前一般分為3種方式:

①、落日餘暉。如下圖一般;夕陽西下,獨留晚霞與之作伴。天空留下了一大片充滿魅力的晚霞,這種情況一般還是比較少的,但卻是最容易出大片效果。所以,下次再遇到這種天氣,毫不猶豫,提起相機就跑,找一高處架起三腳架,座等最佳拍攝時刻!

②、陽光甚好,萬里晴空的夜晚。早晨與夜晚時,天空的色溫最高,一般在天快要黑的時候,天空的色溫能達到10000K左右,輕易就形成了一個非常自然的藍色調背景。

在加上天空藍色的冷色調與地面燈光的暖色調進行對比,一個純淨的背景加感情色彩的冷暖對比,只要融入的主體不是很磕磣,圖片至少也能輕鬆越過60分的及格線。

③、第三種也就是經常出現的陰天,陰天的可拍度不高,不是黑就是灰,運用得當能拍大片,不過這需要非常紮實的基本功與天馬行空的想法,所以就不介紹了。

二、相機參數設置

1、ISO的處理方式

拍攝夜景時,對於新手而言,最大的問題就是噪點的處理。而噪點直接影響者是ISO,所以我們在拍攝夜景時最優先考慮的應該是低ISO進行拍攝,儘可能的前期降低噪點。(請關閉相機裡的自動降噪功能,不然拍一張,等半天的自動降噪,心情都沒有了,而且自動降噪效果也沒有插件效果好。降噪濾鏡獲取方法:點擊頭像私信回覆關鍵字:降噪濾鏡 即可獲得安裝包及安裝教程)

最好最簡單粗暴的方法還是三腳架斥候,首先是將ISO調整到最低。其次是根據個人拍攝的題材進行對光圈、慢門設置。

2、快門

對於夜景而已,拍攝時最常用的就是慢門了。因為慢門會增加進光量,輔助圖片提亮達到正常曝光的效果。如果夜景使用1/320、1/500、1/1000來進行拍攝,這根本就不太可能,也不太現實的一個問題。

因為快門速度提高了,進光量會變少,圖片更暗,當使用高速快門進行拍攝本來光線就不足的夜景時,圖片的能見度會只會更少,即使使用最大光圈與高ISO來進行彌補,效果也不會很好,而且高ISO會帶來非常多的噪點。所以,在夜景拍攝時,收起你那些抓拍瞬間的想法,留給白天也許會更搭哦!

如果是想拍攝流光慢門,例如下圖這樣漂亮的車流馬龍效果,那麼在設置低ISO後就直接考慮3-15秒的慢門時間進行拍攝。根據拍攝場景的明暗與光圈大小,選擇合理的慢門參數進行拍攝,一般慢門達到4秒時就能形成車流了。

3、大光圈

對於光圈,白天和夜景拍攝原理一樣。白天用大光圈進行拍攝時,得到的是奶油般的虛化效果。而夜景用大光圈拍攝時,由於燈光是由單個的發光體進行散光的,所以用大光圈一進行虛化後,每個獨立的發光源就直接進行虛化了。不同顏色的燈光效果會呈現不同的光斑效果,非常漂亮,適合人像拍攝。

4、小光圈

利用小光圈怕攝夜時,會輕而易舉得到漂亮的星芒效果。利用廣角定焦鏡頭拍攝,星芒效果會更好哦!

三、構圖

1、引導線構圖

引導線在攝影中是最常用且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增強圖片的視覺衝擊力,提高圖片的吸引力,並引導觀眾的注意力,是打造深度和對稱性的極好手段。對於夜景,車流以及路燈都是非常好的引導線題材,將快門適當降低,輕而易舉就能得到五彩斑斕的引導線。

2、對稱構圖

如下圖,雨後的夜景再漂亮不過了。特別是大雨過後的夜晚,說成是對攝影師的一種饋贈也不為過。霓虹燈的夜晚,加上被雨浸透的地面,只需彎腰取景按快門,純天然的對稱夜景大片就出來了,回家通過後期PS簡單加強,效果真香,入口即化的作品。所以,大雨過後不要懶在家裡,外面的風景才是屬於你的精彩世界。

