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正经玩·玩点正经的

正经玩每周六会推送一个好玩的科学实验,希望能给您带来乐趣,知识与陪伴。向我们分享你的实验视频,还有机会领取小礼品哦!

面对北京的风

打着旋

卷走地上的落花

我是无奈的

上周刚说过的夏天就要来了

接着就被骤降的12℃打了脸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我又从橱柜的深处掏出来我的大衣

和我的毛衣相互依偎摩擦

然后它们就“来电”了

有关“来电”的故事还有很多

比如下面这个实验

实验器材

所标杯、铜丝、铝箔、透明的瓶子、气球、钳子、剪刀、锤子、锥子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实验过程

这一次实验是一场浩大的工程

看到实验器材里的锤子和锥子

是不是有点慌

感觉自己有点“玩不起”

不要这么想嘛

你想

牙齿要是可以做实验器材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锤子锥子是不是就可以省略一下了

首先第一步

我们准备剪铜丝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如上图所示那么长的铜丝就可以了

(其实,只要是易导电的金属都可以哦)

然后将铜丝凹成我们想要的形状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用钳子将它做一个“勾”形

(没有钳子可以徒手凹一下)

铜丝的另一头给它盘成“蚊香”的形状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将准备好的铜丝给大家展示一下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然后拿出我们准备好的瓶子

拧下瓶盖

锤它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然后瓶盖就变成了一个顶端带有小孔的瓶盖

这个小孔又恰好能塞进我们做好的铜丝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将铜丝塞入瓶盖上的小孔

并将铜丝凹成下图所示的形状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进行准备工作的第二大步

准备铝箔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将剪下的铝箔纸对折成两份

用剪刀将它们剪成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状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用锥子将铝箔上扎孔

这样铝箔就准备好了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将做好的铝箔纸挂在铜丝上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将组装好的实验器材小心地放入瓶子里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当当当当

我们的实验器材终于完成了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看到上图

你们终于猜到我们今天要做什么了吗?

话不多说

开始实验展示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看到张开的两片铝箔纸

是不是唤醒了你的某些回忆?

就是课本中说的验电器是也

离得太远看不清?

来张特写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当摩擦过毛衣的气球接触铜丝的时候

铝箔纸张开了

当移走气球的时候

铝箔纸闭合

这是为什么呢?

原理解说

这是一个简易的验电器

我们用的铜线和铝箔

都是导体

用头发或者毛衣摩擦之后的气球

会带上负电荷

当气球接触上方的铜线后

导体将负电荷转移到铝箔中

两片铝箔都会带上负电荷

由于”同种电荷相斥“

两片铝箔之间形成一个张角

且摩擦的气球所携带的电荷越多

两片铝箔之间的张角也会越大

哪如何用验电器来大致

判断物体带何种电荷呢?

若验电器之前带负电

物体接触验电器后

铝箔之间的张角变大

则说明该物体也是带负电

但如果铝箔之间的张角变小或者先闭合后增大

则说明物体带正电

上期回顾

No.148 这是一条骄傲超越了天际的珠链!| 正经玩

01-曹敏的实验分享如下: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02-好好的实验分享如下: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03-我的世界666的实验分享如下: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04-轻歌曼舞的实验分享如下: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05-海黛的实验分享如下: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06-盛夏的实验分享如下: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投票时间于4月3日零点截止

第一名将获得大师扑克一份

分享赢得纪念品

获得投票最高的两位同学

送去由 图灵新知提供的优质书籍一份!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48小时没有和我们互动的用户,我们无法给您发送消息。为了防止联系不到获奖用户的现象发生,请投票最高获奖后及时联系我们。

往期回顾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 物理定律告诉你,爱情的真相有多么残酷!

2. 玉皇大帝到底住在平流层还是对流层?

3. 玻璃球里的花纹是怎么弄进去的?看完童年之谜终于解开了

4. 不要模仿!把两颗葡萄一起放进微波炉 ,能烧得你家都没了

5. 仰望星空100年

6. 不知道这些,别说你看懂了《流浪地球》

7. 如何批量制造钻石

8. 杨-米尔斯理论说了啥?为什么说这是杨振宁超越他诺奖的贡献?

9. 怎么避免上厕所没有纸?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10. 牛顿棺材板压不住时,请祭出此物防身!

如果觉得好看,就点个好看吧

原来想看到“电”也没那么难! | 正经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