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現在的一些學生上學都靠週末補習?是教育的失敗還是人心的貪念?

大官人142883915


學科上很多內容光靠學校裡是不夠的

就拿我比較熟悉的數學來講,就深有體會。學校裡會講主要的知識,但是很擴展性的知識和題型學校裡是沒有時間講得完的。其實這與學校的課程進度有莫大的關係,就拿初高中數學來講,三年的課程一般兩年就講完了,第三年就集中時間來複習,以便更好的應對中高考,學校課程進度可想而知有多快。這樣的話,學生光學那點皮毛知識根本不足以應對中高考,課外補習就成了必然。還別不信,真就是這樣,例如中考壓軸題型二次函數,與之結合的題型就有10多種,在學校裡怎麼可能有那麼多時間來講。

競爭激烈,你不補意味著放棄提分的機會

現在的中高考競爭有多激烈,只有家中有上學的娃就能親身感受得到。為了考進好的學校,為了考上高中,為了考好的大學,競爭是相當激烈的。提升一分,排名上升1000真的不誇張。當別人家的娃都在補習的時候,作為參與競爭中的你,怎麼可能置身事外,沒辦法也只有去補習了,儘量提升一下的分數。不補,說得輕巧,當別的孩子通過補習提升分數的時候,作為家長肯定心慌不已;不補,在激烈競爭面前,幾乎不可能。

應試教育本就離不開分數,這是客觀事實

無論大家有多麼厭惡應試教育,多麼排斥補習,但是應試教育競爭本來就是比較分數的,這是客觀事實,也不可能一時半會改變得了。況且,這是已知的最公平的競爭機制,若家裡沒礦,哪個家長有勇氣說對孩子的分數不重視,哪個家長敢說自家孩子要培養素質放棄分數的,我想幾乎沒有。我看到的事實是,越是高知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越重視,越是送孩子去補習甚至請私教給孩子補習。

補習,並不是教育的失敗更不是人心的貪念。


學霸數學


我家一開始也不贊同補課,也沒有去補,以為認真聽課就能跟上,畢竟孩子也很聰明,但是事實真讓我打臉,以考試的成績來看,補課的同學都名列前茅,不補課的都是後幾名。孩子經常說老師講的很快,根本就跟不上,問了一下原因,就是因為已經補過課的同學都已提前學過了,沒有補課的,聽著當然費勁了。老師提問題時80%的同學都學過,都舉手,只有20%的同學不會,老師會以為他講的大多數同學都已經吸收了。後來沒有辦法,我也讓孩子去補課了,結果補了課以後成績的確是有明顯提高。如果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就不會有這樣的差距,原因還是在補課班。好多家長跟我一樣都是被動的被迫的去補課。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弄的學生也沒有時間看課外書,沒有時間做體育運動,家長也沒有時間了,只能陪著他去上課。我覺得是教育的失敗。是高層監管不力。國外的學生也沒有補那麼多課,但是長大以後並不比你中國學生差呀!


海星貝殼


學生上學在週末進行補習不是教育的失敗,也不是人心的貪念,靠的是家長的有錢,沒有錢的話週末輔導班都上不去,哪來的後面這些古怪的理論。

現在社會,現在教育環境,學生上輔導班成了一種常態,2018年夏天我們單位配合上級要求對學生的輔導班進行了一次調查,四級小縣城每個班級內50多人,只有一個或兩個沒有上輔導班,其他的學生都在上輔導班,上輔導班的內容五花八門,有興趣班也有知識輔導班,也就是課堂作業輔導班。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學生上輔導班已經變成了一種很常見的行為,對於家庭來講對於學校來講都是一種正常的存在,可是總有一些人在目前仍然把這種情況當成一種龐然大物,黔之驢,柳宗元寫的那篇文章,或許有人能夠知道,總是大驚小怪的樣子。

細心的人可以看一看全國現在輔導班的狀況,哪有不上輔導班的學生,幾乎人人都像輔導班,特別是中東部地區,所以說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教育的失敗,也不是人心的敗壞。

反而提出這樣問題,用這樣詞語我覺得非常不妥。


義誠老師


不知道正不正確,舉個簡單的例子:自家孩子和堂哥都在重點中學上學,堂哥的父母一直在外面打工,爺爺奶奶養大的,從未補過課,每次考試在學校也是比較靠前的,我家孩子,小學沒補過課,每次考試都很渣,進入初中後每週補課,成績總算是靠前了,所以,我想教育孩子也是因人而異,沒有絕對吧