3、次序

我相信這樣的場景大家一定經常看到,那麼看了下圖你會有那些想法呢?下圖雖然看起簡單,但卻符合4種構圖方法。

①、次序感:有次序的排列,給人一種美感、一種心靈上的寧靜感。特別是強迫症患者,我相信看到這樣有序的陣列一定不會焦躁了。

②、對比:青藍色肯定是屬於冷調,而亮黃色則為暖調,屬於冷暖對比,其次是明與暗的對比。

③、框架構圖:框架構圖最大的好處是分割,用框架將不同的物體分割出來進行單獨表達,從而達到耐看的效果。如下圖一般,首先用冷暖明暗大調對比吸引住你,其次利用各個小框架來留住你的視線,讓你不由自主的去仔細觀察每個小世界。

④、平衡:無論是拍攝建築還是其他題材的圖片,平衡是衡量圖片重要的一個標準。水平是否拍得橫平豎直?

東倒西歪在一些情況下會增添活力,但如果不是有生命的題材,那麼四平八穩是最好的選擇。例如下圖,色彩成功吸引到了,但是除了色彩的表現力以外,由於拍攝的不平衡,導致其他元素的作用都沒有體現出來,也就不能將此圖的品質再提升一個檔次了。

4、光影構圖

提高攝影技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光影、色彩、構圖這三個方面去考慮。而單獨談光影而言,夜景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明暗,用不同的光影與色彩進行搭配,能輕易得到各種精彩的氛圍。例如下圖,在冷暖對比鮮明的場景下,如果在這個拍攝環境添加一個人物,通過人物的位置進行簡單安排,就能輕易表現出各種情緒片。陽光、陰暗、孤獨、嚮往等情緒。

5、色彩構圖

其次是談到色彩構圖,要想用好色彩構圖,那必須要先了解色彩的調性。

最簡單的為:極暖、暖調、中性、極冷、冷調。(先從基本的開始,將大體基礎色彩搭配表達好了,再去從其他顏色入手進行表達)

更深層次的瞭解為:

紅色:活躍、熱情、勇敢、愛情、健康、野蠻

橙色:富饒、充實、未來、友愛、豪爽、積極

黃色:智慧、光榮、忠誠、希望、喜悅、光明

綠色:公平、自然、和平、幸福、理智、幼稚

藍色:自信、永恆、真理、真實、沉默、冷靜

紫色:權威、尊敬、高貴、優雅、信仰、孤獨

黑色:神秘、寂寞、黑暗、壓力、嚴肅、氣勢

白色:神聖、純潔、無私、樸素、平安、誠實

選擇代表性記憶就好,例如:紅=愛情、熱情(暖) 橙色=積極、友愛(暖) 黃色=希望、光明(暖)以此類推。

四、後期處理

對於夜景,特別要強調儘量選擇後期。畢竟夜景拍攝沒有白天拍攝的那麼通透,圖片質量與噪點都需要簡單處理才能觀看。或者……不是說笑的話,相機夜景直出也許還當不了手機效果好。如下圖,簡單後期加濾鏡的效果圖。

原圖:

膠片濾鏡效果圖:

膠片濾鏡效果圖:

一款很喜歡的膠片濾鏡推薦給大家,DXO膠片模擬濾鏡。如下圖,安裝完成後可以在PS的濾鏡裡打開,也可以直接打開膠片模擬濾鏡進行編輯,這裡我就隨便選擇了三種效果還不錯的進行展示,第一種效果,由於截圖有效果質量有差異,請參考保存後的圖片。

效果圖:

找到一款模擬黑金效果的預設:

效果圖:(如果效果不滿意還可以點擊上方的參數進行微調整)

第3種預設:

效果圖:

總結:

無論是拍攝夜景還是白天的題材,走心、思考、想法。這三點是主動就可以得到的,多用心去做一件事情,儘量去將它做好做完美,何愁拍攝不到好的照片呢?

至於後期調色教程、圖片的基本調整思路流程,點擊頭像關注我就好了,經常更新各種風格的攝影后期教程,如果想學某種風格的後期效果,也可以私信或者評論進行溝通即可。關注的人數達到10個都可以出一個專題系列教程的。

打字不易、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歡迎點擊頭像關注我,學習更多攝影前後期技巧與方法,感謝支持!

獲取本期膠片濾鏡方法:

①、點擊頭像關注我,評論區回覆任意字數評論。

②、點擊頭像私信回覆:膠片濾鏡(有一定的等待時間,我會手動識別是否進行條件完成)


顏子軒


很多剛入攝影圈子的朋友,都會遇到一個最常見的問題,白天拍照得心應手,一到昏暗的環境中就變得特別困難了。比如夜景拍照還不如手機好用,究其原因是我們沒有掌握曝光的工作原理。在學習攝影之前,與你分享8個套路性的技巧,屢試不爽。

1.使用三腳架

三腳架是最常見的附件,能夠幫助我們穩定相機,拍出高畫質的照片,有些時候也能夠減輕手持拍照的負擔。尤其在黑暗的環境中,環境光量低,相機的穩定才能夠保證畫面的清晰,不會出現手持拍照的糊片。

三腳架可以使用比較慢的快門速度,我們看到那些高大上的車軌、光繪、星空攝影,三腳架是必備的附件。如果您手上沒有三腳架,可以在夜晚將相機放置在車頂、路邊的垃圾箱、座椅,去體驗一下穩定相機的拍攝效果。

2.關閉防抖

如果機身和鏡頭有防抖功能,使用三腳架時是關閉,防抖功能是針對手持拍照產生的,相機和鏡頭內部的防抖組件會移動來抵消手持拍照產生的抖動,如果使用三腳架相機是穩定狀態,防抖工作反而會一定程度產生抖動影響到畫質。

3.定時拍攝

有經驗的朋友都知道,即使相機穩定的時候,我們釋放快門也不可避免的產生機震,所以就應運而生了“快門線”這種附件,如果使用頻率不高的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利用相機自帶的定時功能去拍攝,2秒的時滯,相機自動觸發快門工作,就不會發生機震了。

4.使用大光圈

夜景使用大光圈拍攝,更多的是為了通過增加進光量提高快門速度,同時也能使用相對較低的ISO,尤其是手持拍攝。如果使用三腳架風光、慢門等題材攝影,該用小光圈,還是小光圈。

5.選擇合適的ISO

曝光三要素之一ISO,它是控制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感知能力,隨著ISO值的提高,同時會產生噪點。使用三腳架,我們可以使用原生ISO去拍攝,這樣可以獲得最好的畫質。而手持拍攝,一個最簡單的設置技巧就是調ISO設置在自動範圍(比如200~3200),相機會根據現場光去自動調整合適ISO,這樣就能保證適合的快門速度。

6.安全快門

環境光會影響曝光參數,暗光環境下,快門速度要比明亮的環境下慢很多,快門速度過慢往往是導致夜晚拍攝糊片的原因之一。鏡頭等效焦距的倒數是手持拍照的安全快門速度,如果主體是移動的,則以能夠清晰記錄主體的快門速度為準備。

7.無線快門線

快門線的好處不僅僅是穩定相機,它可是自拍的好助手,帶上三腳架,一個人也可以在外面玩的很嗨。市場上不錯的無線快門線支持幾十米的遙控距離,單張、連拍、定時、間隔、T門控制,如果是風光、星空、靜物攝影,你一定會愛上它。

8.手動對焦

怎麼應對夜晚對焦困難?尋找和拍攝主體相同拍攝距離的發光休,如果離的比較近,可以對主體補光。像風光攝影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手動對焦,旋轉對焦環到無窮遠,再拉回一點點就剛剛好。

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分享,點擊我頭像關注,查看更多攝影知識


瓦力怪叔叔


以城市繁華地段為例,圖片要求既要有人物主體又要有背景場面的㬌深。在相機設置參數要求多一些,為提高快門速度感光度可調為一千左右〈低端機會出現噪點),用點測光模式,快門速度調節為安全速度,色溫自動即可,色彩本色為好,如果亮度與暗部過度差異較大可將動態調整為較強,補光釆用主體則面補光,為安全起見建議使用曝光包圍,僅限參考,(該片手機隨拍)。



阿景36


如何拍出漂亮的夜景?有哪些攝影技巧?