童童257625318


事實就是這麼殘酷!我家孩子高一學校老師講的很快許多知識點講不到或者不講(反正老師也知道學生都在外面報班。。。如此一來惡性循環)。所以不光週末,寒暑假都要爆滿課時提前講。都說教改教改可是越改學生越不堪重負。我家孩子是19高一22高考,中考時就趕上十年一遇的數學難度提升。她之前那屆初三數學特容易。按說21,22參加高考的應該是一個教育政策可是現在21年高考生的教材已經和22屆的完全不同了。。。。。。


空蕩—1979


其實都不是,而是家長的焦慮。家長恨不得把全家所有的經濟收入都投入到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了卻自己曾經未曾了卻的希望。


YDR8888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第一感竟然是“囚徒困境”。

如果都不補習,大家都能在比較輕鬆的狀態下達到自己的理想狀態;如果一部分補習另一部份不補習,不補習的就會覺得比參加補習要虧很多;如果大家都參加補習,其實對比起來並不會比都不補習好多少,因為選拔性的考試是要超越一部分人。

大家怕的是第二種情況,即使一起商量都不補習,也擔心對方說的不是真心話,所以都只能補習了。

我覺得對於週末補習不能算到教育的賬上,現在很多家庭小孩子不多,都希望自家能成才,很多家庭經濟條件又好,自然捨得在教育上進行投資,也不能算人性的貪婪吧。


靜靜的書屋


在激烈競爭的社會大環境裡,每個人都有自己對發展方向的選擇,每個人會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自己和後人的發展方向。業餘時間給自己後代深造也是做家長的一個不錯的選擇。例如,我鄰家有一位女孩,父母皆為一般工人,但他們願意自己省吃儉用,為女兒加班參加電子琴班、美術班、書法班、英語班......。按理說父母都沒有上過多少學,文化知識不高,女兒絲毫沒有遺傳基因,可就是爭氣,在所學的每個班裡成績突出,並都能獲得省以上的優秀證書和高層次的等級證書。高中畢業,以優異的成績選擇了醫學院,不僅學業突出,還兼任學生會主席。後進入英國教授的法眼,選為博士生候選,到日本選修歸國,成為上海紅房子婦產科醫院的主治醫生。奮鬥要付出,且代價巨大!家長的付出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辛苦和血汗!責任在家長的目光而不是學費的高低。把責任轉嫁給社會,是做家長的無知和愚蠢,更是對子女不負責任的矛盾推卸。在市場經濟的大潮裡何去何從家長們自由選擇!


用戶13430229465


週末補習不能說是教育的失敗或是人心的貪念吧,至少我認為不是,現在學生週末補習我覺得是有好多種情況的。

當家長的何嘗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更優秀,除了正常上學學習之外,就想讓孩子利用週末放假的時間給孩子補充一下知識能量,這類家長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讓孩子學習不掉隊,讓孩子通過別的途徑獲取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這類家長可為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

也有一部分家長是看到別人的孩子都在上補習班,要不咱也給孩子報一個吧,人家都在上,咱孩子要是不上咋辦啊。還是有這種情況的,這類家長一般認為隨大流絕對沒有虧吃。

不同於以上兩種情況,有些孩子利用週末學習的是興趣愛好,在培養孩子學習的同時更多的是注重素質培養,倡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教育是我們絕大多數家庭孩子通向成功最捷徑的道路,而學生週末補習功課是一種對自我理想的努力,自我價值的肯定,又豈能是人心的貪念呢?


阿華的幸福生活


這絕不是教育的失敗,而是教師個人的貪念。想想為什麼老師講得那麼快!就是已在補課班上講過了。就是在補課班上講重點。你不去就是聽不懂跟不上。言外之意就是逼你去補課班。這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學習負擔,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可老師增加了收入。老師的貪念也折射出教師的師德師風問題。試想:老師為什麼在課堂上不講慢一些呢?去補課班上講是真的為了學生嗎?不言而喻。答案很明確。

我想,我們的教師只要端正態度,有高尚的師德師風,樹立正確的教書育人觀、人生觀、價值觀,關愛學生,在課堂上把知識講清講透,學生會學習好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