夜景拍攝裝備:

相機、三腳架(長曝光必備)或者八爪魚類型的三腳架(可用於低角度拍攝)、無線快門或者快門線(減少相機抖動)。

我將從拍攝步驟和拍攝技巧兩個方面來分享下如何拍出漂亮的夜景。

拍攝步驟:

1、確定拍攝的角度,並將相機安裝到三腳架上,保證相機處於穩定的水平狀態,使用三腳架就要注意關閉鏡頭的防抖開關。

2、使用相機的液晶顯示屏進行構圖取景調。為什麼推薦使用液晶顯示屏取景呢?第一,使用三腳架後,如果你使用光學取景器取景,眼眶不可避免會接觸到相機,反而使相機處於不穩定的狀態。第二,夜景場景較暗,電子顯示屏能更直觀反應場景的明暗變化,而且使用三腳架後,相機可能被放置在一個較低的位置,也不方便你用光學取景器進行觀察。第三,電子顯示屏能夠放大場景後進行對焦,有助於對焦準確。



3、使用光圈優先或者M檔的拍攝模式,優先將光圈設置在f/8-f/18的光圈數值。為什麼這麼設置?第一,保證足夠的場景景深,第二,小光圈可以搭配更長的曝光時間,第三,小光圈可以把點狀光源拍出星芒效果。

4、照片記錄格式,把照片記錄格式設置為RAW格式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後期中你可以調整出驚豔的夜景效果,我一般會選擇使用RAW+JPG的記錄格式,JPG格式用來選片,RAW格式用於精修。



5、感光度,夜景拍攝最怕的就是噪點太多,我一般還是保證感光度在ISO100,如果實在要調節感光度,我建議ISO不高於800。

6、測光模式、曝光補償、白平衡。測光模式一般選全局測光或者點側光,如果有夜景中有標誌性的建築,建議使用點測光對標誌性建築測光,曝光補償的話,你可以適當的-0.3EV---0.7EV擋進行拍攝,使得夜色更加深沉,不減問題也不大,白平衡我都是設為自動,因為我使用RAW格式進行拍攝,後期可以任意對白平衡進行調節。

7、使用快門線或者無線快門進行拍攝,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相機的抖動,保證畫面清晰。

拍攝技巧:

1、使用慢速快門,長曝光進行拍攝是常見的夜景拍攝方式,這種拍攝方式適合於拍攝有車流的夜景。



2、選擇獨特的角度,無論拍攝什麼,獨特的視角總能讓畫面別具一格,下面這張照片,我就是把相機貼到地面上向上仰拍,可以看到近處的欄杆都發生了劇烈的形變,形成獨特誇張的拍攝畫面感。



3、夜景加水中倒影一定是一個好的組合,建築明亮清晰,水中倒影柔美朦朧,形成呼應。



4、後期處理也是夜景拍攝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你可以通過不同的後期手段,來挖掘夜景的美。

(1)失焦照片+正常照片疊加結合,做出虛實結合、夢幻光斑的效果。



(2)通過調節白平衡,營造藍調效果,結合月食拍攝的月亮,表現月食過程。


話說攝影



易簡留香


答主是一名在媒體工作5年的資深攝影師,平常工作最擅長的就是處理各種場景下的攝影問題和圖片後期。下面講的都是實戰經驗(建議收藏)!

一、首先是拍攝時段

答主認為最佳時段是城市華燈初上,天空還未完全暗下來,天空呈暗藍色調的時間段,拍出來的光線很平和,有助於後期處理。

二、拍攝夜景的最佳數值和必備工具

在拍攝城市夜景時,我們通常把光圈調小,使用F/8,F/11甚至更小的光圈,此時相機為獲得正常曝光所需要的光線,快門往往需要曝光幾秒或更長時間,長時間的曝光要求平穩的無抖動的拍攝環境,我們必須輔助“三腳架”或接上快門線來防止按快門產生震動。

夜景拍攝不要開大光圈,因為過大的光圈會使畫面清晰部分減少,缺少了細節的表現。光圈也不可開的過小,一來光圈小,進光慢,會導致曝光時間太長,快門會很慢,二來過小的光圈會造成光線的衍射,導致畫質下降,因此夜景的拍攝,要根據畫面來進行權衡,來選擇合適的光圈。

三、如何調節夜景拍攝數值

使用M檔 (手動模式) 來拍攝:先調到A檔(光圈優先)來作測光,決定光圈值和ISO,例如使用f/8,ISO200,得出的快門是2秒;然後轉到M檔(手動模式),使用AF-ON對焦。設定光圈為 f/8,ISO200和快門是2秒,試拍一張。

如果覺得整體偏暗,通常也會 選擇調慢快門而不會加大光圈或ISO,這是因為相機已經在三腳架上,不怕長時間曝光,但若果調大光圈會令深景變淺,而調高ISO會令訊噪增加,這些都不利用相片質素。

如果還覺得有調整空間,剩下的交給後期吧!

四、答主推薦夜景拍攝的全新玩法

利用小光圈來拍攝城市燈光漂亮的星芒效果,由於畫面中燈光產生的星芒多少與你鏡頭中光圈葉片多少相關,因此你使用不同光圈葉片的鏡頭可以拍攝出不同星芒效果的燈光來,同理,你逐漸調大光圈,星芒線條也會越短,越接近燈的本來樣子,瞭解這一規律後,你可以通過光圈大小的調整來獲得你希望的星芒效果。

想製做淺景深效果時 - 構圖不要一成不變,拍攝夜景時除了可以拍攝「大景」外,利用淺景深效果來突出細節也能拍出好照片,這時我們便要使用大光圈來營做淺景深了!聖誕燈飾便是一個好例子!慢快門是一樣非常好玩有用的技巧,在夜間使用慢快門拍攝,我們可以拍出漂亮的車軌、星軌、Light Painting,甚至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光線,我們也可以透過相機的慢快門來拍攝出來。


AI研究所


每當夜幕降臨,華麗的燈光初上,可謂是繽紛絢麗,這時是我們拿氣手中的相機的好機會,那麼如何拍好夜景呢,今天我就來為大家講8個技巧,拍攝時注意這些可以輕鬆拍好夜景照片。


1. 使用三腳架

  拍攝夜景時,我們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到三腳架,因為夜景如果短時間的曝光的話,感光度需要非常高,隨之而來的照片的噪點也會變得非常高。所以我們就要使用到三腳架進行長時間的曝光了,長曝光也可以帶來很多平時短曝光拍不出的效果,很是絢麗。在選擇三腳架時我們要儘量選擇防風的,如果太輕了,遇到大風天會抖動的非常厲害,影像質量會受很大影響。

2. 穩定重心

  在使用三腳架拍攝照片時,我們一定要穩定重心,許多三腳架有專門掛東西的地方,我們可以把一寫東西掛在上面哦,省力又便捷。

3. 尋找庇護

  如果你是在拍攝汽車的光軌時,你要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可以避免來往氣流衝擊的區域,以避免氣流衝擊對相機的影響。

4. 關閉防抖

  我們的相機和鏡頭一般都是帶有防抖功能的嗎,在我們拍攝夜景照片時,我們要關閉鏡頭的防抖功能,避免造成圖象模糊,以便提升圖片質量。

5. 尋找照明

  我們在拍攝時,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將相機調整出合適的焦距,,進行對焦,由於夜景破拍攝地有很多黑暗的區域,所以我們進行對焦時需要進行照明輔助才能讓相機的對焦系統正常工作。

6. 使用AF-ON對焦

  我們可以嘗試選擇上述的這樣進行分離對焦,平時拍照片時,我們經常用到半按快門對焦,在夜景拍攝時半按快門很容易讓相機重新自動識別重新對焦,所以我們要將對焦和相機快門分離。。

7. 善用手動對焦

  夜景拍攝時很多時候要用手動對焦,所以我們要熟練掌握手動對焦的技巧,我們可以在取景框中查看,也可以在屏幕上查看,一般屏幕上顯示的要比我們在取景框中看到的更加明亮,在拍照時如何選擇全看攝影師個人喜好。

最後一個技巧呢就是我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使用快門線,使用快門線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減少相機的抖動,同時更方便對長時間曝光的控制。

如果大家覺得我說的這些技巧還比較實用,記得關注一下我哦,更多專業實用的攝影知識分享給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